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航海-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过的事情,即使是他刚刚接手江东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局面。

    “大王病了。”诸葛瑾轻声说道:“经常忘事,这次居然忘了召王子回去。”

    诸葛恪用脚尖踢着沙滩上的石子,撇了撇嘴:“是心病吧。”

    诸葛瑾不解的眨了一下眼睛。

    “越王善与人相处,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不管是敌人还是朋友,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诸葛恪看着远处孙绍的身影,有些遗憾的说道:“子高和他一起这么久,这次徐夫人又回到吴国为王后,大王岂能不怀疑这背后的原因?”

    “这……不至于吧?”诸葛瑾迟疑的说道:“他们毕竟是父子。”

    “不至于?父子?”诸葛恪冷笑一声:“大王那个人本性多疑,只是他善于掩饰罢了。现在吴国君臣相忌,互不信任,子高背后又有越王和老夫人支撑,大王只能装作不介意,可是,什么时候这个危机过去了,子高迟早会因为今天的事情吃苦头。”

    诸葛瑾的眉头皱了起来,疑惑的眼神看着诸葛恪,似乎有些不认识他了。

    诸葛恪却不看他,薄薄的嘴唇跳动着,吐出来的全是冷酷的话:“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别人只看到越王攻城的手段,却不知道他最擅长的却是攻心。草莽如苏粗腿,狡猾如曹丕,都被他只言片语折服,现在轮到子高了。”他转过头,打量着面色游移不定的诸葛瑾:“父亲,你信不信,他现在肯定在替吴王说情。”

    “你怎么知道的?”诸葛瑾笑了一声,想缓解一下自己的惊异,却觉得笑声有些发干。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将固翕之,必先张之。反者道之动。”诸葛恪昂起了头,得意的一笑:“你只知道他和张公学过左传春秋,却不知道他最有心得的却是老子吧?”

    “他研究老子?”

    “他不仅研究老子,他还研究百家学术,虽然很少看到他引经据典,但是还是露出了不少端倪。”诸葛恪挠了挠头,这才露了一些他这个年龄应有的神情,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不过我从来没看过他读这些书,倒是偶尔看到他画一些不堪入目的男女**图,说不准他对房中术还有些研究,我听说葛玄葛仙翁就在朱崖。”

    “扑”诸葛瑾一口气没上来,呛得咳嗽起来。

    和孙绍一席谈之后,孙登走了,他带着孙绍给的一份厚礼。原本准备用来和孙权交换的两千匹战马,孙绍让他带走了一千匹,说这是他在辽东立功应得的。他虽然给孙登报了功,但是孙登是吴国的王子,所以天子不好加封他,只能赏他,而天子又穷得很,只能委托孙绍赏。

    孙登十分感激,有了这一千匹战马,孙权多少会有点心理安慰。

    孙绍把卫温和诸葛直两人以及五千水师扣下了,这是和孙权说好的,他们两人的家人已经随诸葛瑾一直来到了水师,至于那些不动产,孙绍自然会补足给他们。临走时,诸葛瑾心情有些复杂的诸葛直说,你在越王部下,要好好努力,以后方便的话,常回琅琊老家看看。诸葛氏原本是徐州琅琊诸城人,后来搬到阳都,阳都原本就有一个葛姓,所以人们称他们这一支为诸葛氏,就是诸城葛氏的意思。阳都离连云港并不远,徐州牧臧霸和孙绍的关系又经常好,诸葛直以后回家想必是非常方便的。

    “左将军,上次的事情,大王真是感到非常抱歉。”孙松走过来,对着诸葛瑾拱了拱手,又指指远处的一只船:“这是大王的一点歉意,希望诸葛将军笑纳。”

    诸葛瑾上次被孙绍连甩了几个耳光,丢人丢大了,一听到这事,脸还有些火辣辣的,可是人家已经再三道歉了,他为人宽厚,也不好意思揪住不放,只好还礼道:“大王爱子心切,瑾能够体谅。”

    “左将军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必有后福。”孙松笑道,又打量了一眼冷眼旁观的诸葛恪:“以后将军父子如果有用得上我越国的,只需一尺书来,必不让君失望。”

    “多谢越王殿下关照了。”诸葛恪不冷不热的回了一句。孙松也不介意,行了礼,转身要走,走了两步,又想起了什么,回身说道:“对了,殿下刚刚收到令弟诸葛丞相的书信,说是令郎伯松(诸葛乔)年前刚刚娶了亲,年后夫人就有喜了。”

    “是吗?”诸葛瑾父子惊喜的互相看了一眼。

    “是的,元逊,你可以加紧了。”孙松打趣了诸葛恪一句,他和诸葛恪年龄相仿,平时处得很不错,经常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诸葛恪比诸葛乔还大一岁,现在还没有成亲,儿子更是无从谈起。

    “你也是。”诸葛恪哈哈一笑。

    孙松和诸葛恪说笑了两句,又接着对诸葛瑾道:“还有,令弟子平(诸葛均)很快就要到越国来,经过建邺的时候,应该会去拜访你,到时候你们兄弟应该可以聚一聚。”

