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诗吧。”
让曹玮这个武将作诗,嗯,好主意。
看着曹玮愁肠百结的样子,众臣全都大笑。
但是这时丁谓看出了这三个人的重要性。他说道:“启禀太后,石侍郎这条奏陈很好,微臣不才,愿意担任这个职责。”
王曾望了他一眼,说道:“丁大人,你没有听到石侍郎在奏折中说道,要请三个有才学,品德好的大臣监督此物。丁大人才学是够了,可是品德够了吗?”
现在看到丁谓再三折在石坚手中,连同着其他大臣胆子也大了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对丁谓也没有以前那样惧怕了。刘娥也希望看到这种局面发生,不然朝廷成了丁谓的一言堂。她可不愿意。
她在帘后说道:“王大人,就不要再互相攻击了,都是为国为民。不过丁大人,你身为宰相,确实没有时间来管理。”
她想了想,说:“这件事就由石大人。钱大人,鲁大人负责吧。”
她说的这三人指的是石坚、钱惟演、鲁宗道三人。石坚听了苦笑,刘娥这一手还是搞了一个平衡,钱惟演是丁谓地人谁都知道。这三个名单出来后,丁谓见到有自己人安查在里面,也不吭声了。
但是石坚却说道:“启禀太后圣上,微臣不能担任此职。”
“为何?”刘娥问道。这件事是石坚首创,而且对石坚人品她极为放心。至于钱惟演虽是丁谓的人,同时也是她的亲戚。所以她才也让他加入进去,也对如石坚所想的那样在搞平衡,至于丁谓一派的其他人她不敢再安插了。现在宫里三拨人只查出两拨。还有一个更隐蔽地幕后黑手,有没有丁谓参与,都不敢肯定。而且丁谓现在势力也太大了。至于鲁宗道虽然让她下放过一次,但是人品她却是相信的。
石坚答道:“微臣案件还没有完全破开,还有本职的事务,研发武器。那来的这么多时间与精力?”
他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现在他地名声已经够大了,如果再掌握这个舆论工具在手,难免以后会让刘娥生疑。所谓高处不胜寒。他可不想落得功高震主的下场。
一听到武器,刘娥立即沉吟起来,先帝临崩时,石坚可是在真宗病床前提起这种武器,如果威力小以这少年沉稳地性子,他不会说出这种大话。她想了想,说:“这样吧,让吕大人负责此事吧。”
吕大人就是吕夷简。石坚对这道任命并不是很满意,虽然以后这样吕大人操守不错。但是可是保守派的代理人,而且肚量极小。他一直对这个人进行着关注。如果不是历史稍稍发生了改变,他早就上台了。不过石坚估计刘娥能迅速掰倒丁谓,并且吕夷简上台这样快,估计在掰倒丁谓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只是因为这件事有许多隐蔽之处,史书没有办法记载。可是历史的车轮还是有着巨大的惯性,只是一个机会,吕夷简就走向台前。不知道他以后将带给自己是好事还是坏事?
他不满,还有一个人更不满。吕夷简平时也和丁谓十分地不和。本来见到石坚主动退出。他还指望有一个他自己的大臣参与进去。因为朝中大臣基本上十有六七都是他的人。可最后是吕夷简叫他十分失望。表面上看起来石坚名声大。现在官职也很高,是朝中正直大臣地代表。可石坚身后并没有多大地势力。而吕夷简不一样了。他可是吕蒙正地亲侄子,自从吕蒙正任相以后,他地儿子和族人多在朝中担任重职,更有朝中一班元老支持欣赏他。可以说是背景深厚。从他担任开封府尹以后,和自己多处作对,可自己还拿他无辄。
于是他又站出来奏道:“臣奏吕大人不适合担任此职。现在先帝驾崩,发生了多起事件,特别是歹徒在大街上公然行刺石大人,这与吕大人治理不严,失职,有着莫大的关系。臣认为吕大人连本职都没有做好,怎可能担任如此重职?石坚听了好笑,这真是人不要脸,树不要皮,天下无敌。开始他用当街有刺客刺杀自己来误导证明自己也有人反对。可现在又说这件事是凶案也弹劾吕夷简。
他又看着吕夷简,这个吕夷简气量狭小,不知道他是如可回答。果然吕夷简反击道:“哦,丁大会现在身为宰相,都成了贵人多忘事。你不会不知道本官接手开封府尹是多长时间吧,而那个黑手存在多长时间。而且它也不在开封一处,藐视你身为宰相,掌握着朝廷所有地资源,却连这个邪恶的黑手都一点不知道,那才是失职。不如这样吧,我们现在拿着朝廷的俸禄,可都失职了,可对不起先帝和太后以及当今圣上的载培,不如我们一起主动辞吧。省得别人说我们行尸走肉占着高位。”
