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年的时间对于机床工业还是非常短暂的一瞬间,而且外国机床的进口关税一直比较低。沈阳机床总厂的发展也不是特别的顺利,目前基础还处于一个大规模仿制外国产品的阶段。

    机床工业和火车制造不同,这是一个真正的高利润、高技术的行业,毫厘之差,谬之千里,像机车制造那样大规模的正式引入外国成熟技术、设计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专利授权费通常是非常高的,这和军工业是差不多的道理。

    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抄袭。

    外国公司要来控告的话,那就直接来告状吧,反正只要沈阳机床总厂别干的太笨。法院这边必须都得撑着,话说只要沈阳机床总厂不大规模的出口,外国机床公司也不会兴师动众跑到中国打官司,此外,沈阳机床总厂很多时候就是抄袭美国机床为主。那边的反应通常比较小。…;

    即便如此,受制于理论、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差距,沈阳机床总厂的水平还是处于一个较为低级的阶段,以生产最为普通的磨床、铣床、刨床、镗床为主,也生产榨油机、轧糖机、纺纱机等专用工业设备。

    机床工业的累积需要很深厚的底蕴,七八年的时间干不出什么大事。毕竟欧美的机床工业已经有了140年的根基和历史,在十五世纪就有了雏形的镗床和螺纹加工车床,中国机床工业哪怕就是要达到欧洲二流的水平,中间也最少需要二十年的时间,而且需要政府、企业界和整个国家的全力倾注与重视,要将其上升到关系民族存亡的战略高度。

    这里面也不是远东机床总公司一家企业就能解决的,还是需要更多的中小机床、机械企业投入到这个产业中,上有优惠政策,下有国民经济大发展的基础,中间要有充裕的人才,现在缺的就是人才,这个人才的培养过程也非常的漫长。

    现在,美国最大的美国联合机床公司已经在辽阳和沈阳都设立了分公司,联合公司的目标是要免除关税,减少生产成本,靠近工业区,利于灵活设计新的专用车床,辽宁省政府也给予了很重要的扶持政策,目标是想要尽可能“减少进口,增加出口”。

    俄侨、法侨、德侨在东三省也都建立了一些外资、合资的机床机械公司,和联合机床、远东机床共同组建了东三省的机床产业,从长远来看,中国广阔的市场空间注定机床工业不可能弱于外国,发展空间很大,大有可为。

    离开沈阳新区后,宋彪带领视察团继续前往位于长岭的沈阳兵工厂。

    在辛亥战争结束之后的全面努力和大规模投资,以及在第二次巴尔干战役中寻找到的国外市场让远东武器总公司迅速成为亚洲第一大的军工业巨头,位于长岭的沈阳兵工厂则逐步扩张成亚洲最大的轻武器军工企业,同时也生产一些火炮配套部件。

    施恩孚已经成了远东武器总公司的总董,施恩孚在福州船政学堂制造班的同学陈宝暄在沈阳兵工厂担任了七年的设计组组长,去年接替施恩孚担任沈阳兵工厂的新任厂长,托马斯。约翰逊。克罗斯利则继续担任总设计师。

    到了沈阳兵工厂后,宋彪还是继续先参观工厂的各个厂区和厂房,因为和法方之间有严格的协议确保法国的长行程管退制退器的机密性,新型火炮没有继续在本溪兵工厂生产,而是由沈阳兵工厂和中俄合资的辽阳兵工厂分开生产。沈阳兵工厂负责生产制退器和炮架,辽阳兵工厂生产炮身,最终在辽阳兵工厂组装。

    因为德法技术上的不同,以及本工业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出口的需求,中央军部这两年在军事装备的更新上显得有些犹豫,宋彪此行也是要和厂家沟通,了解厂家方面的意见。

    在厂区里参观一番后。宋彪在施恩孚、陈宝暄和托马斯。约翰逊。克罗斯利的陪同下应邀前往总设计室,远东武器总公司的核心公司就是沈阳兵工厂,远东轻武器研究院在这里设置的设计组多达二十余个。从事不同轻武器和其他军事装备的设计工作。

    在第二次巴尔干战役中的出乎意料的军工业出口规模,以及波普宁冲锋枪和沈阳步枪的热销,让远东武器总公司信心膨胀。大规模的邀请国外更为优秀的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购置最为先进的设备,研究最为领先的军工业生产技术和材料,在火药、炸药和弹药领域也不断推陈出新,新型号的轻机枪、重机枪、冲锋枪都在陆续推出,外销型号的迫击炮也增加了75mm85mm105mm等不同口径。…;

    施恩孚这个人一贯是比较心细的,在总设计室旁边增设了一个陈列室,根据不同的参观和考察人员调整陈列新型号及热销武器的各种改型,在中日辛亥战争之后,中央陆军就启动了缓慢的、逐步的、有序的装备更换计划。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和不断改进,新型号的武器大体都在第四、第三十步兵师和兴安盟武器试验基地进行了多次全面测验。

