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航海-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实际上,也不需要问,因为他们都没有拒绝。

    “真是可惜,阿满没福气。”大桥遗憾的叹了口气,有些自责,都是自己耽误了事情,如果当初早点和孙绍说,也许不会走到这一步。她又有些怨恨孙绍,这孩子也是,看起来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对周玉的心思看不出来呢?难道他真的记恨周玉以前对他的戏弄?

    关凤听了,心情很不好,原本对周玉的一点提防全消失了。她是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当然能明白周玉此刻的心思,周玉和孙登只见过一面,孙登虽然长得不难看,可是那时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怎么可能入周玉的眼。想到当初自己的无奈,关凤心里充满了对周玉的歉疚。

    “大姨放心吧,大兄这次虽然有些冒失,却不至于惹于祸事。”周玉强笑着安慰道:“他身边有虞仲翔那样的智者,不会坐视不管的,他一定有应对之策。”

    “但愿如此吧。”大桥有些心酸,没有心情再说孙绍的事情,既然周玉也说不会有事,那就只能如此了。她吩咐厨房准备了酒菜,招待小桥母女吃了午饭,又殷勤的陪她们说笑。关凤去了忌心,也极力和周玉拉拢感慨,一时宾主尽欢,只是说话之间,总有些抑郁。

    ……

    孙权犹豫了几日,找了几个近臣商议,有建议孙权提防的,也有说孙绍应该不会什么异心的,孙权最后还是拿不定主意,再次把陆逊找了来。

    陆逊看了步骘的战报,思索了片刻:“臣以为应该奖赏。”

    孙权默不作声的看着陆逊,静听他的理由。

    “以伏波将军的战功,至尊如果不下令奖赏,必然寒了将士们的心。在一年之内平定东海和南海,不管他这个做法是不是有可疑之处,都是一件大功。而且就目前来看,没有任何迹象说他和海盗们有勾结,用这个罪名来压制他,恐怕难伏众心。”陆逊不急不燥的缓缓道来,语气平静而又淡漠:“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此至尊所主能收众将忠诚之道。至尊坐镇江东十四载,又有哪个对至尊的用人之明、赏罚之平不是心悦诚服?”

    孙权不动声色的吐了一口气。不错,他接管江东十四年,根基已稳,根本不用担心孙绍会利用亡兄孙策的名义生事。如今的江东,是他孙权的江东,不是孙策的江东。特别是这几年,孙策留下的旧部大部分都亡故了,剩下的几个,也都成了他孙权的亲信,这种情况下又何必总是担心孙绍?为了一个担心而伤了自己的名誉,实在不值得。

    “再者,我觉得伏波将军此举,还是为至尊着想的。”陆逊接着分析道:“朱崖早在孝元皇帝时为贾捐之所议弃守,到今天已经二百多年,早就不算我大汉的疆域。如今伏波将军重新取之,至尊如果在朱崖设县,与开疆拓土无异。敢问从光武皇帝以来二百年,历朝历代,有谁能做出此等壮举的?段颎不过是击破东羌,平定了原本属我大汉的疆土,便位居太尉,如今伏波将军取了朱崖,只是想在上面设县,当作自己的食邑,这个要求并不过份。就算不在朱崖设县,至尊难道就不给他食邑吗?”

    孙权连连点头,朱崖虽然没什么收益,可是这个名声好听啊。曹操那么能打,最多也是收复失地罢了,什么时候能开疆拓境的?刘备就更别提了,他从刘璋父子手上抢来的益州都没守住,北面被曹操夺去了汉中,南部的蛮夷作乱,真正能控制的地盘其实也有限。目前对抗的三家之中,只有江东能新得朱崖,可是很难得的事情,这说明孙家有进取心啊,比曹操和刘备还禀承天意。

    仅从这一点来说,孙绍就是大大的功臣,不仅要赏,还要重赏才行。

    “你说的有理。”孙权拢了一把胡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伯言,你觉得接下来是让他继续征服蛮夷,还是如何?”

    陆逊皱了皱眉,轻轻的摇摇头:“拿了朱崖,也就罢了,再多增加一些小国,也无非是锦上添花,并不能起太大的作用。以我看,伏波将军于用兵颇有天赋,应该让他回兵丹扬、豫章一带,平定山越,稳定腹心,比征服一些蛮夷更有用。”

    孙权没有说话,他琢磨着陆逊的话。把孙绍放到丹扬去平定山越,其实是一个明升暗降的事情。孙绍的手下现在以水师为主,离开了大海,他就是鱼离开了水,威胁要小得多。平定山越看起来是给他增加实力的机会,其实是变相的剥夺了他的水师权利,他就沦落为一个普通的将领,而不是唯一能在大海上称雄的水师。但是他又有些担心,现在孙绍掌管水师,他的注意力可能在外面,还不在江东本身,如果让他去平定山越,且不说他会不会愿意,就算他愿意,会不会再次养虎为患?他在一年内以十五条船起家,现在拥有近千战船,两万水师,又焉知他不能迅速的平定山越?到时候他既有强悍的水师,又有山越精兵,那还有谁能治得住他?

