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双方的军事竞赛从海军蔓延到整个海陆空,但在1927年间,因为竞赛导致日本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危机,经济衰退步伐明显,日本被迫只能保持海军的竞赛态势。

    森恪这个人还是很厉害的,不仅会说中国话,还精通东北话、粤语和上海话,和三井物产有着特殊的关系,并且是日本国内很新兴的实业家,家产丰厚,任内一直积极推行对华强硬政策,皇姑屯、满蒙等事件中,他都是背后的主要策划者。

    即便是在中华帝国的这个时代里,森恪也是满洲复国运动的最主要的资助者,经常利用三井物产的渠道,走各种邪门路线派遣特务到国内联系满族起义军。

    根据中央情报总局的调查,此人在私下说,中国必然还是会和苏联,或者英国大规模开战的,只要日本做好准备,一定可以和苏英一起成为真正的战胜国,而中国只要战败就必将陷入分裂。

    简单来说,这个人有病,而且整个日本像这样有病的人非常多。

    即便如此,宋彪还是决定安排新上任的内廷总长顾维钧作为特使,在上海的日本总领事馆同森恪见面。

    1928年3月中旬,宋彪乘坐专列抵达江宁之后,乘船抵达上海。

    这一次,宋彪还是住在豫园。

    如果宋彪没有记错,自从他登基之后,这仅是他第二次视察上海,次数少的可怜,甚至连香港,宋彪都去过三次。

    身为一个根生蒂固的北方人,宋彪一贯有点看不惯上海,但还是要来看一看,因为随着江浙工业的快速发展,上海正在逐步取代震旦、香港的地位,成为这个帝国最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贸易港口。

    上海的发展确实有着先天的优势,这一点不是身为皇帝的宋彪喜欢或者不喜欢就能改变的。

    随着湘沪铁路在1918年修通,上海工业的繁荣就再次拥有了更多的资本,从长沙、南昌、衢州、杭州到上海的这条铁路使得江西、湖南、浙江、广东、贵州东部的资源都可以快速涌入上海。

    为了维持上海造船总厂的基础实力,江南财团在上海也增建了钢铁总厂,并且在机床、电气等领域积极开拓进取,在早期175项以及后续的125项中逐步形成了能与远东系抗衡的工业基础。

    到了今天,东北、江南就是中国的两大工业区,直隶、鲁豫、湖广、两广、福建、山西都排在两大工业区的后面,如果说东北工业基地的王冠是震旦直辖府,由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组成的江南工业区的龙头就是上海直辖府,这两个大直辖府也是区域经济中的金融中心。

    比之震旦,上海的工业规模还要更大一些,因为整个东北的发展都比较均衡,震旦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金融和商贸中心,造船工业集中在金州县,冶金、机械等产业集中在辽阳、沈阳等地。

    时隔八年再次南下上海,宋彪也更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可他还是不太喜欢上海,和震旦这种完全的新兴城市不同,上海的规划很是凌乱,缺乏震旦这种广场城市和大学城市的魅力。

    上海这个城市似乎有点过于现实。

    宋彪乘坐轿车一路穿梭过街道,缓缓驶入豫园。

    这里自从被内廷接管后,因为皇室几乎就再也没有来过,这里一直都处于半公开的状态,经常可以接待一些会议和特殊的来宾。

    只是这段时间为了迎接皇帝的到来才重新关闭。

    到了豫园之后,宋彪休息了一天,次日上午才在仰山堂接见退出公职,回到远东银行担任总董的张康仁。

    老朋友,老旧属了。

    去年远东在京都县召开年会的时候,宋彪刚和张康仁见过,干了十五年的财政大臣,此时的张康仁已经是年近七旬的古稀老绅士,在国内享有着极高的声誉,一贯是有帝国财神之称。

    豫园一分为二,东西两园都在帝国神武三年之后被内廷收购,考虑张康仁想回上海颐养天年,皇室去上海的机会也极少,宋彪就将东园赠送给张康仁,留在内廷的西园平时也都留给上海工商总会使用。

    张康仁虽然是远东银行的总董,其实也真的就是退休了,前两年还正常去银行的上海总部上班,如今也基本不去了,去年的年会之时,他也声明是最后一次参加。

    跟在皇上身边效力了十五载,心中感情自然深厚。

    进了仰山堂的花厅,看见宋彪正在看报纸,张康仁上前参拜道:“臣下拜见皇上。”

    宋彪看了他一眼,笑呵呵的指了指身边的床榻上座位,道:“过来坐吧,咱们几个月前刚见过,也就不用这么客套了。不过你如今住的远了,想见一次也不容易。”

    张康仁这才叹道:“臣下也舍不得皇上,只是人老了,落叶总要回家,原先倒是想回广东,只是子女都在上海营生,还是过来和他们一起住着。”

    宋彪嗯一声,也没有说什么。

    张康仁有两个儿子,两个弟兄早年就在东北合股开办了一家面粉厂,神武三年左右,两人到了上海投资办电气公司,地产、保险业务也有经营,因为有张康仁的关系,生意自然做的很顺利。

    这也在所难免,哪个国家不是如此?

