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来的晚了一步,宋彪人已经到了二楼,见到宋彪,三人和其他一起匆忙跑出来的机关人员匆匆就跪下了,魏瀚是带头跪下的,上前就请皇帝恕罪,他们接驾来迟。

    宋彪没有在意的还是摆摆手,他是故意没有让海军舰队那边通知各位,机关这边该干什么工作还是继续办事,听着这番话,大家心中惴惴不安,不明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占了皇帝家私产办公,暗地里已经得罪了皇上。

    萨镇冰对宋彪来说价值不是很大,他此次来葫芦岛海军基地视察,顺道就是想要和几位军舰制造总监谈一谈,打算将军舰制造工业给硬撑起来。

    不管怎么说,萨镇冰毕竟是萨镇冰。

    宋彪还是先打量萨镇冰一眼,笑容温馨,也没有多说什么话。

    萨镇冰心中忐忑,上前参拜道:“草民萨镇冰参见皇上。”

    宋彪笑一声,道:“起来吧,前朝和今朝不一样了,没有必要这么拘泥,如今是一个平民的时代,皇帝也要亲民才能立足于天下。你们也别说什么草民了,哪有民众如草呢,民众如子,实在是自谦,那也可以自称平民,乡民。特别是你萨镇冰,我国海军之元老,光绪、宣统两朝的海军正副统制,更非草民啊。”

    听了这番话,萨镇冰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程璧光则极力和宋彪举荐道:“皇上,自甲午一败,萨统制精研海军战术多年,博览群书,三十四年海军履历,历经大事,深通海战舰调,实乃我帝国不可多得之海军帅才,还望皇上不拘一格,予以启用。”…;

    等程璧光说完,宋文翙、林葆铎等海军将领也匆忙上前一起保荐道:“还望皇上予以启用,此乃国之大幸。”

    眼见旧日同僚们如此力荐,萨镇冰很是感动,他此前一年故意避居也是做一番姿态,毕竟满清诸多大员亲王都待他极厚,他不可能参加革命造反,可他又确实离不开海军。

    他才52岁,在其他各国海军,以他这样的服役资历正该是指挥海军舰队驰聘之时,何况中国海军确实是没有多少可用之才,他避嫌一年,如今有心有力复出,就是不知道皇帝是否愿意用他。

    想到此处,萨镇冰也不摆什么姿态,上前再次拜伏道:“皇上,乡民萨镇冰愿意投效帝国海军,微薄之才,妄图秉办大事,使我国海军昌盛不息,还望皇上成全。”

    宋彪一听这话就真的高兴,好歹也是能堪一用的海军上将,凑活用到一战结束是没有大问题的,毕竟这么多年的经验和专业素养在这里呢。

    他这一次是亲自搀扶起萨镇冰,道:“你愿意这么想,那就是我国海军之福啊,中央军部缺一位海军部参谋长,一直就留给你呢,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萨镇冰大喜过望,道:“谢皇上隆恩,臣下必当誓死相效。”

    宋彪笑了笑,誓死相效……他倒是不相信了,以前满人待这位海军统制是仁至义尽,结果也没有看到多少真心,海军这边的墙头草,一贯是真心比较多。

    等和萨镇冰谈妥了重新在海军服役的事,宋彪才继续和魏瀚、陈兆翱两人逐一问话,随后就到了机关的会议室,邀请在这里的诸位一起参加座谈会,畅谈中国海军的未来。

    当然,重点还是买舰和造舰这两件事。

    清末之时,晚清王朝实际上一直有在造舰,主要的造舰机构是福州船政局,所造的最大吨位军舰是一艘排水量1900吨的钢胁防卫舰,钢材、锅炉、舰炮、蒸汽机都是从英国购入,自己拼装一下总结经验,除此之外也陆续造了六十多艘各式小舰船,福州船政局的技术稍微好一些,大体能造300吨至800吨之间的舰船,2000吨级别也能造,就是船用钢、锅炉之类的都要从国外购入。

    在1905年到今年,福州船政局这几年间前后又造了七艘舰船,排水量都不足五百吨,主要交付长江舰队。

    对于福州船政局的情况,宋彪的了解并不多,程璧光提交过一份报告,怎么看都还是有很多水分,而且程璧光也不建议使用福州船政局所造的舰船,质量是其次,关键是价格比买舰还贵。

    正好魏瀚、陈兆翱两位船政总监都在,宋彪就和他们询问这里面的原因。

    这个提问颇是让魏瀚等人尴尬,犹豫了片刻,魏瀚才和宋彪如实回答道:“往常造舰,各级官员难免就地克扣,从外国采购舰炮、汽机锅炉和钢材,一概都有盘剥克扣,加上船工造船周期慢,这么一算下来,难免比外购还要贵一些。”

    宋彪一语中的答道:“国营机构问题多啊,人员浮滥,上下其手,无人真正负责统管,人情又多。所以,中国的造船工业一定要发展起来,军舰制造更要发展,只是绝对不能依赖国营船厂,至少不能是完全依赖。我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和搞铁路一样,重点扶持三家造船厂发展,两家私营,一家官商合办。至于福州这边,船政局和造船厂要分开,造船厂剥离出来和公司合股经营,船政局则编入海军部,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家能觉得怎么样呢?

