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彪侧过脸看了一下时间,发现才是早上八点钟,张作霖早来了整整两个小时,但宋彪在这两个小时里也没有其他的安排,今天是周末,宋彪特意让舒方德和秘书局那边少安排工作,让他可以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和休息。

    宋彪将话筒捂住,和舒方德吩咐道:“那你就让他进来吧,告诉他,我只给他一刻钟的时间,想清楚要说什么再来见我,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舒方德微微颔首,这就匆匆离开了办公室。

    宋彪则继续和舒萱说道:“我觉得翻译沃尔特。惠特曼的诗歌会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这需要几年的长期努力,你不要着急,一首首的翻译,慢慢斟酌,就像是自己在重新创作一般。”

    舒萱很有志向的嗯一声,也有点忐忑的问道:“你会一直帮我吧,做我的第一个读者?”

    宋彪很肯定的答道:“当然,这是我们的共同志向啊!”

    也许很多人都用过这种招数亲近文艺型美女吧。

    当然,宋彪肯定不算**丝。

    身家过亿的男人,身为东三省总督,拥有数万人的铁军,这还算是**丝就真没有天理了。

    宋彪对现代诗歌一点兴趣都没有,他宁肯在军营里和大家一起练习射靶,或者是出去打猎,也不想浪费时间在这种诗歌上,可他确实很高兴能鼓励舒萱小姐在这方面能有所成就,能在中国近代诗歌和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所以,宋彪绝无欺骗性质的用了“共同志向”一词,而非“共同爱好”。

    舒萱还是继续问他:“《自我之歌》的新译文,您看了没有,作为更具有现代自由民主思想的诗人,我觉得《自我之歌》比《船长》更有强烈的自由民主意志呢。”

    宋彪笑道:“我刚看完前面这一首就迫不及待的给你打电话了,后面还没有看,等下……!”

    他说这话的同时就将《自我之歌》的新译稿翻出来大致浏览了一遍,相比此前的两个翻译版都要更粗旷一些,对一个女孩子来说,想要把握这种自由奔放的思想和情感是很困难的而舒萱应该说是做的非常好。

    宋彪一贯觉得很多事情重点在于开启先河,而非实际的水平。

    正如严复翻译的《国富论》稀烂无比,因为他对国家税务和财政体系缺乏基础的了解,里面还夹杂了四成的私货,包括《天演论》的翻译也是如此,而严复之名就在于他开启了这个先河。作为开启先河之作,宋彪至少觉得舒萱的《草叶集》中文翻译版本是非常耐读的,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将新的《自我之歌》看了一遍宋彪正要说话,外面就传来一阵仓促的脚步声,舒方德随即就将张作霖领进了办公室,在推开门后,身穿着四品武官官服的张作霖匆匆上前拍袖参拜,低着头道:“卑职张作霖见过总督大人!”

    宋彪抬起眼帘仔细看了对面的张作霖一眼,这位未来的东北王正是三十而立之时,在东三省的土匪大潮中,他是极少数能够抓住机会崛起为王的人,他的运气是如此之好比他更大的土匪距离招安只有一步之遥的冯麟阁已经被宋彪的东北新军不留情的彻底铲除他却依靠增韫的庇护在吉林找到了立足之地。

    宋彪眼前的这位张作霖身材不高而精瘦,看起来温文尔雅的更像是一个读书人怎么也看不出土匪的架势和出身,或许,这就是张作霖和同时代的大土匪们最为不同的一面。

    宋彪稍稍的多看了张作霖几眼这才吩咐道:“坐吧,我打完电话再和你谈事!”

    张作霖谨小慎微的匆忙答道:“在总督大人面前,卑职哪里有入座的资格,卑职还是站着答话吧!”

    宋彪再看了张作霖一眼,眼神里并没有半点的好感和通融之意。

    陪同在旁的秘书处主任兼参谋副官舒方德这才和张作霖说道:“张统带,在军座这里没有你想和不想的事,也没有你认为合适和不合适的事,军座让你坐,你就坐,让你站,你就站,让你跪,你也得跪着,这就是规矩。”

    听了舒方德这么一说,张作霖只觉得心里一寒,背脊冰凉,匆忙应诺道:“卑职谢过总督大人赐坐!”

    舒方德默默的冷笑一声,这就让勤务兵将椅子提上来,让张作霖坐在西侧靠墙的位置上,而舒方德则继续站在东侧陪同。

    听到办公室里的对话声,舒萱陪着小心的问宋彪道:“您那边有事吧?”

    宋彪嗯了一声,继续低下头再翻看了译稿一眼,道:“这篇新译稿也不错,行,中午吃饭的时候再找你谈一谈吧,反正我觉得是很好的。我这边有点事,你先忙吧!”

    “好的!”

    听到了舒萱的答复,宋彪这才放下电话,顺手就将诗稿交给舒方德道:“舒萱的新译稿,比前面好很多,你也看看吧!”

