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我?”女人哪有不爱漂亮的,何况是久居英国的严玉秋,早就希望哪天能穿上盛装礼服。但她现在是秘书,害怕穿上后会有人误会。杨秋却没那么多想法。身边三个女人已经让他很知足,微微一笑:“入乡随俗嘛。今晚会有很多德国贵族和高官出席,去换上吧。”
“嗯。”严玉秋偷偷瞄了杨秋,心跳更快了,连忙以收拾一些东西为借口逃出门,准备出席德国总统举办的招待晚宴。
华灯初放,取消宵禁的柏林总算露出一丝世界大都会的面貌。等严玉秋打扮好出来后。连杨秋都觉得眼前一亮。白色真丝晚礼服紧紧裹住修长玲珑的身躯,黑色狐皮围脖随意披下,和胸口暴露出来的白腻腻肌肤交相辉映,再配合高跟鞋让她看起来比杨秋都矮不了多少。…;
让杨秋暗暗好笑的是,小丫头不知往胸口塞了什么,居然比平时大了一号。
抵达德国总统府时已经人头攒动,受邀请的贵宾挤满宴会大厅。作为战后首位来访的协约国最高级别官员,杨秋“白扔”美元的行为已经传开。加上中国是首个明确表示放弃战后赔款。并在结束后第二年就向德国提供粮食援助的国家,所以不少人都希望来看看这位实际掌握远东的强者。
当杨秋终于出现在门口,闪光灯如炽烈的火球般灼烤着众人。很多德国人都惊讶于他的年龄。联想到他统一国家已经过去8年,更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
让杨秋暗暗悲叹的是,此时德国非常像1912年的中国。上层灯红酒鸀粉饰太平,民间却充斥着各种政治思想,地方武装割据,饥饿、失业、通货膨胀雪上加霜,又有法国、比利时和波兰这样趁机侵吞国土的外寇,还有沉重的赔款负担,都为纳粹诞生铺好了温床。
但魏玛首任总统艾伯特,和实际控制的德国还差点挽回败局的兴登堡冲淡了这些心思。他也见到了被誉为德国海军之父的提尔皮茨,还有欧战中很多星光闪闪的将领,可惜最想见的鲁登道夫却因为受啤酒罐暴动牵连被暂时软禁。
记者们也提出各式各样古怪的问题,甚至还有人问严玉秋是不是他的第四位夫人。
在特劳恩的串联下,德国政府在招募工人问题上并未过分刁难,倒是对杨秋手里的一些东西非常感兴趣。提尔皮茨翘着著名的八字胡。直言不讳表示对台湾岛级重巡洋舰的设计非常感兴趣:“真是一艘让人惊讶的战舰,是贵国独立设计的吗?”
杨秋知道这位老当益壮的家伙打什么注意,德国海军虽然被束住手脚,可从哈坎那些海军人身上就能看出有多不甘心。而且他还知道正是这个老家伙秘密支持,克虏伯等大公司甚至已经在荷兰等国秘密建造船坞试图东山再起。而且他这么问明显是已经得知莱茵兰计划,所以才怀疑台湾岛级重巡得到某些外国公司的帮助。
总不能告诉他是自己抄袭几年后的意大利重巡吧?所以杨秋很郑重的点点头:“所有设计都是我国独立完成的。当然,我要感谢蔡司公司精良的测距仪。”
这种承认大量使用外国配件的坦诚让提尔皮茨和兴登堡等人都非常满意,前者听说设计是中国独立完成的,更是心痒难耐:“真是非常棒的设计。”
杨秋不傻,先把德国海军吹嘘了一番,又表示希望增进两国合作,意思明确告知可以让德国海军派人去考察,至于能考察出什么,借鉴到什么完全没压力,毕竟距离德国海军重新武装还有十几年呢。但这个表态却让提尔皮茨欣喜若狂,立刻表示他个人支持中国招募犹太裔高级技工。
海军老臣都答应了,艾伯特总统更是毫无保留支持,兴登堡也趁机讹诈到t2型装甲车的全部设计和图纸后表示支持。这些老家伙的热情让杨秋无语,尤其是一口一个将犹太裔送走的暗示更让他明白,为何给出500士官生名额后
连罗斯柴尔德家族都不能无动于衷,因为全世界都不喜欢他们。
有了他们保证,艾伯特当即答应可以让中国政府在基尔、柏林和汉堡等地以农业合作为借口招募犹太裔高级技工,也允许刊登招募广告。能光明正大招募让杨秋也很开心,连忙对陆征祥使个眼色,将几张签好字瑞士银行支票悄悄塞过去,还大呼中德友好,让新闻界拍下几人握手的场面,最后还当众宣布聘请特劳恩出任“中德农业技术交流公司”德方总经理,配合王正廷筛选。…;
宴会气氛逐渐达到,重获新生的特劳恩还主动为他介绍今晚的嘉宾,当一位远道而来的美国客人出现在面前时,杨秋脸色却不由自主地僵了下。
“这位是美利坚合众国救济总署胡佛阁下,他正在积极游说世界援助我国和莫斯科的难民,是位值得尊敬地人。”
尊敬?杨秋心地冷笑,几乎是本能的不喜欢这个把华工当猪仔贩卖的混蛋!
