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旗下的买办继续接收国民政府的法币,结果没能如愿。表面上那洋鬼子倒也客气,说起日军侵华更是一副义愤填赝的样子,可一说到实际问题便立刻原形毕露了,言而总之,除非国民政府支付英磅、法郎或者美元,当然用银元结算也是可以考虑的,用法币的话他们也是爱莫能助。想到这次自己虽然带来了上亿元的法币,却愣是无法从上海买到一盒药品、一件武器甚至是一袋面粉,王宠惠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弱者肉强者食,西方列强就没一个好东西,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外交哪。王宠惠正叹息时,秘书忽然指着前方喊道:“王先生,您快看。”王宠惠抬头看时,只见华懋饭店正门前的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黑压压的少说也有好几千人,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正站在台阶上大声疾呼:“同胞们,日寇的铁蹄已经踏碎了东北四省,踏碎了华北五省,现在又把魔爪伸向华东了。无数的**将士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可你们知道吗?**将士在与日寇殊死拼杀的同时,还在忍受着饥饿以及伤痛!因为军粮短缺,**将士们每天只能够喝两碗稀饭哪,而且是光可照人的稀饭,他们只能饿着肚子去跟日寇拼刺刀哪!因为缺乏药品,大量的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他们原本可以活下来,原本可以再次踏上战场给予日寇致命的打击,可是现在,他们却因为缺乏药品而悄然死去,同胞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难道我们不应该做点什么吗?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不要再冷漠了,不要再旁观了,慷慨解囊吧,让我们共赴国难,帮助政府筹集足够的款项,购买枪支弹药,还有药品,中国要持续抗战,离不开全国同胞的齐心协力,同胞们……”台阶上,演讲者说得声泪俱下,台阶下,倾听者听得黯然落泪,不少市民都拿出了揣在手里的角票,毫不犹豫地放进了募捐箱里,捐赠者有老人,有孩子,有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体面人,也有衣衫褴褛、胡子拉碴的码头工人,甚至还有乞丐。望着这一幕,王宠惠的眼角不禁湿润了,他亲眼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往募捐箱里放了两张角票,然后挎着空篮子、携着小孙子走回了不远处的一条小巷子里,那小孙子边走边回头,目光的焦点是个麻花摊,走到小巷口,那小孙子再不肯往回走,那老奶奶搂过小孙子的脸,流着眼泪,不知道说了些什么,那小孙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终于跟着奶奶消失在了小巷深处。还有一个梳着分头、西装革履的年青人,王宠惠亲眼看到他将一个鼓鼓的信封放进了募捐箱,这年青人应该是哪个洋银的职业经理,那应该是他刚领的这个月的薪水,他却毫不犹豫地全部捐献了出去。片刻后,那个年青人牵着个小男孩打王宠惠身边走过,小男孩眼泪汪汪的,哭着对年青人说,爸爸,我要米老鼠玩具。年青人说,囡囡乖,爸爸回家给你做把小木枪,你练好了枪法将来长大了去打日本鬼子,小男孩这才转悲为喜。过了会,小男孩又问道,爸爸,你把薪水捐了,那这个月咱们吃啥?年青人笑了笑,对小男孩说道,不怕,爸爸去码头扛大包。小男孩说,爸爸,我也跟你去。年青人又笑了,对小男孩说道,那你可得快些长大。那对父子已经走得远了,秘书叹息着说道:“都是法币,有什么用啊。”“有用,当然有用。”王宠惠却再无法收住自己的泪水,快六十岁的人了,却哭得像个孩子,哽咽着说道,“他们捐的不仅仅只是法币,还有希望,现在我相信,不管有多苦,不管有多难,抗战都将持续下去,小日本永远都别想征服中国。”##########老娘舅受伤了,生死关头救了工兵林子涵,却搭上了自己。其实这很正常,至少在淞沪战场上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将士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老娘舅不过是其中一员罢了。但对于十九大队来说,这绝对是件天大的事。老娘舅是个老兵头子,北洋时期他就在军中服役了,有着别的老兵所不具备的丰富的战场经验,他传授给十九大队官兵的躲炮、躲机枪的技巧,缓解心理压力的技巧,极大地提高了十九大队官兵的战场生存能力。表面上从来就没人提起过,可是在私底下,十九大队的官兵们其实都是将老娘舅当成自己的长辈来看待的,包括刚刚补充进十九大队不久的数百将士,他们也一样受到了老娘舅无微不至的关怀,还有谆谆教诲。二瓜、高慎行抬着担架一路狂奔,徐十九却还在不断地催促,快点,再快点。大家都很理解徐十九此时的心情,大队长自九岁上成为孤儿,可说是老娘舅把他拉扯大的,老长官黄汉廷战死庙巷之后,老娘舅就成了大队长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一旦老娘舅有个好歹,大队长就再没什么亲人了。别看大队长平时坚强得就像块钢铁,可他一样是人。林子涵一路飞奔着跟在担架的后面,哭成了泪人儿,愧疚就像毒草在他内心滋长,当时如果不是他异想天开要去捡日军轰炸机扔下的哑弹,老娘舅又怎么会身负重伤?这个时候林子涵倒宁愿躺在担架上的是他自己了。二瓜、高慎行累了,徐十九和林子涵接过担架继续飞奔向前。天上突然传来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十几架日军轰炸机从云层中钻了出来,然后向着沪太公路上运送伤员的担架队俯冲了下来,沪太公路上的担架队虽然也害怕,却并没有慌乱,而是纷纷散入路边的棉花地里、竹林里隐蔽了起来。这样的场面几乎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从杨树浦机场、浦东机场起飞的日军轰炸机在前沿阵地扔完炸弹之后,肯定会窜到后方骚扰一番,铁路线上的火车、公路上的车队以及担架队,都是它们的目标。自九月中旬以后,**的防空力量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之下基本上已经损失殆尽,所以日军轰炸机的俯冲很是有恃无恐,其飞行高度甚至降到了**用刺刀都能戳着的程度,飞行高度的降低,带来的当然是射击精度的极大提高。沪太公路上的担架队纷纷走避,却还是有许多人因为躲避不及被日军扫倒在地,两波次俯冲之后,公路上就已经躺满受伤的担架队员,临时制作的简易担架扔得到处都是,许多**伤员滚落在地,正在挣扎着哀嚎求救。徐十九知道小日本的轰炸机必定会追逐密集的人群,所以跟李子涵抬着担架逃进了公路左侧的开阔地里,而没有跟着大队人马避入右侧的竹林,结果小日本的轰炸机果然没有理会徐十九这几个人,对着竹林俯冲几个波次后掉头飞走了。空袭结束,隐蔽在竹林里、棉花地里的担架队又纷纷冒出来,公路两侧哭喊声响成了一片,这些担架队大多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上海市民以及附近百姓,而且多是女人,那一片哀哀的悲啼之声,怎一个惨字得了?不过这些女人哭归哭,伤心归伤心,手里的活却并没有停下,她们很快就从地上重新抬起担架,担着伤员奔向后方的伤员转运处,一个留着短发的女学生在人群中来回奔走,一边激励着担架队:姐妹们,我们无法上战场,但是我们可以帮着转运伤员,我们不能让他们成为最后的**,更不能让他们成为最后的英雄。