    舒方德既是高兴,也继续很慎重严肃的点着头,道:“多谢军座关心。”

    宋彪还是简单的嗯了一声,这才和张作霖问道:“我一直听人说你在吉林巡抚增韫大人的支持下暗中扩军,如果我没有记错,两个月前,我已经派人通知你,我当时怎么说来着的?”

    张作霖悄然一凛,全身发寒,刚坐下来没有片刻就又忍不住的起身拜伏道:“卑职知罪,还请总督大人饶命,只是吉林本地匪盗猖獗,左路营兵力不足以平匪,又有朝廷严令,所以才不得不改剿为招,将几路土匪招安为兵,纳入卑职麾下效力。卑职本也无心扩兵,实在是上命难违,还请总督大人明察秋毫!”

    宋彪冷冷的不答话,过了一会儿才问舒方德道:“我当时让你怎么去传话的?”

    舒方德简短的答道:“军座,您让卑职给张统带传了一句话很通俗的话,说是不要给脸不要脸!”

    宋彪这才冷笑一声,和张作霖问道:“张统带,我的眼睛不瞎,耳朵不聋,在你那边也有一些是我的人所以我还是很清楚你那边的情况。三月份的时候,你不过是五个营,总计五千七百人的规模,如今不过三个月你已经有了七个营,接近一万人的兵力规模。怎么,想造反,还是想要和我的东北新军开战,或者是真心不给我脸面?”…;

    张作霖汗如雨下,寒战之中颤栗答道:“总督大人,卑职实属冤枉。实乃是东三省各路匪众都知道东北新军即将二次剿匪,重点就在吉林大家纷纷想要另寻一个出路,这才不停的想要接受招安,往日的各种条件都不要了,只求保命而已。增韫巡抚大人为求安稳,以免逼急土匪,这才同意招安。右路巡防营因已经停建,各府警务局又拒绝接收匪众招编之事,这便只能全部安置在卑职的左路巡防营。

    卑职就算是有一万个胆子,那也不敢违背总督大人之命,如今兵力虽多实则也是一时之计巡抚大人也在另外寻思良策以便能安置这些匪众。”

    宋彪还是冷笑。

    这种事说起来都是各种理由,但宋彪相信张作霖和增韫都有暗中扩充兵力的计划清政府也给了增韫不少支持,此前早已做了东三省财政自立的规定,可清政府还是给增韫和吉林省一笔不小的军饷几乎都用于张作霖的左路巡抚营。

    宋彪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

    奉天巡抚荫昌和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就算都是老实人,他们两位一概停办了巡防营,将巡防营务之事统交给宋彪总督衙门之下的防务局统管,两省巡防营就地撤销,改为各府巡防支队和各县的巡防大队,每支队编制为六百人左右,巡防大队编制则在三百人左右。

    吉林省巡抚增韫就不听话,确切的说是增韫两边为难,一边是朝廷大员秘密通知他,让他在东三省务必维持一定的兵力规模,另一边则是得罪不起宋彪。

    荫昌虽然也得到了这样的密令,可他是在宋彪的眼皮底下,又深知宋彪的底线就是严控军队,所以也就以身在奉天不宜轻易得罪宋彪和东北新军为由,将这个密令推脱掉。

    宋彪是知道清政府中央朝廷在背后玩诡计,可他一贯是靠实力说话的人,根本不打算和清政府玩阴招,直接就用实力打碎清政府的那点不切实际的想法。

    张作霖是个极其擅长察言观色的人,一看即知宋彪根本不接受他和增韫早就想好的这些推辞之说,心里更加焦急。

    此时的张作霖就更为担忧,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和辩解,他虽然知道自己暗中扩兵不会让宋彪高兴,可他寻思自己毕竟是吉林巡抚增韫的亲信,而增韫又深得朝廷信任,宋彪怎么也不至于直接将他给搞了吧?

    结果猜错了。

    宋彪这一次让张作霖过来,就是要直接下令将张作霖的左路巡抚营裁撤掉。

    宋彪的这间军长办公室里一阵沉默无声,此时的张作霖已然是冷汗如雨,额头豆大的汗粒缓缓滑落,内心里有着太多说不出的害怕和恐惧,他在临行之前特地和增韫商量过,两人都猜想'本文字由 尘世丶戏子 提供'

第127章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东三省外管局注册登记的新增外国公民则达到12万人,使得在东三省的外国公民达到了50万的规模,数量最多的并不是俄国人,也不是日本人,而是朝鲜人,朝鲜在过去的十年间一直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中,由于是日本廉价掠夺资源、粮食、农产品和倾销工业产品的殖民地,朝鲜经济状况早已到了惨不忍睹的地步,近年不断逃入东三省朝鲜人数量一直在快速增加。

    因为这些人基本不接受正常的管理,也不在外管局登记,外管局只能粗略的估计为25万人左右,占东三省国外公民的一半还多。

    宋彪欢迎外籍公民来东三省工作,条件是符合《大清国东三省地区和俄法英日德五国协约章程》,这个协约中有两点规定,第一,除入籍洋人,外国公民在东三省不得直接持有和购买农业用地;第二,外国公民应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和教育学历,对非投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