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2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功率远远达不到长时间驱动潜艇的能力,同时电器在当时的欧洲是个高端货,只有有钱人才能够接触的到,霍兰显然只能望而却步了。

    随后,霍兰本着试试的态度,将他的设计图纸寄给了大清帝国驻伦敦公使馆,这个公使馆实际上不归大清帝国管理,只是李卫国在伦敦的一个外教办事处。但办事处的官员都知道李卫国求贤若渴,早在1860年时就提出了弱国近海防御利器是水镭和潜艇的伟大理念,因此工作人员对于潜艇的未来发展不做怀疑,本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原则,给了霍兰一笔路费,送他一家去了上海。

    就这样,霍兰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去了美国,而是带着他的潜艇设计图纸到了中国,正赶上李卫国成立潜艇科研工作组,霍兰便加入了。

    李卫国得知霍兰被拐到了上海,当时可是相当的高兴。立刻召见了霍兰,并看了他的设计图纸。

    霍兰设计的潜艇,从第一艘开始就是现代潜艇的雏形了,历史上之所以到了80年代后期才制造出来,主要是因为欧美的大型蓄电池发展缓慢,无法给霍兰潜艇的电动机提供强大电能,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霍兰没有背景,穷人一枚,也没钱制造潜艇。

    但这一切在李卫国面前就不是问题了,因为他一来不差钱。可以给霍兰大笔研制经费,二来蓄电池这玩意在后世连小学生都会制作,李卫国更是不在话下,大型蓄电池组对他而言同样不是什么难题。

    于是,李卫国找来巴尼特等化工专家,给他们讲解了铅酸蓄电池原理,让他们着手开始研制潜艇用大型铅酸蓄电池组。

    对于巴尼特等化工专家们来说,很多东西只要一个灵感提醒他们就会制造出来,而大型铅酸蓄电池组并不是难题。对他们而言开始不知道时难如登天,可是一经李卫国提醒和讲解,瞬间变成小儿科问题了,于是霍兰的潜艇用大型铅酸蓄电池组很快便研制成功了。

    而霍兰也得以施展抱负。亲自主持建造他亲手设计的霍兰一号潜艇了。

    时隔三个月时间,当李卫国再次莅临潜艇工厂时,一艘80吨的小潜艇已经完工了,霍兰正组织人手对其进行潜水实验。

    霍兰屁颠屁颠的跑到李卫国跟前。恭敬的说道:“我尊敬的王,您来的正是时候,请您看看我设计的潜艇。她已经具备作战能力了!”

    李卫国一听顿时变得兴奋起来,问道:“当真?你的这艘小潜艇可以炸沉英国人的战舰吗?”

    霍兰有些哭笑,要知道他也是英国人,对于李卫国这么问有些不适应。

    不过霍兰不在意这些,他是个科学家,无国籍无国界,战争的事情跟他无关,他只关心他的科研成果,谁在这方面帮他,他就为谁卖命,其他的事情绝不关心。

    “是这样的,我尊敬的王。”霍兰整理了一下思路,续道:“这艘潜艇可以携带两枚水镭,将水镭布设在敌舰经过的航道上,便可以将敌舰击沉。如果您要用这艘潜艇参加海战的话,恐怕就变成自杀式袭击了。”

    自杀式袭击?你还is呢!

    李卫国问道:“为何是自杀式袭击?”

    霍兰说道:“我测试了一下水镭的威力,目前潜艇的外壳在五米距离内都会被直接炸破,如果用潜艇去攻击敌舰的话,等于是同归于尽,因为潜艇根本来不及退到安全地方。”

    李卫国瞬间懂了,水镭不是鱼镭,需要靠人力去控制撞击战舰,显然是同归于尽的结果了。

    “这简单,将水镭改为鱼镭不就行啦!”

    “鱼镭?那是什么东西?”

    “你连鱼镭都不知道?”

    刚说完,李卫国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周围的所有科研人员,包括陪同他一起来的沈葆桢等人都是一头雾水,明显都不知道。

    难道鱼镭这东西都没有发明出来?冒死也没见过英法军舰上有鱼镭发射装置,恐怕还真是没有被发明出来。

    对于这个鱼镭,李卫国还真不太清楚,毕竟后世的他可不会天天跟鱼镭打交道,不知道也是可以原谅的。

    事实上,鱼镭还真没有研制出来,不过鱼镭的祖先却已经有人研制出来了,而且就在去年。

    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鲁铎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鲁铎的发明未能被奥匈帝国海军采纳,没有投入使用。

    而历史上的1866,才有英国人怀特,在借鉴了鲁铎的发明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镭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镭的航行深度。当时鱼镭的航速仅10公里每小时,射程不到一公里,尚无控制鱼镭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 “鱼镭”,并根据怀特的名字(意译为 “白色”)而命名为 “白头鱼镭”。

    如今既然真正的鱼镭还没有出现,那么李卫国就高兴了,因为他又可以当一把伟大的发明先驱了。

    “咳咳!”

