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卫国大军阀-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林治安总队更名东北治安总队”这也是冯庸仔细思量之后决定的。毕竟太过霸道的名号反而会昭示自己的野心,而目前冯少帅还不需要那样大的名号来争面子,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命令五旅西进,进占蒙古扎兰屯。成立西北军区,曹正任军区司令,李飞任政委。两人仍然兼任五旅的旅长和旅政委。然后收拢当地武装,募集战马,成立骑兵部队。”

    “命令黑龙江省政府的驻地从齐齐哈尔迁往哈尔滨。”如果吉林省政府的铁路修到哈尔滨,凭借交通条件,哈尔滨的发展速度肯定会超过齐齐哈尔。哈尔滨成为黑龙江省的经济中心几乎是必然。趁着黑龙江省政府还没设立,在哈尔滨组建省政府要比以后发展起来再迁移要好的多。

    二十八师驻守的地盘是沿黑龙江,而治安总队三旅接手的是原来二十七师驻防的乌苏里江沿岸。根据冯庸的命令,三旅前出到距离边境线不到十里的地方,旅部设立在虎林。

    “命令,以三旅为核心,成立东北军区,刘黑任军区司令,刘杉任军区政委。两人兼任三旅旅长和政委。允许扩军,但是军官任命需要向总部汇报。”…;

    “四旅南下进入蒙古科尔沁地区,成立西南军区,郭山虎为军区司令,钱鼎为军区政委,两人兼任四旅的旅长和政委。招募西南军区骑兵部队。”

    “警卫旅改名独立第六旅,总部驻扎四平。成立以独立第六旅为核心的南部军区,禚振为南部军区司令,兼任军区政委,钱壮飞为南部军区副政委,主持政委的工作。部队拥有自主招募权,军官任命需要上报总部。”

    “以二旅为核心,成立东南军区。军区司令林虎,政委闫磊。部队拥有自主招募权,可在东南各县招募士兵,军官任命必须上报总部。”

    “总部组建第七旅和第八旅,满编人数一万人。军事主官从各旅抽调,政治主官从总部教导队抽调,人员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募集。”

    现在冯庸手里并不缺人,上次俘虏的龙卫军还有一万多人等待处理,冯庸县的新兵训练基地中也有两个团的新兵已经接受完训练,随时可以补充进部队。长岭县新兵训练基地也有三千多人结束新兵训练,等待分配。自从一旅西进之后,长岭县新兵训练基地已经划归总部管理。毕竟新兵训练工作关系到治安总队的战斗力。

    这一下冯庸手中就有两万多人。冯庸将这两万人混编,组建了六个团,成立了第七旅和第八旅。七旅旅长是钱彀生,政委周波。八旅旅长张有德,政委赵宇。

    对于钱彀生和周波能够上位,众人并不惊讶,毕竟两人算是跟着冯庸的老人,钱彀生更算是冯庸的爱将,提拔也是早晚的事情。至于八旅旅长张有德,治安总队的老人都认识他,少帅的亲卫队长,虽然年龄有些大,但是出任旅长众人却没有不服的,毕经张有德是冯庸的绝对心腹。但是赵宇是什么人众人就不清楚。后来众人打听才知道,赵宇曾经担任教导队副队长的职务,协助冯庸处理教导队的事情。众人不由的想到了三旅旅长刘杉,好像他也是教导队副队长出身。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世凯退位

    第三更送上,求订阅,求月票

    …………………………………………

    1916年3月底,袁世凯发了撤销帝制的申令,主要内容是既然全国都不喜欢他当皇上,那么从即日起,他还是回去当大总统好了。但是开弓哪有回头箭,袁世凯不下台,各省不依不饶。

    北洋军方内部同样异常动乱。到这个时候,为了保住自己地位,袁世凯不得不借重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来推动议和了。三个人里黎元洪和段祺瑞都曾经明确反对他称帝,名声比袁世凯要好,袁世凯又用这三个人的名义,拟定了议和的六项条件,希望比照清末南北议和的方式,解决这次政治军事的危机。

    但今非昔比,独立各省断然拒绝了袁世凯提出的议和条件,一致表示非袁退位,无协商善后之余地,善后又提出了将袁世凯“驱逐至国外”和“抄没袁世凯及附逆十三人家产”等作为南北议和的条件。与此同时,袁世凯企图取得外国经援的希望也彻底破灭了,美国方面答应五百万美元的借款,但是最后只借了一百万元。日本方面因为《二十一条》没有通过,嫉恨袁世凯,不仅一文不给,还贷款给袁世凯的死对头孙中山。后来吉林省的铁路计划袁世凯同样没有给日本人丝毫的好处,这就然日本政府对袁世凯的态度比原本历史上还要差。

    而袁大总统传统的老朋友英国,在欧战中正处于被动地位,是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帮助这个‘老朋友’。在政治军事上,老部下对袁世凯,与袁世凯当年对清王室是如出一辙,已经被任命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的段祺瑞,就职后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袁世凯交出军权,组织名副其实的“责任内阁”。冯国璋更是凭借着与南方倒袁派议和为名,对外通倒袁的军队,谈条件划地盘,对内联络袁世凯的其他下属,形成了实力派,逼袁就范。在对待袁世凯的问题上,冯段两人出奇的一致,袁世凯的末路看来已经是注定了。

