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5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首相,一旦推选成功,首相任期即为五年。并且只有超过70%的议员通过不信任案投票,首相才会提前结束任期。

    50%选票可以当选,70%选票才能被罢免的宪法规则使得帝国各届中央内阁都很稳定,加之光复党这些的执政成绩优良,三任首相人选都是出类拔萃之选,确实也极少出现大的民调波动。

    此次显然是一个例外。

    在民主党理事长宋教仁提请觐见的请求后,宋彪皇帝也是犹豫了几天才批准了见面。既然决定见了,索性就大度一些吧。

    宋彪皇帝让内廷安排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宣政园接见宋教仁,并且安排了晚宴招待宋教仁一家。

    帝国有两个宣政园,一个是中南海的宣政园,那里已经成为帝国国家博物馆的一部分。另一个就是中央宫的宣政园,同慈政园不同,宣政园大部分情况就专门用来接见国会议员和各党派人士。

    这天上午,宋彪还在处理中央军部的事务,下午回到中央宫就安排宋教仁到宣政园觐见。

    9月之京都依然炎热。

    宣政园是1935年之后新建的皇宫宫殿,设有水暖系统,通过地板、墙壁、铜柱之间的铜管内的水流调节温度,夏天降温,冬天升温。

    比起中央宫办公厅所采用的中央空调,宣政园更为舒适一些,宋彪皇帝这两年也更多的喜欢在宣政园里处理国事,甚至是接见外宾。

    到了下午两点,宋彪皇帝午睡了一个小时后洗漱一番,这才前往宣政园喝下午茶,此时秋热烦燥,下午喝杯凉茶总是不错的选择。

    宋教仁谨慎的在此等候了将近十多分钟的时间,这才见到皇帝陛下。

    见到宋教仁后,宋彪皇帝显得很平常,在宋教仁鞠躬敬礼之后,他就招揽宋教仁坐下来,陪他一起喝茶。

    岁月不饶人。

    宋教仁一晃也是年过六旬的头发花白之人,昔日的风采倒是依旧在,这些年间,他已经不在内阁任职,一直积极推进民主党内部的改革,1930年至1935年曾经竞选过的浙江省长,凭借极高的个人声望轻易当选,也拉开了浙江省成为民主党和光复党交替执政的大幕。

    在宋教仁的改革之下,民主党一改过去和光复党争锋相对的局面,调整政策偏向于中产阶层,这使得民主党在沿海大城市的支持率节节攀升,但在内陆地区,民主党还是未能有牢固的民众支持基础。

    两党竞争总是难免要打嘴炮,汪兆铭又是非常喜欢在纸面上做文章的人,他攻击民主党只有民粹主义,没有真正的民主主义,真正的民主主义应当是全民享受福祉的国民之主义,而宋教仁则批评光复党鱼龙混杂,沆瀣一气,操控地方机构等等非法事宜,以及轻视中产阶层、忽视社会福利体系改革等等问题。

    有批评才能有进步,问题只是光复党根生蒂固,竞选总能大获全胜,已经缺乏内部改革动力,这倒不是顾维钧一个人就能扭转的局面。

    要说党派扶持,如果没有宋彪皇帝和皇室的支持,宋教仁的民主党也决计很难支撑到今天,但是两人今日的见面却有点尴尬。

    宋彪沉默无声的喝茶,咀嚼着核桃仁,仿佛身边的宋教仁并不在场。

    宋教仁今天还是穿了一身黑色的西装礼服,配着蓝色的领带,而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身穿着他的便服,白底琉璃红纹的龙袍便服,显得很肃静。

    红白色、黄色和蓝黑色是皇帝龙袍中最受宋彪皇帝所偏爱的,但是红白色确实穿的更多一些。

    民主。

    宋彪皇帝一直在思考着这件事。

    他仔细研究了民主和资本主义这件事。对于帝国这种特殊的国家,他以为民主和资本主义所能带来的最棘手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地区性的民粹分裂主义;二是贫富差距的扩大。

    帝国直至今日依然严禁土地兼并。在《农民保护法案》中严格的对所有农户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只要是农户,原则上都至少要拥有15亩的田地。

    如果对比21世纪的共和国和印度,那么你会发现共和国唯一的好处是同样的人口和耕地条件下,共和国可以保障所有农民拥有十几亩的田地。而在印度,即便是在21世纪,绝大多数的土地也都掌握在地主手中。极少有普通的印度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在田租和税收的压力下,印度农民以几十户的方式集体自杀的情况屡见不鲜。

    不管世界如何吹嘘印度的体制,宋彪皇帝一贯认为这种体制如果是以几亿农民生不如死为代价,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反过来,即便另外一种体制存在各种弊端。但如果能在基础层面强制保证所有农民至少拥有维持生存所需的农田,那就绝对有存在的价值,而且这个“所有”是十亿人口之多。

