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换的过程中遭遇战斗,只能留在前线。

    日军只派了一个步兵联队掩护射击,却将更多的人力投入到战壕修建中,明摆是要不断将战壕一层层的向前推进,推进到距离俄军战壕只有三百米,甚至只有两百米的距离一次性解决对手。…;

    宋彪在心里冷漠的盘算着,他手里的部队和立见尚文的第八师团比起来,那简直是连破烂都不如,但不代表他的智商就比立见尚文低。

    他很清楚这位日军“东洋一用兵家”立见尚文的用意再简单不过,那就是第八师团急于用兵和行军,并没有带足弹药,少量的火炮部队的也远远不能摧毁俄军的防御工事,唯一能救下日军骑兵第一旅团的策略就是强攻。

    猪突战术势在必行,为了实现这种一夜之胜,立见尚文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战役的主动权,不停的向前推进,逼迫对手。

    这种推进需要大量的前线火力支援,第八师团如果只是死守,它们的弹药大约能支撑七到八天,现在则顶多能撑两三天,但没有关系,立见尚文肯定知道日军第五师团随即也会奔赴前线,从南侧包抄阵地。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战胜对手之关键绝不仅仅在于自身实力的强悍,纵然自身实力很弱小,只要清楚对方的弱点,自己的优点,尽可能以优点击打对手的弱点,那就可以实现以弱胜强之战。

    宋彪盘算着整个战役的过程,愈发清楚真正的胜算就在自己眼前的这个南侧阵地。

    战场之上炮火轰鸣,硝烟弥漫,马克沁重机枪那种特有的哒哒哒声响个不停,子弹在前线阵地上噼啪乱射,士兵们在呼喊着,枪栓不断被拉动,咔咔的连绵不断。

    不时有榴弹在天空呼啸而过,击落在阵地四周,巨大的烈焰轰然爆开,将周边的一切都炸飞。

    远离前线阵地两百余米的距离,宋彪也是身临其境的感受着所有的危险和紧迫,他甚至能够听见死神的呼号,可他同样像是看见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利正在向他招手。

    兵者,诡道也。

    军事的第一原则就是欺骗对手。

第四十四章 预备队中的预备队

    战场上弥漫着浓重刺鼻的硫磺味,滚滚的黑烟压迫在地面燎燎四散,白色的积雪被一次次的炸飞,散落在每一个角落里,沾染着赤色的鲜血和黑色的泥土。

    寒冬里的黑沟台正在哀嚎,那死神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世界。

    宋彪的心灵里充斥着真正的黑暗。

    他冷冷的趴在沟壕里,冷漠无情的看着前方的日军和俄军不断交错开火,在机枪和步枪口的闪烁中,在火焰的照耀中,在枪声中,人的生命突然变得如此廉价和渺小。

    在一个短暂的僵持阶段,双方暂停射击,两军有默契的相互救回战场上的伤员,不再进行射击,这种情况在一战之前还很容易见到。

    人们将之称为骑士精神。

    科尔尼洛夫少校狼狈的乘机带着第三步兵营撤换下来,短短半个小时的交火中,虽然是隔着七百米的距离相互射击,可还是对他的部队造成了不小的精神压迫和创伤,超过十名俄军士兵受伤。

    薛长庆的运输大队临时负责运送伤员的工作,将包括第三步兵营和西伯利亚第二步兵师的伤员都送下来,并且负责给前线送弹药。

    胡大林的部队还在遵照宋彪的吩咐继续挖战壕,修工事。

    这就是满洲步兵团在此次战役中的主要工作,除非俄军真的撑不住了,他们现在是不用再冲上去顶在最前线了,就是昨天夜里害怕了一整夜。

    宋彪这里是一个交叉口,几条交通壕在这里交汇,他的满洲步兵团的战前指挥所也在旁边,另外挖了一个深达四米的掩体。

    科尔尼洛夫少校匆匆撤退下来,猫着腰,带着几名尉官跑到宋彪的身边,用俄语和宋彪埋怨道:“我们的运气一贯不是很好啊,日军居然在我们撤换到了一半的时候发起攻击,有枚炮弹炸在咱们沟壕后面,有几个士兵躲闪不急,都被炸伤了。”

    宋彪微微有点冷淡的点着头,同样用俄语回答道:“我看到了。现在安全了,我们只是预备队中的预备队,继续修筑工事就行了。”

    科尔尼洛夫少校直接坐在沟壕里的泥地上,为自己点了一根狗屎味道的洋烟,恨恨的呸了一口唾沫道:“这波日军来势真的很凶狠,我总觉得不是一个好兆头,他们那么强挖沟壕,指不定又和旅顺战役一样,一鼓作气就挖到了咱们沟壕前。”

    宋彪没有立刻回答他,冷静的继续思索着自己是否有算漏的地方。

    这时,交通壕里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他们两个人同时望过去,才发现米舒钦柯将军带着几名高级军官和参谋官顺着交通壕快步走过来,很快,这群人就走到了他们的面前。

    在这一片狼藉的沟壕里,这些俄军高级军官依旧穿着最为奢华的军装,从他们的皮筒帽到带着马刺的军靴,还有他们腰带上佩戴着的镶嵌着璀璨宝石的军刀,都无一不在证明着他们的高贵和权力。

    他们也是这个战场最为傲慢的人。

    科尔尼洛夫少校先行敬礼,和米舒钦柯将军汇报道:“将军阁下,我部满洲步兵团已经连夜完成主要的工事建设,修建了三段战壕和两条交通壕,现在完成撤换任务,继续从事工事修建和运输工作。”

    米舒钦柯将军简短的回礼,和宋彪、科尔尼洛夫少校赞扬道:“两位做的非常好,我没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科尔尼洛夫少校很高兴,道:“多谢您的夸奖!”

