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必须对地中海进行有效的支援。他还要求双方一起发表对日宣言,并希望中国在八月底到期后,收回库页岛油田。前两个要求是被胡德号沉没逼出来的,由于俾斯麦和维内托级都是30节左右的快速战列舰,英国海军除了乔治五世级外,其它都是25节左右的慢乌龟。两艘纳尔逊更只有23节,一旦敌人出来“遛弯”根本追不上。加上英国已经损失三艘航母,所以他需要更多的航母力量。因为通过安达曼、塞舌尔和米尔斯克比尔三场海战已经证明,航母和飞机将决定未来的海洋霸权,尤其是几天前的米尔斯克比尔海战,如果不是剑鱼舰载机击中黎塞留号导致其减速,靠四艘女王和复仇者级战列舰根本无法击败对方。中国印度洋舰队中的法**舰不能回欧洲作战,但三艘航母是例外,所以他需要一个保证,让英国能随时调用直至自己的四艘光辉级航母全面服役。
三个战斗机大队也是被逼的,因为法国海军被灭肯定会激怒希特勒,所以德军肯定会采取报复行动,英国必须尽快获得足够的空中力量保护本土。至于后面两个,则是出于制约中国的考虑。要知道,各国对日禁售后,日本无法获得必要的冶炼设备,所以巴厘巴板和巨港油田都没有修复。加上日本严重缺乏远洋油轮,所以只能看着巨量石油眼馋。相反中日联合开发的库页岛油田产量已增至五十万吨,根据当初的协议,日本可以拿到二十五万吨。所以一旦收回油田,势必让已经很紧张的日本石油库存更趋严重。这样,日本就会认为这是中国在故意打压自己,加上中英对日宣言,两国进入热战的概率会变得很大很大。何况他知道,杨秋一直希望英国早点对苏宣战,所以就利用这点做交换。
出人意料的是,杨秋居然很爽快的答应了全部要求。因为对他来说,将苏联彻底打入敌对阵营,远比对日宣战更重要!由于苏德之间缺乏互信,所以在败象未露前两国真正合作几乎没可能,但却可以断了英国后路。尤其是让美国提前介入。何况中英结盟后,日本也会意识到中日之战即将开始。
随着一项项提案迅速谈妥,中英距离最后结盟就差签字了。
就在这个时候,另一个人也已经非常非常着急。
“总统先生,这是罗斯福先生让我转交给您的信。”结束一天的会议后,霍普金斯立刻追到杨秋的临时住所,拿出罗斯福亲笔信。各国领导人用私人信件的方式交流,在这个时代很多,大家都认为这是促进私人友谊的好办法,所以杨秋和罗斯福也多次互相致信阐述立场解决纠纷。信里的内容不多。除了称赞中国在最关键时刻站出来的勇气外,主要写了他开始考虑向中英提供支援的事情,也再次提到希望中国能早日打通太平洋航线。
无论是丘吉尔还是罗斯福,都希望中国早点两线作战。因为以中国的国力,除非能快速解决一面,否则就是会陷入巨大消耗。不过既然已经答应和英国结盟,杨秋早就考虑好两线作战,所以看完后说道:“感谢罗斯福先生的支持,但我更想知道他和美国政府的战略是什么!”杨秋语气渐冷:“霍普金斯先生。请恕我直言,如果贵国继续这样观望,那么我们很可能输掉这场战争!我不是危言耸听,因为我已经答应丘吉尔首相。会在适当时候对日本宣战。说心里话,我并不想立刻对日本宣战,但局势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如果我不宣战。那么将无法通过马六甲海峡继续联络英国,我们和英国就会陷入各自为战。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粘合剂,需要罗斯福阁下尽快拿出确切的战略目标。如果贵国继续置身事外。。。。。。我是不会去打一场没可能胜利的战争的!”
