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士子风流-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个事也不是没有先例,遇到这种事,需要考官、监考官一起同意,随即大家凑在一起撕开糊名,请来考生,再当堂质问。

    若是考生能回答出个子丑寅卯。倒也好办。若是回答不出,当场就可以将其打发。

    考官们犹豫了。假若这篇文章平平无奇,大家倒是不愿意这么麻烦。可是偏偏这文章作得极好,是少有的佳作,主考官又提出了这个意见,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一番争议之后,总算是拿了主意出来,撕了考卷的糊名,果然是徐谦没有错,赵提学召集了所有人在这明伦堂上,随即命了一个差役。飞快地去请人。

    而在这明伦堂里,一众官员已经聚集起来,许多人的表情很是怪异,他们此前并不知道是谁惹出来的争议,可是现在知道是徐谦,想到这个新近声名鹊起的家伙,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似乎这个姓徐的隔三差五不闹出点事儿来,就会掉几块肉一样。而这家伙闹事,却偏偏还要大家奉陪。这就有点让人不舒服了。

    赵提学稳稳坐在首位,坐在他左右两侧的,分别是布政使司和监察科道派来的官员,大家各怀心事。心里都不由觉得有些怪异。

    小半时辰后,终于有差役过来禀告:“生员徐谦带到。”

    “咳咳……”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传出来,大家一个个打起精神。赵提学很是威严地道:“叫进来说话。”

    不多久,徐谦跨槛进来。随即向赵提学行礼,道:“学生见过宗师。”又很谦逊地朝诸位大人行礼:“末学见过诸位大人。”

    大家纷纷点头。有人勉强露出微笑,有人却是虎着脸,还有人冷笑连连,这忍不住冷笑的人便是御使科道的御使邓京。

    上一任御使被徐谦掰倒,使得这都察院里头对徐谦已是深痛恶绝。再加上徐谦办了明报,本来捕风捉影是御使们做的事,这明报如今却是大出风头,这不是抢饭碗是什么?因此这位邓大人对这徐谦完全没有好感,现在徐谦考试,居然还敢自己立言,这更是显得有些大逆不道。

    所以他打定了主意,这一次定要给徐谦一点苦头吃。

    毕竟他是御使,虽然品级低,可是他做的事本来就是得罪人的,连六部堂的大佬们,他们都未必怕,更何况是徐谦?

    徐谦看了冷笑的御使邓京一眼,只是朝他微笑,随即又向赵提学道:“大人唤学生来,不知所为何事?”

    赵提学正要开口,那邓京终于忍不住气急败坏地道:“你到现在还没有幡然悔悟?哼哼,本官问你,‘颜苦孔之卓’出自哪里?分明就是你杜撰,你好端端一个读书人,不去为圣人立言,却是杜撰圣人之言,怎么?你莫非是胆大包天,要自己做圣人吗?”

    赵提学皱眉,他还没发话呢,你一个御使跳出来做什么?虽说骂人是你御使的职业习惯,可多少也得给人一点面子才是。不过赵提学却碍着面子不好得罪这邓京,毕竟邓京这样的人有直接上书弹劾的权利,招惹了这样的人,他要是天天盯着你挑你毛病,三天两头的说你坏话,换做是谁多半也吃不消。

    赵提学只得附和道:“不错,徐谦,你总要说个明白,读书人不可胡乱杜撰经义,想必这规矩你也懂,四书五经之中确实没有‘颜苦孔之卓’这句话,可见这句‘颜苦孔之卓’并非出自孔圣人之口,乡试关系着你自己的前程,你可知道,杜撰经典后果有多严重吗?你现在认个错,诸位大人宽宏大量,自然不会和你计较。”

    他这是给徐谦暗示,这件事可大可小,往重里说就是杜撰圣人言教,这是很犯忌讳的事,可要是轻里说,也就是一个一时犯浑而已。眼下是态度的问题,态度好,就能大事化小。

    邓京忍不住道:“赵提学此话差矣,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岂是一句宽宏大量就可揭过去的?读书人若是功底不够扎实,满肚子都是歪心思,这样的人若是不惩处,置国法家规于何地?”

    赵提学一时无语,眉头皱起,却又不好发火。

    倒是徐谦笑了起来,对邓京道:“邓大人一口咬死了学生是杜撰圣人经典,为何却不承认是自己孤陋寡闻呢?”

    邓京大怒:“你这是什么话?这分明就是杜撰,圣人哪里说过‘颜苦孔之卓’这句话?”

    徐谦叹口气道:“自己孤陋寡闻,尚且还不自省,亏得你是御使,御使若是没有博学,岂敢大放厥词?”

    邓京被惹毛了,大庭广众下被一个生员说是孤陋寡闻,好歹也是堂堂正正的进士出身,这老脸往哪里搁?他冷冷笑道:“好,那么你说,你这句话出自哪里?”

    徐谦却是不急着说,只是道:“若是学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自然是学生的错,国法家规,学生任其处置,便是要革了学生的学籍,学生也无话可说。可要是学生说出了出处又该如何?”

