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其实也是很无奈的,在其他各省都不同程度的遭遇到战火的袭扰之后,唯独两湖地区没有遭受任何的战火,虽然改名换姓了,张之洞也下台了,但是当地的百姓还是很感激他的,一旦朝廷想要拿张之洞开刀,那么就要先考虑到两湖百姓的反应。
好在张之洞本人也深明大义,并没有借助着自己在百姓之间的威望去做些让朝廷下不来台的事情,而朝廷的一些政策,在两湖地区也毫无阻拦的可以推广开来。加上张之洞年岁已大,基本上也没几年的活头,只等张之洞过世之后,再等个几年的时间,朝廷基本上就已经能够彻底的控制两湖地区了。
当然,这只是最保守的估计,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张之洞依旧还活着,但是朝廷通过几年的努力,也至少取得了一半百姓的信任,或许会随着未来的发展,也许在明年就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张之洞敢这么做,俄国人会这么做吗?恐怕那些高官不一定会这么想吧?
所以,王思锐的说法还是很具有参考价值的。
“陛下,您指的是列宁?”杨士琦再次开口道,王思锐曾经不止一次的提起过列宁这个人,甚至还通过中华帝国驻德大使秘密的与列宁取得过联系,这些事情杨士琦都是知道的,杨士琦只知道王思锐在国内的布局安排,在国外的他还真的不太清楚。
“对,就是他。”王思锐点了点头,“沙俄是否会倒台,很大程度上要看列宁推倒沙俄的决心到底有多大?但是此人身性极为谨慎,轻易不肯冒险,除非能够让他看到明朗的局势,否则的话,他宁肯待在后方摇旗呐喊,隔空指挥,也不会麻利的站出来。”
恩,想王思锐这种敢杀到前线去跟敌人火拼的皇帝,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几个,而除了开国皇帝以外,又有几个敢这么干的?而即便是开国皇帝,敢上前线的其实也没有几个。
列宁待在后方隔空指挥也纯属正常,而且这样做其实也是有利于指挥,毕竟一个经常上前线的高层,虽然能够激励士气,但那也是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一旦他死了,那整个政党就完蛋了。
“要想沙俄倒台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做两步即可,第一步是命令部队加紧攻势,在前线给俄国制造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暗中协助列宁,给他提供武器装备,甚至可以为他提供军饷,或者战术指导。但问题在于,沙俄倒下之后,我们能够取得什么样的好处?而如何才能够将我们的利益最大化?”杨士琦提问道,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必须要确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然后便以这个底线去做整个计划。
“目的还是那个,必须要彻底的占领秋明。”王思锐立场坚定道。
现在部队已经推进到距离秋明大约不到八百公里左右的位置,上千公里都推进了,难道还差这八百公里吗?况且,王思锐可是很清楚秋明油田的储量到底有多大的,说白了,王思锐之所以会答应英法等国进攻苏联,其根本目的就是因为王思锐看上了秋明油田。
多的不说,只要他能够将秋明油田拿到手中,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未来一百年,甚至两百年内,中国都将不会为石油的问题而发愁。用一场战争去解决未来几百年卡在国人脖子上的链锁,对于王思锐来说还是很值的的。
“如果部队恢复攻势的话,最快也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彻底的占领秋明,慢则半年。”徐世昌想了下目前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战况做出了一个大致的推算,虽然未必准确,但起码有了个参考建议。
“如果是这个速度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做两手准备,一边命令部队不慌不急的推进,一方面去联络列宁,为他提供武器装备,让他去推翻沙俄,而唯一的要求就是,等他控制俄国局势之后,我们立即停止攻势,将以实际占领区来划分新的领土。而部队接下来唯一要做的就是,确保在列宁控制俄国以前,彻底的占林秋明。”杨士琦说道。
如果以秋明为界,那么基本上等于中华帝国划走了俄国四分之一的领土,至于北边的无人区,那个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列宁控制沙俄,短期内必然无法理清国内的事情,中华帝国有的是时间去占领那些土地,让他们变成中华帝国的实际控制区域。
杨士琦的这个提议,是直接将列宁不可能答应他们直接将秋明划给中国的前提下而做出的改变计划,而且可行性也比较高。更重要的是,一旦这项计划能够成功,那么今年入冬以前,战争将会彻底的结束。(未完待续。)
469:列宁
德国,柏林街道的某座小屋内,列宁匆匆的从外面的街道上进入了这间屋子,打探了眼屋内的情况之后,缓缓的将头顶的帽子脱下。
德国可以说是列宁的大本营,但这里却并非列宁唯一的大本营,表面上,柏林是列宁活动的最活跃的区域,因为这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乡,列宁所采取的也正是这二位的思想。但是德国人对于列宁也并不算友好。
可即便如此,列宁也无法放弃柏林,这是政治需要,但是秘密的,列宁却将主要的活动地点安置于更靠近俄国本土的立陶宛,以及西部的芬兰境内。
不过列宁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虽说沙俄最近遭遇了寒潮,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亦或者是政权的稳定上,沙俄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也让列宁再一次的感觉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但是因为欧洲各国的封锁围堵,让列宁倍感失望,他根本无法得到任何的支持,寻求德国的支持?这个一点也不靠谱,列宁甚至不会怀疑,德国会不会直接将他交给沙俄?