霍普金斯一愣,这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杨秋对美国最严厉的批评了!看着他的严肃脸庞,首次有些紧张。“总统先生,罗斯福先生已经向国会提交租借法案,我相信美国政府不会放任纳粹威胁不顾的。”
杨秋说道:“我们两国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战前的贸易量就已经突破一百亿民元,而且我们也已经在菲律宾问题合作。但这还远远不够,作为一个才从动乱中走出来的国家,三十年的积累是无法同时应付日本和苏联的两面夹击的。所以请您转达我的口信,英国是不是能独自挡住德国我不知道,但如果我对日本宣战,那么我就无法在中亚和波斯湾继续保持进攻。这样一来苏联政府就很可能会配合德军进攻巴尔干、希腊、土耳其和中东,希特勒也会对英国本土进行无休止的轰炸,甚至会出兵西班牙。”
“我们已经在竭尽全力,罗斯福先生希望您能理解他的难处,国会内部对于出兵还非常的犹豫。”霍普金斯有些无奈的说道。因为罗斯福确实需要时间,而且也需要外部的刺激,所以才派他来先给中英点甜头,希望两国继续支撑下去。
两人谈完后,顾维钧主动送霍普金斯到门,等他上车后才回客厅,看向杨秋笑道:“看样子,罗斯福是等不急了。租借法案,。。。。。。这倒是有趣。”
“他心里很急,可惜政治上的束缚太多了。”
“是啊。”顾维钧很熟悉美国政治,说道:“国会那关不好过,上次大战被排挤后,美国民众也根本不想打仗,所以他只能先拿出这个租借法案。不过等您和丘吉尔明天签字,苏德意日他们就要考虑结盟的事情了。要是罗斯福还找不到突破口,英国恐怕会在半年内完蛋。”
杨秋微微一笑:“这要看丘吉尔的了。”
“看他?”顾维钧诧异的皱起了眉。
ps:没写好,删了改,改了删。。。。。。过渡一下。
。
。(未完待续。。)
第903章 援英空勤团
塔什干,硝烟弥漫。
炽烈的炮火洗劫着整个城市,战前的苏联中亚第一要塞城内破败不堪,到处都是被轰碎的瓦砾和残骸。137师步兵团的战士们蜷缩在一堵石壁后面,密集的子弹和炮弹不断落在他们四周。细小的碎石砸在钢盔上铛啷作响,偶尔爆开的火球中,总有不走运的士兵被炸伤。
一公里外的三层坚固矮楼内,四门苏军76毫米炮从窗口探出,在火炮四周足足有七八挺机枪交织成密集的火网,连续不断开火的76炮和机枪,挡住了137师步兵团的前进道路。为消灭这个火力点,已经有几十名士兵在冲锋时被打死。“开过来,开过来!”团长朱大奎双目通红,大声向后面赶来支援的一辆震雷1937式210自行榴弹炮招手。焊上防护钢盾后重达38吨的怪物得到信号后立即加速,宽阔的履带碾压着碎石,从一幢被大火焚毁的木屋冲了出来。
“干掉它!”朱大奎箭步而上,飞速爬到火炮防盾后面,指着前方的火力点大声命令。
短短一千米距离,震雷1937根本不需要抬炮管,等炮手调好坐标后,填装手立即塞入101公斤重的高爆弹。近距离平轰的210毫米自行榴弹炮威力惊人,四周的士兵只听到一声轰然巨响,外墙数米厚的矮楼一角就被炸飞,纷飞的石块和烟尘一直扩散到数百米外。
“再来!小心。。。。。。。”
炮手重新调整好坐标后,苏军的反击就到了。密集的子弹打得护盾铛铛作响,剩余的三门76毫米炮更是拼命开火。虽然76炮弹无法伤害厚厚的护盾,但炮弹还是延误了装弹速度。就在这时,天空中响起一阵嘶鸣声,两架机头上绘有黑无常的鬼车俯冲轰炸机从千米高空俯冲而下!
“空军来了。”
“是黑无常!”
战争充满了危险、枯燥和麻木,所以荷尔蒙旺盛的小伙子们总会想尽办法从战争中寻找乐子。尤其是那些天之骄子的飞行员。他们在自己的飞机上画上各式各样涂鸦。在这些标志中,黑无常是精英们的专利。
所以见到黑无常凌空而下,步兵团立刻爆发出一阵欢呼。
刘粹刚眯起眼睛,驾驶战鹰如同一只猎食鹰隼,呼啸而下,准确地将一枚500公斤高爆弹扔进矮楼。阻挡步兵团数小时的矮楼,如同膨胀的气球般迅速崩裂,刚才还嚣张的机枪大炮转瞬间就被全部摧毁。“妈的,现在才来!”朱大奎可不会说空军的好,看着嚣张的黑无常气呼呼骂一句。等僚机也投下两枚250公斤炸弹。将整幢矮楼都夷平后,他才扬起手下令继续进攻。
刘粹刚也不会在意陆军的想法,见到目标被摧毁无需再扫射,立即拉起飞机带僚机返航。
这样的场景,在以塔什干为中心的一千多平方公里内处处可见。东南半岛争夺、地中海风云和紧锣密鼓的开罗会谈都没影响到这里如火如荼的攻势,随着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包围圈的形成,塔什干战役在拖延数月后终于进入结尾。面对苏联的中亚第一要塞,战斗异常胶着。没有退路的阿帕纳先科率领三十余万苏军残军依托要塞城和东部山区,打得非常顽强。街道、小镇、山岭、清真寺等等都要反复争夺。与此同时。斯大林在彼得巴甫洛夫斯克被包围后,通过军事委员会下达命令,要求全苏联都行动起来,每个人都要参加到保卫苏联的战斗。任何惊慌失措者和胆小怕的死人都要就地枪决。从命令颁布日期,每名指挥员、红军战士、政工人员都应遵守一道铁律: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不许后退一步!
虽然斯大林命令尽可能在塔什干消耗中国,为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反攻争取时间。但在飞机和火炮的狂轰滥炸下,得不到支援,补给短缺的阿帕纳先科部还是被不断缩小包围圈。
漂亮的压线降落后。刘粹刚钻出了座舱。“队长,联队长让你一回来就去会议室。”
“好。对了,再帮我添颗星。”刘粹刚将头盔扔给地勤,指着机舱旁代表有效投弹次数的金星提醒道。
“好家伙,都快画不下了。”地勤点点头,数着密密麻麻的金星,暗想是不是画在另一边呢?刘粹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