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国之事,是否还需要新的讨论?”

    宋彪重新戴上眼镜浏览中央军部的最新军情汇总,边看边否决了蒋方震的提议,道:“可以让他回国,调至西北防务参谋局担任参谋总长一职,让他配合赵庭柱进行后续的准备工作吧!”

    蒋方震微微点头,问道:“那还是要将蔡锷上将调回军部吗?”

    宋彪慎重的想了片刻,将军情汇总先搁置下来,同蒋方震答道:“我认为这个时间段还是比较合适的,在朝鲜战场视察之时,我同蔡锷就这个问题商量过,他原则上并不拒绝回到中央军部任职,而他提议的继任人选同我们考虑的是一样的,此时调任陈武担任东北国防军总司令官正是时候。后面的仗,说起来不难打了,其实我以为将可能变得更为残酷和血腥,这是我们公认的事情,这个时候换陈豹子上去,正是最合适的,蔡锷留给他的也不是什么烂摊子,陈豹子和刘赓云更是几十年的老搭档。”

    蒋方震赞同道:“皇上所虑甚远,原来早早就盘算好,想让陈武担任总司令官一职。”

    宋彪并不否认,道:“只要陈武不轻敌,打日本还是他在行,山地作战,特别是日本这种大规模的山地作战,陈武是行家。他在中央军部说自己是山地作战的第二,那恐怕是没有人敢说第一。”

    蒋方震继续赞同道:“皇上圣明。”

    宋彪则道:“我知道你担心蔡锷心里不舒服,毕竟最难啃的时候都熬过去了,最后收宫却让给别人,我倒觉得蔡锷没有这种想法,他这个人,咱们还是很了解的,不是这么小气的人。”

    蒋方震道:“蔡锷肯定不是这么小气的人,只是他身为陆军上将,又刚立了大功,调回国内却要担任中央军区的司令。即便蔡锷不说什么,别人恐怕也会有非议。”

    宋彪嗯了一声,道:“让他担任战略部队司令部总长。兼任中央军区司令。”

    蒋方震点头同意。

    宋彪感叹一声,道:“其实还是中央军区的司令位置重要啊,抵卫京师,责任重于泰山。”

    蒋方震倒是没有回答什么。

    在中央军区司令这个位置。宋皇帝在过去数十年间基本只用了五个人,赵庭柱、张孝淮、张亚虎、韩春麟、蒋作宾,赵庭柱更是三次换任。

    宋彪此次抽调蔡锷回国。主要还是给陈武让位置,也是希望陈武在各方面条件都已经具备的前提下,狠狠的给他打一场狠仗,打一场漂亮仗。

    蔡锷回国担任中央军区司令毕竟是暂时的安排,战争结束之后,如果傅作义有机会戴罪立功,还是可以担任此一职务。假若傅作义不行,其他可以兼任这一职务的人也还有很多。

    黄百韬、薛岳都是比较好的人选。

    宋彪并不担心,战争阶段和战后和平阶段,中央军区司令的重量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的可选择面就很多了。不像现在就只能是在最为可靠的几位资深上将中挑选一位,防止出现万一。

    为了应对中日战争,以及可能爆发的中德战争,中央军区的精锐部队大致都派遣出去了,现在新调入中央军区的部队并不是绝对可靠,出现兵变和军事政变的可能性虽然还是很低,但至少不像以前那么绝对可靠,所以还是需要蔡锷、张孝淮这种资深陆军上将坐镇。

    军队就是这样。

    很多时候,资历和声望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它决定一个将领说话是否管用。

    在下午处理了军部的一些工作后,到了下午4点左右,宋皇帝就暂时停止办公,前往慈政园喝下午茶,通常是一碟花生、杏仁、坚果和数片饼干,或者是一碗杏仁黑芝麻糊,配一杯祁门红茶。

    这个时间段一般是分配给中央内阁,但通常不能谈太重要的事情,会安排中央经济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之类的组织负责人过来,或者是国会派人前来汇报一些工作。

    经济委员会那边,陈其美因为身体不适在去年退休,临时替换的副相是廖仲恺,廖仲恺也是不错的人选,此前一直在江浙担任省长,在财政部做过两年的副财政大臣,这几年一直在中央国家经济委员会担任副委员长。

    按照顾维钧的想法,他是想推选财政大臣刘大钧担任副相一职,但刘大钧的政治资历不足,党内不是很支持,廖仲恺的情况相对复杂一些,早期一直是民主党,并且是以民主党人选担任浙江省长,孙逸仙死后,因为和宋教仁不和才转入光复党,这个人的名声很好,能力也是不错的。

    顾维钧推选刘大钧没有过关,只好再推杨兆麟,杨兆麟拒绝这一任命,没有办法之下,顾维钧才选择廖仲恺,也希望廖仲恺能够在下一届的内阁政府中同民主党有比较好的沟通,利于执政。

