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场大屠杀就已经无法挽回。
这些红了眼睛的桂军不仅冲在了最前面,所过之处更是不留一个俘虏。等蔡济民得知城内的消息想要制止时,桂林城的大街小巷已经被尸体铺满,如泉的鲜血顺着被挖得坑坑洼洼的道路流淌到河沟里,流到几里之外都没能被稀释掉。
下午五点,当杨秋带蒋百里和苗洛抵达时,凤凰山最后一位滇军士兵也放下武器,桂林大战在经历了九个小时的血腥鏖战后落下帷幕,此役中唐继尧部一万三千多滇黔和土匪联军中有6000余人被击毙,其余全部被俘虏,等待他们的将是广西百姓的怒火和遥遥无期的劳教生涯。
梅又臣率领的卫队在保护唐继尧前往日本公使馆的最后时刻被情报员带领士兵堵截,唐继尧本人脚部中枪,最后在刘存厚和几个死忠的保护下才勉强躲进日本公使馆,随身携带的价值400万的法兰西银行支票因为陈浩辉救援时故意失手扯烂衣服被国防军缴获。除此之外还在被击毙梅又臣身上也发现了价值五十万的日元支票,卫队中还查抄出从两省搜刮来的570公斤黄金。
国防军死伤600余人,大部分都是开始阶段和巷战中牺牲负伤。而后来得知,未能随陆荣廷逃走的广西第一混成协和两个巡防营总计3213位士兵中除了战死和投降外,其余117人被唐继尧集体处决。
这场战争告诉世人,如果还无法实现真正的统一,那么随着那些经历过狂热的革命浪潮,野心更大的新一代年轻军阀们逐渐掌握大权,内战漩涡将很可能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残酷。这场战争同时也在告诉所有人,那就是随着广西被国防军控制后,云南已经成为了西南孤岛,一个统一的大西南已经跃然眼前。
。
第一七八章 大选前的添头
将目光移向湖北。
当一千多公里外枪炮正酣时,年轻的薛慕华(书友客串)坐在寇蒂斯竞速机里不停向外张望。
他的父亲是福建漳州人,家境殷实的爷爷让父亲去法国留学,在马赛认识了苦苦挣扎求生的母亲,一位美丽的匈牙利女孩,两人结婚后远渡大西洋并且在俄亥俄州有了自己。
偶然机会让他学会了飞行,并迅速迷恋上了自由飞翔的感觉,甚至去年意土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公开在报纸上征召志愿飞行员后,他还想过去报名。他并非奥斯曼帝国的忠实拥蹩,只想去获得一次不需要钱且可以长时间飞翔的机会。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行,正当他沮丧的时候,在美国华人圈很有名气的致公堂忽然来找他,说国内也开始组建飞行队,需要有经验的飞行员。他当时还将信将疑,直到人家拉着他一起挑选飞机,还带他见了另一位飞行员和数十位机械师,并且一口气买了十五架价格昂贵的寇蒂斯竞速机后,他毅然拜别父母踏上了回国道路。
他回来了,并且见到了比他更年轻的国防军司令杨秋,还得到了足以让美国同行们羡慕的飞行工作。半年前当高耸入云,壮丽绝伦的巫峡天堑从机翼下掠过后,他抵达了位于重庆郊外的西南航空学校,并且正式被授予国防军飞行队的番号。
不需要钱就能自由飞翔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但很快又郁闷了,因为半年来除了偶尔帮铁路公司勘测地形外,飞行队除了训练就是训练。飞行员倒是多了二十几人,每月拿让陆军眼红的工资,却无所事事让大家很郁闷。
好几次去找冯如,但那家伙现在不上天了,带几十位机械专家和十几位奥匈帝国机械工程师过起了半隐居生活,说要在三年内突破发动机限制,研制一款可以媲美欧洲的超级飞机。超级飞机还没见到,飞行队已经发霉了。
无所事事的大家只能把过剩精力放在了飞行上。为此还导致发动机长期磨损造成了三起事故,损失了三架飞机和飞行员,还好那位年轻的司令似乎不在意损失,反而向发动机技术最好的德国采购了第二批80台。航校自己按图纸仿制这种竞速机。
这次他是接到湖北政府邀请,和一位伙伴驾机配合政府对将要修建的汉阳至襄阳公路进行勘测,正当他面对山脉和树林越来越无聊时。一个电话让他兴奋了起来。
有敌人来了!
一支据说是国内最好的北洋军试图打破和平,陆军需要飞行队帮忙找出他们的位置。
十一月的天空已经非常寒冷,就算有皮衣皮帽还有防风镜,大风依然将身体冻得僵硬,当然这还不是最恼人的,可气的是驾驶在欧洲都能排的上号的竞速机,飞了两天居然还没找到一支据说有三千人的部队。太丢人了!
他慢慢向左偏斜了一些机翼,从时间算再飞五分钟应该就进入河南地界。那里并不是国防军的防区,但这没关系。。。。。。司令说,目前的中国天空都属于飞行队!
