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方震大喜过望,道:“总座,只要有您这句话,萧统制必定会起义了,我东北新军实力之强,各路新军都很清楚,只要我军挥师南下,即便不歼灭北洋军,其余各省新军已经有实力据守一方坐大。”

    宋彪想了想,道:“其实咱们现在要担心的就是他们万一坐大怎么办,现在肯定顾及不了这么多,先让萧星恒起义再说。这个人和我们来往很多,也不是一个贪财忘义之人,不要谈钱,只说是强国之必须,中国已经有望成为世界之列强,中华复兴只在他这一周之举,何况另有其他各军相助。”

    蒋方震郑重其事的点着头,这就先行出去办事。

    宋彪回过头来,让舒方德将情报处4月份才再次整理的全事地图拿出来,核对各省新军的状况,光复会目前主要是以浙江为中心,在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七省发展,其余各省虽然有一定的会员,但还不至于起到主导作用,同盟会则以两广为中心,在湖北所下的功夫则要比光复会还厉害。

    光复会胜在经费充足,长于组织严密,能够在各地秘密的潜伏发展,同盟会则到处东打西打,名气在外,光复革命和孙先生的三民主义革命在理论上则各有所长,吸收到的人员也不一样。

    总的来讲,江浙是光复会最强势的地区,赣徽湘闽鄂其次,东三省则主要是新华会和中华革命会的总会所在地,光复会也在这里秘密有一定的特殊阶层,比如文化人士和乡绅名流,多容易受光复会所吸收。

    在各地军事实力上,满清二十镇和十六协的新军中,北洋军最强,武昌的第八镇其次,随后是直隶周边各镇。

    載沣一贯觉得自己实力强于宋彪,很大程度是在计算人头数,觉得自己远强于宋彪,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这边的兵力越多,满清死亡的风险就越高。

    因为各地新军扩充的极快,各地协统、统制、教员大多都是革命党成员,不是光复党,就是共和党,还有其他各种广义革命成员,各种革命组织在中下层官兵中发展的也极快,哪怕是云南昆明驻守的第十九镇,光复党成员也多达一千余人,而在杭州的第二十一镇,几乎有七成都是明确的光复党成员,包括统制和两位协统在内,苏州的第二十三混成协同样过半属于光复会。…;

    在这些新军中,只要有一支敢于起义,清政府就会立刻陷入崩溃,不管清政府调动哪一支新军前去镇压,除了此前一直是袁世凯和满人手中控制的北洋六镇,其余都或多或少有革命党成员,平衡一旦崩溃,清政府就会灭亡。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宋彪如何能在消灭满清之后,迅速的控制住全国局势。

    宋彪在地图上翻看一遍,江浙一旦起义,驻守南京的第九镇新军必定南下,这一镇的统制是徐绍桢,这个人是旧军出身,并非革命党,但是两个协统中的丁鸿飞是光复会安插过去的人。

    相比苏杭,第九镇新军中的光复会成员较少,如果没有徐绍桢的转向,理论上是不可能影响全军的,或者也有一些例外情况会出现之类的。

    假如徐绍桢真的南下,全镇乘坐火车南下也就是两三天的时间,加上整顿调配,最快也只能一周后抵达杭州,或者是苏州。

    在其他方面,如果东北新军在一周之后突然发动攻势,首先还是要夺取山海关,控制京奉铁路,至少要控制滦州到奉天府的铁路,主力部队以最快速度突进过去,以滦州为基点,确保后续部队不断涌入,前线主力的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分开前进,沿铁路一路进攻,在廊坊、武清一带和北洋新军决战。

    三个师对三个师,一旦获胜,则北洋军已经很难发动后续攻势,骑兵第一师南下突击保定,击溃保定,夺取京汉铁路南下的咽喉,加上第二骑兵师夺取张家口,锦州巡防军主力占领天津,第一、第二、第三步兵师和随后而至的第二炮兵旅集中包围京师,此时的京师就将是水泄不通,天下大势已经结束。

    考虑满人和禁卫军可能死守京师,第一炮兵旅的一个炮兵团也要跟随第二炮兵旅一起南下,直接一路轰碎北京城。

    在此之后,东北新军的2/3主力,配合超过十万人的巡防军南下,占领山西、直隶、山东、河南,同江浙的光复会新军联成一片,继续争取湖广的控制权,有机会就进四川,没有机会就算了,反正也不着急。

    这就是宋彪的第一作战规划。

    这一时期,宋彪只能继续坚持一号作战规划,只是时间提前,各师在今天晚上就要全面进行备战状态,三天之内要全面做好备战准备。

    三省戒严则应该是三天后的事,所有铁路一律停止商业运输,全部转为军控状态,将各地军事物资、人员全部运下去,各地的马队征召要同时进行,保证大量的运输力。(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67章 天下乱了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此为真理。

