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皇帝李治-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善游回头扫视众将,沉声道:“诸位大将,都是我薛延陀国勇夺三军的勇士,向来豪迈英武,不知何为畏惧。但是此刻我薛延陀虽已出兵三十五万之多”但情形并不妙!据本相潜伏在大唐暗探回报,大唐此次出兵我薛延陀十八万之多,唯一的目标便是对付我薛延陀!虽说,大唐的兵力比我薛延陀少了近一半,但唐军历来弓弩刀械,犀利精良,此次大战,一来志在扬威,二来也是为我薛延陀国争得存于世的地位,若是战败,恐怕,我薛延陀国不久就将步匈奴、突厥的后尘,成为草原上一段令人叹息的历史!”

    诸将闻言各自也是沉思不语”眉头紧皱。

    大唐近年来,百战不败,让众将心中着实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阴影,虽说有了一万弩,但心中还是七上八下,平静不下来!

    忽地,众将中一名体形彪悍的大将,出众扬言道:“大王,唐军虽强大,但我薛延陀的勇士”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大不了,杀出一各血路来,脑袋没了,不过碗大的一块疤”怕什么!”

    此人正是当初俊辱杨善游的薛延陀大将扎赤儿,此话虽说粗莽,但梯真达官闻言后,眉头却是舒展开来,笑着点头道:“扎赤儿所言,却是正理,薛延陀和大唐必有一战,非生即死!”

    扎赤儿大受鼓舞,旁边的杨善游也是一脸笑意,没有丝毫异色,看的暗中观察的梯真达官心中满意之极。

    砸了呕嘴,杨善游此时也开口道:“大王,大唐之所以强大,不仅是因为它的士兵能征善战,更因为地缘辽阔,人口众多,钱粮充足,哪怕屡战屡败,也很难动其国本,除非像隋朝那样动轨百万大军的溃散。

    但大唐也它的弱点:多是步兵,而且须镇守天下各道,机动力有限,本相猜测,这次唐军的骑兵,怕是仅有八万而已,远远的少于我薛延陀骑兵。

    此次大战,只要不是大败,能大幅度消耗唐军骑兵,我薛延陀就能避免了唐军一贯喜欢使用的大规模长途奔袭。

    相比大唐,我薛延陀国初建,虽富庶不及大唐,但我薛延陀还有漠北诸部健儿,却是天生的骑兵,拥有世间数量最为多也最为精良的骑兵,若是全国动员,怕是百万也是有的,如今大王准确抓住时机、果断出兵,携立国初始之威,兵锋正锐,细心策刮之下,和大唐在草原上决一雌雅,打败大唐,也是指日可待的!”

    相对于扎赤儿只会干嚎,杨善游却是分析的有理有据,诸将虽未说什么,但却是暗暗心折,草原上历来崇拜勇士,但脑袋算不上精明的他们,更信仰智者。

    梯真达官听了也是暗暗点头,一旁的扎赤儿在杨善游有意的亲近之下,这位豪爽的北方汉子,早已经放下了昔日的成见,此时看杨善游分析的如此透彻,虽不解其中之意,但也为他高兴,心中却又有点懊恼,挠着头,苦叹道:“怎么扎赤儿就没有像承相这般的如同草原一样高远的智慧呢。”

    众将闻言,顿时爆发出一阵轰笑,那梯真达官身后的杨善游也是豪气的大笑起来。

    只不过那扬起的头,那面上眯起的眼睛,在没有人注意下,却如蛇瞳一般,眯成了一各线。

    而此时,经过两天的赶路,李绩也率着唐军赶到了长城脚下…………

    ※※※※※※※※可爱的分界线※※※※※※※※

    娘子关,位于大唐晋州平定县城东北四十五公里处,雅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著名的关隘。

    因李治姑姑平阳公主曾驻兵于此而得名,史称万里长城第九关。

    娘子关楼头之上,是戍楼边寨,城外却是青山起伏,正值二月之时,雨水丰富,城外护城洱都宽阔了许多。

    塞北的初春,如今还刮着冷飕飕的风,“呼呼”地响着,但原来像一个个秃顶老头儿的树枝,此时却长起了许多嫩芽。

    站在宽阔的娘子关城墙上,看着长城外如泼墨般的夜色,李绩有点受不住西北风的袭击,紧了紧身上的甲胄,对旁边的秋仁杰道:“一切安排好了吗?”

    “秉元帅,战士们已经吃了晚饭,歇息了,入夜守卫也已经安排妥当,就等明日大军开拔了。”秋仁杰听李绩询问,赶紧回道。

    李绩颌首,扬了扬手上的“战贴”,拍了拍身前的城墙,叹道:“这两日连日行军,却是累了众将士,且让他们好好歇息一二,明日就要赶赴长城外,那里可是有一场大战呢。”

    “昔年蒙恬河套大战,用数万架春弩,只数日,尽灭了匈奴四十万大军,打的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如今轮到我大唐,有天帝之鞭,有刺天弩阵,正如敬业所说,何以让前人专美于前。薛延陀人既然来了长城脚下,给本帅下了战贴,那就是已经送到了本帅毡板上鱼肉,也不用再回去了,此时不杀,更待何时。”李绩尽管很疲倦,但说出这句话时,依然满含杀气,很冷。

    看得出,李绩对这北方胡人着实没有好感。

    “大帅,明天是一开始就全军压上,还是……”薛仁贵心中担心,上前问道。

    李绩挥了挥手,道:“先用千人队上前试探,看看他们为何有胆子敢到长城脚下耀武扬威,“哼哼,虽然有刺天在,但该注意的还是得小心点。”

    薛仁贵心服,得到了满意的答垩案,退下了。

    “一切尽在明日!”李绩喃喃的低语道。

    “一切尽在明日!”这也是众将共同的心声。!~!

