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一世的洪秀全很幸运,因为天京城破是在他死后,尽管他的坟墓被清军挖开遭到戮尸,但毕竟他感觉不到了。可这一世的洪秀全却很悲惨,他还没死,天京城就被攻破了。

    造成天京城破的导火索是石达开的二十万太平军精锐战败了,石达开带着剩下的十万大军向李卫国投降了,这件事传回了天京城内,顿时动摇了本就摇摇欲坠的军心。

    早在太平天国初期,太平军的士兵是从来都没有投降的记录,全都战死。可是随着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老一批将领没了,老兵随后也都拼光了,新兵就没有那么坚定的决心战斗到底了。因为新兵大多数都是被太平军裹挟的各地老百姓,他们家破人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太平军的造反,他们只是被逼无奈才加入太平军,这样一来他们对太平天国的忠诚度就大打折扣了,一旦碰上逃命的机会绝对不会放过,于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战场上经常出现逃兵以及向清军投降的士兵。

    除了清军八旗兵抓到太平军俘虏从不留活口之外,不论是湘军还是淮军,都改变了战术,不在杀俘虏杀降兵了,一些太平军选择了投降加入清军阵营,其中著名的便是丁汝昌率领一万太平军投降了李鸿章。

    但这件事被太平军高层严密封锁了消息,使得太平军内部半信半疑。可如今石达开率领十万太平军投降李卫国一事,却是被李卫国派人大力宣传,使得整个天京城内的军民全都知道了。

    驻扎在孝陵卫的吴军负责攻打天京南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太平军的进攻不是很积极,甚至每天允许天京城内的一部分老百姓出城砍柴,更过分的是吴军将领还偷偷高价卖给城中老百姓粮食。

    当然,这一切都是李卫国定下的计策,一方面让湘军和淮军不断去拉仇恨,令太平军对吴军的仇恨值不断减小,方便日后诏安。顺利得到太平天国辖地内的老百姓认可。另一方面就是李卫国在云贵为了围剿石达开而耽误了几个月的时间,为了争取时间等到李卫国摔大军回援,李卫国特地允许吴军秘密出售给老百姓粮食,这些粮食肯定都落到太平军手里,可以让太平军有力气对付淮军和湘军,另外高价出售粮食,也为吴军带来了巨大的收入,每天都有几十万两银子进账,还能打探到城内的情报,一举多得。

    对于吴军的举动。曾国藩和李鸿章气得天天大骂,可惜他们不敢对吴军采取行动,只能每天派人来跟吴军打口水仗。而吴军方面自然死不认账,坚称是奉吴王令,体恤城内无辜的老百姓,这是人道主义,就连不知道真相的英法两国特派代表也相信了,对李卫国大加赞扬,加令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有苦说不出。

    可是吴军的“好心”反倒被李秀成利用了。当洪秀全再也不想吃窝窝头,令李秀成带着他突围时,李秀成迅速制定了突围计划。

    显然,湘军和淮军那边根本没有可能突围出去。反倒是一直不动真格的吴军那边有机会突围出去。

    李秀成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李卫国的军队一直都没有对太平军下死手,这是一个机会,可以加以利用。

    于是,李秀成觉得吴军定然防备松懈。突围最有希望。

    就这样,太平军悄然在南门外集结了三万兵力,几乎是天京城内最后的精锐。准备最后突围。

    只是洪秀全舍不得他的荣华富贵和后宫三千佳丽,即便是突围,也带着几十车金银珠宝,后宫女眷、女营,以及文武百官和他们的家小,竟然数万人之多,比李秀成准备的突围士兵都多。

    李秀成再三跟洪秀全讲不能带这么多人一起出城,可是洪秀全舍不得自己的金银财宝和后宫佳丽们,因此也就没资格说其他文武百官们了,更不可能不带上文武百官一起突围了。

    洪秀全于是命令李秀成务必想办法,这顿时让李秀成瞬间变成了苦逼。

    无奈之下,李秀成只能服从,于是突围行动开始了。

    然而,李秀成还是错判了南门外的吴军形式。

    别看吴军表面上防备松懈,那都是故意的,吴军向来喜欢外松内紧战术来迷惑敌人。在最外围,吴军只部署了一镇兵力,只有简单的木质寨墙,挡着敌人的视线,上面的吴军官兵们一个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一点防备都没有。

    可是内部却构筑了十几道防线,全都是掘地三尺,挖出的深深堑壕,火炮都是梯次火力配备,有两镇步兵在堑壕内防御,不露头,所以外面很难看到他们的存在,尤其到了夜间,更加发现不了了。

    李秀成率敢死队向吴军第一道防线发起了突然袭击,集中了太平军所有能用的炮火,顷刻间将吴军的寨墙轰塌了。

    负责围困天京的吴军第三方面军,由第二军的第三镇、第四镇,第三军的第六镇,第九军的第十七镇和十八镇,总共五镇兵力组成。方面军司令是陈亮,方面军参谋长是海明泽,他们二人以前分别是第四镇的师长和参谋长,因完好无损的将圆明园的全部财宝运回上海而立下大功,当李卫国改编沪军建立吴军时,他们二人获得了直接提升,并被派到了天京战场担任指挥官。

