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5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帝国皇室对核武器的研究资助告一段落,这就意味着帝国皇室每年至少可以节省出超过2。5亿中圆的经费,这是一笔巨额资金。

    帝国皇室目前通过内廷资助四十多所大学和其他六百多所学校,在全国范围内的十大私立高校中,震旦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复旦大学、长江大学、同济大学的主要资助方都是帝国皇室,每一年的赞助加起来也没有超过1亿中圆,其中一半还是用于科研资助。

    即便如此,震旦、辅仁、燕京、长江四所私立大学在每年的教学、研究开支都高居世界前列,特别是震旦大学和辅仁大学,在过去十年间一直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综合大学,同中央帝国大学、中央理工大学并称为亚洲四大高等学府。

    如果从核武器的研究工程中节省出2。5亿中圆的经费,并由中央财政、企业集团和军部更多承担核工程的系列后续研究,帝国皇室显然能够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投入作出更多的贡献。

    在回途的火车上,宋彪就在心里思索着这件事,他已然决定通过沽售一部分皇室财产,注资一百亿中圆的规模成立一家独立的皇家科研教育基金总会,用于在国内增加科研投入,特别是集中在基础工业和理论领域的研究,弥补国家开支的不足。

    不仅与此,他还打算使用皇帝的号召力。让中国皇家科教基金总会从国内吸收其他的资金和捐款,每年至少保证5亿中圆的长期投入,并且在未来二十年内。逐步将中国皇家科教基金总会的基金本量增加到四百亿中圆的规模,届时,皇家科教基金会每年在中国科学研究领域的开支足以同中央政府的开支持平,在教育领域的开支也最少能保证四十多所综合学府的长期运营需求。

    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科教慈善社会机构。前所未有之大。

    时候已经到了。

    在这一路上,宋彪的脑海里一直回荡着这个声音,他知道自己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使命。让帝国第一个成为了世界核武器大国,并且为此付诸了长达三十年的努力和巨额的资金,现在开始,他需要将这些资金转移向另一个领域。

    ……

    宋彪是这一年的4月14日下午才回到北京,回到中央宫,他并没有急于提出自己的这个新想法。

    乘车从火车站返回皇宫,宋彪稍作休息。同裕华皇储一起回家和其他家庭成员享用丰盛的晚宴,庆祝他们父子视察归来,几位出嫁的公主也协同各自的家庭出席晚宴,整个大家庭的24位成员之中除了在海军服役的裕庆皇子都到齐了,加上三位驸马和四位的皇子妃。全家正好30人都在这里。

    在东北视察之后就立刻乘坐了6个小时的火车返回中央宫,这样的行程安排让宋彪颇有些劳累,但是看着这样的家庭,看着所有的年轻晚辈们都齐聚一堂,他心里也真的是特别的高兴呢。

    因为人数众多,芙蓉厅一直设有长桌,整家人都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所以在菜肴的布置上就必须格外的巧妙,通常每一位都有四到六个小碟和餐盘,平均每六个人享用八个大盘的菜肴。

    宋皇帝作为家长总是坐在首座的位置,而他的两侧也总是舒皇后和乔贵妃,舒萱皇后这几年间的身体都一直不是很好,很少陪皇帝出巡视察,因为裕华皇储是乔贵妃所生,为了避嫌别人怀疑她有夺后之意,在裕华确立第一顺位的继承权后,乔贵妃也很少公开陪同皇帝出巡。

    所以,这几年一般都是媛媛公主陪同皇帝出巡,今年情况比较特别,裕华皇储是第一次公开陪同皇帝出巡,国内新闻界和军政界对此都很关注,皇室内部肯定也有一些讨论。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明白。

    宋彪对此基本就是故作不知,也不在意别人是怎么想的,在他看来,随着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体制日渐稳固至难以动摇的地步,随着总理大臣的权力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室内部究竟由哪一位皇子来继承大统已经不是很重要的事了。

    宋彪自己其实是很欣赏裕庆皇子宋甫焘的那种积极进取的性格,在空军和海军的表现都很不错,未来说不定有机会成为一名航母舰队的司令官,而且是舒皇后的儿子,这本身也比较特别,从小就很得宋彪的喜欢,或者说几个儿子中,次子甫焘是最像他的那一个。

    即便如此,宋彪也不打算违背顺位继承法的优先原则。

    老沉而精于世故的宋老爷子就坐在这里看着家人们欢声言笑,心里其实很明白,妻子儿女们心里多少都琢磨着这个位置的最终归属,只是此时此刻,此生此世里,只要他还活着,只要他还没有糊涂,谁也不敢多过问半句罢了。

    五十四岁的这样年纪正是皇帝们经验老道、历久弥坚之时,精力也足以支撑霸业,宋彪的头发间已经有了缕缕银丝,可他的思绪依旧敏锐,即便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正常,可他毕竟没有老糊涂,每个人的心声都仿佛能被他看穿。

    他还没有老糊涂呢。

    不过,宋皇帝并没有太在意皇室内部的各种想法。

    法律就是法律。

    很多事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也没有怀疑的余地。

    何况他最清楚这个皇位已经根本不重要了,哪怕它依然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皇位,比之皇位的重要性,身为皇帝的继承人而执掌家业,控制着整个远东系才是家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别人不知道,皇室内部岂能不知远东系的庞大?

