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张松将两只手放于胸前,又是摸,又是捻,一寸一寸的抠索,形态极其猥琐,庞统直想干呕,刘备则忍住恶心,继续笑眯眯的看着张松接下来的举动,应该不是想玩自残吧?
张松终于找到了粘合处,双手齐齐发力,又把前胸的皮扯了下来,取出了白绢。刘备和庞统暗自叹服,这个法子堪称绝妙,即便遇劫,也不易丢失。
“此图原本想要送给曹操,被宝玉截下,让我送给明公!”张松解释了一句,递了过来。
“哦,此乃何图?”刘备说着打开了白绢。
“蜀中地图!”
啊?刘备难掩一脸的兴奋,到底没控制住一声欢呼。而庞统则放声大笑,说道:“有子乔相助,大事儿可成也!”
676 司马懿来访
张松在刘备这里,受到了很高规格的待遇,跟刘备平起平坐,亲如一家。就差同塌而眠,这也不能怪刘备诚心不够,实在是勇气不足。
但是,长得丑不能不说是张松最大的悲哀。刘备表面恭敬,实则也不想每日看到这幅嘴脸,看见张松就觉得没胃口,吃啥啥不香。这不,几天功夫,刘备便瘦了一大圈,思来想去,最后给张松承诺了一个军事中郎将的虚职之后,便委婉劝他回去作为内应。
而张松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早把王宝玉的话给忘了,到底回到了蜀中,还暗地劝说好友法正和孟达一同投奔刘备。
王宝玉劝说张松献图给刘备,只为了顺应历史的发展,却无意中挽救了彝陵,随着刘备继续西进,刘备终于把彝陵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王宝玉上任侍郎一职,一晃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由于杨修将大小事务几乎都包揽了过去,他倒是很清闲,除了给曹操送去文件,平日里就呆在办公室里喝茶混日子。
在这段时间,王宝玉倒是对曹操的印象又有了不少改变,曹操十分勤勉,事无巨细,全都认真过问,北方的经济指数近年来逐步攀升,跟他的努力分不开,堪称治世之能臣。
令王宝玉更加刮目相看的是,曹操妻妾众多,却管制有方。女人多,是非自然也少不了。曹操没有功夫浪费在家庭摩擦上面,还真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女人为啥嘴碎?归根结底,那还是因为闲的。为了不让自己的女人们吃饱喝足了没事儿干,整天寻思着对付别人,曹操便在后院搞了一个纺织厂,让他的女人们做起了纺织和针线活,到时候凭绩效考核成绩决定赏罚。
已经赶回来的刘琮,则全面负责纺织厂的物料的采购和运输,当然,所卖出的布匹及针织品的收益,按劳取酬,分给了曹操的女人们。
能者多得,辛勤工作的女人自然可以分得更多酬劳。这些收入不仅可以随意支配,连曹操本人也会对她高看一眼,每月多去一两次,所以,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谁也不想落后。
家庭摩擦越来越少,女人们反而还时不时聚在一起,互相取经,甚至是分工合作,以期制作出更优秀的成品,卖出更好的价钱。因此,后院一派和睦上进的美好景象,十分难得。
这天,王宝玉去杨修那里取文件,正巧曹植来了,满身的酒气。见王宝玉在这里,曹植也不见外,直接拿出了一首新写的文章,交给了杨修,说道:“老师,植昨晚成文一篇,但请指正。”
能被曹植称为老师,可见杨修文学素质相当不低,也许是同为文人,杨修对曹植非常有好感,他拿过来看了一遍,顿时连连赞叹曹植的文学水平当世无双。王宝玉也凑过去瞧了瞧,却皱起了眉头,文章的名字叫做《酒赋》,可见曹植对酒的贪恋,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宝玉,觉得此文如何?”曹植问道。
“嘿嘿,我又看不太明白,这是喝酒后写的?”王宝玉问道。
“酒至尽兴处,下笔如有神。”曹植得意道。
王宝玉无语,这人基本上是不可救了,做文学家没说的,而且喜欢喝酒的文学家也大有人在,只是做政客显然不够格。杨修仔细看了几遍,不住口的夸赞,前后改动几个字而已,还给了曹植。
曹植看了王宝玉一眼,不避讳的对杨修道:“近日子桓兄长行事低调,深得父亲之心,还请老师指点植儿!”
“可去邺城!此时远离,却可掩瑕疵!”杨修稍微思量了一下,指点道。
“就依老师所言!”曹植惊醒梦中人的模样,也不啰嗦,道过谢后拿着书稿起身告辞。
王宝玉在许都基本上没有朋友,杨修能算一个。曹植走后,王宝玉忍不住提醒道:“老杨,你这么聪明,应该知道丞相最讨厌什么事儿,干嘛还非跟着掺和呢!”
