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焙虻搅耍欢强吹街泄税幢欢⑶矣氲鹿瞬私涎现氐牧押郏宰约翰换峁钩赏病R蝗唬剂侄僬庵灰幌蚪魃鞯睦虾辏挪换嵘岛鹾醯孛叭患尤肓诵脊R浅偌父鲈虏握健⒌戎泄俗龀鼍龆ㄒ院螅撬挡欢ɑ峒尤胪斯髡健7凑哉庑┱渭依此担娌攀亲钪匾模裁疵擞巡幻擞眩裁赐煌模磺卸际浅兜啊�
在美国人的计划中,只要中国人不参战,他们打败地域狭小、人口较少、没有多少战略纵深的德国,打败民族矛盾一大堆、经济跟俄罗斯一样落后的奥匈帝国,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是有着绝对把握的。美国是个商业立国的国家,其政治家骨子里面都有着极深的商业意识,潜意识里,他们把战争看成是一种商业赌博,赢了,就赚了个钵满盆满的,输了,说不定就得蚀大本了。在布林顿的计划中,此次战争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取代大英帝国,成为世界上新的霸权国家;其次,还得在非洲和亚洲扩大自己地殖民地。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同时得到尽可能多的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只是,战争打了两年多了,这些东西,美国人一样也没有看到。不但如此,原先属于自己的美国最大的一块殖民地菲律宾落入了中国人的手中;原先固若金汤的后院南美洲,也与自己反目,转而投入了中国人的怀抱;原先计划中两三年就可以结束的战争打了两年多,不但见不到胜利地曙光。倒是自己处处吃鳖,中国人都把自己那块相当于几个州面积的阿拉斯加飞地占领。而且还威胁着国家地安全,这让美国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冷静下来。
已是华盛顿时间早上八点钟了。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布林顿坐在白宫会议室正中间的那把椅子上,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他的旁边,坐着美国几个军种的司令员,美国的参谋总长,美国情报部门的头,以及国务卿、副国务卿、几个重要部的部长,济济一堂的。不过,这些个美国大佬们的脸上也是阴沉得可怕,跟他们的总统一样。一言不发的。
等人都到齐了,布林顿这才说道:“各位,今天请你们来,是想要跟大家商量一个如何结束这场战争地办法。首先,我请我的智囊团负责人约克先生跟大家讲一下当前的形势。拍了拍手。一个穿着华贵、满脸学者相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根教棍,好象是来给学生们上课一样。约克先生朝着在座的美国大佬们矜持地点了点头,径直走到总统后面地那幅大地图上,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各位。我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当前战场的形势。在座的人中有不少军人。他们对战场形势的理解说不定比我们更深刻一些。不过,我所讲的。都是智囊团几十个成员经过两周时间认真研究出来地结果,对各位地决策可能会有所帮助。
在一九一八年四月二十日之前,战事总的来说还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在欧洲、南美占尽了优势,而同盟国则在亚洲、澳洲和北美洲一带占尽了优势,非洲基本上还是掌控在我们手中,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战略上还有着一定地优势。可是,仅仅一天,整个战局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四月二十号,是这场战争的转折点。
这一天,中国向印度和苏伊士运河区同时发动了进攻,事后分析,我们对中国人的行动判断上出现了一些错误。按照我们间谍传来的情报以及我们分析的结果,中国人反攻的主要目标是在印度,对苏伊士运河的攻击,只是为了牵制协约国的兵力而已,他们没没有马上占领苏伊士运河区的打算。四月初,中国航母分舰队曾经攻击了苏伊士运河区,把那里的防务设施炸得七零八落的,可是,却没有派登陆部队进攻,这更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推断。所以,协约国方面才放心大胆地从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半岛抽调兵力赶到非洲中部和南部,以应付中国人在非洲南部发动的攻击。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人战略部署相当的灵活多变,他们一看到我们对苏伊士运河区的防务并不是很强,马上就把反攻的重点放在苏伊士运河上面。五艘航母护送着三个军的登陆部队抵达红海,并于四月二十日发动了强攻。不但如此,他们对印度也一点儿没有放松,仍然在原定的时间发动了进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战略运输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已经强大到可以同时保证对两个大战场进行运输的程度,这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只看到中国在经济上的潜力,看到中国成为了一个庞大市场的潜力,却没有看到,或者是根本上忽略了,中国也有着军事上的巨大潜力,这使得我们在部署的时候老是出现问题。
