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最初的计划主要是袭击对手的后防补给部队和预备队,结果让他很意外,由于三道岭子从东北向西南的特殊走向,日军第五军为了优先发挥火炮力量,被迫将炮兵阵地设置在边缘地带,而第五军的指挥部则设在中间地段的关台沟。

    关台沟也不是一个万全之地,明明拥有两个师团、一个旅团和两个后备步兵联队的日本满洲军第五军,在关台沟地区的防御力量只有一个旅团,一个后备步兵联队则用于保护炮兵阵地,另一个后备步兵联队设在康宁营地区扼守关口。

    最有趣的是同样受制于地形特征,日军第五军将辎重联队和军械部又设在的白清寨。

    看似层层保护之中的各个日军要害却都有同一个问题,那就是防守兵力都太薄弱,只能抵御小规模突袭部队,面对像宋彪部这种小规模的集团军,真是和纸一样容易捅破。

    当宋彪进一步的摸清楚日军的部署后,他只能说如果世界上有幸运女神,这个女神就肯定是他干妈。

    至于日军和俄军在前线主要战场上的情况,宋彪倒还是一无所知,他甚至不知道俄军是否溃败之类的大方面的消息,所以,他也非常无奈的只能继续拼运气。

    假如俄国远东军第一集团军已经溃败,而他忽然打到第五军的身后,等于是吸引了整个日军右翼、满洲军本部总预备和预备军的所有火力,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早死早投胎呢?…;

    战争就是这样,永远都充满了混乱和未知。

    未来永远是未知的。

    黑夜再一次降临之后,一个规模庞大的准集团军终于撕开椴树沟的伪装,陈武的满洲第3步兵团分散开在前摸进,配合西伯利亚第4、5步兵团负责攻击日军炮兵阵地,更擅长山地战的远东第1步兵团、塞尚丁斯克第1、2步兵团负责冲击日本第五军的指挥部,西伯利亚7步兵团分散在后,作为后援部队,在完全对指挥部和炮兵阵地的攻击后,将会另外分派出两个团进攻日军辎重联队。

    宋彪亲自率领突袭部队离开椴树沟,沿着这个被称之为四道沟的地方悄悄向日军阵地前进,部队一分为三,宋彪负责亲自带领远东第1步兵团和西伯利亚第7步兵团位于中间,左翼右翼同时沿着森林坡地前进。

    日军在这一带布置了四个岗哨点,宋彪和带着自己的侦察连率先摸索过去消灭掉最北侧的一个,部队继续宛若三条长蛇,沿着山沟之下的阴影悄然前进。

    冯。艾斯克少校先行抵达目的地,宋彪带着余下的两个部队继续前进,他抵达目的地后,陈武等人继续带队前进,向着后小峪而去。

    在远离他们四公里的地方,布鲁西洛夫上校将会在约定时间迅速消灭余下的三个岗哨,并带领大部队前进到西沟岭,在那里建立炮兵临时阵地。

    农历四月二十七日,没有月亮的夜晚是如此的漆黑,暖暖的凉风沿着山沟吹拂而过,隐藏在一片灌木丛里的宋彪静静的等待着时间的到达。

    还有漫长的两个小时,他们才会发起攻击,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翻过前面的这道山岭,并且尽可能的不被日军发现,达到突袭所要的条件。

    他这里肯定是不可能避免被察觉,因为翻过这座山,对面的山沟里驻扎着一个步兵旅团的日军,这个旅团分散成四个营区,环绕着关台沟布置,其中一个就位于这座山的半山腰处。(。。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八十七章 三道沟夜袭战

    在漫长的一百六十公里的战线上,士气高涨的日军正在猛烈的向俄军发起全面攻势,日军的五个军从西向东分别是第三、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军,第五军攻击俄军的第一集团军,而第一军、第二军、第四军则几乎是全部攻击守在沙河地区的俄国第二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右翼。

    宋彪和库罗帕特金,以及其他的俄军高级参谋军官一致判断日军的主攻方向必然是俄军右翼的第二集团军,宋彪也言之确凿的判定日军如果提前对正面和左翼发起攻势,其真正的主攻方向就更必然是第二集团军。

    即便如此,在日军的猛攻和米舒钦柯将军的连续不断的增援请求中,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还是将作为预备力量的第四集团军派遣到正面战场,增援第二集团军。

    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已经开始为他的犹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虽然第一集团军的防线得到了收缩,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的防线仍然是过宽,特别是第二集团军,受益于黑沟台会战的大胜,第二集团军仍然控制着黑沟台地区,将日军的右翼和中翼分割开,但也同时遭受了日军左中两翼的进攻。

    在库罗帕特金将预备军抽调到战场上后,大山岩立刻将第一军的进攻转向第二集团军,同时让希木乃典的第三军绕过黑沟台,进攻第二集团军的侧翼。

    兵力的部署并不代表真正的主攻方向,大山岩之所以不因为海军大胜而改变自己的战术,正是因为他将主要的机枪和火炮都集中在第一军、第三军,以求击溃俄国第二集团军,顺利突破俄军右翼防线。绕道占据铁岭等地,实现对整个俄军的包抄。切断俄军赖以生存的铁路线。