    宋彪稍稍有点冷淡的不说话,不管俄国人给了他多少钱和好处,他依旧觉得给俄国人当兵是一件很讨厌的事,只是利益在前,总还是忍不住的干了这件破事。

    米舒钦柯将军招着手,示意大家一起进入满洲步兵团的临时指挥所,毕竟这里有四米深的掩体设置,总是要安全很多。

    指挥所上层是用圆柱木撑着顶部,圆柱木上继续覆盖了两米多厚的冻土,足可抵挡绝大多数的炮击。

    缺点是一片漆黑,大白天的时候也只能点着煤油灯。

    在这个略显拥挤的小房间里坐下来,米舒钦柯将军脱下自己的黑色毡毛斗篷,坐在椅子上,甚至是略嫌悠闲的翘着腿,为自己点了一个烟斗。

    看得出来,此时的米舒钦柯将军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在宋彪的建议下,他选择了一个超出常规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也让他成了黑沟台战地的最高指挥官。

    宋彪已经不止一次和这位出身贵族豪门的哥萨克将军会面了,在这几次的接触中,他已经愈发清晰的判定米舒钦柯将军就是一个地道的沙俄帝国老贵族,又有着哥萨克人的特有的古怪之处。

    吸着烟斗的同时,在煤油灯的照亮下,米舒钦柯将军细致的观看着宋彪重新补充后的作战地图,在黎明之后的第二次深入查看后,宋彪将日军前线的布置特征大体都记了下来。

    谢叶尼斯基中校作为最重要的副官,一直在和米舒钦柯将军不停的边看边讨论,嘀嘀咕咕的说着话,探讨着日军的作战目标,其他的参谋军官也围拢在他们周边。

    宋彪平淡的坐在远处,闲到无聊的给自己也点着洋烟,淡漠的似听非听。

    在和谢叶尼斯基中校、科尔尼洛夫少校讨论一番后,米舒钦柯将军似乎还是没有摸清楚整个日军作战的大方向,也没有下达更新的调配命令。

    直到这时,米舒钦柯将军才忽然和宋彪问道:“宋,你是如何看待这场突袭战的呢?”

    宋彪早已脱下了自己的黑色毡毛皮筒帽,用夹着烟的右手拇指轻轻挠着后脑勺,异常平淡的仿佛是局外中立的无关者,他甚至没有刻意的去看米舒钦柯将军和那群俄军高级军官。

    等了一会儿,他才感叹道:“日军是一个师团的兵力,从日军的整个兵团规模和预备队的部署来看,这支师团应该是第八师团,或者是第五师团,不管是哪一支,应该都能算是日本陆军最为重要的精锐力量,比之重创了西伯利亚第二军的第十师团恐怕要略强一些。有什么样的指挥官,那就会有什么样的军队,日本陆军的大山岩大将是日本满洲战场的总司令,此人素来以知人善用而闻名,眼光卓著,善于调兵遣将。他在这个时候派出如此精锐之部队救援沈旦堡地区驻军,那就足以说明这位总司令对沈旦堡是极其重视的,故而,就算眼前的这支师团被阻挡,后续还是会更多的日军前赴后继的冲过来。我们目前确实是在军力上占据优势,但要不了两天,最多也就是四天,我们在人数上就可能会处于弱势。一点点的推算下来,假如我们没有把握在两天之内击败对手,那就索性就地防守吧,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再说。”

    谢叶尼斯基中校忽然站起身,很有哥萨克之傲骨的激昂放言道:“我们可以用一次最为简单熟练的骑兵冲锋击溃他们!”…;

    在宋彪洋洋洒洒的分析了这么多,这位中校还能得出一个如此简单的结论,只能说明俄军高级军官的素质确实是真的不行,没有办法,基本就等同世袭贵族嘛。

    宋彪甚至懒得去冷笑、讥笑,近乎平淡,而又一直很有自信的简单回答道:“用一个旅的骑军去冲击一个德制师是不明智的,何况对手的准备也很充分,昨天同样强化了一整夜的工事。”

    米舒钦柯将军沉默不语,思索片刻才吩咐其他军官道:“我们的任务是坚决不让日军救援沈旦堡的日本骑兵第一旅团,而不是冒险歼灭对手,大家暂时还是要立足防守,其他人都先回去重新做好准备,日军应该很快就会发起第二波攻势。”

    说完这话,他特别的单独和宋彪叮嘱道:“宋,你单独留下来吧,我有一些事情要告诉你。”

    这话说的非常之奇怪,难道米舒钦柯将军决定鸠占鹊巢,他一个前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