吕夷简后面的一句话差点让丁谓噎死。你只是一个开封府尹,我可是一个宰相,凭什么和你火拼。
王曾与晏殊一班人又站在旁边偷笑。
看到今天丁谓接三吃憋,刘娥也感觉够了。无他,只要将丁谓的气焰打击下去也就行了,也不能太过。她还是要用他的。于是她说道:“你们就别吵了。现在新年之即。哀家希望你们都是和和气气的,为大宋多做一点实事,不要老是吵吵闹闹的。”
众臣听了她地话,唯唯诺诺,可心里却在当作耳边风,和气?见鬼吧!现在朝中以石坚王曾一派和丁谓钱惟演一派已经势同水火,怎可能和气?不过那些中间派却清楚地看到今天丁谓已经屡屡受挫,他们不由地在心中暗自盘算着以后的退路。
刘娥说道:“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
然后她又想起来了什么,问道:“石侍郎。这个报纸好是好,可印刷成本太高,如果时间拖得太久了。也失去了价值。”
呃,果然是一代名后,知道更新快的意义。石坚沉着地答道:“微臣还有一件事要向太后禀奏。”
“哦,快快奏来。”刘娥在帘后看到石坚说这句话时并没有皱眉,知道只要他没有皱眉就是好事。
石坚说道:“先帝赐予微臣教导的那些学生们,现在已经将活字印刷研发成功。现在印书成本将会大幅降低。如《论语》只要人物充足,只是半天不到就能排版印刷。一部《春秋》从排版到校正也不过只要一天多一点时间,就可经结束。并且拆下来的活字还可以继续使用。因此雕刻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并且时间也快。”
“哦。有这样地事?”这些大臣全都吵了起来。现在印刷的最大成本就是雕版,象真宗在世时,为了使石坚写的《资治》和《伪尚书考》能够迅速让大臣观看,可以说将京城里近千名雕刻工人都请来,还加班加点,还花了好多天才完成。所刻地雕版都堆了十几间房屋。如果真的如石坚所说,书籍将会便宜好几倍,也就是说这天下将会增加许多人读起书。这可以说是同仓颉造字相媲美的功绩。
连赵祯也从龙椅上站起来。其实他老早就知道石坚在和州就带着学生在搞这件事,但现在成功了。他还是激动万分。
石坚微微一笑,说:“我什么时候打过逛语。现在样品都已经由学生带到我家中。因此我才想出报纸这件。还有一件事,微臣也在此禀告太后与圣上。”
“快快奏来。”刘娥在帘后也十分高兴。可以说这是自真宗死后她听到的最好消息。
石坚说道:“刚才微臣在奏折里已经说过,报纸可以通过收取微量的费用来节约成本。但是随着销量增大,长久下去也是一个负担。”
是啊,刚才只顾得思考这报纸所带来的意义和这个少年所说地三个主编人选,但没有想到成本。虽然现在这少年说发明活字,可还有纸张,油墨。特别是各地州府所经驿站动输的成本。研竟成本会达到多少,人们会不会买起?如果定价过高。人们买不起,就起不到石坚所说的那种作用,但如果定价太低,朝廷不能长久补帖下去。
石坚又递上了一本奏折,说:“微臣这还有一份奏折,如果按照微臣奏折上所写地那样去做,不但使报纸增加收入,甚至可以说不用向读者收取费用就可以将成本收回来。”
这怎么可能?这些大臣都大眼睁着小眼,不过都知道这少年才冠天下,就如他所说如果他要发财,可以迅速成为大宋首富。就不知道他想出了什么点子。他们都眼巴巴地望着石坚手中那份奏折,要不是刘娥和赵祯还没有观看,他们都想把它抢过来。
这时石坚又说道:“只是这种做法有点争议。”
“哦,你把它呈上来。”刘娥说。
其实石坚这份奏折里就是写着前世报纸上做广告地做法。
可当太监念出后,这些大臣也翻起眼睛,不知道对与不对。不要说是广告,就是报纸对于他们也是新名词。根本没有历史记载可依据考证。刘娥也在犯傻,不知道怎么办。在沉默了一会后,有的大臣说这是各求所需,有地大臣说这是与民争利。就连赵祯也参与其中。说道:“朕认为石大人这道折子很好,这也不是强迫他们交出钱。况且有了这笔广告钱,就可以使报纸成本变得十分便宜。那么天下就有更多的人看得起报纸,这才符合石大人办报纸的真正用意。况且这种产业民间现在没有,谈不上与民争利。”
他还要站起来继续激动地发表演说,却被刘娥制止住了。他本来就很朴素。而且还听石坚说过,平时不要太浪费,国库里必须要有大笔财帛,这样摊到大事时,如发生灾情时就能拿出财物救济百姓,战争时就能拿出财物支持战士作战。现在他整成了一个守财奴。听到能节约国库,自然站起来为石坚摇旗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