    至5月30日,短短三天时间,俄国第二集团军就连续遭遇重创,被迫放弃了沈旦堡防线,全线后撤。

    作为弥补措施,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只能将最后的预备部队第五集团军也推了出去,试图进攻希木乃典第三军的右翼,想要逼迫希木乃典撤退。

    ……

    宋彪无法得知这一切,他远离前线战场,隐藏在敌军的后防阵线。

    他身后是远东第1步兵团。在黑暗的深夜里。三千多名士兵都已经将刺刀装配上,在夜晚里闪烁着冷冷的寒光。

    宋彪为此准备了太久,大山岩试图等待日本海军决战之后发动陆军决战的想法帮了他很多忙,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训练自己的部队。

    和日军不同,即便是相同的夜间刺刀攻势战术。宋彪也做了更多的变化,合理安排霰弹枪和哥萨克长矛,并且进行过大量的夜间演习训练。

    为了最快时间解决日军第五军指挥部,宋彪会带着部队优先和塞乌丁斯克两个步兵团同时攻击,集中三个步兵团总计1万余人的兵力发起一场真正的史上最大规模的刺刀攻势,一次决胜,消灭对手的后备第一旅团和指挥部。

    科尔尼洛夫持着一支霰弹枪,相距宋彪大约有二十步的距离。

    在这样的深夜里,他们根本看不到对方。

    确认时间距离凌晨1点还有一个小时。宋彪微微一抬手,身后的通信兵立刻分散开四处传递消息,部队开始跟随宋彪一起沿着眼前这条隐蔽的山沟向前摸索,在宋彪的前方是李富贵他们,他们更为熟悉这种密林里的环境。

    大家继续分成四队轮流前进,各连相距一百米。每个连三人一排,井然有序的按照此前多次演习训练的方式前进。…;

    如果没有宋彪此前那么严密细致的夜间训练,如此庞大的部队能否有效的无声无息的抵达椴树沟,这都是一个值得疑问的问题。

    在黑暗里,宋彪端着零三步枪,在李大运等人的保卫下秘密向前摸索。

    直到前方距离一条日军的一个大队营地不足三百米的距离时,全军才隐藏在山林里静静等待的最后时刻的到来,因为是位于后防阵地,日军并没有设置严密的防御工事,只有一个常态的警戒设置,在军营外部拉着严密的铁丝网和栅栏,阻止别人进入营区,在四周的哨塔上站着多个哨兵。

    宋彪先行带着李富贵的侦察连继续前进了两百余步,进一步的观察敌军营区。

    这种事情如果有陈武的那批人或许会更顺利一些,但在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后,宋彪相信他的师部直辖侦察连、远东第1步兵团也能有效的完成这一系列的任务

    还是用一种秘密的进攻模式,宋彪在营区的西南角停步,身后的四个步兵连分散成两队,正面着营区的西门和南门,最终突击点也就是这里。

    这种争夺营区的夜袭和突击敌军沟壕阵地还有着明显的不同,部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重火力布置,这一点在沈旦堡袭击战中就体现的非常明显。

    宋彪负责攻陷这个营区,而艾斯克负责冲击对方指挥部,但两者之间有一段时间距离,因为炮兵团将会跟着此前的观测数据对敌军指挥部进行密集火炮攻击,陈武及西伯利亚步兵团必须同时进攻日军炮兵阵地,不能让日军炮兵回击,即便这种回击的命中率很低。

    时间一秒秒的逼近,各部队已经完成了部署,逼近地方营区不足两百米的位置,并且有一部分先头部队进一步的摸索到了靠近铁丝网的地方,负责率先破坏敌军的铁丝网和栅栏。

    在这一刻,宋彪瞄准着最靠近他的那名哨兵,心里寻思这或许有可能是他需要冲锋在前的最后一战,从此之后,他需要考虑的就不将是一次战斗的胜利,而是整个军队的调动和调节。

    他冷漠的盯住瞄准镜里的对手,在等待时间的逼近。

    李大运在后面替他看着时间,以及通报其他消息,等了几分钟后。李大运才忽然提醒道:“师座,还有三分钟。”

    宋彪问道:“确定?”

    李大运道:“确定。您的表,不会有错的,有夜光,看的好清楚。”

    宋彪嗯了一声,最后一次重新观察其他位置的哨兵和整个营区的情况,各连的通信兵快速回来通报,各连都已经准备就绪,就等最后的攻击命令。

    在最后时间只有一分钟时,宋彪终于重新瞄准哨兵,手里悄然渗透出一丝汗意。杀一个日军士兵能算什么呢。但在他这一枪之后,他所设计的一整套的强势夜袭就会突然间爆发。

    在整个日俄战争中,这恐怕也将会是最经典的一次夜袭,它的规模太大了。

    哒,哒。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