大好时机就在眼前可列宁却始终无法集中精力去推翻沙俄政权,而他最缺少的便是资金和武器装备,什么信仰能够战胜一切,虽然列宁对外这么喊,但实际上他却比任何人都清楚,信仰的确可以幻化成战斗力,但是信仰却不能够直接让一支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瞬间变成一支军队。
信仰也不会变成武器装备,变成辎重粮饷。列宁有信心不发放给那些布尔什维克们一分钱的军费,但是他手中却不能没有钱,总不能让部队拿信仰当饭吃吧?活动经费总要有吧?
而正在列宁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一位外国朋友找到了他,并且宣称可以为他提供帮助,并且想要约见列宁见上一面。
“中田先生,很抱歉,最近外面的警戒实在是太严密了,我不得不小心一些。”列宁刚一进屋,便急忙道歉道。
“列宁先生,我可以理解,近期我们都需要谨慎一些。”中田郡英微微一笑,表示理解道。
“中田先生,之前您托人传话给我,说您愿意支持布尔什维克在俄国的行动,请问这是真的吗?”列宁也没有含蓄,直接道出了此次会面的主题。
列宁的谨慎,要远远地超出所有人的预计,沙俄虽说在欧洲的影响力不怎么样,但毕竟还是有些影响力的,一旦被沙俄的人给盯上了,列宁可就真的玩完了,而这种谨慎,让列宁在第一次起义失败之后可以全身而退。
所以,会面不可能会太久,列宁必须要抓紧一切的时间去商讨更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嘘寒问暖方面。
“是的,大日本帝国准备资助给您一百万英镑的活动经费,以及五千支毛瑟98a步枪,马克沁重机枪二十挺,步枪子弹十万颗,机枪子弹六万颗。”中田郡英缓缓的点头说道。
“哦?”列宁心中猛然一喜,一百万英镑的活动经费,还有五千支毛瑟98a步枪和二十挺重机枪,配备的弹药虽然不多,但是对于列宁来说,这已经足以称之为弹药无数了。
不过也仅仅只是那么一喜,列宁便淡定了下来,日本人为什么要这么大方的资助自己?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列宁可不认为日本人会是那种喜欢助人为乐的好人,日本人的贪婪,是整个国际上都很清楚的,而世界上讨厌日本人的国家也有很多,更重要的是,日本和俄国之间有过一些矛盾,但是因为中华帝国的强势崛起,让两国未能够在陆地上交接,所以到目前为止,双方并没有爆发出战争。
毛瑟98a步枪,若是放在以前,列宁肯定不知道这款步枪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毛瑟兵工厂研发的最新步枪。
但是随着中俄战争的深入,列宁对于前线的了解也是越来越多,所以他知道,毛瑟98a步枪并不是毛瑟兵工厂设计生产的,而是中华帝国自己根据毛瑟1898步枪自行改造生产的最新型号,这种步枪更加适合东亚人种使用,步枪与身体的协调性是经过重新的设计的,而如果支援列宁的话,那么无疑,选择毛瑟1898才是最好的选择。
日本人为什么不选择他们自己可以生产制造的三零式步枪?而要花费大代价去选择毛瑟98a?这里面又有着什么含义?
列宁隐隐的有种感觉,中田郡英似乎是在给自己挖坑,似乎只要自己一答应下来,那么就再也难以跳出来了。
“中田先生,很感谢贵国对布尔什维克的支持与信任,如果我们接受了这批援助,那么我们能为贵国做些什么呢?”列宁始终搞不清楚日本人的目的,但有不能久拖,还是决定隐晦的旁敲侧击一下,希望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你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即可,而这件事情对于你们来说,其实也只是一句话的事情。”中田郡英笑着回应道:“沙俄倒台之后,你们需要立即派人与中华帝国方面进行联系,协调停战示意,并答应他们的一切条件,同时以此为基础,反向中华帝国所要一批工业设备来发展自己。”
“可是这样的话,俄国也会陷入被动的。”列宁深深的皱着眉头,他算是明白了日本人的如意算盘。
以前欧洲各国是防备着俄国,同时也防着德国,现在俄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