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方面,张贵平时和几个大人走得还算近,看他们吃不消,所以特意来向嘉靖提醒一下。
被黄锦笑嘻嘻的看着,让张贵压力很大,张贵急着回去传陛下的口谕,可是黄锦这边又慢待不得,只得笑呵呵地道:“黄祖宗,奴婢……”
黄锦伸手朝他招了招,道:“咱家晓得,你要去朝殿那边,不过咱家想起了一件事,得跟你交代清楚。”
听说有正事儿,张贵倒是不敢怠慢,连忙道:“是,奴婢听着呢。”
黄锦叹口气,道:“张贵,你进宫几年了。”
张贵忙道:“奴婢进宫已经二十七年。”
“二十七年……”黄锦不由唏嘘,道:“是啊,咱家进宫还没你的时间长呢,记得那时候刚刚进宫就被选去了安陆王府,这一去就是十年……”
张贵一头雾水,不知黄锦要说什么,却是笑嘻嘻地奉承道:“黄祖宗自然不同,黄祖宗是从龙之人,跟咱家这等各监里打杂的不一样。”
黄锦呵呵一笑,满意地点头道:“是啊,咱家听说这宫里有人和外朝暗通款曲,这件事你是知道的吗?”
突然问出这么一句话,张贵顿时紧张起来,道:“奴婢不知道,奴婢一向是安份人,黄祖宗是晓得的啊。”
黄锦见他紧张,和颜悦色地道:“咱家当然晓得,你在都知监,就算是想和外朝暗通款曲传递消息,你也没消息送,不是?暗通曲款的已经查明了,乃是东暖阁那边的人,咱家只是随口一说。”
张贵松了口气,嘻嘻笑道:“是,是,这些人真是该死,咱们做奴婢的,就是陛下的私奴,心里应当只有陛下……”
黄锦正色道:“你心里也有陛下?”
张贵忙道:“奴婢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对陛下的忠心天日可鉴!”
“好,很好!”黄锦点点头,露出欣慰之色,道:“罢了,不和你说这么多闲话了,陛下不是让你去传口谕吗?你去吧,不要让大臣们久等。”
黄锦拐弯抹角的说了一通,让张贵生出疑窦,只是这时候他有要事在身,确实不能耽搁,忙道:“奴婢告辞。”
他转身要走,突然听到黄锦暴喝一声:“狗奴才,竟敢偷东暖阁的宝器,来人,将这狗奴才拿下了!”
张贵呆了一下,正要去看谁敢光天化日之下做贼,却已有两个孔武有力的大汉将军一左一右将他按倒在地。
张贵吓得面如土色,连忙大叫道:“抓错人了,抓错人了……”
他昂起头,正要向黄锦求救,可是当他看到黄锦的时候,竟是毛骨悚然。
此时,在他的面前的这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的目光极其阴冷,嘴角微微露出狞笑,那阴冷的目光犹如刀锋一样落在他的身上,让张贵顿时明白了什么。
张贵大叫:“黄祖宗明鉴,奴婢是都知监的人,连东暖阁都不敢走近,怎么能去偷那里的宝器?黄祖宗一定是弄错了,奴婢……奴婢……”
他撕声揭底地大喊,汗水和泪水迸出来,早已没了人样。
黄锦负着手看他,只是笑。
此时已近正午,艳阳高照,这宽阔的宫中廊道上,黄锦的身影既渺小却又高大。
他只是看张贵,笑容更甚。
张贵这一次真的惊住了,又是大叫:“奴婢乃是都知监佥书太监,若无陛下旨意,便是司礼监也不能制裁……”
原以为这些话可以让黄锦有所顾忌,可是黄锦的狞笑转为了似笑非笑。
张贵又大叫:“陛下方才命奴婢去传口谕,奴婢身上有口谕在身,黄公公……”
黄锦的眼眸陡然一眯,杀机隐现,他淡漠地道:“这个奴婢话儿太多了,掌嘴!”
两个按住张贵的大汉将军亦是不客气,其中一个直接抽出刀来,明晃晃的绣春刀在艳阳下寒芒阵阵,刀身在半空狠狠砸下去……
啪……啪……
“奴婢冤枉……”
“啪……”
张贵的嘴上,已是鲜血四溢,一颗颗牙齿脱落下来,以至于后头连话都说不清,只是哀嚎……
黄锦背着手,冷冷地看他,一字一句地道:“盗窃宝器,其罪当诛。打死!拖出去喂狗!”