    ..

第四章 最长的一天,斗将

    “娘子关的黎明,在鸡笼里睁开了眼睛,随着……喔、喔、喔VI一声雄鸡报晓,拥抱了一夜,亲吻了一夜的天和地,依依不舍地松开了手。

    晨曦驱散了黑夜,慈母般地降临人间,轻轻地从东边蛮狠霸道的撕开了笼罩在大地上浅褐色的绫纱。

    然后,又轻轻地、温情地唤醒了群山,唤醒了大地,唤醒了甜睡中的十八万唐军。

    清晨,荫绿的山谷里,百鸟啁啾,明丽的太阳光,照着盛开的攀枝huā树,乳白的晨雾,像轻纱似的,慢慢被揭开了,火红的攀枝huā,仿佛一片殷红的朝霞荡在山谷里。

    大清早起床,王三石揉揉还闭着的眼睛,拉起营帐的帘幕,一道金黄的阳光探进来,明亮而温柔,多么舒畅啊,又是新的一天。

    晓雾未散,娘子关外青翠的高山,还在茫茫的雾中,太阳并没有耀眼的光,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用纱巾蒙着脸,羞羞答答的,正努力地挣脱地平线。

    炊烟初起,一个个唐军纷纷从临时搭的行军军帐中走出,山鸡不再打鸣了,他们睡了足足的一夜,个个精神十足,接着就听见四野不断传来的各自伍长、持戟长的吆喝声。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空气清新,是读书的大好时光但今天对于十八万远征漠北的唐军来说,恐怕将会迎来最长的一天。

    伸了一咋,大大的懒腰,王三石重新回道营帐中,将甲胄穿戴整齐,作为大唐皇家军校的第一届毕业生,王三石的铠甲和一般将领是不同的。

    他的两肩绣着一只红色的三爪蛟龙,王三石每每穿着这一身黑色的明光凯,看着肩膀狰狞咆哮的三爪蛟龙”都不会忘记自己是天子门生,不同于普通人。

    轻轻抚摩肩膀上的红色三爪蛟龙,王三石地心神从未有过地清明,隐隐中满是紧张和激动,他缓缓握拳”看着粗壮有力的手臂,只感觉全身充满了力气。

    突然,大帐内一亮,营帐被人掀开了,晨光让王三石眼睛微微一眯,一缕精光不可抑止的一闪而过,王三石看着进来的人,笑了,一字一顿的道:“大唐是一最强的一我~们是一最强的!”

    那进来的人,正是当初给王三石解说龙骑军的小胡子,此刻听到王三石的所说,也握紧拳头在左胸,低低的咆哮道:“大唐是最一强一的一我们是一最一强的!”,两人相视一笑,如同知己”此时在其它营帐中,也传来一阵阵同样的咆哮声:“大唐是“最一强的,我们是最强的!”,十八万盔甲鲜明的大唐士兵列成整齐的方阵,排列在娘子关前的苇泽原野中,屏息凝神、目视前方……

    周围的空气凝重的好似凝固了一半”呼吸都不敢大声,人人肃穆敛色,只有风中的军旗在猎猎作响。

    队伍最前方”此次远征大帅的英国公李绩面无表情的跨坐在高头大马上,身后跟随着数十名将领,一字排开,人如虎,马如龙,一身鲜亮的铠甲在晨光中泛出森冷的幽光。

    今天,将是十八万大唐军和三十多万薛延陀大军首战之日”李绩看了看已经大亮的天色,深深的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已经沸腾了大半宿的血液平静下来。

    毕竟,像这样过五十万人的大战”足可以载入史册,以战役论之,作为此次大战的主帅,李绩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多少将领一生也未必能看到,更恍若亲自指挥了。

    突然一股微微的震动传来,大地似乎都震动起来,李绩心中猛地一滞,握住战马的缰绳双手一紧,骨节都发白了。

    “大帅,薛延陀人来了。”,旁边的薛仁贵阴沉着脸,拔马凑到李绩身旁说道。

    李绩精神一震,忙朝远方的方向看去,薛延陀骑兵果然出现在远方的原野中。

    渐起响起的马蹄声逐渐传来,好似连绵的惊雷滚动,连绵不绝,须臾之间,地平线尽头阳春二月刚刚冒出头的青草坡上,便烟尘大起,一道黑线在烟尘下隐隐展开,无边无际,望之骇然。

    随着滚滚雷声的临近,那被无数马蹄溅起的烟尘,冲上了天空,高空中原本轻柔的春风吹着的白云,转眼间竟弥漫起乌云了。

    深绿色的原野平原上,气势汹汹薛延陀铁骑带来的狂风,吹弯了苇泽原野上的杨柳和白杨的树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