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亮当然不会责罚姜维,毕竟是张苞不尊军令有错在先,他勉励姜维再接再厉,争取尽快拿下武都,打通去往天水之路。
姜维率军离开阴平,沿着山路谨慎前行,十几日后,终于逼近了武都。这里的情况跟阴平差不多,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中间一座难以逾越的关隘。
1940 意在消耗
孙礼率军离开阴平后便来到这里,跟守护武都的大将苏颙合兵一处,这让目前的武都已经有了近五千兵马。
孙礼将自己如何遭受姜维暗算的经过,无一遗漏的告诉了苏颙,直言姜维计谋超群,绝非凡人。两个人商议了很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是能遏制姜维的特长发展空间,让他无计可施,不就是等于限制他了吗?
两人一拍即合,最终做出了一个极端的举动。
姜维擅长火攻,归顺西蜀之后第一场仗就放了把火,把孙礼烧了个措手不及,这一点倒真是诸葛亮的徒弟。水火无情,如果被高人利用,更是威力无穷。
孙礼、苏颙二人担心这种事情再度发生,干脆趁着姜维兵马还没到来之时,将附近十几里内的山林尽数烧毁,企图让蜀军拿不到木材,难以再发动火攻。
这就是孙苏二人想到的所谓好主意,看着被烧毁的山林,遍地黑漆漆的木桩,姜维一阵暗笑,这都是什么脑子,同样的计策岂能接连使用,有所防备的情况下,会大大降低成功率。
但是,火烧山林的做法,倒是给姜维的军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首先是烟尘过大,将士们通过此地需要用蘸水的布条捂住口鼻,否则鼻口腔以及肺部都有极大的不适感。另外一点,生火做饭很是麻烦,要跑很远的地方砍伐木材,再费力的搬回来,还得需要分出不少兵力专门负责此事,以保证木材供应充分。
将士们怨声载道,所以,必须要尽快攻下武都,耽搁日久,或将不战而退。
武都如此艰险,想要速速拿下,并非容易。姜维将自己关在屋内,反复查看地图,一连几日也没有思路。
五千兵马不算多,武将们第一建议便是强攻。还是那个老问题,强攻势必损失严重,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是为将者该采用的方法。
姜维思量再三,依旧没有想到最佳方案,于是派出了许多人,到附近的山中查看情况,争取得到更为详细的地图,看能不能借助地势取胜。
“将军,我看武都的饮水,皆依赖穿城而下的小河,莫不如切断其源头,城中无水,军心必乱。”关兴前来献计道。
“此地设立关隘,定然考虑到此事,城中必有备用水井,此计怕是难以奏效。”姜维冷静的分析道。
关兴想了想,又道:“或可再度堆积石山,朝着关内放箭,压制其兵力,强行夺关,如此折损势必减少。”
“箭支有限,若一时不能攻下,却被城中兵马所得,反令我方损失更大。”姜维摆手,还是不接纳这个建议。
“我愿为先锋前去叫阵,引对方出城?”关兴不甘心的又建议道。
“只怕是武都早就做好打算,守城不出,意在消耗我等。”姜维将关兴的主意全都否决了,在他看来,战场之上不能太讲情面,害人害己。就像是张苞,为了照顾他的情绪令其探路,结果险些酿成大错,姜维决不允许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关兴深感遗憾,讪讪退了下去,又觉得姜维做事儿畏首畏尾,还有些刚愎自负,这个时候就该集思广益,召集众人商讨个好主意,光靠着一个人的脑袋想,毕竟是有限的。
本是来痛痛快快的打仗,现在却指挥士兵搬运木材,关兴自觉大材小用,不禁怀念诸葛亮和王宝玉,要是这两个人在此,一定会有妙计夺下关隘。
小河穿行武都城而下,因为怕水内污秽,姜维的兵马是不用的,将士们饮用的都是另外一条河水。
关兴离开之后,姜维看着地图,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关兴的计策虽然没有被采纳,却提醒了姜维,他突然脑中灵光一现,终于想到了一个夺取武都的绝妙计划。
随后,姜维又把关兴叫了过来,让他带领两万人马,绕行到武都西侧的山上,开挖一个方圆上千米的深坑,设立围墙,阻断并蓄积河水。
关兴大乐,自己的计策终于被采纳,但他还是不明白,挖坑筑墙的做法太麻烦,直接将河水改道岂不是更容易。
姜维并不解释,让关兴照做就是,关兴领命而去,带领大军找到了河水的源头,夜以继日的开始了工作。