    身处中南海的袁世凯感到众叛亲离,叛变的还有他自己的身体,他的尿毒症是越来越严重了。迫不得已,袁世凯让人拟定了一个《帝制始末案》,诉说帝制的前因后果,表明自己是如何被“民意”一步步控制,身不由己同意恢复帝制的,他觉得中间他有苦衷和委屈。这表示袁世凯已经决定退位了,优待办法共有六条,第一是往事不追,第二公权不褫夺,第三,私产不没收,第四,居住自由。第五全国人民予以应有的尊重,第六,民国政府每年给税费10万元。比起清王室,他的花销不算太大。段祺瑞和冯国璋有意答应,但是各省的倒袁派却不会轻易的放过袁世凯。毕竟袁世凯当年可是窃取了他们无数同袍撒热血换来的辛亥**的胜利果实。现在好不容易全国形势一致要倒袁,以孙中山为首的**派当然不会放过这好不容易经营来的机会。

    得不到各方面的承认,袁世凯宁肯死在皇帝的宝座上,也不肯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地位。同时袁世凯也感到有些悲凉,为了他身下的宝座,段祺瑞,冯国璋连基本的袍泽之情都没有了。袁世凯不甘心,作为绝世枭雄,放弃皇位,隐归乡里这些他都能忍受,当年在大清他还不是有多次的宦海沉浮。说到底袁大总统也只有六十多岁,他不认为自己活不久,只要能活着,以他袁大总统的手腕,早晚有再起的一天。

    现在全国的形式对袁世凯极为的不利,在坐在皇位上结果就是为这个皇位殉葬。袁世凯当然不愿意,但是他也不愿意去国外,毕竟离开了这个国家,再想回来就难了。

    长春市,少帅府。

    自从发布了整编命令,东北治安总队各部立马行动起来。军区虽然是冯庸部自创的编制,但是从西部军区可以看出,军区是比旅更大的编制,有了大编制,当然要有人才行。各个旅团的征兵工作都展开,因为预测到近期可能不会有大的作战任务,所以,各个军区都在自己辖地建立新兵训练基地。毕竟现在治安总队的规模大了。需要新兵编制也多了。单单依靠冯庸县和长岭县的新兵基地是不可能满足的。…;

    面对各军区即将迎来的扩编**,长春市总部的教导队再次扩大规模,新一批士兵学员超过五千人。这已经差不多有两个团的规模了。现在的教导队再也没人敢小看了,毕竟两任副队长派出去都是各旅的旅政委,可谓位高权重。所以各部自觉的将教导队当做旅级编制。而且先后培养了数千人的教导队也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导队士兵训练培养条例,在教导队中,冯少帅就是他们领袖,他们的神。虽然人员抽调不断,但是教导队内部对冯少帅的狂热崇拜丝毫没有减少的趋势。冯庸也始终兼任着教导队队长的职务。对整个治安总队来说,教导队就像一个学校,专门教导学生完美的传播冯庸思想的学校。冯庸不是神棍,但是他需要一支对自己忠诚道狂热的部队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冯庸对军中权利控制的极为严格,即便是最早分离出的西部军区张小山部,通过政治部,冯庸对于西北军区中营级军政长官都有了解。对于他们的部队冯庸不能说百分之百的控制,但是如果冯庸不同意调动部队,就算是张小山想要调动营级以上部队都极为困难。这些都是各军区政治部的工作成果。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军事主官的权利是比政治主官小的,也无权干涉政治主官的活动。现在冯庸部还没有成立政党,没有自己信仰东西,他的统治只能通过思想控制来完成。

    东北治安总队司令部。冯庸正仔细查看手中的情报,这是北京的暗刺分布传来的。现在的四九城热闹极了,各方势力都等着袁世凯下台好瓜分蛋糕。但是各方势力对于袁世凯提出的条件感到棘手,没有一个势力敢明着答复,这就让整个北京城的政坛处于一种极端诡异的状态。

    “少帅,咱们暗刺的人已经联系上袁大总统的公子袁克定。咱们提的条件现在也已经送到了袁大总统的手中。袁克定向咱们保证,一定会说服袁大总统答应咱们的条件。”荆通小心的说道。他不知道自己少帅大门不出的,怎么会对京城的事情这么了解。好像对于全国大势都了若指掌,更是早就布置了后手联系袁克定。在袁世凯的洪宪帝国倒台前,捞取更大的好处。

    现在袁世凯的位置风雨飘摇,袁克定的“皇储”美梦也注定破灭。袁世凯发出的通告上更有子欺父的评语,使的袁克定的日子越发的艰难起来。袁克定不能想象,父亲下台后自己的下场会是怎么样。所以这个时期其实是袁克定最彷徨无助的时候,因为伪造奉天时报,鼓吹帝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