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哲于是解释了一番,李卫国这才明白,原来这里的守军,并不能做到长期驻守,每隔一个月就得轮换,以确保战士们的身体健康不受影响。

    虽然这里的守军也可以吃到大米白面蔬菜和肉类,但可惜这里海拔太高,做饭压力不够很难煮熟,一般都是半生不熟的饭菜,吃一个月已经是极限,尤其是给远处的哨兵送饭,走到一半路饭菜就凉了。

    也就只有中华帝国神策军中最精锐的战士才能挺得住,然后就得迅速轮换,让守军下山修养一段时间然后再回来重新轮换。

    “原来是这样啊!”

    李卫国迅速明白了,在后世有高压锅可以解决问题,但在这一世,高压锅虽然发明出来了,不过却没有流行开,因为材料技术成本很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铝。

    好在中华帝国已经秘密开始大规模工业点解铝了,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用来生产高压锅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同时,驻扎在雪域高原上的军队数量不是很多,就算花费高价生产一些高压锅也是值得的,财政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不过,李卫国却想到了另外一个方法。

    “去叫人弄些生石灰和水来!”

    李卫国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后世流行的自发热盒饭原理,用生石灰和水,瞬间产生大量热量,足够把饭菜煮熟了。

    而生石灰和水,对于中华帝国的强大工业实力而言,资源充足,甚至可以用简直微不足道来形容。

    看到李卫国用生石灰和水混合后,把饭菜煮熟了,刘哲等人顿时惊讶万分。尤其周围值班的隘口守军战士们,顿时两眼放光,他们非常明白,如果有了那东西,以后就可以轻松吃上热饭菜了。

    只要有热饭菜,那么战士们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保障,就不会在影响战斗力了。

    “陛下,您真是神灵降世啊!”

    “这个原理很简单,就是生石灰和水进行化学反应时会释放大量热量,用来煮饭菜却是足够了。”

    “而且这种材料成本低,后勤可以充足供应!”

    李卫国顿了顿,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种食品——方便面。

    如果有了方便面,加上调料包,在加上自发热的生石灰和水,那么就可以为战士们迅速补充体力了。

    当然,后世的方便面是没有营养的,李卫国给军队提供的方便面,却不可能忽视营养问题,调料包和肉包、菜包都要保证量大充足,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士兵的体力和健康不受影响。

    再加上罐头食品,足以保证官兵们的营养和健康了。

    于是,李卫国结束了考察,返回山下,叫来西部战区后勤部负责人,面授机宜。

    很快,中华帝**方便成立了方便面工厂,专门生产军用方便面。同时,自发热的生石灰和水,也成立了专门的工厂。

    士兵的体力有限,需要考虑到士兵的单兵负重问题,所以军方要进行一系列测试,然后合理安排生石灰和水的重量分配比例,做到既可以煮熟米饭,又最大程度降低士兵的负重。

    方便面就这样被发明出来了,不过并没有被外界广泛知道,这目前只是中华帝**方的专用军需品。如果让敌对国家知道了这种速食方法,将极大的提高敌人的战场生存能力,所以需要保密。

    李卫国发明了方便面和速食方法,令雪域高原上的官兵们感激万分,宣誓一定要守好中华帝国的西大门,用实际行动报答李卫国的恩典。

    回到西都伊犁行宫,李卫国接到了一个新报告,令他皱起眉头。

    “陛下,我们的情报显示,沙俄帝国在里海巴库区发现了大型油田,如果让沙俄开采成功,不但满足沙俄自己的石油消耗,恐怕战时还会卖给英法等协约国。”

    李卫国点点头,道:“巴库石油储量丰富,不但能够满足沙俄自己的需求,还可以出口给英法等协约国,一旦那样,我们就算切断了波斯湾的中东原油,英法也可以从沙俄帝国获得。”

    李卫国来到窗前,负手而立,道“通知兵部,针对巴库地区,重新制定一份作战计划吧!”

    沙俄帝国发现巴库石油区,同样比历史上提前了很多年,这让未来的战争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了。

    但李卫国不惧,就算历史完全改变了轨迹,他失去先知先觉的能力,也可以凭借未来人的远见,一一将问题化解开来,使其朝着有利于中华帝国的方向发展。(未完待续。)

第488章 最后一个藩属国投诚

    原本李卫国并没有在西线战场主动出兵的计划,而是前期在西线防守,让欧洲人自己内耗,将中华帝国的军力和财力集中到东线太平洋战场,专心对付美日,因为美利坚的综合国力是协约国当中最强大的,必须要先打趴下才行。

    但是,沙俄帝国在巴库区找到了石油,而且巴库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产区之一,若是李卫国置之不理,中华帝**队在里海继续执行战略防御任务,任由沙俄帝国开采石油,支援欧洲战场,那对中华帝国影响很大。

