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洋号称第一精锐,可是却没有和外**队作战过,对外第一枪,就从咱们十一标开始!”萧天的话坚定沉稳:
“日军不来便罢,只要出现在我安阳,哪怕我十一标打光了,我也绝不让日军有一个活着离开的!北洋第一精锐,我十一标就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个时候的萧天,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都要让所有的外国人知道,无论满清政府**无能到了什么程度,中国还有一个北洋,安阳还有一个十一标!
第九十八章 萧天声明
“那里,那里再给我安上几个人!娘的,眼睛瞎了是不,那么重要的地方,就放这么几个鸟人在这?”
司徒耀的大嗓门不断响起,几乎内黄每个地方随时随地都能听到。
相比之下,马弼和杨天云则显得沉稳得多,只是不断视察着各处阵地,不断弥补着有可能出现的漏洞。
“卖报,卖报!日本调动兵力,准备武力解决安阳事件!”
稚嫩的童声在不远处响起,司徒耀有些恼怒:“娘的,卖报怎么卖到老子这里来了?轰出去,娘的给老子轰出去!”
马弼捅了一下他:“哎,人家可原本就在这卖报的,是咱们抢了别人地方。”
“卖报,卖报,本地骗子猖獗,内黄十一标驻军指挥官管带司徒耀、马弼、杨天云上当受骗,损失惨重!”
本来悻悻然的司徒耀一下瞪大了眼睛,和马弼、杨天云面面相觑,大声叫道:“喂,卖报的,来三份报纸!”
顶多七、岁的卖报孩子一溜小跑来到三个军官面前,爽快地把两份报纸交给了三位军官。
三个人把报纸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却半点骗子消息也没找到,司徒耀大怒:“娘的小骗子,老子上当受骗的消息在哪?”
“卖报,卖报,本地骗子猖獗。。。。。。”那报童却好像根本没有听到一样,还在那里不断叫着。
司徒耀正想发火,马弼却苦笑着道:“耀子,咱们还没有上当?三个大人,上了一个孩子的当。”
“哪上当了。。。。。”司徒耀话才说到一半,忽然醒悟,想了一会,自己也笑了起来:“嘿,这倒不错,被骗着买了三份报纸。这小王八蛋,来人,给老子抓过来!”
报童被抓到司徒耀面前,却笑嘻嘻的一点也不害怕:“长官,报纸售出,您已经看了,概不退还。”
看到司徒耀恶狠狠地瞪着自己,报童有些害怕的后退了一步:“哎,我可知道你就是司徒耀,你别打我,我才八岁,你司徒大将军打一个八岁的孩子可不算本事。”
“嘿,你个小王八蛋,大帽子先给老子扣上了?”司徒耀被冲得哑口无言,半天才说道:“叫什么名字那?”
“回大人,我没名字,人家在麦地里找到我的,都叫我穗子!”
“穗子?”一听和自己一样,从小就是孤儿,司徒耀那些火气消失得无影无踪,马弼在旁怂恿:
“耀子,瞧叫没有,这小王八蛋眼睛长得和你多像,干脆,收他当你干儿子得了。”
本来也只是一句玩笑话,司徒耀却当了真起来:“穗子,卖报能有什么出息?干脆,做了我的干儿子,和我一起打日本人得了!”
“你让一个八岁的孩子和你打日本人?”穗子瞪大了眼睛,忽然颁着手指头在那盘算了半天:“不过好像当你干儿子,将来没人能欺负我了是吧?”
“当然,我司徒耀的儿子谁敢欺负?”司徒耀得意洋洋地说道。
穗子歪了一下脑袋:“得勒,那就这么着吧,让你拣个便宜算了!”
“你个小王八蛋,老子认你当干儿子,你倒吃亏了是吧?”司徒耀哭笑不得,自己这是拣了一个活宝了:“得了,老子占便宜了,成不?以后你小名就叫穗子,至于这大名,大名。。。。。。恩,我们要和日本人打仗了,从现在开始,你就叫司徒定倭!”
“司徒定倭?那么大人了,连个名字都取不好。。。。。。”穗子大不满意,嘴里嘀咕了声。
司徒定倭,小名穗子,孤儿,司徒耀义子,1908年4月13日,跟随司徒耀加入北洋第三镇第十一标步队二营,是年八岁。
1908年4月13日,北洋第三镇第十一标步队二营在内黄布防,积极进行战争准备!
13日下午,日本国驻清国公使伊集院彦吉发表最后通牒,限定安阳方面必须于4月18日前惩办安阳事件全部中国“凶手”,清国安阳知府萧天必须亲往日本安阳商会陪礼道歉,进行善后谈判。否则由此产生一切后果,将由中国方面独自承担!
