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哩!”萧淑然娇声叫道,“姐姐之言,淑然虽不是很懂,但淑然知道,军人打仗是不能受到瞎指挥的,文臣治国也不能受到武夫的兵锋威胁,双方要在一个皇帝的治理下,文武张弛有道,方能国之大兴。”
峰回路转,王灼华没想到如此突然变化,武媚娘的一番话竟将李子衿的激烈对峙瞬间就融会在了一种壮怀激烈的誓言中,此时王灼华无奈站出来,平静的道:“娘娘所言甚是,不过子衿话也是有道理的,一言兴国一言亡国,稍有差池,国有大变,永无宁日。大唐如今政事大变,听闻我父所言,我大唐将军对外屡战屡胜,灭国屠城视同寻常,从统帅到士兵个个气焰滔天,浮躁只当天下再无一人能敌,越是如此,灼华以为,越要谨慎,利器可伤人亦可伤己,如此利害冲突,方告知陛下,时下而论,若引得武夫雄心勃勃,军队势大,乱了平衡之道,朝野动荡,武夫当国,若有战事,只怕皇帝指挥不了一意孤行在外将军,战术尚可,若是大的战略和皇帝相差极大甚至违背,到底是听谁的?此有亡国乱政之危。正如娘娘所言,圣贤治国,文武互相要监督,如今大唐将军的权利太大,士人势弱,民心只怕要化作虎狼。不能循旧制风俗,安心旧习,此固然有民心可用,可一旦直至征伐,再强大的国家也会走向灭亡,如今的国政在灼华看来,便有违万古之道,不求自安而求自乱,。”
武媚娘心下明白,这又是一个开始,从容微笑道:“灼华妹妹果不愧是饱学之士,却何以出此世俗之言?民心思变,若安于现状,那我等现在还居于山林之中,茹毛饮血呢。妹妹当知因地制宜,我大唐国力正在上升期,民风彪悍,正是奋发向上,激变生强,进而咆哮世间之时。治国,怎能因循守旧。创新的人生,守旧的人亡。至于武人当国,更不必担心,大唐科举日渐扩大,自会造就一批士族,这些思想新潮,满腔热血的青年,由他们主政,昂扬士子,一杆大笔写就世间千秋,何逊马上健儿?”
“非也。”崔惊鸿起身淡淡的笑道:“灼华之意,一旦军政分离,烽烟将起,将在外不听君命,这些不读诗礼的武人若有逆心,必有亡国之危。不知到时作何应对?”崔惊鸿巧妙的将守旧创新的话题,引到谁也难以承担武人叛国的责任上,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再详尽的回答也不会有漏洞的。
武媚娘却轻声笑道:“若真有如此利害冲突,大唐有七大宰相组建内阁,为宰相者可谓人杰,法令可得当,可迅速平息叛乱。短暂叛乱不可能是国家大规模内乱,根本不会导致国家战力瘫痪。更何况天下永无不亡的皇朝,若真到此天也是当灭之日,不过能在兵强马壮之时,开汉人万古功业,扬我汉人千秋荣光,岂不比几位妹妹仅仅局限在一家天下兴衰荣辱更能较后人称赞,本后相信,我大唐若能被后世颂扬,必不是出了几个贤明英武的皇帝,也不是守旧之道使武人不能乱政,文人不能祸国,而是开阔的胸怀,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是敢盛天下四海的盛唐雄风,以此方能为后世谨记缅怀,这一点古往今来,有谁能做的到,那强汉霸世,可于此点,却着实不如我大唐来的大气魄,岂是因循守旧的浊浊之风能比的,三位妹妹的眼光还要长远点才是。”
此一答,锋芒直指大唐建国以来和新政造就促进的旷世雄风,如此雄风较之一家一姓为了天下而愚昧民众,龌龊苟利,境界又不知高出多少,王灼华、李子衿和崔惊鸿顿时觉得尴尬起来。
武媚娘环视含元殿一周,见无人应答,遂笑道:“刚才还说只谈风月的,怎么又论起国事了,以后千万不可如此,陛下喜欢风花雪月甚于女子整天忧国忧民哦,玲玉妹子据说剑舞不凡,不如献上一舞如何?”
单玲玉一叹,点点头。
就在此时,武媚娘环视众女,徒然拉下脸冷声道,“本后既为大唐皇后,六宫之首,当有职责管理后宫众嫔妃,今日有言在先,今后后宫诸嫔妃不得妄议朝政,更不得干政,这事昔年本后已是向陛下承诺的,凡坏本后承诺誓言者,虽陛下宠姬,世家天之娇女,决不轻饶!”说完将命人早已准备好的长剑,远远的抛给单玲玉,重新坐下来,冷冷的道:“舞剑吧!” 再不复刚才的春风和睦,凤眼含煞,微眯,像只正在吐信子的竹叶青。
秀女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初见面的皇后娘娘如此激烈冷肃,竟是一片沉寂,偌大个含元殿落针可闻,大厅内包括十来名不是很懂汉言的波斯舞姬都是挺直腰杆,默默的看开始舞剑的单玲玉,气氛沉重滞涩,喘气都小口小口的,僵硬的欣赏着。
大殿内,唯有单玲玉的长剑带起的刷刷声,再就是含元殿内回荡着的武媚娘娇媚赞叹的轻笑声,笑声、剑声交错升起,越发显得含元殿空旷安静的令人难受了,大唐皇后的气势一时间大海无量,震慑全场。
含元殿外小桂子探头探脑看了好一阵,待看个清楚明白后,便拎起衣角,猫步的往未央宫潜行而去,另一边,未央宫中李治舒服的翻了个身,正惬意的做着美梦呢。
※※※※※※※※※※※※※※※※※※※※※※※※※※※
小妖:这章码的很累,女人聚集在一起,太多,有点脱离掌控的味道。另外让那些期待后宫和谐的牲口们失望了,不过关于后宫矛盾不会多说,让武媚娘调教去吧,女皇媳妇就这好处。另还有两三章,小李同学就要下江南了,大唐的风花雪月这卷就要到此结束了,下江南的李治应该会低调着装。逼,毕竟不是主场嘛,到时会有一个很猛的妹子出场,猛得一塌糊涂,大家不要被吓到,这个妹子,前文只有两次提到她,有木有想起?还有更新慢,实属无奈,大四了总有些蛋疼的勾当也去处理。RO!~!
