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5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同刘赓云强烈建议中央军部不要过多设定完全结束战争的日期的原因,他和刘赓云对日本的民族性格,以及日军的特点都太了解,很清楚这将是一场非常残酷的占领战。

    上将伐谋。

    陈武此时还能记得自己在远东军事士官学校第一期就读时,担任讲官的刘赓云解说《战争论》时,曾经说过军事的目标是消灭对手的抵抗意志,而不仅仅是军事力量那么简单。

    只有这样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最终的胜利。

    他们现在要做到的正是这样的事情。

    正是因此,陈武才投入大量的军事资源用于轰炸日本的民用设施,包括像纺织厂、农田水利设施、煤矿、石油储备站、电力设施,从根本上摧毁日本的工业,使得日本经济崩溃,粮食严重不足。

    他和刘赓云之所以要这么做,目标就是折磨日本的国民,折磨日本的政府和军队,让他们逐步丧失抵抗力。

    在登陆战开启之后,除了大量的弹药,东北国防军还准备了其他的进攻资源——粮食。

    一旦占领日本的地区,部队将会根据需要大量发放救济粮。

    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刻。

    陈武在心里回忆过去,他不经意的想起沈家堡一战,黑沟台一战,想起来辽阳战役,想起自己军旅生涯的开端,对他来说,能够在南甸屯子遇到宋彪皇帝,从此成为东北军的一员。这本身就是他人生之中最大的奇遇。

    没有皇帝就不会有他。

    这么些年,他不停努力的想要恢复自己的荣誉,并不单纯的是为了他自己。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而他只需要向皇帝陛下证明自己的价值,只要皇帝知道他还有用,还愿意用他。他就觉得满足。

    他的人生就有意义。

    所以在这一刻里,他特别的高兴,特别的自豪。只是他毕竟经历了这么多,不再是当年那个太容易喜怒都放在脸上的青年。

    岁月燃烧了他的青春,坎坷的经历也使得他成为一名胸有成竹的老帅。

    他在心里想着很多事情,所有的事情都围绕着中日之间流转,他在自己评估日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征,做出自己的判断,再次确认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认为自己此前在军事上准备已经很充分。在军事上,消灭日军对他来说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哪怕日本的山地情况比朝鲜南部更为复杂,他现在唯一拿捏不定的是东北国防军的安抚政策能否生效,能否让日本普通民众放弃抵抗。

    在东北的岁月和经验告诉他。日本是一个很疯狂的民族,有着很疯狂的文化,也有着很强烈和顽固的想要成为世界列强的志向,这些因素使得登陆日本作战会是很疯狂和很艰难的事情。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读日本的战国史,读日本的一些人物传,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日本的历史和民族的特征,在这一点上,他就不如曾经在日本留学,以及日本陆大留学过的蔡锷,也不如刘赓云。

    刘赓云对此的判断是“刚开始的抵抗会很顽固,但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日本人都很复杂的具有两面性,既疯狂的要面子,又不敢挑战权威”,换而言之,只要东北国防军能在日本建立可靠的秩序,在日本的占领就会比较顺利,但在此之前的反占领抵抗会是很疯狂的。

    每个士兵都需要非常好的武器装备,并且训练有素,每个班组集合在一起都需要极大而综合全面的火力输出,以及非常优秀的战术执行能力。

    这是陈武和刘赓云的一个共同的判断,他们不一定需要更大规模的部队,但一定要是精锐,这是他们采取逐步进攻的原因,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在朝鲜训练一些新部队和新兵,保证每一支部队都能准备充分。

    刘赓云一直在处理各部队的协调作战的问题,好不容易休息下来,他也端了一杯茶到陈武身边坐下来,同陈武感叹道:“最难的时刻就要来了,咱们眼下攻上去倒是真不难。”

    陈武稳重的点着头,又满不在乎的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随他去吧,车到山前总是有路的,就这么打下去再说。”

    刘赓云笑了笑,道:“你老陈这话说的轻松啊,话说咱们的准备也算是很充分了,至于后面的事情,咱们也只能说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陈武还是继续点头,并没有回答什么。

    军人还是靠行动说话,剩下来的事情就是打一天看一天,说白了就是先杀他几十万人再说,这样的霸气,陈武还是有的。

    ……

    事态正如陈武和刘赓云所预料的那样,日军的抵抗非常顽强,在海岸区,因为帝国的进攻完全饱和,日军损伤太厉害,根本无法组织任何有威胁的反扑,等帝国陆军上岸之后,中日两军在下关周边的防线阵地很快就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空中优势并不能保证帝国陆军的顺利推进,打的还是阵地战,日军现在还谈不上是缺兵少弹,至少步枪弹药还是勉强够用的,防空炮和迫击炮的数量也充足,重炮就没有多少了,装甲车和坦克的数量是寥寥无几。

