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居正心里本来就不好受,若能有一点办法,他何必要接受这见鬼的中旨呢?可要是这次不接,下次就不知是何年何月,甚至永远都没机会了——今年不会再举行廷推,明年老家伙一回来,轮也轮不到自己。所以除了接受,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但两位同乡不知情,仍然苦口婆心的劝告,张居正又不能告诉他们真相,只能闷不作声的听着,好在他为了装病,脸上涂了粉,倒也看不出表情如何来。
两人说得口干舌燥,却见张居正一言不发,李幼滋叹口气道:“太岳,咱以后有的是机会,就不趟这浑水了吧。”他和张居正不仅是同乡,还是同年,两人关系极好,他又比张居正年长九岁,所以能以这种口气说话。
张居正这下没法装死了,他一脸无奈的望着李幼滋,唉声叹气道:“这是皇上的圣旨,我不接就是抗旨。”这话倒也不假,圣旨确实是皇帝下的,说是金科玉律也没错。
“只要你找个理由不接圣旨,”明朝官员并不把皇帝当成神,更不会把他们说的话太当回事儿。所以李幼滋有些不以为然道:“比如说自己不能胜任之类的,皇上是不会怪罪的,就算要怪罪,所有同僚都会为你说话。”
“可是……我觉着自己能够胜任。”张居正的两眼亮得耍蛔忠痪涞溃骸澳忝悄梦业迸笥眩筒灰偃傲恕焙蟀刖涿凰担馑己苊飨浴�
现场顿时陷入了沉寂,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两位说客知道他决心已定,多说无益,只能伤害彼此的感情。耿定向叹口气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再说什么了,太岳兄好自为之吧。”
张居正点点头。
“我俩也是为你好,咱们荆州人杰地灵,你数头一份,我们只是想让你走得稳一些罢了。”李幼滋也不再多说什么:“不过也是,你还年轻,入阁之后干几件漂亮差事,谁还记得你是怎么当上这个大学士的?”
“我也是这样想的。”张居正终于点头道:“谁也没规定,中旨入阁要比廷推的矮一头,进去之后比得还是能力,只要我足够强,就一定能后来居上。”顿一顿道:“至于所谓的名声,其实是最虚幻的。只要我成功了,所有人都会为我歌功颂德”
望着他坚毅或者说有些偏执的表情,李幼滋和耿定向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丝担忧——
分割——
晚上有个聚会,所以发的晚了点,抱歉。
第七八五章 内阁 (上)
刮了一夜的西北风,把天上的云彩吹得一点不留,卯时过半,天色已经渐明。
沈默的暖轿在东安门的门洞中落下,轿帘掀开,便听胡勇小声道:“陈、张二位大人在。”他不动声色的点点头”扶着胡勇的胳膊,稳稳走下轿来,看了看左手边,却没见到他俩的人影。
“呵呵,大人来得早的。”身后想起说话声,沈默赶紧转身,就瞧见两个头戴纯白毛皮暖耳冬帽”身上官服连同肩背上的披风却一色大红的官员”从他后面走过来。虽然天还暗、看不清脸,但他知道,那是陈以勤和张居正。
沈默赶紧推开挡在身前的轿夫,快步走过去,抱拳朗声道:“久等久等。
“哪里哪里,也是刚到。“来人正是陈以勤和张居正,都带着一脸笑容”双手虚拱,但许是天儿太冷了,沈默看他俩的表情,似乎都有些僵硬。他心知缘由,于是快走了两步。
两人走到离着他四步远时”站定脚步,便要正式见礼,却见沈默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们左侧”面带笑容的抱拳见礼。
两人心下舒服了点,连忙还礼说:“大人焉能如此。”沈默笑吟吟答道:“你们又何必如此。”说着朗声道:“我等一同入阁办差,便是同僚,你们太见外了。”
“岂敢岂敢”,两人的笑容自然了许多。沈默方才的举动看起来有些奇怪,却是一种善意的表达洪武三十年颁行的《大明会典》规定,凡百官交往,以品秩分尊卑。品级相近,相见时行礼,则东西对立”品秩稍卑者居于西。品秩相差二三等”相见时卑者居下。品级相差四等,相见时卑者下拜”尊者坐而受礼,有事则跪着禀告。
以沈默为例”他现在是从一品的官员”与二品官相见,二品官居西行礼,他则居东答礼。与三四品官相见,三四品居下行礼,他则居中答礼。与五品以下官相见,则坐受其跪拜之礼。陈以勤和张居正都是三品官,按说应居下首行礼,所以他俩尊会站在沈默轿子后面,就是为了行礼方便。
但沈默不会如此托大,因为按惯例,同僚官品级虽有高下,但不必拘礼。所以他抢一步上前,不让他们行上下礼,而是仅仅东西对立见礼。这就表明自己,无心以品级压人,而是以同僚之礼相交……