    “是吗?”诸葛瑾吃惊不已,这样的事情他是一无所知,却还要从孙松的嘴里才知道,真是惭愧。

    “越王和蜀国有一些合作,令弟是奉命到朱崖去共事的。”孙松淡淡一笑,不想深入多谈,客客气气的拱拱手,转身走了。诸葛瑾父子相视而笑,不约而同的摇摇头。

    孙登回到了阔别一年之久的建邺,站在宫门口的时候,他感慨不已,一年多前从这儿走出的时候,他本以为就是在钱唐呆一段时间,谁会想到居然和孙绍到冰天雪地的辽东走了一趟。这一趟行程一年,足有万里之遥,见到的,听到的,都让他大开眼界,又经过了这么多事,如今的他再也不是那个思想单纯,心里只有圣人说教,只懂得仁爱礼义的少年了,他身体壮了,心志也成熟了,经过了大海上的风浪,更知道了人心的险恶。

    “子高”徐夫人在十几个侍女的簇拥下,笑容满面的从里面走了出来,她的脸上抹着粉和胭脂,唇上涂着丹,原本黯淡的脸色现在神采飞扬,步履轻松,整个人透着一份说不出的喜气。在吴县被冷落了十几年,突然回到建邺,一下子变成了吴国的王后,所有以前不敢想的现在全部变成了现实,让徐夫人时常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

    “阿母。”孙登抢上两步,拜倒在地,抱着徐夫人的腿抽泣起来。

    “子高,快起来,快起来。”徐夫人也落下泪来。不过,她的泪却是欣喜的泪。她扶起孙登,并肩向里走去,孙登问了几句现状,又道:“父王呢,听说他病了,可曾恢复了些?”

    徐夫人一愣,有些不自然的说道:“我前天见他的时候,好象……没什么起色。”

    “前天?”孙登眉头一皱,随即又恢复了平静:“阿母不住和父王住在一起。”

    “我是住在王后宫,可是你父王身体不好,太医说要独居。”徐夫人低下头,弱弱的说道。

    “哦。”孙登无声的冷笑了一声:“那我先去拜见父王,然后再去和阿母叙谈。”

    “那好,我回去准备些茶点等你。”徐夫人又高兴起来:“来了十几天了,我就盼着你回来,要不然说个话的人都没有,真是闷死了。你出去走了一大圈,肯定有很多见闻,可要好好的和我说说。”

    孙登连连点头,送走了徐夫人,脸上的笑容渐渐的消失了,他快步沿着走廊走向孙权的寝殿,到门外的时候,脸上已经又恢复了以前那种恭敬的笑容。站在殿外石阶下,他双手拱在胸前,朗声报进:“臣登,拜见吴王殿下。”

    站在廊下的铃下(一种侍从官)连忙进去汇报,时间不长,出来召孙登入内。孙登恭敬的上了台阶,在门外脱了战靴,解了袜,这才小步急趋,赶到孙权的床前,先拜倒在地,按照规矩跪拜,然后起身,伸头看了一眼孙权的脸色,声音变了哽咽起来。

    “父王,儿子回来了,你怎么病成这样了?”

    “病成这样,你不觉得高兴吗?”躺在床上的孙权转了一下眼珠,面无表情的看着孙登。

    孙登吓了一跳,扑通一声又跪倒在地,双手交叠,贴在地上,额头叩在手背上,泣声道:“父王,儿子不孝,未能于床前尽孝,可是儿子日夜思念父王,父王何出此言,儿子承受不起啊。”

    孙权无声的笑了笑,冲着旁边的谷利勾了勾手指头,谷利上前扶起他,将一个大枕头塞到他的背后。孙权坐在床上,目光在孙登的背上逡巡着,过了好久,才哑然失笑:

    “子高,起来吧,为父是和你开个玩笑,你何必当真。你啊,还是以前那个样子,太过于谨小慎微了。这都打过仗的人,怎么还没有一点豪气。”

    “父王,儿子可吓坏了。”孙登这才抬起身,用袖子抹了抹眼泪,仔细打量着孙权的脸色,只见孙权脸色灰暗,眼窝深陷,原本带些碧色的眼珠现在多了一些黄色,但是眼神却依然犀利,似乎能看到人的心里去。他小心的说道:“父王,儿子走的时候,父王还康健得很,何以一年不见,却病成这样?”

    孙权叹了一口气,招招手,让孙登坐在床边。他拉起孙登的手摸了摸,笑道:“没上阵吧?”

    孙登的手从来没有摸过武器,还是和以前一样软绵锦的,只是黑了一些,皮肤粗糙了一些。他不好意思的的笑了笑:“没有。”

    “大梁水之战是假的?”

    “儿子只是领兵断了孟梁津,并没有与阳仪交战。”

    “我知道那个竖子就是在骗我。”孙权松开孙登的手,靠在枕头上,仰起脸,看着帷顶,忽然自失的笑了一声:“这个竖子,心机太深沉,一计套着一计,真是防不胜防啊。”

    孙登不吭声,心里却有些鄙夷,孙绍替孙权说好话,希望他能理解孙权的所作所为,孙权却是一见面就说孙绍的坏话,这相差也太大了。

    “子高,你恨我吗?”孙权忽然说道。

    孙登愣了一下,身子有些僵,但很快他又平静下来,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