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8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去取之。

    这封书信言辞之激烈已经等同于宣战书,但范时杰有底气,他不怕朝鲜国的地方官,也不相信他们有胆子忤逆宗主国,当初讨伐朝鲜时的血腥一幕幕还历历在目,这些人不会这么快好了疮疤忘了痛!

    送走这封信后,范时杰就洋洋自得的等着朝鲜国官员诚惶诚恐的负荆请罪,可是一连等了七八日,等来的却是一封仅仅几十个字的回信。

    这封信的语气就像换了个人一般,对范时杰的恐吓不但没有半分服软的迹象,反而直接放言,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既然你要提兵来抢,那正好省得他们装车装船,往辽东去运。

    范时杰当时就被气得火冒三丈,但又无可奈何,他心中所言提兵踏平平安道,自去取之云云,无非是政治讹诈。现在对方耍起了无赖,便真真无可奈何。

    他能怎么办,大清的兵马大权都掌握在权贵手中,如果他是满人,手中自然会掌握一些私兵。这些人虽然不能打什么打仗,但偷越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国平安道,袭击一个小小的黜陟使,就算把他抓起来,朝鲜国也必然不敢公开问罪,而只能委曲求全。

    这种情况,以前也多有发生。可现在的问题是,范时杰只是个被提拔起来的汉人,所依赖的只是摄政王的威权和实力。他本身并没有兵马可以调遣,要教训平安道的朝鲜官员又谈何容易?

    但如果就此悄无声息的没了动静,今后还怎么有脸做官?将来如果传了出去,自己岂非就成了大清国官场的笑柄?更何况现在还有府衙的属官被朝鲜国平安道给扣住,无论如何他都无法悄无声息的就此偃旗息鼓。

    原本是要趁火打劫占点小便宜,现在倒好,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自己被架在了火上烤,这滋味可不是人受的。仅仅一夜的功夫,新安府知府范时杰愁得头发都白了许多,满嘴都生了燎泡。

    最后还是他的一个幕僚出了个主意。

    “东主何必忧急,既然高丽奴放言要提兵相见,咱们就提兵相见好了!”

    范时杰急的一跺脚,恨声道:“说的轻巧,咱们新安府下面可无兵能调!”

    那幕僚哈哈笑道:“谁说无兵可调,各州县衙门都有皂隶无数,就包括咱们知府衙门的人也不少了,这还没算家奴,组织起来规模也不下千人。”

    这的确是个办法,范时杰被说的动心了,有些犹豫不决。

    “家奴皂隶没经过训练,又没见过战阵,一旦真打起来,未必有绝对之胜算啊!”

    “东主多虑了,朝鲜国早就被我大清的铁骑吓破胆了,只要千人大军开到平安道的地面上,小人敢断言,平安道的地方官员,必定要负荆请罪。”

    在幕僚的怂恿下,范时杰没有办法只好依言而行,下令个下属的皂隶都组织起来,去平安道要钱,而且放了话,参与者人人有份。到了现在范时杰也豁出去了,就算一分钱都赚不到,也要将这个面子挣回来。

    好不容易凑齐了八百多人,人人发了长矛大刀,便雄赳赳气昂昂的渡过了鸭绿江,直往平安道去讨债。可是过了境之后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俺么简单,军队两眼一抹黑,找的向导又不靠谱,最后让范时杰哭笑不得又火冒三丈的是,他们居然迷路了。

    没错,就是迷路了!

    在平安道的乡间小道转悠了几天,八百多人都没能找到平安道的首府在何处。而平安道的百姓初时发现清军入境后,联想到十几年前那次清军的入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人人都背井离乡躲了起来。

    但是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朝鲜国民发现这伙人似乎迷路了,一些生性桀骜不驯的人便产生了要教训教训这些清军的想法。

    他们先是在清军行军途中放冷箭,或是干脆趁着他们夜间休息的当口发起突然袭击。总之,几次接触下来,范时杰被朝鲜国百姓无时不刻的偷袭搞的精疲力竭,心力憔悴。

    不但恫吓的目的没有达成,反而让一些乡间野民打的灰头土脸,这事要是传扬开去,那就不是他能否在大清国官场立足的问题了,丢了大清国的脸,只怕摄政王也饶他不得啊。

    什么与民秋毫无犯的所为军纪,范时杰一律推翻,并决定大伙先洗劫一个村子,解决迫在眉睫的伙食问题,因为他们来的时候带的粮食并不多,如果再找不到平安道的首府,在这些乡间的小路上兜圈子,他们的粮食马上就会被耗尽。

    正好,在范时杰所部的附近就有一个规模数百人的村子,据估计他们的丁壮顶多也就百人出头,想他们八百人,打一个只有几百人的村子还是应该绰绰有余的。

    范时杰一声令下,这支冒牌的大清**队发起了对村子的攻击。

    村子中的丁壮集体反击,与范时杰的麾下士卒进行了输死抵抗,很快八百多人就出现了伤亡。没死一个人就把范时杰急的直跳脚,这些损失的性命都需要他用钱去还的。

    死上十个八个就已经够他喝一壶的了,可看眼前的这个架势,十个八个似乎远远不够,如果在死下去,他不得赔的亲家当产吗?