    在过去的一年中,苏德战争双方在军事装备上的水平差距还是很低,这当然和中国在其间起到的作用有关系,而苏联在过去三十年间对重工业、军工业的发展也是投入了非常多的资源、人力。

    中日战争打到今天这种程度,双方在装备上的差距就已经是非常大了,而且在军员和前线指挥官的素质上,差距也终于拉开了。

    这个仗打的确实是很惨烈,但更多还是对日军而言。

    日军是不惜人命的死守阵地,反夺阵地,甚至是用不惜人命的方式去攻击帝国陆军的两栖坦克、装甲车,而帝国陆军则是不惜弹药,重炮如雨,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投入到下关的攻防战中,重炮云集,弹雨如疾风暴雨一般倾注。

    东北国防军及帝国海军陆战队只用了3个小时就夺取了日军下关福江海岸防线,但只是攻占下关县的西部地区却都用了三天时间,伤亡惨重,日军的伤亡就更厉害了。

    特别是在下关周边的山林中,在下关的城镇中,日军士兵藏的到处都是,化整为零的不断同东北国防军进行小规模的骚扰作战,让东北国防军防不胜防。

    但是不管怎么说,陈武还是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占领了下关港,控制了城镇地区,开始更大规模的输送兵力,东北国防军超过百万的部队在三天里完成了登陆,在下关地区云集,像潮水一般向着日本本岛的东部推进。

    此时的日军大本营将主要的兵力都收缩在东京、名古屋和京都附近,因为日军也很清楚,想要组织中国陆军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所寄托的希望是用残酷的战争和巨大的伤亡迫使中国求和。

    中国中央军部这边的希望是最好能在一年内结束战争,但如果无法顺利结束战争,中央军部也有足够的耐心层层推进,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日军,消灭日本的抵抗势力。

    整个下关战役到了5月中旬才基本结束,中日双方的损失都很惨烈,日军损失了4个新编师团和2个步兵旅,总伤亡超过7万人,这意味着有一半的士兵是战亡或者严重受伤,东北国防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总伤亡也接近2万人。

    5月下旬,依托下关港这个据点,东北国防军和海军陆战队再次对日本九州岛福冈县古贺展开新一轮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在古贺登陆完成后,东北国防军控制了下关港两侧,超过二十个师的兵力进驻九州岛,对九州岛的日军实施剿灭作战。

    此时在九州岛的日军还有6个师团,面对超过六十万兵力的东北国防军和十多万的海军陆战队,以及两个空降师,实际上没有太多的防御作战的能力,但是日军在九州岛也打的非常顽强,尽可能的死守每个阵地,让帝国国防军也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

    到了七月份,随着东北国防军基本清剿了九州岛的日军后,一个新的议题随之浮上了水面,那就是如何控制日本占领区?(未完待续。)

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

    不管是宋彪皇帝,还是顾维钧首相、中央军部总参谋长蒋方震,还是东北国防军总司令陈武和参谋长刘赓云,大家都认为对帝国而言最困难的问题不是如何击溃所有日军和日本抵抗势力,而是如何重新建立一个有效的日本临时政权。

    结果倒是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在东北国防军攻占下关和九州岛后,两地的日本县政府还是继续正常运转,也主动接受了东北国防军军方的管辖,虽然也有自诩是日本武士的人组织起来搞破坏,但在占领区的绝大多数日本民众都比较守秩序,县政府也根据军部的命令颁布了战时管理条例,要求各居民不得私藏武器。

    日本此时的工商业基本陷入停顿,失业人口多,大量的劳动力没有生活来源,只能靠军部提供的口粮救济,为了稳定占领区的秩序,东北国防军从国内征调了数十万吨的军粮在本地发放。

    占领区的稳定让军部很是惊讶,同样也让日军大本营惊讶。

    这种稳定使得帝国陆军很快即可抽调更多兵力进攻九州,而日军在九州岛的抵抗虽然激烈,却没有让帝国国防军陷入全民皆兵的那种困境,到了7月中旬,九州的日军基本被肃清,整个九州也很快就平静下来。

    这一离奇的情况让宋彪皇帝和中央军部都感到不解,当然也是很高兴,对双方而言,日本民众不做无谓的牺牲总是一件好事。

    九州岛一失,整个日本本土就岌岌可危了。

    1941年9月,东北国防军和海军部再次发起白山攻势,在日本北部海岸较为宽阔的石川县实施第三次的大规模登陆作战,主力部队越过日军的大阪防线,直接在石川县登陆,并从石川县南下进攻名古屋。

    帝国在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