14日,安阳知府,北洋第三镇第十一标标统萧天拒绝日本方面要求,同时发表声明:
“。。。。。。日人于我中国国土撒野伤人,前有二辰丸案,后有安阳事件,中国主权竟被践踏如此。萧天身为中国官员,绝不向日人势力妥协;萧天身为中**人,绝不向日人武力屈服。。。。。。
日本陆军近卫第二旅第四步兵联队近日进驻山东等地,大有攻击安阳之意,安阳是为中华领土,而外国武装竟猖獗如此,国家尊严无存,军人尊严无存!萧天并十一标全体将士明誓,日人武装若悍然犯我安阳,十一标全体将士誓必血战到底,维护国家主权,维护军人尊严,虽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绝不后退半步!”
萧天声明一出,举国哗然。
14日,安阳商人罢市,学生游行,声援萧天及十一标全体将士。
列强继续保持沉默,满清政府继续保持沉默。
在自己的国土上即将发生战争,自己的政府却用这种方式来应对,是为可笑,还是可悲?
15日,伍廷芳之子伍朝枢连同朝廷几个尚有天良之官员上书朝廷,请求朝廷拒绝日人无理要求,声援安阳,协助安阳备战。
折子是上上去了,但却没有了下文。
15日一日,伍朝枢接连上书七次,跪拜于宫门之外,泣血哀求。却只在傍晚得到了一个冷冰冰的回答:
“太后、皇上和大臣们正在研究商讨,此非你份内之事,不必再行操心了。”
“国家沦陷至此,朝廷糜烂至此,国家不国!”如丧考妣的伍朝枢回到家中,愤然大呼:“洋人在我国土撒野,朝廷却不闻不问,还有比这更加无能的朝廷,还有比这更加腐烂的国家吗?”
说着指着安阳方面放声大哭:
“萧天,萧天,你为国家死战,国家却辜负于你!你若身死,伍朝枢与你同赴九泉!”
第九十九章 “真军人者,唯萧天一人尔!”
16日,规模浩大,席卷全国的抵制日货在中国各地爆发!
“安阳事件”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二辰丸案”,而此次事件却正是因“二辰丸案”而起。
17日,抵制日货进入最**,部分城市甚至发生焚毁日本国旗事件。
日本坐不住了,列强也坐不住了,美国、英国、法国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冷静,尽量用谈判的方式解决此次争端。
日本采取了强硬立场,坚持必须在中国方面满足了自己的要求之后才有坐下来谈判的可能。
慰问电雪花似的飞向安阳,大量青年开始赶赴安阳,准备参与发生在安阳的任何事情。而在这个时候,满清政府却不再沉默了。
一些激进青年遭到了秘密逮捕,许多青年在赶往安阳途中遭到逮捕,驱赶。
革命党、南洋同盟会也开始派出秘密使者,与十一标进行接触,在表示对十一标在维护国家尊严方面做出的态度表示赞赏之后,愿意与十一标进行合作,但这些要求,却都被萧天礼貌地婉言拒绝。
17日,一篇署名为“汪精卫”的文章发表在南洋报刊之上,在这篇文章之中,笔名为“汪精卫”的作者竭力赞颂了萧天的民族气节,竭力讴歌了十一标的军人气节。并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支援安阳,反抗倭寇。
当萧天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笑了,汪精卫这个名字,由自己而始终于诞生了。
同日,一个叫蒋志清的留日中国学生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扼腕长叹,也许自己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该来到日本,而是应该选择留在安阳,这样自己就能亲眼见证,亲身参与到这一大事件之中。
同日,中国士官三杰中的蔡锷和张孝淮聚于蔡锷家中饮酒,酒宴上只有两个人,但却放了三副碗筷,蔡锷和张孝淮举杯而敬空着的那张位置,蔡锷拍案而道:
“今日之中国,真军人者,唯萧天一人而已!”
“恨不能见萧天之面!”张孝淮仰天长叹。
是夜,二人共醉。
还是在同日,德国。
深受德国兴登堡元帅喜爱的德国第七军见习连长蒋百里连夜被兴登堡元帅召见,在通报了中国国内发生的事件之后,兴登堡元帅询问蒋百里是否认得这个叫萧天的年轻中国人。
蒋百里在沉吟了一会之后回答:
“是的,我认得他,我们曾经有过短暂的接触。”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元帅又继续追问道。
“坚毅、勇武、刚强,百折不挠,他在中国最著名的事情就是在几乎濒临死亡的状态下,还杀死了日本陆军拼刺之王!”
“哦,那你认为此次这个人能够战败日本吗?”
蒋百里又想了一下:“我不知道,但不管胜还是败,萧天的名字已经足以名垂青史!”
“好吧,我曾经对你说过一句话,‘从前拿破仑说过,若干年后东方必出一伟大的将才,这或者就应在你的身上吧’,也许,我得考虑下收回这话,也许拿破仑的预言指的是萧天?”兴登堡元帅认真地说道。
“我一点也不生气。”蒋百里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当我在德国的时候,萧天却已经在我的祖国准备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和日本开战,和他相比,我远远不如,他才是真正的伟大人物!”
萧天的名字,自此响彻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