河水断流,立刻引起了苏颙、孙礼的警惕,因为兵力太少,也不敢去阻止。不过这个举动在在二人看来,还是徒劳无功,城内尚有几眼水井,足够将士们饮用,坚持个一年半载没有一点问题,等到井水枯竭之时,援军早就赶到,哪里还容得姜维在此撒野。
姜维又派出陈戒,率领两万人马,跟上次阴平关的做法一样,用大量石块,堆砌成一座石山。
将士们干起这活,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效率不低,看起来情形和阴平关一样,但细微之处还是有所不同。这次的石山正好堆在小河流过之地,随着石块的不断向下滚落,渐渐将城墙的出水口给堵得严严实实。
武都城的将士们,光顾着防范石山上偶尔射过来的流箭,却疏忽了这个并不起眼的小事儿,当然,这也是因为通过城内的小河无水的缘故,没人去注意出水口。
就这样过了十几日,小河水虽然不大,通过积累,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堰塞湖,可惜这种情况,依旧没有引起苏颙和孙礼的注意,他们一致认为,姜维的做法不过是想将武都城内的将士渴死,但城内有水井,自然不惧此事。
探马不断回报关兴那边的情况,姜维用笔不断的计算着,终于在这天黄昏,下达了一条命令,扎营在关下的士兵,全部转移到附近的高处。
“哈哈,姜维计穷也!”苏颙见此情形,一阵哈哈大笑。
“根据探报,天水郡那边张郃将军已经拨去五万兵马,援兵正在赶来,只要再坚持三日,便可对姜维展开反攻,以报误失阴平之恨。”孙礼也笑道。
“哈哈,若是能抓了姜维,剿灭蜀军,你我便是大功一件。”苏颙笑个不停,仿佛已经看到了升官之路。
1941 水漫武都
这晚,正当武都将士进入梦乡之时,忽然听到西侧传来了轰鸣之声,打破了夜的静寂。
苏颙被声音惊醒,一个激灵翻身而起,赤着脚疾步出了府宅,高声吩咐道:“快去探查,究竟发生了何事?”
很快一名侍卫慌乱的跑来禀告:“将军,不好了!西侧有大水涌来!”
“何来大水?”苏颙惊爆眼球,此处地势颇高,又罕有大涝天气,怎会突发大水,一时间想不明白。
“应是穿城小河汇聚之水。”侍卫道。
苏颙的脑袋顿时变大了,急急忙忙奔上了城墙,果然看见西侧水势滔天,浪涛滚滚,已经涌到了城墙之下,水位线还在不断的增加,阵阵夹杂着水汽的寒意逼来,苏颙只觉透骨的冰冷。
小河虽然不大,但是经过这些天的聚集,规模和威势不容小觑,但到底并非大江大河,依旧不能冲破城墙。
这正是姜维的水淹之计,虽然冲不倒城墙,但城墙处的入水口,却有大量的河水涌入,不到半个时辰,武都城内已经成为了一片泽国,大街小巷漂浮着各种各样的物品。
“河水因何聚集城中?”苏颙看出端倪,焦急的问道。
“出水口已经被堵住,水流无法泄出。”一名侍卫道。
“快去清理!”
“石块数量太多,难以清理干净。且石块大都在城外,需得出城方可。”侍卫为难的说道。
“那也要清理!”
“非是一时之功!”
“快先把入口堵住!”
“入口水流太急,无法堵住,冲走许多士兵。”侍卫硬着头皮说道,这话不假,水位高了,水压自然也高,事先又未曾准备沙袋,怎么可能堵得住。
苏颙眼中冒火,恨不得一刀把眼前这个什么都做不了的侍卫给砍死。但苏颙也知道此事与他无关,气的团团转,出口入口都不能控制,难不成就要眼睁睁的看着大水把这里吞没?
此时孙礼也急匆匆的跑过来,说道:“苏将军,我等又中计了,难怪姜维将下方士兵撤离,正是早有打算。”
“姜维小儿,实在是奸诈!”苏颙急得抓耳挠腮,叹息道:“唉,这可如何是好!”
“还是速速撤离此地,若再耽搁,水势愈大,只怕无法脱身。”孙礼催促道。
“大意失城,难辞其咎!”苏颙左右为难。
“将军,总好过在此被水淹死!”
“小河之水难以成势,姜维一时也难以攻城,等积水自然退去,或可守住武都?”苏颙抱着最后一丝幻想。
“唯有高处避水,姜维已在对面搭建高台,将士们岂不都成了活靶子?”孙礼恼道。
看着河水不断涌入,水面快速上升,城中有些地方的积水,甚至淹过了士兵的腰部,个头矮小的在水中行走都十分困难。
苏颙知道大势已去,只好匆忙整理起兵马,打开了北门,弃城而走,跟孙礼一道,向北快速撤退。
关兴等人掘开堤坝之后,按照姜维的命令,快速沿着山坡,向北移动,探查到苏颙、孙礼已经率军离开,高兴的哈哈大笑,直夸姜维好计策,随即放出了数个孔明灯报信。
姜维所带大军早就整装待发,看到夜空中的孔明灯,立刻派出一队人马,将堵塞出水口的石块搬开,让城中的积水得以宣泄而下。
与此同时,姜维又让陈戒带领一队人马,搭设云梯登上城墙,迅速控制了武都城。
苏颙、孙礼率领湿漉漉的兵马,沿着山路走了不到二十里,突然两侧喊杀声骤然响起,关兴早已埋伏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