    皇帝既然已是下定决定,看透了弊端所在,各位除了接受之外哪里还有别的选择?

    何况这样也是最好的办法,内阁政府正在制定的175项工业计划中有14个工厂项目和船舶工业有关,基本规划也是这样重点扶持三家造船厂。

    按照宋彪的希望,十年内,国内造船业必须要拥有万吨级军舰的制造能力,逼近日本的水平,不管自造舰船的工艺和水平如何,好歹先能造出来。(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97章 金州船厂

    福州船政局历史悠久,底蕴还是很深厚的,为中国培养了最早的第一批总计143人的船舶制造技师,其中有32人在法国留学,截止满清灭亡,前后累计制造了78艘军舰兵船,远东船舶工业总公司的主要技术工程人员和经营负责人,以及东北船舶专科学校本校和两所分校的教员大体都来自于福州船政局及其下属的福州船政学堂。

    只是对中国未来的船舶工业而言,这样基础还远远不足,也不能支撑起中国的航母梦,中国的船舶工业在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时间里还是得看东北船舶工业的发展。

    在锦州新的龙门港接见了萨镇冰和魏瀚等人后,宋彪继续前往东北视察远东船舶工业总公司,并且将程璧光、萨镇冰、魏瀚、陈兆翱四个人都一起带了过去。

    经过六年的筹备和发展,此时的远东船舶工业总公司位于大连湾北部的金州造船总厂已经拥有8个船坞,两个最主要的干船坞具备六千吨船舶制造基础,通过大量聘请美国技师,以及和旧金山造船厂合股经营的方式,联营生产五千吨的商船。

    中国造船业的希望之所以要看东北,正因为此时的东北已经具备生产船用钢、锅炉和中小型舰载炮的实力,在两个军用的千吨级船坞中,金州造船总厂已经在尝试生产适用于长江航线和近海航线的六百吨排水量的巡逻舰。

    有趣的是远东船舶工业总公司的总董胡维乔也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的第二届制造班,总工郑清涟、副总工汪乔年、杨廉臣则是制造班第一届的毕业生。都在法国留学多年。

    私营企业和国营船政局显然是不同的,从管理到薪水都有不同之处,加上远东财团的鼎力支撑和美国旧金山造船厂的联营合作,金州造船总厂从最早的船坞维修业务做起,迄今不过六年时间,如今已经能造六千吨的商船,船钢、锅炉一概自造。颇是让魏瀚等人羡慕不已,他和郑清涟更是多年旧友,曾经一起合作建造了多艘军舰。此番见面都是一番唏嘘感慨。

    要说到港口和造船工业的基础,位于大连湾北部深海区的金州造船总厂的条件比起福州船政局、葫芦岛港都要好许多,这里的条件足可建造三十万吨级的巨轮。

    作为东北最大的外贸港。本地船舶业务众多,利润丰盈,金州造船总厂每年投入大量资本用于基础建设和设备引入,依然不至于亏损,再加上财团的支持,此时正在修建的新船坞是一万吨级,最高可建造1。3万吨排水量的商船和军舰。

    所以说,钱还是用在私营公司的效率更高。

    在公司总董胡维乔和总工郑清涟的陪同下,宋彪很有兴致的参观了厂里的各种新式设备和生产车间,还有几个条件最为优越的新船坞。程璧光、萨镇冰、魏瀚、陈兆翱也一直陪同参观,彼此都是异常的感叹。

    这里其实有一个去趣事,那就是胡维乔担任厂长之后,不止邀请了郑清涟,也邀请魏瀚、陈兆翱等人。大约是舍不得清王朝的官衔和朝廷的礼遇,或者是真心只想造军舰,或者在船政局另有肥水等等原因,魏陈等人都拒绝了,除了郑清涟名声最响,水平最高。以至于财团不惜重金礼聘过来外,其他从福州船政局过来的技师多半都只是二流水平。

    时过境迁,魏瀚看了看副总工汪乔年、杨廉臣等人,心里颇有点不舒坦,当初若是他同意接受财团的高薪礼聘,哪里还有这几个人的事啊。…;

    这几个人的水平,他还不清楚吗?

    虽然胡维乔在介绍情况的时候有意避开了那些外聘的国外专家、技师,只是在船厂里参观一圈,魏瀚和陈兆翱都知道金州造船总厂主要依赖的还是美国和法国的工程师。

    船厂里的内部公告栏都有中英文两种,这就足以说明美国的工程师、技师到底有多少,这一路走过来,魏瀚都看到了五六十人之多。

    当着皇帝的面,魏瀚也不想戳穿胡维乔的把戏,反正能聘请到这么多外国技师也算是有本事了。

    宋彪参观了几个最新的船坞和船用锅炉的生产车间后,心里洋溢着一种真正的希望,所以说,还是私营企业的效率高啊,这才六年时间,发展的速度已经是如此之快。

    毕竟是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