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小术士-第10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已经过了农历的新年,回头再说身在汉中的诸葛亮,正在不断调整兵力,准备对魏国发起进攻,六出祁山也即将拉开序幕。

    不得不说,诸葛亮原来并没有打算从祁山进军,他锁定了两条进军路线,一条是过骆谷,经子午谷,进攻长安城;另外一条则是平原进军,途经上庸,过宛城,直接攻打魏国的首都洛阳城。

    两条路线都有不小的麻烦,骆谷虽然被蜀军掌控,但子午谷却在魏军的手里,是长安的一道屏障,路况艰险,必有重兵把守。上庸这条路可走,满宠不会阻拦,宛城要地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时任宛城太守并率军驻防的正是孟达,此人曾经跟张松、法正等人,帮助刘备夺取了西川。后来却因为刘封的原因,无奈投降了曹操,后来被曹丕封为散骑常侍,赏赐了许多金银珠宝,镇守宛城。

    这天,马谡找到了诸葛亮,郑重进言道:“丞相,依我之见,宛城孟达,可以招降!”

    “孟达已归顺曹魏多年,只恐不易。”诸葛亮摆手道。

    “即便不能招降,若令司马懿等与孟达生出罅隙,孟达处处掣肘,东部无忧!”马谡道。

    诸葛亮思量了半晌,觉得尝试一下总归无妨,于是修书一封,秘密派人到宛城送给孟达,信中的字数不多,言明上庸失守,是刘封的错误,与孟达无关,蜀中将士盼老将回归,再立新功。

1664 反复无常

    孟达自从投降曹魏之后,曹操对他不错,曹丕也对他很好,偶尔还会赏赐一些金银等物。但是,曹叡登基之后,什么奖励都不见了,似乎朝廷都忘了孟达此人。

    孟达整日为了重获圣宠忙碌着,操练兵马,巡视城池,发展经济等等,并且按时上下班从不懈怠,为的是能够引起朝廷的重视。

    终于,曹叡想起来孟达这个人,还给他来了一份圣旨,却不是表彰,而是警告他勿要生乱、躬守忠节,除此之外,再无下文。

    孟达不可置信的将圣旨看了好几遍,最终确定字里行间没有丁点儿重视的成分,鼻子都要气歪了,心中更是惶恐,毕竟他曾经是蜀将,曹叡如此警告他,一定是朝中有人进了他的谗言。

    让曹叡小心孟达的不是别人,正是司马懿。王宝玉北征归来之时,畅通无阻的过了宛城管辖的武关,顺利到达了上庸,不得不让司马懿认为,是孟达有意放走了王宝玉。

    司马懿因此对孟达生疑,暗自给曹叡去了一封信,说明此事,让圣上小心此人。曹叡信任司马懿,本想派人直接把孟达给咔嚓了,念在他是老将,这才去了一份圣旨,希望孟达警醒。

    孟达对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免心生怨言,时至今日,他都不清楚王宝玉曾经通过了武关,只知道上庸的兵马来了之后,一战就走,好像损失也不大。

    确确实实,这一切都跟孟达没有半点关系,之所以无辜躺着中枪,总结起来,这还是孟达品行问题惹得祸。

    当初,孟达与张松、法正密谋搬倒了刘璋,随后又背叛刘备,将上庸献给了曹操,这样的做事方式,任凭谁都要对他揣着一份小心。

    同样觉得孟达有问题的还有益州牧黄权,虽然他也是两次背叛,但人家都是万般无奈之时,做事也光明磊落,并未曾受到诟病。

    黄权给好友司马懿去了一封信,告诉他,孟达其人反复无常,宛城重地,必须小心此人变节。

    接到了黄权的信,司马懿更加确定孟达这个人不可靠,于是秘密派人进入宛城,还收买了几名孟达的亲信。

    出现信任危机的孟达每天都过得很郁闷,只能隔三差五的上奏疏表决心,收效甚微,反而让曹叡觉得此人心虚,必须提防。因此孟达唉声叹气,只恨不能在朝为官,当面澄清。

    诸葛亮的信到达宛城之时,孟达看了之后,仿佛春风吹皱了一潭死水,心思很快就活络了起来。诸葛亮素有公正之名,在信中也强调说昔日过错都在刘封,跟他无关。所以,孟达寻思着,要是重新回归蜀汉,或许再不用如此提心吊胆的活着。

    孟达反复思量了几日后,决定重归蜀汉,反正已经被圣上怀疑,早晚也将死在佞臣之口。于是,孟达给诸葛亮回了一封信,愿意率领宛城五万将士重归丞相帐下听命,届时丞相起兵伐魏,他愿意打头阵,直取洛阳。

    收到孟达的信,诸葛亮眉头舒展,露出了少有的笑容,看来马谡说得不错,孟达就是可以招降,如果以宛城作为据点,一马平川,攻取洛阳,光复汉室,指日可待。

    诸葛亮一边命人整理兵马,准备出兵,一边再次派人给孟达送去了一封信,宛城非同小可,绝不能出一差二错。

    “得公之书,足知公忠义之心,不忘故旧,若成大事,公将是汉朝中兴第一功臣,无人可及。然此事机密,莫要轻易托人,慎之!”