..
第八十一章 道阻且长,又是一个轮回
第八十一章 道阻且长,又是一个轮回
一路小跑到了未央宫,小桂子往未央宫里探头探脑的瞅了瞅,见里面静谧的滴水可闻,李治睡觉向来没有鼾声,安静的很,也不知醒了没,思索一会,挥挥手招来未央宫当值的小内侍,拉到远处,低声问道:“陛下还未酒醒吗?中途可曾要水喝?”
小内侍缩缩头恭敬讨好道:“没有呢,奴婢一直守在门前仔细听着,陛下一直酣睡到现在,看样子,怕是要睡到午后作罢,总管要有要事可告知奴婢,奴婢必尽心做到。”
小桂子猛地沉下脸,阴冷的盯住小内侍,小内侍也不知哪里得罪了这位老祖宗,赶忙跪下来请罪,小桂子摆摆手中的拂尘,直起身子冷冷的斥道:“看在你进宫不久,不懂宫里的规矩,又是个机灵人,杂家就提点你一二,在宫里,第一要守的就是这张惹事的破嘴,多做事少说话,更别问话,再就是那双眼,不该看的千万别看,该看的要看仔仔细细喽,今日也就是公公我了,要是换做陛下,非把你拖出去杖责二十脊杖,陛下最厌恶宫人多嘴多舌的了。”
小内侍吓得满头大汗,豆大的眼泪啪嗒啪嗒的滴在石板上,连连叩首,再不敢废话,他来之前就听说,当今陛下最烦宫内中官太监多嘴多舌,因此能进未央宫的反是那些木讷厚实的榆木之辈,做事勤快,闷头闷脑半天焖不出一个屁来,此时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两个大耳刮子,可是坏了老祖宗心里的好印象了。
小桂子没有让小内侍立马站起来,思索着还是要等李治自然醒的,否则哪怕他也不敢去惹李治的“下床气”,被从酣睡中叫醒的李治可没一点明君的气象,哪怕长孙无垢也别想得了好脸色,也算是真本色了,打眼扫了一眼战战兢兢跪在汉白玉台阶上的小内侍,用拂尘扫了扫地上的灰尘,小桂子干脆大刺刺的坐在台阶上,瞧着跪在身边低头的小内侍,好像看到昔年才进宫的自己了,心下不由软了三分,却出奇的没有让他起来。
“哪里人?”
“高州良德霞洞堡。”小内侍小心翼翼。
小桂子诧异扭过头,结结实实上下打量了好几遍,嘿嘿笑了笑,“小身板看不出来啊,瘦的跟根竹竿一样,杂家可听说关东的大汉历来身长七尺有余,威猛似那庙里的关二爷,你这孱弱的身子,一阵风过来都能挂树梢上,白白嫩嫩的倒像是我们江南水乡长出的水娃儿,那东北苦寒之地就没弄死你?”小桂子说着,放下手里的拂尘,唏嘘聊赖起来。
“总管说的是,小奴家穷,也就进了宫后才天天能吃顿饱饭,身子瘦弱,小时候是没少受村里里正儿子欺负。”说话间,小内侍眼角偷偷打量着这个大明宫所有中官太监仰望的存在,一副惊讶的神情,原来总管也不吃人,说话挺和气的,就是刚才发怒太吓人了。
“我说呢,原来是个苦哈哈。到宫里吃上肉了?”小桂子眼神恍惚道。
“嗯,第一天就吃上了,雪白雪白的软面饼和一块大肥的猪肉,油滋滋红亮红亮的,面饼夹着猪肉,总管别看小奴身子小,当时一口气吃了整整两斤面饼一斤肉呢,这辈子都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就是第一次吃的太多,之后恶心吐的苦胆汁都出来了。”小内侍尴尬的挠了挠头,见大总管静静的看着他,脸上竟是怜惜有加,大觉难堪,干硬的笑道:“当时好几天没吃,饥渴难忍,有失礼数,总管见谅。”
小桂子低头玩弄着李治赏赐的绿玉扳指,慨然长叹:“公公如今是熬出头来了,吃香的喝辣的,整天一门心思的伺候着陛下,一转眼已是整整十六年了,十六年前,公公我也被饿怕了呢。有过路的人,想喝口米粥都没有,更别说面饼和大肥的猪肉,老娘还在世时,只能被人打个半死偷了个梨子,总算让老娘临死前吃了一口好东西。这十多年呀,日子好过多了,好东西跟着陛下大江南北的也都尝遍了,奇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