因为援救苏联大饥荒一举成名的胡佛春风得意,没注意他瞬间的失神,笑着伸出手:“非常荣幸能见到您,我应该代表莫斯科感谢您的慷慨,放开铁路准许粮食过境救援饥饿中的难民。”
开放铁路网供苏俄运输救灾粮的事情连国内都极少人知,却被胡佛一口道出,足见这家伙插手俄国有多深!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绝对是天才级的奸商,正是他积极工作才让莫斯科没立刻封锁国门,也因为他美苏两国一直保持着特殊关系,连后来纳粹上台迅速恢复军备造成欧洲紧张,也和他任总统时期的支持脱不开干系。
首次听闻中国开放铁路供莫斯科运输救灾粮消息的记者一下子兴奋起来,杨秋只得微笑着接受采访,唱了番冠冕堂皇的“人道主义”赞歌,还对胡佛的工作表示赞许和敬仰。胡佛也借此大肆散播自己的理念,为回国后更上层楼捞取政治资本。
唯有边上的陆征祥看出杨秋不怎么喜欢最近在欧洲政治圈内红得发紫的胡佛,等大家注意力转到胡佛身上后,才笑着悄悄问道:“。。。。。。这家伙最近在欧洲和美国都很受欢迎。”
“欢迎?哼!一个人口贩子!”杨秋不掩饰自己对胡佛的厌恶,但到他这个地位必须控制情绪,所以等胡佛接受完采访后,又热情攀谈起来,还投其所好试探询问是否有恢复老本行,继续在世界各地寻找大需藏的心思,表示两人可以进行合作。
胡佛对赚钱向来热心,立刻表示可以考虑但必须等救灾事情完成,而且他本人已经不便插手,所以会派别人来联络。
能和未来的美国总统搭上线总归是好事,但还没聊几句,严玉秋就急匆匆走了过来,见到盛装打扮的她胡佛双目一亮,似乎很惊讶杨秋身边还有这样的美女。
严玉秋才不关心别人的目光呢,她眼中只有杨秋,将外面转来的电报塞给在手心后,轻轻说道:“副总统,国内的电报,蔡将军他。。。。。。恐怕不行了。”
。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七八章 丰厚的遗产
“看看,你们看看!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值几亿的油田股份就卖了5000万,这是卖国!怕都被他中饱私囊了吧。”巴达维亚港的民党办事处内,胡汉民将刚出版的报纸狠狠扔在桌上。
杨秋和国社崛起后,国内民党势力几乎遭遇灭顶之灾,龙济光更是把民党大本营的广州搅得四分五裂,最后引狼入室被蔡济民率领国防军来了个兜底。于是他和陈炯明、柏文蔚等人不得不远遁南洋来巴达维亚寄居。后来陈其美入狱,黄郛等上海民党要员也陆陆续续赶来汇合。
国内回不去,他们这些遗老遗少只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南洋,加之早期杨秋要专心解决国内和日本麻烦,后来又参加欧战实在是顾不上这块,反倒被他们在这里发展的有声有色。但这种好日子也要渐渐远去了,随着国社率先走出国门,陈果夫为首的急先锋迅速将国社推行到南洋华人中,白银危机和苏门答腊油田都是国社和国内资本涌入南洋的先兆,让他们格外担心最后地盘也要被蚕食。
胡汉民最激动,想当年他可是孙逸仙的接班人,和大总统宝座就差那么一点,现在全没希望了。所以一直对杨秋和国社格外仇视,说道:“应该联系上海,让章士钊和汪兆铭发动国会好好问个清楚!”他仗着资格老,所以完全不怕现任民党主席的章士钊和总务秘书汪兆铭放在眼里,动不动就直呼其名。
继续怒道:“还有李烈钧,不知道在搞什么鬼!封了个少将师长就被收买了,连续7年都缺席代表大会,这还是我们党人吗!应该撤掉他的委员身份。膺白,你说对不对?”
胡汉民说完后扭头去看黄郛。这位跟陈其美盛极一时的前沪军军长退出军界后就失势潦倒。如今在南洋还是靠当年黑帮管理苦力那套东西赚点钱。和以前比实在是天差地别,所以心底颇为空落,附和道:“展堂说的不错。这是个打击杨秋的机会,不能白白放过。”
两人一唱一和大有立刻把杨秋拉下马,但坐在角落里的陈炯明和柏文蔚却一言不发。最后前者干脆拍拍屁股:“你们聊着吧,我先回去了,这几日海军一直在港外巡游,我去看看船回来没有。”
“对对对,你们聊。广州那边还催我把橡胶运回去呢,这一天几份电报实在是烦人。”陈炯明一走,柏文蔚也不愿意留了,干脆也借口有事离开。
见两人相继离开,胡汉民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呸!什么东西,还以为是都督呢?膺白,你看看这些人。还有些当年的样子吗?都要学孙逸仙那样。带个日本婊子躲在夏威夷当缩头乌龟吗?”
听他越说越难听,黄郛连忙拉住他叹口气:“算了展堂。竞存和烈武也是想图个太平。他们一个搞船运,一个搞橡胶也不容易,这些年要不是靠他俩提供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