说了这句话,他再不去看张贵,已是彻底将张贵当成了空气,旋过身便朝着东暖阁小跑过去,其实还未到东暖阁,他脸上的阴冷和杀机早就不见了踪影,等见到在里头焦灼等待的徐谦,黄锦只剩下一团和气和如沐春风的笑容了。
一进去,见徐谦站起来,黄锦连忙抢步上前,笑呵呵地拉住徐谦的手,似乎也不觉得腻歪,笑嘻嘻地道:“抱歉,抱歉,让徐公子好等,方才是咱家自作主张让徐公子在这里空等,陛下现在已经传了口谕,请你立即去慈宁宫见驾,徐公子,陛下……”黄锦在这里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措辞,随即道:“很想见你呢。”
他不能说高兴,若说高兴,就有多嘴之嫌,毕竟现在天子正在‘盛怒’之中,怎么能高兴呢?而这一句很想见你却大致也表露出了这个意思,只是意味终究有些不同。
……………………………………………………………………………………………………
第二章送到,总算在月票榜上奔上去一些,只是这状况很危险啊,跟后面的几个都是差不多的票数,有票的同学能再拉老虎一把么?(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四章:国子监
徐谦被黄锦一阵忽悠,也是烦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无非是想请他挪窝罢了,他怕黄锦继续说下去,便道:“黄公公,赶紧带路吧,怕是陛下要久等了。”
黄锦笑嘻嘻的道:“还有一段路呢,不过要急也不急于一时,徐公子请吧。”
徐谦摇摇头,他对黄锦的印象还不错,这个家伙说话总是能让人舒服,当年他不过是个小小生员的时候,黄锦就对他照顾有加,大家交情在这里,因此徐谦也对他很是和气,一路跟黄锦出了暖阁,七拐八弯到了一处长廊,徐谦看到几个太监正在慌乱的擦拭地砖,远远一股腥气传来,徐谦不由皱眉,对黄锦道:“黄公公,这是什么,怎么一滩的血?”
黄锦脸上堆笑,道:“哦,想来是谁摔跤了吧,近来连日下雪,湿气太重,不免有人脚滑。”
他的这个借口,徐谦却是不信,不过徐谦虽是多事之人,可还不至于连这种闲事都管,只是叹口气,道:“那我可要小心,千万不要脚滑摔了一跤。”
黄锦目光深沉的侧目看了徐谦一眼,不知徐谦这句话是另有所指,还只是无心之言,他嘿嘿一笑,道:“徐公子不同,徐公子是有本事的人,比不得这些不知好歹的奴婢。说起来,咱家还真羡慕徐公子,无论多大的事,总能化险为夷,哎……这份本事,真是天下少见。难怪陛下对你如此信赖。”
徐谦不可置否,说话之间,已进了内宫。到了内宫里头,便不宜随便说话了。说不准惊着了哪个贵人,少不得会惹来没必要的麻烦。而且一进来,便有几个太监随侍左右,表面上是扈从,怕也是内宫里的规矩,在旁看着,以免闹出什么不好听的事来。
到了慈宁宫,上次徐谦进这里,去的是宝相楼,他远远看到宝相楼高高矗立。顿时生出几分熟悉之感,不过黄锦却是引着他到了南宫这边,到了一处殿前,黄锦先是进去禀告,随后出来,请徐谦入内。
徐谦倒也潇洒,大剌剌的进去,举止自若,看不出丝毫紧张。入殿之后,便看见两宫太后都在这里,而嘉靖则是站在一边朝他吟吟的笑。
徐谦连忙给两宫太后行礼,手刚刚抱起来。便听王太后道:“不必多礼了,你叫徐谦是不是,你看。哀家还记得你呢,方才听皇帝说。你在崇文殿那边很是威风呢。”
嘉靖站在一旁,不由莞尔笑了。
徐谦连忙道:“威风不敢说。学生不过是据理力争而已,所谓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凡有道理,学生自然无所畏惧了。”
这是一句大大的空话,不过王太后却听着点头,其实理这东西,本来就是虚的,因为任何争执的双方,都会觉得自己有道理,这世上从来就没有道理二字,有的只是立场而已,每个人相应站在自己的立场,为自己找着理由,去做自己立场上的事。
徐谦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他不相信对错,不相信道理,因为强者欺人,会挖空心思找理由,所谓共荣、所谓吊民伐罪,而弱者自然也在找他们的理由,摆出一副真切受害者的模样。倒不是说,强者有理,又或者是弱者有理,真正的问题就在于,你是否有实力。
就像方才,徐谦所说的那番道理,若是换做别人说出来,早被当作胡说八道的家伙打出去了,若是你运气不好,便是被人打死也不算什么。可是这些话徐谦可以说,因为徐谦的背后,是如意坊和路政局,这其中,牵涉到了宫里的利益。
虽然徐谦不相信理由和公义二字,可是这厮提起这个却是朗朗上口,所谓你越不相信的事就越要四处张扬,这就好像太祖皇帝的东西早就被而你弃之如敝屐,却往往被后世提起来一般。
王太后却觉得徐谦的话很有道理,因为在她的立场上,她是深信徐谦是有公理有道义的一方,她颌首点头,微笑道:“道理归道理,却还需要勇气,敢在殿上仗义执言,可见你的心术很正,是个好孩子。”
前头哪一句心术很正,让徐谦不由汗颜,原来现在自己在王太后心里,竟是这样的印象,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个好人。
只是后头一句,有点不太对味,好孩子三字,虽然是夸奖,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想来这王太后只将徐谦当孩子看了。
徐谦尴尬道:“娘娘谬赞,学生愧不敢当。”
客气了一句,嘉靖突然开口道:“方才朕和两位母后正提起你,说起来,朕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