    中央调查总局一直盯着,要说明显违规的地方也没有,但张康仁打几个招呼之类的事情还是不少见,宋彪犯不着真的为此追问。

    宋彪还是和过去一样,闲着的时候就在手里拽一把生花生米,等着张康仁坐下来,他将盘子推过去,示意张康仁和他一起吃点,边吃边聊。

    张康仁摆了摆手,道:“谢皇上的恩赐,臣下牙口是一年不如一年,连这生花生米儿都嚼不动了。”

    宋彪哎呀一声,感叹人老了之后真可怜,就问道:“那就换假牙吧?”

    张康仁则道:“还有点牙能凑活着吃点,舍不得换了,人到臣下这年纪,牙齿还能凑活着用的也不多了,真牙是疼了点,软了点,可吃东西有味道,换了假牙就不行了。”

    宋彪也不好再劝,他对此倒是没有什么了解,就道:“也不知道朕老了之后是什么样子。”

    张康仁想了想,道:“皇上万福,不会老的。”

    宋彪呵呵笑一声,道:“还是在变老啊,媛媛那丫头都进入帝大读预科了,怎么可能一直年轻下去呢?一不留神,朕就过了四旬的年纪,人说四十知天命,朕如今也是深有体会啊。”

    张康仁也笑了声,道:“皇上说的是啊,臣下四十也知了天命,只是臣下的天命是效力于皇上,只要效忠皇上,臣下这辈子就算是没有白活。”

    宋彪还是呵呵的笑着,这才将手中的报纸放下来,和张康仁道:“说点正经事吧,朕此次来上海不外乎两个事情,一是视察上海本地的经济情况,特别是看看股市、地价;二是顺道和日本那边有个结束,尽可能还是想办法结束目前的对峙情况。”

    张康仁答道:“皇上圣明,想要治一治小日本的心思,国人都有,只是如今帝国急需投建的地方极多,犯不着这个时候就攒足劲投入军费中。好在咱们财政收入高,即便维持中等税率和长期的产业政策优惠,比之高税率的日本如今还是五倍以上的差距,咱们财政出2成做军费,那就等于是日本全年的财政总收入,据说日本这两年已经是靠借债来维持军费开支,真不知道日本这日子如何过下去。话说回来,咱们不怕在军费上较劲,就怕日本狗急了跳墙,打这小日本吧,其实真赚不到什么油水,纯粹是赔本赚吆喝,如果是要和苏联这么攒劲,那倒是可以撑下去,打一仗光是捞赔款就能将财政的空缺补回来,继续割地之类更是长期盈利。日本有什么可割让给咱们的?真要是将朝鲜南部也拿回来,咱们陆军就失去了威胁它的舞台。何况就那么一小块地也不值得帝国投入军费开战。”

    宋彪赞道:“所以说还是老臣子厉害啊,你的心思和朕一样,咱们迟早是要找个机会教训日本,只是现在真的犯不着,只是日本这个国家确实很让人匪夷所思。帝国如今的实力仅次于美国,我们要造舰增强军事实力是理所当然之事,他们居然这么急切地要维持对我们的海军优势,真是越想越觉得荒唐!”

    张康仁则道:“皇上,您也不用这么气愤,您想啊,当年《华盛顿条约》谈判之前,日本不一样在和美国较劲了吗?日本的奇怪就在于文化上,要细说起来,他那点小地盘真不值得我们惦记,可他觉得自己是世界海军大国,那就让他自己觉得去吧。这两年间,臣下一直惦记着皇上的话,有点精力都在研究美国经济,和皇上一样,臣也觉得美国的问题怕是越来越大。这种时候,咱们在财政上收缩一点总不是坏事,只要帝国中央财政长期保持盈余,黄金储备丰厚,就算欧美又来一次经济危机,咱们也能很轻松的挡过去。如今关键是看法国,咱们和法国这几年间在经济上是相互内闭型的,主要贸易都在中法和中法殖民地间发展,也就我国对其他地区的出口规模较大。所以,只要法国那边没有大问题,咱们这边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若是问题从法国那边闹起来,咱们就要伤元气了。”

    张康仁毕竟当了十五年的财政大臣,思维逻辑还一直维持在过去那种惯性之中,思考的问题也还是财政大臣才会考虑的。

    宋彪想了想,道:“法国那边的问题不大,欧阳锡去年才去了法国一趟,访问之余也注意调查法国的经济状况,总体而言还是可以的,就是工业规模上不去了。”

    自从签署了中法二次盟约之后,中法殖民地市场相互开放,双方都有保留项目,基本在整个殖民地市场范围和中法市场范围内都是各取所需,法国有法国的优势,中国有中国的优势,双方比较大的冲突是在纺织业。

    中国的纺织工业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这里面也确实有法国纺织工业的功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