陈以勤和张居正两个,心里就本来挺堵得慌。按说多年夙愿一朝得偿,本是大好的事情,可偏偏是经由中旨”而不是会推”委实美中不足………”甚至是喜忧参半。张居正就不必说了,单说那陈以勤,自从接到圣旨那天”整个人就晕乎乎,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心里是百味杂陈,百念千转。一时想着不能接旨,不能让人戳脊粱骨:一时却又觉着,这次天上掉馅饼,入阁的机会摆在眼前,要是错过了”怕是再没这样好机会了……他有自知之名,知道自己脾气太差、人缘不好,除了和皇帝的关系不错”就连裕邸的那帮旧人,都相处的不太愉快,若指望廷推过关”恐怕不知要猴年马月了。
正犹豫不决的时候,高拱找他谈了次话”向他揭示了这次内阁人事调整的背景……当然着重讲自己是如何费尽心思,才给他争取到这次机会的。他一听说明年葛守礼、赵贞吉那帮子老东西要回来了,当时就全明白了,对高拱自是千恩万谢,再不提什么,不能胜任,之类。
甭管怀着怎样的心情,当张居正和陈以勤一见面,都涌起同病相怜之感”他们知道对方来这么早”不过是为了等候另一位的到来。虽然同日入阁”但人家已经是从一品的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更重要的是”人家是经过廷推堂堂正正入阁的”和他们的差别,虽然没有进士官与科贡官的差别那么大。但是人家日后撤漫做去,只要不太离谱,没敢说他不字的,不然就说明大家有眼无珠,生怕绝了廷推的种子。而他俩这样未经廷推的,入阁后就得兢兢业业,捧了卵子过桥,群僚还要寻趁他,一旦有什么错,肯定群起而攻之,一分不是,就要当做十分,以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经廷推是不行的。有这许多不平处,两人见了沈默能顺气?那才叫有鬼呢。
沈默当然不想才第一天,就让两人恨上了,所以表现的格外客气,执意平等相见,就是为了悄除对方心里的别扭……当然没那么容易”但至少两人看他要顺眼一些了。
三人这么寒暄着,客气的谦让几句,联袂往午门方向走去,虽然是并肩而行,但沈默居中,陈以勤居左、张居正居右,他俩还稍稍让沈默走在前面一点,这自然也是官场的规矩……虽然有些无聊,但外人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丝毫不能出错。若是在这方面错了,有时甚X吏部一次差评,对仕涂的危害还大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凵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今日是三位新进的阁员第一天到阁,前一日,内阁便派司直郎分别到他们府上,周知今日的行程。大内宫门冬天是卯正开,而内阁是辰时准时办公,徐阶让他们三个在这段时间到阁”要举行个简短的欢迎仪式。
三人来到午门外,今日没有早朝,所以外臣不得擅入紫禁城。但有两个衙门是例外的,一个是内阁,另一个是六科廊。这是因为朝廷十八大衙门都设在大内之外,惟独只有内阁与六科的公署设在紫禁城里头。
一进午门,往右拐是会极门,是内阁;往左拐是归极门,是六科廊,由此也可见六科的地位“…………当然这是题外话。
昨日内阁已经送来了值牌”所以守门禁军一盘问,三人便出示自己的值牌,这值牌也分三六九等”最高等的是象牙的,只有内阁大学士才能得到。六科是银的,内阁其余人等是铜的。后两种还得在午门处画像报备”比对之后才能放行。
一见三位大人拿的是最高等的象牙牌,众兵丁便知道是新晋的三位阁老,赶紧毕恭毕敬的递还腰牌、让出去路,午门的值日太监还从屋子里跑出来,殷勤的给三人请安,并要给他们带路。
三人又不是不认路,自然不会用他,但想想以往要先通报,然后司直郎出来带路,才能进一次内阁”现在终于可以畅通无阻,再也不用仰望这个大明最高的行政机构了。虽然都是一脸的古井不波,但说心中不雀跃”那就太虚伪了。
陈以勤和张居正更是觉着,这次的选择没错,哪怕被人骂一阵子,也确实值了。
会极门就在皇城东南角,进了午门拐弯就到”当他们抵达时,便见高拱、郭朴、李春芳,带着十来个司直郎”已经等在那里了,沈默看到其中有申时行和余有丁”但这种时候只能假装不熟了。
沈默三人赶紧上前几步,向次辅和两位前辈行礼,高拱三个客气的还礼;司直郎们也向新阁老们请安”沈默三个也客气的还礼,便在高拱的率领下,鱼贯进入了会极门。
虽然都不是第一次来了,但想必他们对内阁的各处布局并不熟悉,高拱为三人介绍道:“内阁建置之初,场地非常狭小,三四个阁臣,挤在一间屋子里办公。后屡经扩建,才形成今日的规模。”说着指着正中一座飞角重檐”宏敝富丽的殿阁道:“这是文渊阁,我等阁臣议事办公都在这里。”再指着文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