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居一品-第14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从此匿迹消声,不见天日!公文政治打不倒公文政治,所以我不主张提出新的法令、章程,只能徒增浪费。”

    这种方式的谈话,张居正同样直言不讳,提出对沈默的批评道:,“我们只要清清白白的一个交代。办法很简单,要求户部以下,各省府县衙门,每年开初就把要完成的工作一一列明,抄录成册。再同样造成两本账簿发到京城。一本送各科备注,执行一件、注销一件,如有积久尚未实行的,即由该科具奏候旨:一本送内阁随时稽考。这样谁没有完成任务,就进行相应的处罚。征赋不及八分,便降职使用,再完不成,再降,直到卷铺盖回家!一切都在白纸黑字之上,谁也没法弄虚作假!”

    “其实我在苏州时,就学过你的这个法子,确实立竿见影。”沈默笑道:,“太岳晃实在是经天纬地之才啊!”

    ,“你在苏州时?”张居正有些糊涂了,十年前自己还在教书呢,哪里来的考成法?

    “这个就按你说的办。”沈默笑着岔开话题道:,“不过我想和你议的,不是这个,而是我大明的百年大计。”

    ,“百年大计?”

    ,默点头道:,“方才你说了太祖的不是,为了让你放心,我也说两句。”张居正笑笑,听他说下去道:,“大明二百年来的重重积弊,有大半功劳要记在太祖的账上。在王朝草创时期,一些政策走了弯路,就越走越远,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

    “不错。”张居正苦笑着点头道:,“这话我在心里憋了半辈子,却让你讲出来了。兵制、宗室、财政、厂卫这些当今之大患,都是拜太祖所赐,如今都成了祖宗家法,就更走动不得了。”

    “但这些问题不解决,就是治标不治本,只能为大明延几年国祛,但改变不了结果。”沈默沉声道。

    ,“不错!”张居正两眼放光道:“我一直以为你没有勇气动这些祖宗家法,想不到竟是我小瞧天下英雄了!”

    “不能动的时候八风不动,能动的时候,就得大动特动!”沈默点点头,沉声道:“这次我想要做的,就是整理全国财政,把原先地方坐收坐支,改为全国总收总支一除去规定截留作为地方经费者以外,一概呈报〖中〗央,再由户部统筹!”

    ,“好!好!好!”张居正连声叫好道:,“若能把此事办好,实百年旷举,如果不趁这几年没有掣肘,将此事办鼻,一了百了,日后更没有人能做成的!”@。

第八八四章 百年大计(下)

    本朝的财务制度的显著特点,是户部每年的收入,比不上南方一个省,实乃千古未有之奇葩。究其原因,还要归咎于创建这一切的太祖皇帝。如果要给历代帝王排个名次,朱元璋的军事水平、政治水平,都可以跻身前三。但他的经济头脑,却是毫无疑问的垫底。

    好比说,他认为老苍生纳税之后,要先解送到集城再分发给各军事单位,实在是没需要,平白给官吏从中渔利的着效率至上、避免贪污的原则,他让苍生纳税实物不入仓库,直接供应于军士的家庭,军士则不再发给军饷。并规定先在应天府抽派若干税民,和金吾卫的五千军士对口。试验一年以后,朱元璋认为成绩良好,便通令全国一体施行。

    这一体例之脱离实际,异想天开,完全是历史的大倒退,也注定了它虎头蛇尾的命运,没几年便销声匿迹了。然而朱元璋却依然本着这种思路,放置着他的帝国的财务制度。

    其中最具标记性的,就是物资的收发都是由处所官府完成。十分普遍的,一个县令每年要向三十几个不合的机构交款,总数则不跨越一万两白银。

    大明朝一千一百多个县,几乎全是如此,全国布满了这种短距离的补给线,此来彼往,侧面收受,既无架构,更无从监管。这种低能低效,直接致使了国家供血不足,人民负担沉重。只是肥了那些中饱si囊的官僚。甚至可以说,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肯成长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由先进的汉唐宋元,渐渐失落队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

    如果能够改由户部总收总发,政府没必要再为低效埋单,能真正支配全国的财务,国防问题、经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对国家的好处显而易见……这是张居正看到的好处。

    沈默比他多了五百年的见识自然能看到的更多。如果改为总收总发的话,国内的交通通讯,必定相应而有较大的进步。银行业、保险业就会应客观的需要而产生,商业组织和法令也会有所成长。并且各地区既互通有无,自然就会分工合作,各按其本地的怪异条件,而成长其生产技术。以沈默所学的历史知识,西欧各国在二百年前,就已经朝着这一标的目的前进,〖日〗本在德11幕府末期亦复如是。而本朝的财务税收制度,则和民间经济的成长脱节,不得相互增进,共同繁华,反而对后者形成压制和阻碍。