    后勤永远是军事作战的第一要素。

    宋彪此前做的准备主要是在10月份开始,至1月份之前基本结束大规模战斗,中间短暂休息三个月,第二年4月份继续进行后续的收尾作战。

    秋冬季备战和夏季备战绝对是不一样的。

    宋彪这天晚上一整夜都没有睡,下令全军和东三省巡防军戒严之后,其他各军将领紧急前来参会之前,宋彪将参谋一处、二处、巡防军军令部主要成员召集起来,立刻开始重新规划夏季作战的军需物资配备,因为有大量物资空缺,只能迅速在东三省增购和加紧下单定做,比如说清凉油、硫磺皂、凉茶药方、散瘟丹、诸葛行军散、纱帐、防潮绷带等等。

    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后勤上所做的各项工作是最为完善的,这也是美军后期能力推德军的主要因素,美军的后勤力量也最为空前的强大,以至于105mm榴弹炮可以配备团一级,在一战啊,这他妈的是何等强大之后勤配备能力……还是跨洋作战!!!

    宋彪有时候想一想都感到某种绝望,部队强大到一定程度,再向上提升是很困难的,拼到最后就是各方面的国力和细节工作。

    抗美援朝是一场特殊战争,用举国之力和美军的部分力量对抗当然不是一回事,何况后面还有苏联这种巨霸头撑腰。即便如此,中国陆军付出的牺牲和全国付出的代价也是异常惨烈的。

    真正想要和美军全面开战,特别是在50年代之前,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宋彪绝对不会干这种蠢事,因为根本不可能战胜对手。

    什么都能拼,唯有后勤是真的拼不过。可后勤拼不过,其他也就一切都无从谈起。

    北洋军一战可灭,但这一战绝对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否则打而不死,后患无穷。

    北洋军并不弱,更不傻。并不是强大到机枪一扫就能横尸万里,考虑一战时期的这种机枪杀伤率,真想要歼灭对手,炮弹、弹药的准备数量将会是空前惊人的。

    辽阳会战之时,超过7成的补给是从辽阳日军夺取的,而这一次则是长达四百公里至一千公里的大运输线,加上计划有误,很多物资都要重新配备,紧急采购是一个补充,最好的办法是将全东北新军和各地巡防军的物资先抽调过来。集中配备到战场上,后续再靠紧急采购和生产来补充,不足之处就只能靠从国外购买。

    哪些物资最重要,必须要保证供应,数量多少。级别划归几级,哪些物资只能靠买,能否买到,什么时候能到,买不到怎么办,这些都是参谋处要考虑的事情。

    什么地区最有可能举行第一次大规模决战。双方投入兵力可能是多少,对方的情报,指挥官的水平,部队的训练状况,地方的情况,详细的军事地图,可能的天气状况,本地人的情况和可能的政治偏向,所有的情报都要汇总,确保能准时提供给各级指挥作战员最适合和全面的资讯。

    1910年7月14日这天晚上开始,准确的说是从晚上8点35分的参谋联席会议开始,整个东北新军就立即进入全军戒严状态,从8点35分到第二天的凌晨7点20分的第一次正式例会,东北新军军部和东三省巡防军军令部总计向各地师部、旅部、支队、军垦各局、各地物资库区、基地下发了六百多道电令。…;

    情报处、特务局和中华革命会的总联络处向各省发送密报,开始大量联络各省光复会和新军成员,确定新的全国起义方案。

    宋彪一整夜都没有睡,5点钟还紧急召开了一个新的后勤准备会议。

    7点钟,他参加参谋二处的筹备会,会议结束再给萧开桂单独发电,命令萧开桂必须在三天内整顿完毕,全师五天后越过克拉克腾旗山谷口隐秘驻扎,此后必须保证在三天内行军两百公里的能力。

    宋彪实际上一直还是有点担心萧开桂在作战中的谋划问题,在全军正式例会召开之前,他将陈其采喊到办公室。

    陈其采也是一夜未睡,双眼通红,但也难得的能够显现出一种特殊的兴奋劲,这样的劲头几乎蔓延在整个东北新军的军部,大家不仅想打这一仗,似乎也都不觉得对手如何难以战胜。

    双方水平差距太大,这种差距不是在装备水平上,而是在组织能力上,在业务的水平上。

    东北新军这些年是一直跟着俄军走,同时不断在德国顾问团、法国顾问团的帮助下,一步步提高军部的运转和参谋部规划协调,以及各种作战计划、常规计划的核算、配备能力。

    这才是民阀时代所集体缺乏的东西,直到黄埔军校时代才重新提及,但也不甚了了,真正大规模具备这种能力还是在抗日战争中和日军不断交手而伴随的成长过程。

    陈其采作为秘书处主任副官,他这一夜自然是异常辛劳。

    进入办公室的时候,陈其采首先很端正的行军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