    第四步兵师继续布置在海州,地形复杂,有一大段的保密区,所以是北方新武器测试的列装测验部队。第三十步兵师驻扎在长沙和桂林,气候条件属于南方,本身也是中央军在南方第一个整编师主力,同样是南方新武器测试基地。

    宋彪在陈列室看到了远东武器总公司在近几年间不断推出的各种新型号的轻武器,涵盖面非常广,且完成了体系性的布局。手枪、手动步枪、半自动步枪、狙击步枪、轻机枪、冲锋枪、重机枪、榴弹枪、枪榴弹、手榴弹、掷弹筒、迫击炮、机关炮、高射炮,整个系列都已经完善。

    甚至连传说中的多功能工兵铲也出现了。

    轻机枪和重机枪的主要合作设计师是约翰。摩西。勃朗宁,这些工作从辛亥战争结束之后就已经开始,由远东武器公司同范德比尔特家族合资的温彻斯特武器公司邀请约翰。摩西。勃朗宁,共同合资研究,温彻斯特公司享有在美国的制造销售权,其余则主要是由远东轻武器研究院自行负责。

    宋彪在陈列室里看了一番,因为绝大多数的新型武器都在他手里亲自使用过,他甚至参与了这些武器的设计工作,所以对这些轻武器还是非常熟悉的。

    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缺乏武器,而是武器的种类太多,在宋彪的坚持下,远东轻武器研究院甚至研究过恩菲尔德步枪的后端闭锁的旋转拉栓式枪机,在恩菲尔德步枪的基础上重新改进设计和简化工艺,推出一款新的江南步枪,由江南兵工厂生产,还有点天方夜谭性质的想向英国销售这种新型步枪,遭到英国陆军部拒绝后,江南步枪小范围的列装在江苏、浙江巡防军,拥有7。7mm和7。62mm两种口径。

    世界三大步枪,恩菲尔德、毛瑟、莫辛纳甘此时都已经到了中国的大地上,而沈阳步枪又被严格确定为统一制式步枪,全国范围的沈阳、本溪、辽阳、江南、汉阳五大兵工厂都有生产,在山西枪炮局基础上重建的太原兵工厂也是从沈阳步枪的生产开始。

    过去三年,通过扩散东北军工业积累的技术力量,以及大范围外聘专家、技师的方式,中工业的枪炮和弹药制造领域逐渐扩大到六个生产基地,汉阳、太原兵工厂依托本地的煤铁、铜、芒硝资源,在近几年间的投资规模最为庞大,位于南京的江南兵工厂原身是李鸿章创办的金陵制造局,底子较好,如今改迁回上海,依靠招募外工提高制造水平。新增投资和购入的新式设备数量也很高。

    因为历史遗留的各种因素和问题,中央陆军目前的主力装备复杂多样,光是步枪弹药就存在五种差别,肯定要求全面换装,从去年开始,随着六大兵工厂都已经逐步完成扩建,沈阳步枪开始以每年二十万支的速度生产。预计在十年后正式完成全军的武器换装。

    只是与此同时,最新型的半自动步枪在远东轻武器研究院也完成了二次改进,达到了服役的要求。…;

    中央陆军的规模太大。15个整编师、35个普通师、43个旅的总编制正式完成后,即便是非战争时期也拥有135万人的兵力规模,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沙俄能够相提并论。号称世界陆军第一的德国在非备战和非竞赛时期也不过65万常规兵力,在1914年上半年增加到81万——当然在总动员的瞬间很厉害,半年之内冲刺到450万,不能比,真的比不了,确实是这一时期世界第一陆军。

    陆军大规模决战的胜负分界线往往是在一个战役中产生的,假如此时的中央陆军和德国陆军交战,中央陆军半年之内最多增编至250万的规模,而且是全国总动员的极限,兵力素质基本下滑一半。上去就能被德军冲垮,可如果战争一直拖延下去,两三年后,中央陆军有可能增编至一千万,德军就未必能顶住。关键是中央陆军能否撑住三年。

    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讨论,虽然在中央军部总参谋部内的很多参谋官都喜欢像模像样的讨论这个课题。

    不管怎么说,中央陆军现在的问题就是兵力多,装备复杂,经费稳定但没有必要瞬间爆发,而需要更换的新式武器又非常之多。所以,总参谋部制定的装备更新计划以十年为计算单位的决策是正确的,按照一级、二级、三级部队的方式逐步调整,一级换新则二级换旧,三级则换三手货,尽可能的节省军费开支。

    只是在175项计划中,国内军工业投资规模惊人,这样的换装速度显然不能让各家公司满意,宋彪从去年开始就默许六大兵工厂按照正常的产能投产新式武器,在中央军部订购数额之外的武器弹药则由新华公司购置,用于额外的军需物资储备。

    宋彪心里当然是有计划表的,他算准一战会在1914年爆发,哪怕别人不去刺杀费迪南大公,圣公会也会派人去做这种事,所谓圣公会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建立中华帝国在世界上的第一霸权,超越英美德,让欧洲大乱自然最符合这一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