    如果不把这种财务制度改萃失落,这个国家的商品经济成长,就永远是畸形的、非主流的,不但不得成为国家腾飞的动力,还会反过来伤害到国家的财务和平和平静。这些历史已有明证,教训也同样惨痛。

    甚至包含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因为客观上刺激了人口的流动,商业和金融的成长,在创作发现一片富贵景象的同时,也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原因正是如此。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对沈默主张的整理处所财务计划1张居正是完全赞同的。

    现在他看沈默的眼神都变了、那是一种热切磉同志般的目光啊:,“如果真能将此事,在任上办成,一了百了,那真是死而无憾了!”

    “可是这件事实在是难于上青天啊!”沈默叹息一声道:,“如果加以完全改草,必须要重新厘定会计制度,在中上级机构中,实施财务管制的体例。这样必定会重新改造朝廷和处所的权利架构,注定要招起轩然o呐”沈默叹息一声道:,“还有,如果要让一条鞭法不流于形式就必须要全国规模的清丈田亩,跟这两项比起来,推动个条编法的难度实在是何足道哉。”

    “……”张居正何其人也,一下就听懂了沈默的话这分明是让自己来顶雷。明白了这一点,他心中反倒踏实了……怪不得沈默会大出意外的放过自己,原来是想让自己挑这副担子!

    不是他自傲,天下人才虽多,但只有区区二人能替沈默告竣目标,一个是他张居正,另一个是高拱然而高拱已经无法再回来了,所以沈默只能求助自己。

    沈默确实是这个意思。现在已经明盘了,张居正到底接还是不接,他真没底如果不是知道历史上的张居正,在分明可以当一辈子太平宰相,舒舒服服的掌权享福,然后退休,继续享福的情况下,却要死命折腾着变法,把天下人都获咎光了也在所不吝。当初大政变时,

    他肯定会把这个危险的家伙干失落,不留后患!

    可是,他太需要强有力的辅佐了,哪怕这个辅佐的能力比自己还强,未来有可能会反噬,沈默也愿意赌一把,先把事情干成了,如果你还想跟我斗一斗,我随时奉陪!

    望着一脸期盼的沈默,张居正笑了,笑得无比酣畅,将半年多来的阴霾一驱而散。

    笑完了,他的面色渐渐沉寂下来,望着白雪皑皑的窗外,目光又深又远道:,“还记得隆庆元年,刚入阁那会儿,我请你在后海喝酒么?”

    ,默点颔首,有些感慨道:“一转眼,已经六年多了,却好像就在昨天。”

    “那我说过的话,你还记得么?”

    “嗯……”沈默点颔首。

    “男儿在世,自当一言既出如白染皂。”张居正淡淡道:,“就不消我说第二遍了吧。”

    六年前的那个初秋,在后海的那间酒庄里,张居正就着烈酒,说了掷地有声的几句话:,”

    “我不是那种不甘人下之人,我只是希望能实实在在的做些事!如果志同道合,我就算给他当马前卒又如何?”那时说这番话时,张居正料想不到会有今天,但他的态度依然如故一我张居正就是想做事,具体是在谁手下做,还是自己当老大:是隐居幕后不留名,还是冲锋陷阵当炮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有人掣肘能让我罢休做事不负此大好人生!

    “太岳兄”沈默的喉头有些发涩,他也有些激动道:“定不会让你腹背受敌的!”

    “你的话,我信!”张居正点颔首,有些萧索道:“其实你我很清楚,有时候坐头把交椅的其实不适合大刀阔斧的做事,那样会给人以专权嚣张的印象。如果下面人惹了众怒,他可以和谐挽救,可他要是惹了众怒,却只能死挺,要么**到底要么挺不住下台。当初高拱不懂这个事理,非要把身边人都撵走,自己大权独揽,现在沈公您明白这个事理,我便把后背交给你,希望你在改注意之前通知我一声,别让我死的太难看。”

    “又怎会让你独自承担呢?”沈默动情道:“我会力挺你到底的,要完蛋,咱们一起完蛋!让那帮败家子自己玩去!”

    “哈哈好”张居正笑道:“元辅能有这份决心我还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沈默点颔首道。

    “要求固然有。”既然要替他顶雷,张居正自然不会客气,道:“第一,财务改草的事情,我全权负责,任何人不得指手划脚。”

    “也包含我么?”沈默笑问道。

    “固然不包含元辅但我希望有什么事情,你能和我开诚布公的谈,咱们商量后,再做决定。”

    “可以。”沈默点颔首道。

    “第二,既然元辅给户部加人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