    “先把奖赏的事情办了吧,至于如何安排他,待与群臣商议之后再定不迟。”孙权决定分两步走,很快下达了南海功臣的封赏。孙绍由伏波将军升为后将军,封甘泉乡侯,虞翻参谋有功,华亭侯,越海封镇海将军,古田亭侯,苏羽即苏粗腿为横海将军,关内侯,崔谦为定海校尉,其他人等各自有赏。

    文书刚刚发出去,刘备派来的使者邓芝到达建邺,向孙权传达了一个紧急消息。

    七月,曹操抵达汉中,指挥大军由南郑进入巴西郡,牢牢的牵制住了刘备的主力,前锋已经攻击到汉昌一带。夏侯渊为右翼,率领归义羌人进入武都、梓潼,接连击败刘备派出的马超和吴兰,直逼剑阁,随时都可能和曹操在剑阁会师。刘备压力很大,为了阻挡住曹操的攻势,他下令军师将军诸葛亮将益州所有能够调动的人马都送到了前线,挤出了益州最后一点粮赋储备。益州如今人心惶惶,诸葛亮甚至担心成都发生动乱,不敢征兵了。仅管如此,刘备在前线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听说,曹操为了一举攻克巴蜀,还在继续增兵,看他那样子,这次不夺取巴蜀是势不罢休。

    益州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刘备觉得自己独力难支,不得已,接受了法正的建议,派邓芝到建邺来,请孙权出兵攻击江淮一带,吸引曹操的注意力,减轻刘备的压力。

    在派出邓芝到建邺的同时,他还给荆州的关羽下令,让他攻击襄阳、樊城一带的曹仁,只是这个军事行动要在孙权出兵江淮的情况下才能发动,万一关羽和曹仁打起来了,孙权却在他背后捅一刀子,那就不仅是巴蜀吃紧了,荆州也有可能失守。刘备以已之心度人之腹,对孙权是极度不放心,生怕他记恨以前的事情,转而和曹操联手,先灭了他刘备。

    孙权是聪明人,虽然邓芝没有全说,但是他一下子就猜到了刘备的那点心思。他向邓芝打听完了刘备前线的事情之后,笑着问了一句:“我在江淮之间与夏侯惇开战,左将军能给我什么好处?”

    邓芝一笑:“将军可能想错了,这不是我们向将军求援,而是要与将军并肩作战,共灭曹贼。”

    孙权无所谓的一笑:“伯苗,你唬我啊?曹操在攻打巴蜀,又不是攻打我江东,我有必要和左将军共肩作战吗?去年年初,我和曹操血战的时候,他可没有和我并肩作战啊。”

    邓芝不慌不忙,拱手行了一礼:“将军,左将军尽益州之力与曹操对抗,不仅是为益州,也是为江东啊。如果左将军放弃巴蜀,他还是皇叔,就算不能做益州牧了,可是做个九卿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江东……能独完吗?”

    孙权苦笑了一声,无言以对。他就是对这个情况心知肚明,才和邓芝讨价还价的。要不然,他直接把邓芝轰出去了。可是,邓芝显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的赖皮样,你不救我?好啊,大家一起完蛋。他话里还有话呢,如果现在刘备投降了曹操,顺江而下,帮着曹操来打江东,你怎么办?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孙权每次和刘备打交道,都有这种郁闷感。刘备就是那种老无赖,别的没有,烂命一条,你不让我活,我就把你拖下水。而孙权偏偏对他这招没有办法,每次吃了亏,都只能忍气吞声。要不然的话,他早在建安十四年就把刘备干掉了,哪会等到今天。

    之所以和邓芝讨价还价,其实只是一种侥幸心理,希望能捞点好处。可是对方摆明了帮忙没好处,但是不帮肯定有坏处的情况下,孙权只得再次捏了鼻子,答应出兵牵制曹操,不让刘备一个人死扛。

    孙权立刻召集众臣议事,商议出兵声援刘备一事。江东众臣虽然对刘备都没什么好感,可是也知道这个时候如果看着曹操把刘备干掉,那江东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出兵是必须的,要议的只是如何出兵,出多少兵的问题。

    吕蒙建议,出兵庐江、九江,和夏侯惇开战,以吸引曹操注意力为主,不需要全力以赴,主要战场放在荆州,由关羽出兵攻击曹仁,一来那里离许县近,如果进展顺利,可以迅速的震动曹操的腹心,把曹操从汉中吸引出来,减轻刘备的压力,二来关羽是刘备的部将,他理应出力,而且只有他带领大军去攻击曹仁了,江东才更安全,不用担心被关羽捅刀子。说实在的,江东吃刘备君臣的亏不是一次两次了,关羽对江东又一直有心思,不把他牵制住,江东就随时要准备两线作战,就是想出手帮刘备也不能尽心。

    吕蒙的建议得到了包括邓芝再内的所有人的赞同,邓芝当即表态,只要江东愿意在东线吸引住夏侯惇的注意力,关羽自然会出兵攻击曹仁,眼下形势紧急,益州自顾不暇,怎么可能来图谋盟友呢?再说了,江东和益州有婚姻之好啊,关羽的女儿关凤可就在建邺呢,上次孙绍的儿子满月,关羽还专门派殷观来道贺呢。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