第一卷淞沪会战 第92章生离死别

    徐十九他们赶到时,伤兵转运处早已经人满为患。

    所谓的伤兵转运处,其实就是伤情鉴定处,从火线上抬下来的轻重伤员会首先汇集到这里,然后由专门的军医对其进行伤情鉴定,伤势较轻的稍加包扎立刻勒令其返回战场,伤势较严重的再转运后方的野战医院接受手术。

    至于伤势很严重的,直接抬到路边等死!

    这不是残忍,更不是冷血,而是现实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都说生存权至高无上,都说死亡需要敬畏,可是当两个伤员的生存权发生冲突时,你应该怎么选择?是选择即便保住性命也必然残废、再无法回归部队的重伤员,还是选择那些有可能重新归队、有可能重新踏上战场的重伤员?

    还有更难的选择,你只有一盒药品,是选择救一个垂死的伤员,还是选择救两个甚至更多个有可能伤愈归队的伤员?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军医正给伤员做着鉴定。

    “这个不行了,抬走。”

    “这个也不用救了,抬走。”

    “这个优先手术,赶紧送医院。”

    “这个就地处理,完了赶紧回去。”

    “小子你这伤自己弄的吧?给老子滚回部队去,麻溜的。”

    老军医基本上只要一搭手就知道伤员是个什么情况,该怎么处理,很快,有些诈伤的轻伤员简单包扎后被强制送回了部队,有些值得抢救的重伤员被转运后方的野战医院,不过更多的重伤员却被人抬到了公路旁边。

    公路旁边早已经摆了好几排了,从眼面前一直延伸到视野的尽头,少说也有好几千,不少伤员已经奄奄一息,有些却还在大声哀嚎,不过更多的,却已经被蒙上白色的裹尸布,早已经变成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等待着掩埋。

    望着那一排排的尸体,还有意识的**伤员无不神情黯淡,无一例外地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也许要不了多少时间,他们就会变成这无数尸体中的一具,从此再无法跟老家的妻儿团聚,也再无法在父母膝前尽孝了。

    “这个没救了,抬走。”终于轮到老娘舅,老军医冷漠的一句话却像一盆冷水浇在徐十九的头上,徐十九的情绪一下失控,劈手揪住老军医的衣襟,声嘶力竭地怒吼,“你再说一遍,有种你再说一遍试试?”

    老军医冷冷地瞪着徐十九,毫不退让,这种闹事的刺儿头他见多了,如果随便让人这么一闹就得让步,那弄这么个伤情鉴定干啥,所有伤员都送医院不就得了?可问题是,野战医院根本接收不了这么多伤员,更关键的是,根本没那么多药品!

    不远处,几个宪兵已经发现不对,背着枪向这边大步走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