机翼下透亮的潦河。前面就是新野,一个父亲口中很有名气的城市。
正当他准备驾机飞跃新野城去看看时,河畔一道长长灰线陡然跃入眼帘。勘测飞行虽然无聊的很,但却让他锻炼出了如何分辨地面目标,长长蠕动的灰色肯定不是毛虫,于是他立刻一压机头,迅速下降到200米高度,向灰线飞去。…;
地面上的吴佩孚已经发现了薛慕华。第一次见到飞机的他也有些意外,虽然听说上海有支华侨飞行队。日本精锐炮兵中也装备了观测飞机,但湖北。。。。。。杨秋有飞机真很意外。
发动机的嗡嗡吵闹声让胯下战马变得非常不安。士兵们更是瞪大眼睛,好奇看着这个“大老鹰”一遍遍从头顶掠过,就连“刺耳彭”也惊讶异常,指着天空中的寇蒂斯竞速机问道:“子玉,这就是飞机?”
吴佩孚脸色渐渐凝重,是什么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自己被发现了!“开枪驱散它,其它人全体跑步前进,一个时辰后必须赶到襄阳城!”
几个胆大的士兵举枪啪啪就打,虽然木头和帆布很不耐子弹,200米足以钻出几十个窟窿,可这玩意毕竟是竞速机,而且薛慕华见到士兵举枪就料到要坏事,早一步拉高升空向南面的襄阳城踩下油门(早起飞机都是脚踩油门)狂飙而去。
当他驾机掠过襄阳城时,不仅没开心反而出问题了。襄阳是中原要地又以土地肥沃著称,城内人口众多,见到头顶上一只嗡嗡叫的大鸟飞过来,顿时如炸开了锅一般,除了胆子大的还在张望外,剩下的全都被吓得满大街乱窜。
驻扎襄阳的是42团,27岁的团长韩勇是四师师长石小楼的同学,参加北进、也打过武胜关和小仓山大战,还在第一期军官速成班中学习了四个月。他见到飞机总算不像普通人那样紧张,哈哈几声对士兵笑道:“笨蛋,慌个屁,那是我们的飞机。”
自己人总归是放心的,可问题又来了。薛慕华一番手舞足蹈,又是摇机翼,又是摆尾转圈,可下面这帮大头兵根本不明白自己的意思,还频频向自己挥手致意欢呼。
由于是临时任务,他忘记带专门用来传递消息的空投竹筒,白纸倒是有几张,可不放竹筒就这么仍,还不知道飘到哪里去呢。侦查消息没法传递,这可是要么命了,眼看再有一会北洋杀过来了,要是误了大事自己被骂是小事,天知道司令会不会发火裁撤光吃饭不做事的飞行队,所以干脆咬牙选城外一条还算平整的黄泥路强行降落。
降落并不顺利,看起来平整的黄泥路实际坑坑洼洼颠簸无比。眼看要刹住轮子了,一个大坑陡然出现,机头猛地栽了进去。
“法克!。。。。。。难怪省政府要修路。”赶来的陆军士兵傻傻看着狂喷美式国骂,英语和中文夹杂的薛慕华从机头冒烟的飞机里爬出来,也不知道是该上去帮忙把这个两层翅膀的木头鸟扶起来,还是应该先敬礼(他是准尉军衔)。
这时韩勇也骑马赶到“事故现场”,见到飞机损坏心疼骂道:“还愣着干什么?快拖出来啊!去城里找几个老木匠来,看看能不能修好。”
“行了。这事我自己来吧。”听到他居然找木匠,薛慕华也懒得和这些大头兵啰嗦,说道:“少校,你快准备战斗吧!我在襄阳城北面四十里外发现了一支北洋军。现在应该已经越过了省界,人数不少,应该就是指挥部说的。。。。。。。”他还没说完呢。留着小胡子的韩勇已经激动的跳了起来:“北洋!我就知道,准往老子这边来!都他妈愣着干嘛?没见过飞机吗。。。。。。准备战斗!”
要开战了,韩勇和士兵呼啦啦一下全跑了,薛慕华这才发现居然把自己一个人丢在了野地里!气得直跺脚:“法克,我法克你,你倒是留两个人帮我拽出来啊!”…;
等薛慕华终于找来一匹马帮他拉出飞机进入襄阳城时,城市大街上已经空无一人。驻扎在这里的国民警卫队营正挨家挨户要求大家尽量不要出门。一个时辰后,零星枪声率先从北门外的小姑岭打响,因为这里是襄阳城四周的最高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战斗全部集中在了这里。
下午四点,第一批炮弹落到了小姑岭,12门日产75毫米野战炮以每分钟五枚的匀速不停轰击山头阵地,韩勇很快就发现这支部队很不同,不仅炮打得准,而且炮弹分布很有层次,从左至右不疾不徐几乎把阵地给轮了一遍,一看就是久经训练的部队。
由于师属精锐炮兵团一直部署在武胜关防备北洋。迫击炮产量不大又要优先供应五师,所以42团手里只有2门75毫米仿克虏伯野战炮和6门57毫米过山炮。在炮兵上被压制的很厉害。
幸好42团也并非一般部队,从血战武胜关开始大部分士兵都习惯了在炮兵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作战。小姑岭又是重点区域,工事修建也比较坚固。
吴佩孚神色从容,没有其它北洋将领那么急躁,亲历了日俄战争后他很清楚足够炮弹覆盖意味着什么,所以在压制了敌炮兵后,依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