    李卫国轻咳两声,迅速道:“这个鱼镭乃是本王发明和研制的一款新型海上攻击武器,跟水镭类似,是专门用来对付敌方战舰的。”

    他顿了顿,续道:“其实他的原理很简单!”

    说到这里,沈葆桢顿时会意,急忙命人拿来纸笔,小心的纪录这李卫国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霍兰你应该知道法国人发明了空气压缩机,并利用空压机推动潜艇。”

    霍兰点点头,李卫国则继续道:“其实鱼镭的原理跟这个差不多,既然空压机可以推动潜艇,那么把你这个潜艇缩小一百倍,变得像一条长剑鱼一样,用空压机将其推动,鱼头安装跟水镭一样的高爆渣药,使其自动去撞击敌舰,这样你的潜艇就不用跟敌人同归于尽了。”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纷纷点头夸赞。

    霍兰也是聪明人,一点就通,顿时明白了李卫国口中的鱼镭意思,顿时道:“您的意思就是将水镭安装上空压机使其拥有航行动力,直接撞击敌方舰艇,对吗?”

    李卫国点点头,笑道:“你这样理解也对!不过水镭是圆形的,浑身是刺猬,在水中的阻力颇大,不如改成鱼儿的长流线型,在水中的速度更快。”

    “没错,我的王,您真是太聪明了!”霍兰不由得不佩服眼前的年轻人,同样的岁数,人家已经是王了,而且在知识方面丝毫不弱于他这个专业人才,让人羡慕,不佩服都不行。

    沈葆桢已经令人纪录了下来,李卫国拿过来一看,点点头,又在上面将鱼镭的形状,战斗部、空气压缩机动力部、尾翼平衡舵等画出来,尽管只是简简单单的勾勒,但明眼人很快就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李卫国当即强调道:“这个鱼镭武器要放在第一优先级研制,最好能在三个月内装备给战舰和潜艇,有了这东西,绝对可以杀英法海军一个措手不及。”

    沈葆桢顿时明白这鱼镭的重要性,当即道:“王爷放心,臣定当亲自督造,全力处理好这个鱼镭(未完待续。)

第0226章 自断左膀右臂

    从黄浦江逆流而上,便进入太湖。

    经过五年的挖掘和修筑,河道已经变得非常宽阔,平均水深二十米,可同时并行四艘万吨级战舰。

    这条河道是李卫国亲自下令扩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彻底打通太湖、杭州湾和长江之间的水道运输,促进三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是军用目的,使得东海舰队的大型主力战舰可以驶入太湖,进行高强度军事训练。

    至于东海舰队为什么不在海上进行军事训练,反而跑到内湖之中,看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如果联想到当前的国际形势,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了。

    自从灭了太平天国水师和湘军水师之后,东海舰队的作战目标已经从内战转移到对外战争层面上了,至于清军水师和李鸿章的淮军水师,这可以完全忽略了,不堪一击。

    不论是江南造船厂开工建造的大型浅水炮塔铁甲舰,还是其他造船厂所造同类铁甲舰,都处于严格保密阶段,外界只知道船坞内建造大型战舰,就连英法两**方也万万没想到李卫国的造船厂已经可以建造7000吨级的大型铁甲舰了,这个造舰能力已经超过了法国,跟英国最高造舰水平代表作9000吨级的勇士号铁甲舰已经非常接近了。

    要知道尽管英法两国是同盟关系,但每当法国在海军战舰方面领先一步时,英国海军总是随后大踏步超越。比如法国第一个造出铁壳木质蒸汽战列舰拿破仑号,英国随后就造出更强更多的铁壳木质战列舰,军事完全压制法国海军。当法国再试图第一个制造出铁甲舰光荣号时,英国立马开工建造了吨位更大火力更猛的勇士号铁甲舰,随后一大批七八千吨级的铁甲舰下水,始终压制法国海军一头。

    相反,法国陆军大扩军时,英国陆军便没有针对性扩充。

    这就意味着。英国对于海军力量的要求时绝对性的,即不允许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力量威胁或者超过英国。英国海军连盟友法国海军都时刻提防着,那么更不用说对李卫国的东海舰队更是日夜紧盯着,试图某一天找机会跟东海舰队再干一架,洗刷当年海战的耻辱。

    正是因为这种微妙而紧张的国际海军关系,李卫国既然知道要跟英国海军必有一战,那么肯定要想出各种应对策略,首先便是隐藏实力。所以造船厂内的铁甲舰都是秘密下水,秘密海试,秘密交付给东海舰队进行训练。

    外海显然容易暴露。因为英国海军的战舰四处游弋,占据着近海制海权。因此东海舰队的新式铁甲舰只能在内陆进行训练,以期待出其不意之效果。

    太湖连通着黄浦江和杭州湾,还有恶魔岛军事基地,便成了目前东海舰队最好的训练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