杨修摇了摇头,一脸无奈的说道:“参与继位之事,确为丞相之大忌。但我也是身不由己,若是不帮曹植,改日他若在丞相跟前乱讲,则修亦难以保全。”
“你帮了曹植,曹丕肯定会不高兴,难道就不怕曹丕哪天在老曹面前说你几句难听的?”王宝玉不以为然。
杨修又是深深叹气,道:“大公子素来疑我与三公子交好,所以很少登门,即便我有心倚靠,大公子也断然不会接纳我。”
“唉,你早晚会栽在这件事儿上。”王宝玉叹了口气,转身走了出去。
身后传来杨修不住的叹气声,他何尝不知道其中利害,只是无论何时,太子党的实力都不容小觑,杨修只能选择一方站队,根本就难以置身事外。
王宝玉回到自己的屋内,对杨修大感失望,有才华有见地,但却没有原则。同时他也深刻意识到一个问题,跟杨修走得太近,不会有任何好处。
就在王宝玉为杨修惋惜的时候,看门的护卫来报,文学掾司马懿求见!
司马懿来了!王宝玉在许都的时间不短,大小官员见了不计取数,唯独就没见过司马懿,而此人的历史分量他当然一清二楚,那可是后来诸葛亮的劲敌。
“让他进来吧!”王宝玉也想见见司马懿,答应道。
没过一会儿,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身材不算魁梧,比例协调。方形脸庞带着几分忠厚,眼神幽深不含半点张扬,头发一丝不乱,连胡子都挺顺溜,帅哥一族,还算得上靠谱青年,正是司马懿。
王宝玉在电视剧中看见的司马懿,是个猥琐的小老头,但今天亲眼见到,却发觉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司马懿明明长得颇为英俊,要说有点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的眼珠是黄色的,正是相学中的狼眼。
司马懿歪着身子,拄着一条拐杖,脸上带着些痛苦之色,上来就拱手道:“王侍郎,但请帮助仲达一二,必感恩戴德,没齿难忘。”
677 明智之举
“这是唱的哪出啊,咱俩素无交情,我哪有那本事帮你?”王宝玉不动声色的观看着司马懿,鹰视狼步、目能自顾其背等特征让很多人对司马懿的野心顾虑重重。这点在将来的历史中可是印证了的,所以,王宝玉对他揣了十分的小心。
“是仲达唐突,只是此事攸关性命,所以厚颜来求助王侍郎,万望搭救!”司马懿说着眼眶还潮湿了,好像下一刻就能嚎啕大哭的委屈模样。
“司马兄,不用这么客气,有什么话坐下说。”王宝玉笑眯眯的说道。
司马懿看似费力的坐了下来,双手扶着拐杖道:“我近日腿疼难忍,想请王侍郎帮忙在丞相跟前进言,容我请辞文学掾一职。”
“你直接去找丞相不就得了,干嘛多此一举呢?”
“唉,丞相必不会应允,反会怨我敷衍塞责。”司马懿可怜兮兮的说道:“若是王侍郎说情自然不同,谁人不知,丞相与王侍郎亲如父子。”
“你可别乱说,我跟丞相顶多是朋友,跟父子不贴边。”王宝玉立刻摆手道,这种话要是传出去,对自己可是百害而无一利。
“口无择言,勿要怪罪。”司马懿连忙歉意道。
“干得好好的,怎么就想辞职呢?”王宝玉不解的问道。
“丞相知我读过几本书,让我负责其子女教育,十分信任。我原本应恪尽职守,孜孜不倦,但有心无力,怎奈身体不堪大任,每况愈下,只得告老还乡,愧对丞相啊!”司马懿道。
“嘿嘿,要我说,你这是在装病,何苦呢!”王宝玉嘿嘿笑道。
司马懿一怔,随即作出痛苦状:“当真腿疼难忍,行动不便。”
“你瞒谁也瞒不了我,你应该听说了,我会算卦的。照我看来,你这么做只有一个目的,不想卷入继位的争斗中。”王宝玉直截了当的说道。
司马懿又是一愣,没想到如此轻易的就被王宝玉看穿了心思,再装下去确实没什么意思。他叹息着将拐杖放在一旁,坐直身子,老实的承认道:“王侍郎果真本事了得,继位之争轻则貌合神离、十人十心,重则骨肉相残,腥风血雨。古往今来,帝王官宦之家莫不是如斯,绝少例外。仲达不奢求辅佐贤德继位之功,但求保全性命,老少平安。此乃仲达肺腑之言,恳请王侍郎相助。”
唉,瞧人家这才是真聪明呢,避其锋芒,明智之举。回头看杨修,层次就差了不少。
“司马兄,我可以帮你说话,但丞相能否答应,我也不能保证。”王宝玉点头道。
“仲达万分感激。”司马懿利索的站起来,躬身道。
司马懿告别王宝玉起身准备离开,王宝玉叫住他,提醒道:“忘了拐杖!”
司马懿一拍脑门,哈哈大笑,转身拿起拐杖,再次走到门口,却突然转头道:“王侍郎,仲达也会看相,你并非常人,只怕侯位犹显低也!”
从常理上讲,司马懿这是在恭维王宝玉,当王宝玉却听着不舒服,他最不喜欢别人说自己有野心,事实也是如此,他只想回家,什么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而已。
“司马兄,还是管好你的嘴巴。曹丞相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