    宋彪对于这方面的事情是不干涉的,就他个人而言,廖仲恺担任副相也不是什么太坏的事情,他其实比较看好陈瑾,陈瑾现在已经是第一财政副大臣,兼任中央经济委员会的办公厅主任。

    到了慈政园后,宋彪先休息了一段时间,等了二十分钟左右,在蒋寿麟的安排下,廖仲恺才同陈瑾一起进入慈政园拜见皇帝。

    此时的天气也算是有些炎热,宋彪在水榭走廊里喝下午茶避暑,廖仲恺和陈瑾就沿着走廊一路前行,上前拜见,因为有陈瑾这个女婿在场,宋彪就没有按照常例给他们赐坐。

    这还是廖仲恺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拜见皇帝,心中并非皇帝钟意之选,他也真的不奢望有赐坐的待遇了,毕恭毕敬的先将中央经济委员会重新规划的七五计划案提交上来。

    这一份和顾维钧代表中央内阁提交的那一份是不一样的,顾维钧的那一份是总案,而中央经济委员会的这一份是分案,专门规划经济领域方面的工作,规划的更为细致一些,也涉及了更多和金融、财政有关的工作。

    宋彪此阶段比较关心的问题还是中央储备局的黄金储备问题,帝国和英法不同。帝国的国内工业产能巨大,矿产资源丰富,所以在战争状态下很少需要对外采购。

    甚至在帝**工业大肆扩张的前提下。帝国还对苏德出口军事装备,换取苏德的黄金储备。

    随着帝国黄金产业的扩大,特别是在乌兹别克等中亚地区的黄金产量的扩张,帝国每年的黄金产量约占世界的1/3。而帝国每年增加的黄金储备则世界黄金产量的1/2。

    帝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贸顺差国,加上对亚洲的控制和领导权,注定帝国吸收黄金储备的能力要远强于英美。

    宋彪翻看这份七五财政和经济规划。首先的第一个目标还是要确保帝国经济在七五计划中继续保持每年5。5%以上的经济总量增幅,黄金储备在七五计划结束后要达到7750吨的规模。

    随着帝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长达十年之久,帝国已经越加要求建立全球性的金融领导权,帝国要拥有更多世界级的银行巨头,支撑帝国金融产业的发展,而要支撑着这一点,最为重要的就是维持中圆的强势地位及维持帝国黄金储备的强大。

    虽然在这几年间。帝国一直都在利用战争局势的紧张不断沽售白银储备,但在未来十年中,帝国仍然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储备国。

    在帝国的支持下,西班牙和墨西哥、智利等美洲经济比重较大的国家在大萧条期间都陆续结束了银本位,世界白银价格急剧下滑。在1936年,世界白银价格仅等同黄金的1/42,创下了世界白银低价的新纪录,而在这一时期,帝国中央储备局也乘机继续刷新了帝国白银储备的新纪录。

    帝国的白银储备一贯是高价卖,低价吸,对帝国最为有利的局面就是将白银价格稳定在黄金的1/30,如果是这样的价格,帝国白银储备总值就基本和黄金储备相当。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越穷的政府越穷,越富的政府越富。

    帝国绝对不愧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中央政府,现在的世界局势非常不稳定,苏德都是卖黄金储备换取战争资源,根本无力再谈政府投资,而帝国政府财力雄厚,信用程度高,一边在尽可能不影响中央财政开支的前提下在国内外出售债券筹集军费,一边利用战争局势沽售过去十几年间低价吸纳的白银储备。

    现在的白银兑价又回升到了1/22的高价阶段,按照这个价格,帝国只要将中央白银储备的1/4沽售出去,就足以保证帝国有充足的军费打完中日战争。

    当然,白银储备这个东西现在确实也不重要了,关键还是看黄金储备,在这样的大时代里,中国的金融业能否称霸全权,看的就是中国的黄金储备总量。

    中圆目前是世界范围的三大国际通用货币,随着亚盟的建立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圆的高储备率,中圆实际上已经甩开英镑和美元很大一截,当之无愧是世界上第一大的国际通用货币。

    这个利好使得中国银行产业在国际运营中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远东银行、东方汇理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信国际银行、江南银行、南洋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富通银行、中国联合银行、中国农业信贷银行、亚洲国际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上海银行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巨头级的银行。

    特别是远东银行,它作为远东财团的中枢控股银行,旗下在全球拥有像东方汇理、中国通商、南洋银行、美洲银行、墨西哥国民银行、汇丰银行、巴黎银行、西班牙国际银行、瑞士商业银行等四十多家国际或区域性银行的控股权。

    这些银行相互合作,实际就将中圆进一步的推向了世界金融霸主的地位。

    中圆作为世界货币的通行和在海外的大量储备,也对中国经济和中央债务的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推力作用,像荷兰、巴西、墨西哥、瑞典这些国家的黄金储备是严重不足以保证国家货币发行的,它就只能大量持有中圆作为外汇储备,而这些中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