    一个考官看不下去了,咳嗽一声,道:“徐谦,你不要放肆,他是大人,你是生员,你说出了出处自然就无人再为难你,你还想怎样?”

    徐谦抬头,凛然道:“世情虽是如此,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学生连官都不是?邓御使想要收拾学生,还需要找借口吗?可是道理上,学生却是以为不然,堂堂御使不学无术倒也罢了,居然无端捏造罪名,整治一个小小生员,那么国法在哪里?当真就没有人管吗?”

    邓京气的跳脚,怒喝道:“本官偏不信你能说出出处来,好,若是你能说出出处,本官宁可弃了这乌纱帽不要,如何?”

    徐谦叹气,摇头道:“这乌纱帽乃是朝廷给的,是公器,大人拿乌纱与人对赌,未免太可笑了。不如这样,若是学生说出出处,大人不如上弹劾奏书一封,弹劾当年会试录取你的宗师,说他不明好歹,如何?”

    这个提议真是大胆,让人骂自己的宗师,这不是要人的命吗?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徐谦能说出出处,那么说这位御使大人是不学无术也没有错,一个不学无术的人居然提点成了进士,说主持会试录取邓京的宗师不明好歹却似乎也说得过去。

    邓京呆了一下,脸色更加难看,不过他却是有些迟疑了,他是正德十年的进士,而他的宗师如今早已入阁,让他上弹劾奏书去骂自己的宗师,不但全天下要非议,便是那位内阁里的座师随便弹个手指头,也足以让他粉身碎骨,这种事自然不能贸然答应。

    徐谦见他迟疑,不由冷笑道:“怎么,大人不敢吗?”

    邓京的火气骤然又升腾起来,他原本还有疑虑,可是面对一个小小生员的挑衅若是不硬着头皮接下,将来还怎么有资格去骂人?

    这其实也是因为他年轻的缘故,御使大多都是清流官充任,清流官往往都是书呆子,又极容易自我膨胀,此时,邓京冷冷一笑,道:“好,本官就应了你,你要是能说出出处,本官……本官……”

    赵提学坐在一边,一直沉默不语,本来他身为主考,怎么也要从中斡旋一下,让大家都有个借坡下驴的台阶,可是方才邓京太过霸道,赵提学索性就装傻,任邓京去和徐谦闹。

    其他的监考官和阅卷官,也有人觉得不妥当,可是主考官既然不发话,现在出来说话未免有些不合时宜,所以也索性发呆。

    当然,这里头还有个更深的原因,就是徐谦的名声虽然不好,在堂中的衮衮诸公看来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他们对御使也绝不会有什么好感,这种天天上窜下跳专业骂人的官儿,本来就是招人烦厌的,因此大家索性抱着看热闹的态度。

    ………………………………………………………………………………

    第三章送到,争取码第四章去了,头昏脑胀,不过还能坚持。(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一章:谁可为第一

    “本官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从未听说过‘颜苦孔之卓’这句话,今日倒是想看看你这‘颜苦孔之卓’从哪里来的,本官答应了你,现在,该轮到你来说了。”

    邓京咬牙切齿,恨不能将徐谦生吞活剥,一双眼眸阴恻恻地看着徐谦,就等着看徐谦的笑话。

    徐谦不疾不徐,道:“‘颜苦孔之卓’这句话古已有之,确实是出自孔圣人之语,此句语出《扬子法言》,实非学生杜撰,这扬子法言,乃是先汉时杨雄所撰。”他冷冷一笑,继续道:“杨雄是何人,就不必学生多言了吧,自秦焚书之后,孔子之学不绝如线,唯杨雄独起而任之,故韩愈将其与孟子、荀子并称。而司马光尤好雄学,称之为正宗。便是程子、朱子这样的圣人,也对雄学多有考据,理学之中的许多观点,都出自《扬子法言》,而这《扬子法言》,程朱理学,本就脱胎于杨雄,其中许多考据,也都以扬子法言为准,敢问宗师,敢问诸位大人,这《扬子法言》虽非四书五经,可是谁敢说它不是经典,又谁敢说它杜撰了圣人的言论。”

    邓京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

    扬子法言,其实读的人并不多,可是其地位却如理学的开山鼻祖,因为程朱在构思理学时,主要的论点论据都出自论语和这本书,所谓经考亭朱子论定者,则未遑及也。

    这部书很是出名,地位虽然次于孔子弟子们编撰的论语,但是也绝对算是正统。只是因为科举要考的只是四书五经,还有程朱的集注。因而扬子法言也极少有人去读,市面上流传的书籍甚少。在座的诸位大人在做官之前一个个钻研四书五经,哪有心思去看其他的书籍,等做了官,要忙的事就更多了,请客送礼,听戏作诗,更是抽不开身了。

    结果一大帮子的所谓进士们,竟是无一人知晓‘颜苦孔之卓’这句话。

    可问题就在于,作为一本仅次于论语之下事关圣人的书籍。扬子法言是绝不容忽视的,就算科举不会拿这本书来做题,可是谁也不敢否认他的权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