中国人在这两个战场的攻击进行得非常顺利。苏伊士运河区战场,他们在第一波攻击中就登陆成功,那里的些许意大利部队对强大的登陆部队根本就毫无反抗的能力,而其它部队当时都没有进入战场,这让中国人捡了一个大便宜,仅仅一天时间,他们就在西奈半岛站稳了脚跟,并与三个军的协约国部队相抗衡。”
第二十七章 约克的分析(下)
“我们不得不承认,欧洲几个大国对此突变的应变能力还是相当强的。苏伊士运河区被占,对法国和意大利本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这两个国家表现得最为得力,他们甚至于不跟盟友们商量一下,就强行把正在西线作战的飞机抽调到苏伊士运河区。只是,法意两国飞机要赶到苏伊士运河区,得经过西西里岛和班加西两次转场,而且滞空时间少得可怜,而中国人以逸待劳,打得相当轻松。空战一直持续到四月二十八号,共有三千多架法意两国飞机被击沉,而中国航母编队的舰载机也损失得差不多了,不得不离开了红海。不过,这个时候,中国人已经在苏伊士运河区站稳了脚根,不但华南方面军的三个军在西奈半岛构筑了坚固的防线,而且原本要调到印度南部作战的中原方面军的三个军,也直接转运到苏伊士运河区。中国人部署在那里的兵力已经达到三十万人,完全可以与匆匆忙忙从欧洲赶来的法意英等几十万部队对峙,甚至于还占了一定的优势,毕竟他们派出来的可都是正规军,单单装甲师就有六个,装备了近两千辆坦克和两千辆装甲车,而且,这支部队是纯中国部队,没有如日本雇佣军火力不足的弱点,我们根本就无从利用。现在,苏伊士运河区的制空权暂时掌握在我们协约国的手中。不过。请各位记住,这只是暂时的,赵长春的航母分舰队正在接收从安达曼群岛转场来的新的舰载机,不日将再次动身北上。不但如此,我们得到情报,赵长春上将此次护送着一大批的飞机,那是中国人刚刚淘汰没有多久就重新启用的飞鹰一型飞机,那种飞机对机场的要求极低,甚至于可以在平地上自由自在地起降,很适合苏伊士战场。一旦中国人重新夺回了制空权。他们就将西进攻打埃及,或者北上攻打小亚细亚岛。从我们的研究成果上看,他们西进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毕竟现在在小亚细亚半岛上,土耳其军队在奥匈帝**队地配合下打得相当的不错。协约国部队由于被抽调太多,眼看着就要坚持不下去了。一旦小亚细亚失守,同盟国的战场将联成一片,对我们协约国将造成巨大的影响。北上,他们可以攻打俄罗斯,特别是截断俄罗斯欧洲部分与西伯利亚的联系;西进,中国部队将出现在西线战场上,给德国人以极大地援助;而且,说不定他们会直接进攻法国和意大利本土。彻底把协约国打败。对我们协约国来说,这几个可能性都是相当可怕的。
同盟国方面在印度战场上的进展也相当的顺利。英国在印度只有二十万的正规军,而且是二线部队。战斗力和装备上面,都跟中国人有着较大的差距。早在四月二十号以前,我们就判断出来,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顶多只能再坚持几个月而已。只是,没有想到,中国人进攻的步伐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快一些。东北战场上,中国部队和泰国部队已经打败了三个军地英国正规军和五十万的印度斯坦武装部队,其兵锋已经抵达吉大港一带,并于昨天占领了吉大港。幸好,印度如期而至的雨季挡住了中国人进攻地步伐。要不然,用不了一个月,他们就可以占领加尔各答了。现在,中国攻打印度北部的四个军正在吉大港一带休整,而把全部的防务交给了泰国部队。我们估计。这四个军将很有可能再投入到苏伊士运河区的争夺战中去。毕竟,现在印度东北部已经没有一支能够对同盟国构成威胁的部队,单凭着泰国的几十万大军就完全够用。
南部一带,虽然中国方面只投入了一个军,可是。抵抗的英国部队也只有一个军的二线部队以及五十万人的印度斯坦部队。南部的战斗相对来说要激烈一些。英国人利用地形逐次抵抗,步步为营。不过,仍然挡不住拥有坦克和装甲车地中国精锐的华南方面军的攻击。而且,中国人的助手太多了,几十万斯里兰卡部队,几十万泰米尔部队,虽然用来对付英国正规军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不过,用来打印度斯坦部队,那可是刚刚好。五月底,英印部队终于挡不住同盟国地攻击,开始大规模地后撤,英国的那个正规军,现在顶多只剩下一个师了。现在,中国人正带着斯里兰卡部队沿着东高止山脉前进,而泰米尔部队则沿着西高止山脉前进,而中国的一个空降师,则在雨季之前,占领了半岛中部的重镇海得拉巴,并在那里构筑了坚固的防线,从斯里兰卡空运了一个中国师和一个日本师驻守。几天前,两路沿着东西高止山脉与印度洋之间狭小平原进攻地部队都因为雨季地到来而停止了进攻,并转为防御。不过,十一月份雨季结束后,他们必定会再发动一轮攻势。而已经成为了孤岛的印度,即无枪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