    这真的不容易。

    这很重要。

    宋彪皇帝对光复党的支持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光复党强有力的实现了他的这个要求,以税收、国家补贴和国家法律的形式保证所有农户都拥有最低的土地。

    光复党所采取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由政府直接持有一大部分的土地低价租给农户,而且,这些土地是绝对不允许转让的,农户可以一次性签署超过60年的农业经营权。

    在地方的农村合作社和农业合作协会都会参与乡村内部的协调工作,切实保障每个农户都有土地可种,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农户实际上能够拥有更多的田地,但也确实存在很多农户将自己的土地出售掉,然后低价租借县政府的公田。

    这种公田政策是民主党攻击的重点,这一点很正常,因为民主党所代表的中产阶层对此有着特殊的利益需求,要求取缔公田,允许土地更为自由的流通。

    宋彪皇帝很讨厌这一点,哪怕现在很多农民也积极要求政府批准这一提议,但是,政府应该保护的不是这些富裕的农民,也不是这些短视的农民,而是更多的贫困农户。

    确切的说,宋彪皇帝确实很讨厌苏维埃主义,但在所有体制中,他也必须承认唯独这种体制中的集体土地政策能够满足他和中国农民的需求。

    中国的人口太多。

    想要保证每一户农民都拥有土地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此时的宋彪皇帝非常担心,总有一天,情况会被改变,土地兼并被允许,农民开始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唯有两种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帝国开疆辟土,更大规模的扩大帝国疆域;二是帝国人口减少,不管是以节育手段和政策,还是以大规模对外移民。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帝国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一直都在干这件事。

    在帝国人口突破5亿大关的今天,确实大约有1/5的国民生活在传统疆域之外的地区,其中仅从苏俄夺回及新占领的土地就解决了大约四千万人口的生存空间。

    所以说,扩张主义对帝国而言必然是长期国策。

    民主党恰恰又是国内反战力量的主要阵营。

    宋彪皇帝只能说宋教仁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也是他在过去几年间减少对民主党的支持,并且拒绝接见宋教仁的主要原因。

    随着他的年龄增长,日渐趋向于保守政策,对于宋教仁的民主党就愈加感到讨厌,在他看来,不管是民主党还是民主党的拥护者都显得过于自私。

    几乎将一整杯茶都喝完,宋彪皇帝才将茶杯放下,很平静的同宋教仁问道:“你这几年一直是东奔西走,为民请愿,很是劳累,身体应该还能撑得住吧?”

    这番寒暄让宋教仁很是受用,因为他知道皇帝通常不是一个会和别人寒暄的人。他挺高兴的回答道:“回禀陛下,我的身体肯定是没有问题,这是越忙越硬朗。”

    宋彪皇帝感叹道:“那就好。咱们说几个正经事吧。作为执政党,光复党内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了,需要狠狠的教训一顿,我倒是很想知道。在你看来,光复党现阶段有哪些问题?”

    宋教仁想了想,如实回答道:“光复党的问题其实也简单。无非就是一党独大,太傲慢,听不得其他政党参政议政的意见,独断专行,中央政府的情况还好一点,在地方省一级政府就简直是一群混蛋在执政,傲慢的令人发指。”

    虽然不喜欢民主党的政策导向。但宋彪皇帝还是尽可能的保持党派中立原则,同宋教仁鼓励道:“他们傲慢混蛋,那就是你们的机会,好好把握住机会即可。”

    宋教仁答道:“话是这么说,可光复党也是会打选战的老牌政党。他们有执政优势,一到选举期就牢牢抓住两个大票仓和一个大钱仓,一个是农会,一个是工会,最后的大钱仓当然就是远东、江南、南洋这些大财团。譬如说华商总会,每年确实也给我们捐赠一笔政治捐款,但给光复党的分额足足是咱们的十几倍,如今一打选战都是钱在撑着场面,他们每个竞选议员背后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还能搞定媒体那边的工作,这真是让我们无可奈何。”

    宋彪笑呵呵的感叹一声,道:“所谓民主也不过就是这样罢了,美国和英国何尝不是这样。”

    宋教仁只能点头承认。

    他其实心里很明白,每一次到了关键时刻,皇室操控的几大财团还是会义无反顾的站在光复党背后,而光复党所维持的公田制度也一直能掐住各地农会的这个大票仓。

    帝国的民主体制就是这样的情况,省议会决定省长,而省议员是按各个县评选,这就意味着资金雄厚和关系深厚的政党总能在大多数的县获胜,最终敲定省议会的多数席位。

    省议会的选举一般滞后国家议会选举一年,这就意味着中央内阁一旦确立,中央的执政党又能影响省一级的选举,对于最重要的具有表率作用的几个经济发达省和人口大省,顾维钧首相和前首相唐绍仪,包括其他内阁大臣也都会亲自下去辅选。

    譬如说1936年的江苏省和上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