    诸葛亮言辞恳切,孟达见信大喜过望,只想着成为蜀汉第一功臣,却忘了诸葛亮最后一句的警告,当晚喝多了酒,跟小妾欢愉之时,兴头上就把这件事儿说了,承诺以后让她做一品夫人。

    小妾又告诉了她的兄长,而此人正是被司马懿收买的,他急忙出城,火速将此事告诉了司马懿。

    “孟达要反,必诛之!”司马懿大怒道。

    “父亲,儿臣有一计,可兵不血刃,杀孟达以除大患。”司马昭进言道。

    “吾儿不妨说来。”

    “我军若大举进军宛城,孟达必率众抵抗,届时必有损失。有道是兵不厌诈,我听闻孟达贪财,可封赏金银,诈称圣旨来到,令孟达出城接旨,杀之甚易。”司马昭详细道明自己的计策。

    “我儿能如此思虑,为父倍感欣慰,司马家族后无忧也!”司马懿不禁赞了一句,觉得孩子这次真得长大了。

    司马懿采纳了儿子司马昭的计策,秘密派出一行人员,乔装成曹叡使臣的模样,前往宛城,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启动了五万兵马,秘密出发,跟在了后方。

    打扮成宣旨宦官模样的却是司马懿的近身侍卫之一,名叫申猛,此人有一项绝技,那就飞刀,速度极快,杀人只在瞬间。

    孟达对这一切毫不知情,静候诸葛亮出兵来宛城,届时开城归顺,率军攻伐洛阳,成为蜀汉第一功臣。

    这天晚上,孟达做了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梦,他梦见自己的身体被蛆虫爬满,无比恶心。第二天一早,孟达精神不振的找人解梦,这人是个江湖术士,怎会说不好听的,于是信口开河,说这一卦应该是山风蛊,应在此时,表示有财运。

    孟达不太相信,虽说梦境常常会是反的,但是到现在都觉得身上痒痒的,这梦境太过逼真,沐浴更衣不在话下。

    说不定是个不好的兆头,孟达心里有鬼,坐卧不安,于是将这几日的事情又重新捋顺一遍,所有环节都正常,猛然想起唯独在那个小妾说多了些,别是此人走漏了消息吧,急忙派人将她叫来。

    不等小妾赶到,忽听侍卫来报,圣上派人来了,拉着几车财物,正候在城外,请太守出城接旨。

    孟达大乐,信以为真,还真是眼下的财运,这梦解得好啊,当即赏赐了这名江湖术士一锭银子,随后兴高采烈的带领一行人出城。这时的孟达心思又变了,如果曹叡还是继续信任自己,那就干脆不扯诸葛亮了。

1665 按律当诛

    “宛城太守孟达接旨!”一名身材魁梧的宦官,傲然挺着胸脯,粗着大嗓门喊道。

    宦官哪有这种体型嗓音的,孟达也是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竟然没有怀疑,功曹李辅察觉出异样,紧追几步想要提醒孟达一句。

    然而孟达快步如飞,已经先于众人赶到,屈膝就跪了下来,口中高喊道:“孟达接旨,圣上万岁!”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孟达久居宛城……”宦官高声宣读,突然一抖手,袖管中飞出一柄雪亮的小刀,孟达听到风声袭来,诧异抬头的功夫,小刀正好刺中了咽喉,一股血箭喷出,带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死在了当场。

    后方跟随跪着的众人,立刻傻在了当场,这名装成宦官的人物,正是司马懿手下的杀手申猛,他目光冷冷的看着倒地死去的孟达,继续宣读道:“孟达久居宛城,包藏祸心,勾结蜀汉,意图谋反,当斩立决!”

    当然有人质疑圣旨的真伪,因为对方的目的很明显,就是结果了孟达,随行出来的士兵们开始躁动,只听申猛继续宣读道:“功曹李辅,躬行节俭,体恤百姓,可托重任,即日起担任宛城太守一职。”

    “臣接旨谢恩!”李辅急忙上前一步,接过了圣旨。

    尽管司马懿的圣旨,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但是李辅还是近距离从宦官的气色上看出了端倪,急忙往后后退几步,随即朝着后方高声喊道:“将士们,抓住这一行人,搞清因何杀害孟太守!”

    申猛急忙又拔出了一柄短刀,身后的那些随行人员,也纷纷取出了武器,李辅怒道:“你冒充宦官,假传圣旨,还不束手就擒!”

    申猛见事情败露,急忙向李辅高声喊道:“李太守,我乃奉司马大都督之命前来,孟达意图谋反,绝非虚言。”

    “大都督并非圣上,怎有任命之权,何来李太守?”李辅冷声质问道。

    申猛一时间愣住了,半响才说道:“李功曹,此事司马大都督定然会向圣上提及,想必圣旨不日便能送到!”

    “哼,无论何人,伪造圣旨,按律当诛!”李辅阴沉着脸向后一招手,随即箭矢齐发,这一行人全部中箭死在当场,也包括申猛。

    李辅命人收拾起孟达的尸体,将这些杀手们抛尸在城外,率众回到了城中。第一时间就封锁了孟达的府宅,他亲自带兵进入,一通翻腾,当真找到了诸葛亮来的两封信。

    孟达私通诸葛亮,李辅竟然毫不知情,心中很不是滋味,若能提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