    问题是对于中华帝国的皇室而言。钱还真的重要吗?

    宋彪觉得不重要,当然,肯定有人觉得重要。只是他一言九鼎惯了,谁也不敢在他身边说半点不是和挑拨离间的话罢了。

    宋彪心里笑一笑,也感叹着豪门是非多,皇室的是非就更多了。也就因为是皇室,规矩森严,妻室皇妃和皇子公主们都不敢逾越半步罢了。

    吃饭的时间里。舒皇后有一搭没一搭的同宋彪问了些东北的旧事,也颇有回忆往昔的感慨,乔贵妃则是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正说话间,舒皇后倒是想起一件事,和宋彪提醒道:“对了,皇上,范德堡夫人去世。我也是昨日才知道,已经派人去范德堡家族慰问,正好我家老八在美国,我让他代表我先去一趟。”

    宋彪颇有些遗憾的婉叹一声,道:“那你和老八叮嘱一下。让他就顺道代表我们一起去吧,省得我再另外安排特使了。”

    舒皇后微微颔首,还是一声感叹。

    想当初,他们夫妇同范德堡夫妇也真是很不错的私交呢。

    晚宴结束后,在蒋方震前来汇报新的作战计划之前,宋彪让长子宋甫仁陪同他去御书房,一路途径走廊,宋彪都没有什么话可说,他还清晰的记得长子刚出生时的兴奋之情,记得长子姗姗学步的情景,那时的他已是皇帝,正是繁忙之事。

    回到御书房,宋彪将桌子上陈放的一些文件大致翻看一番,感觉还是有些吃力,只好将新配老花镜戴起来,这一刻,他已然清晰的感觉到了自己的衰老。

    参天老树巍峨兮,终究已至暮年。

    宋彪的身体还是很结实的,一年之间也难得患上一次感冒之类的小病,只是衰老并非人力可以抵挡,不经意间,他已经是五十五岁之人。

    戴着老花镜将内廷总署提交的新公函都粗略的看一眼,挑选出比较重要的部分阅读,确认国内这段时间并无特殊的大事,或者说是没有什么值得他关注的事,他才将这些公函都搁置到旁边,将眼镜取下来看了身边陪同着的裕华皇储一眼。

    裕华皇储是一个性格温和,知书达理而孝顺的青。

    他有他的特殊优点。

    宋彪裕华皇储,愈发觉得自己的衰老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此时已到了必须要考虑皇储继位的问题,不能将这种事情一直拖延到他逝世,这未必是好事。

    稳妥起见,在他还活着的时候,70岁左右就适合让皇储继位,自己登位太上皇,以维持大局的稳定,防止国内在皇储之事又有不必要的反复和争议。

    中国太大了,既不需要那种垂垂老矣的总理,也不需要朽木般硬化的老皇帝,这个帝国需要那种经验丰富,但同样拥有充裕精力都人去治理。

    只有年轻者才能做到真正的与时共进啊。

    对几份较为重要的国会议案做了一番批复后,宋彪就让一直陪同站在旁边的长子宋甫仁坐下来,问道:“此次去东北巡视,你感想如何?”

    宋甫仁思量片刻,答道:“东北乃我国之基业,确实非同寻常,只是战争的长期持续对东北港口业务和对外出口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宋彪并不喜欢这个答案,因为这样的答案埋藏着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不成熟,三十多岁的皇储了,他的长子只是这样的水平而已嘛?

    没有哪个父亲喜欢打击子女的信心。

    不管父亲多少岁,子女又有多少岁。

    宋彪显得很平静,继续问道:“那你认为该怎么办呢?”

    宋甫仁倒是显得很镇定,答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当效法辛亥战争之时的情况,调用全国之力集中于朝鲜半岛歼灭日军,再以朝鲜为基地以空军轰炸日本本土迫使日本接受和约。”

    宋彪反问他:“如果日本负隅顽抗呢?”

    宋甫仁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过了片刻才道:“想必不至于如此。”

    宋彪感叹道:“国家大事容不得想当然啊,何况调集全国之力也是有很多顾忌,你在军部担任二等参谋官,自然清楚我们陆军精锐基本都在西北,虽然如今和日本打的很惨烈,可你心里要明白。日本海军溃败之后已经失去了真正能威胁我国的实力,而苏联依然有这样的实力?”

    宋甫仁则道:“父皇,儿臣以为苏德开战在即。苏联完全没有余力同时再和我国交战,不妨同苏联签署和平条约,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