    因此,在李卫国的要求下,兵部重新修订西线战场防卫大纲,在确保已有的战略防御态势情况下,西线将防御圈从现有的科佩特山脉,向布哈拉汗国(今土库曼斯坦全境、哈萨克斯坦部分)境内推进,越过卡拉库姆沙漠,直接推进到里海沿岸。

    历史上的布哈拉汗国,虽然没有被沙俄帝国彻底吞并,但也失去了部分里海领土。同时还受到大英帝国的侵略。

    这一世,李卫国制止了沙俄帝国向东方扩张的脚步,第六次中英战争后,把英国的势力也赶走了,彻底将艾乌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哈萨克汗国等西域国家,从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的铁蹄中解救出来,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国。

    不过,这布哈拉汗国是在去年底最终摆脱沙俄帝国和英帝国的影响,彻底倒向中华帝国的。因为即便中华帝国将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赶走,布哈拉汗国国内亦潜伏着大量的英俄间谍和亲英亲俄的实权派人物,他们影响着布哈拉汗国的决策,一直拒绝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国。

    在这个问题上,李卫国一开始并不着急,只需要中华帝国不断强大,最终布哈拉汗国会屈服的。

    但随着英俄结盟,以及协约国阵营和同盟国阵营的对立,这让布哈拉汗国的国王和大臣们似乎看到了在夹缝中生存的希望,两大阵营对立,布哈拉汗国两边讨好,这让布哈拉汗国有了可乘之机。

    于是,英俄不希望布哈拉汗国倒向中华帝国,一边保证不再侵略布哈拉汗国,一边还要提供各种援助。

    同样,中华帝国也不愿意让布哈拉汗国倒向英俄,因此也经常性提供各种援助。

    布哈拉汗国就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了下来,甚至不断壮大。

    然而,随着李卫国决定发动甲午战争后,中华帝**方在西线准备采取防御策略,大规模修建防御性军事设施,这引起了布哈拉汗**方的警惕。

    布哈拉汗国在中华帝国境内也是有同民族同袍的,甚至有族人都加入了中华帝国神策军,并在西部战区服役。通过这些族人,布哈拉汗**方知道了一些情报,虽然不能判断中华帝**方有何军事行动,但积极进行战备这件事得到了肯定。

    布哈拉汗国国王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大臣们和军方一致认为中华帝国在科佩特山脉修筑永备防御性军事设施,部署重兵,似乎是准备打仗。

    显然,布哈拉汗国的军事实力就算这几年快速发展,却也达不到威胁中华帝国的程度,当得知科佩特山脉部署了十万中华帝国神策军时,布哈拉汗国的大臣们,都敢肯定那是用来防御大英帝国和沙俄帝**队的。

    科佩特山脉的军事设施,都是防御性的,这表明中华帝国将在边境线打防御战,那么敢于进攻中华帝国的大英帝国和沙俄军队,无疑要进入布哈拉汗国,然后向科佩特山脉的中布边境发起进攻。

    布哈拉汗国国王和大臣们顿时吓坏了,他们很清楚,中华帝国大规模修建防御性军事设施,就是把战场设在科佩特山脉一线,如果打起来的话,整个布哈拉汗国都将变成战场了。

    那是什么样的结果,就好比历史上的日俄战争一样,在中华领土上开打。

    中华帝国虽然是文明帝国,不可能派兵进入布哈拉汗国境内同英俄军队开战,但科佩特山脉就是边境线,中华帝国神策军守在边境线上,子弹和炮弹还是要落到布哈拉汗国境内的。

    布哈拉汗国国王顿时吓坏了,这是要废墟布哈拉汗国的节奏啊!

    到了这时,布哈拉汗国国王就不能在中立了,因为中立的结果,必然是中华帝国和沙俄帝国、大英帝国在布哈拉汗国的领土上开打,受伤害的还是布哈拉汗国人民。

    必须要选边站了,只有选边站,才能从中华帝国或者英俄两国一方获得援兵,避免整个国家都变成废墟。

    这时候,各**队的军素养就体现出来了。

    布哈拉汗国亲英俄派大臣们自然反对布哈拉汗国倒向中华帝国,声称如果成为中华帝国的藩国,那么就失去了外交自主权和军事战争权,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希望布哈拉汗国国王选择协约国阵营,维护布哈拉汗国的独立性。

    亲中华帝国派大臣们则反对布哈拉汗国倒向英俄阵营,指出英俄军队是最没素质的军队,一旦投靠英俄,布哈拉汗国将成为英俄殖民地,布哈拉汗国人民将被英俄奴役,想想当年没有中华帝国的介入,布哈拉汗国遭到沙俄的入侵,遭到大英帝国的入侵,多少男人战死,多少美丽女子被糟蹋,多少牲畜被掠夺走。在看看中华帝国,可没有做出这些丧尽天良的事情。

    布哈拉国王犹豫了三天,最终还是选择倒向了中华帝国,毕竟中华帝国的口碑远比沙俄帝国和大英帝国好得多。

    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