第九百零一章 奴颜婢膝

    范时杰大有悔不该当初之感,但已经身在朝鲜国国境内,想要后悔却是已经来不及了。被几百个朝鲜国乡下农夫打的丢盔卸甲,他已经把人丢到姥姥家去了,俗话说的好,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打不过就和谈吧。

    孰料对方提出的条件竟苛刻之至,先是要求赔付村民死伤家属大笔银钱,接着又要求范时杰亲自到村子里向受难者家属致歉。同时,这些朝鲜国的军民也没闲着,派出人去通知四邻八乡,各地的乡民很快就扛着锄头柴刀,汇集到一起,逐渐将范时杰包围了,直到范时杰惊觉时,为时已晚。

    眼见着异域番邦的乱民越来越多,范时杰惶恐不已,虽然满清在明朝已是关外东虏,但他们时刻以中国文明自居,对朝鲜国这种山中野人自是嗤之以鼻。

    “都说说,该怎么办?”

    范时杰两手一摊,带着哭腔询问周围的幕僚和属官。

    不过到了此时此刻,那些原本满腹智计的幕僚们都已经闭上了嘴巴。范时杰陡得一指试图远远躲开的一名幕僚。

    “你,你不是建议本府出兵的吗?现在被围山中,你可有解围之道啊?”

    那名幕僚到了现在哪里还有运筹帷幄的架势,已经吓得三魂七魄丢了一半,只战战兢兢的答道:“山中野人畏惧我大清国天威,若此时能好言抚慰,想来,想来他们必然会解,解围的……”

    “放屁,你难道要让本府去求他们吗?”

    范时杰毫无征兆的爆发,将那幕僚骂了个狗血喷头。

    但骂归骂,却终归是没有法子,眼看着局面越来越急迫,他手底下的这些人早都吓得没了胆子。在天将傍晚的时候,不得已,这位大清国新安府的知府赶往朝鲜国平安道的一个无名山村里和当地的村民谈判。

    让范时杰始料不及的是,这些村民们刚一见面就将他软禁了起来,也没有任何人与之谈判。失去了自由的范时杰当即明白,自己中了这些野人的诡计,但身陷囹圄之下已经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大骂那些野人没有道德信义。

    结果一名村民被骂的不耐烦了狠狠几拳打了过来,他立马就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巴。

    又过了大约一天一夜,忽然有奇装异服的朝鲜**队开到。范时杰也被允许从软禁的屋子里出来,这时的他心中多少有了点底气,毕竟朝鲜国是大清国的藩属,就算他们对宗主国阳奉阴违,也不敢公然为难他这个大清国知府,没准再仗着大清国的威势拿捏一下他们也是可能的。

    但范时杰很快就发觉了不对劲,这些奇装异服的士兵基本都操着一口北直隶、南直隶与山西的口音,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之人。

    这些士兵均是一身大红色的上衣下裤,长大的上衣腰间还扎着四指多宽的牛皮束带,虽然是奇装异服,但看着格外的笔挺利落,其风貌气质自是远非朝鲜国的野人可比。

    “你们,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当几名士兵来扭他的胳膊时,范时杰这才惊慌的问道。

    一名操着南直隶口音的士兵冷冷道:“你现在已经是大明三卫军二十九营七队的俘虏!”

    “什,什么?”

    范时杰早就觉得有些不妙,但真正从这些士兵的口中证实以后,还是难以置信,他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好像这就是一个噩梦,一眨眼醒过来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但这不是噩梦,他也醒不过来。

    “我是大清国新安府的知府,你们这么对待我,就不怕摄政王提兵攻明吗?”

    范时杰声嘶力竭的挣扎着,呼喊着,甚至还疾声威胁着。

    一名士兵扭住他的胳膊,用打造精致的腕铐将他的双臂自后背锁住,又目露同情的看着他,说道:

    “少喊几句吧,你现在喊破了喉咙也没用,多尔衮怎么会因为你这个草包,与我大明兵戎相见?”

    那士兵嘲笑了两声,又接着颇具戏弄的道:“如果你表现的好,没准会让你当个大明的顺民!”

    范时杰最初以为自己甚至连姓命都保不住了,但看对方的口风又不像准备加害自己的模样,心里稍稍安定。

    自这一天开始他就再没与自己的幕僚属官见面,他被连夜送往了平安道首府,一名操着一口浙江地方口音的少年官吏接见了他。

    “我看你也是个汉人,为何要去给满清鞑子当走狗?”

    范时杰有个出了五服的同宗兄弟在摄政王身边很受重用,他才因此在大清国内部改制的过程中,沾了光被授予知府,说起来,距离他更遥远的应该是大明才对。但眼下身陷囹圄,他才不会傻到假装硬气,于是卑躬屈膝道:“小人,小人心向往大明已久,但身陷满清鞑虏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