    当然,陈亮和海明泽的官职是压不住李鸿章和曾国藩的,为了避免让吴军吃暗亏,李卫国说服了苏三娘,让苏三娘以吴王妃的身份坐镇江南大营,这样一来,曾国藩和李鸿章想要找茬的话就得掂量掂量了。

    可是有一件事情李卫国不知道,那就是在他离开上海南征前,苏三娘就已经怀孕了,只是苏三娘以为李卫国两三个月就可以回来便没有告诉他,结果李卫国一去大半年,苏三娘却不得不挺着个大肚子坐镇军营,着实辛苦的紧。

    此刻,苏三娘正在贪睡,突如其来的炮声令她惊醒。

    很快,女侍卫进来报告,告知苏三娘太平军要突围了,却是选择从吴军防线突围。

    苏三娘顿时着急。更衣后来到指挥部,正撞见陈亮、海明泽正在部署作战行动,号令三军。

    见苏三娘驾临,陈亮、海明泽等一干将官们立刻单膝下跪参拜。

    苏三娘摆摆手,道:“不必多礼了,告诉本宫,情况怎么样了?”

    陈亮等人顿时起身,海明泽作为参谋长,由他向苏三娘汇报。

    “启禀王妃,太平军数万人突然向我军阵地发起突袭。业已突破了我军第一道防线,看他们的架势是准备突围。”

    对于吴军的军事部署,苏三娘一清二楚,她本就是将军,知道这本就是吴军制定的外松内紧诱敌之计,所以对于第一道防线失守并不惊讶。

    “数万太平军都在这了,应该是天京城的最后太平军精锐了,看起来他们已经准备放弃天京城了,这是要孤注一掷突围了。”

    陈亮这才点头道:“王妃所料不错。洪秀全应该就藏在突围大军之中,用不了多久,太平军就会撞上我们的真正防线,他们是绝对突围不出去的。”

    苏三娘微点颔首。旋即峨眉微蹙,说道:“我们这边闹腾这么大的动静,曾国藩和李鸿章肯定会发现异常,很快他们就会判断太平军从我们这边突围。”

    海明泽笑道:“王妃不必担心。凭我军的强悍战斗力,对付太平军这类三流军队,用王上的话讲。分分钟灭了他们。等曾国藩和李鸿章带兵赶过来时,我们早就结束战斗了。”

    众人顿时哈哈大笑。

    苏三娘却道:“本宫不是担心这个,而是担心曾国藩和李鸿章不会赶过来,相反他们会立即对天京发起最后总攻击,抢先杀入天京城内。”

    众人的笑容瞬间全部凝固,旋即一个个都换上了凝重之色,显然没人愿意让湘军和淮军先攻入天京。诚然李卫国已经封王,第一个攻入天京城的奖励对李卫国而言已经不需要了,但吴军将领们也不希望其他人也封王,跟李卫国平起平坐。

    陈亮顿时道:“事到如今,唯有速战速决,我们不能一味的等着太平军突围了,我们要进行反冲锋,直接从南门杀进城去。”

    海明泽也赞同道:“这是天赐良机,我们这就分配兵力。”

    很快,兵力分配完成,第三镇和第六镇继续在阵地内防御,阻挡太平军突围。第四镇,第十七镇和十八镇,向天京城发起进攻,第四镇担任主攻,第十七镇和第十八镇担任策应和侧翼掩护。

    这时,第六镇参谋长林格天突然道:“只留第三镇和第六镇两镇兵力防御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太平军既然孤注一掷突围,必然十分勇悍,拼死一战,洪秀全定然也在突围行列之中,放跑了洪秀全就算得了天京城也无用。”

    这倒是提醒了众人,擒贼擒王,否则破了天京城也无用。

    苏三娘顿时道:“林参谋说得对,不能放走洪秀全。”

    陈亮和海明泽等人对视一眼,前者道:“那这样,反正太平军全力突围了,城内应该没有多少兵力了,第四镇独自攻城,应该问题不大。十七镇和十八镇留下,一旦发现洪秀全的踪迹,全力围堵,不论死活决不能让他跑了。”

    这个安排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肯定,当即发布命令下去,吴军迅速动了起来。

    这时,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已经杀到吴军第二道防线附近,顿时遭到吴军猛烈的炮火打击。

    战场上枪炮齐鸣,震耳欲聋,密集的火力射击,顷刻间照亮了天空。

    吴军战士们趴在战壕内,向迎面冲了的太平军进行射击,一道道流光射出,带走一条条生命。

    李秀成悲催了,本以为突破吴军的寨墙就大功告成了,却不料吴军营寨只是个幌子,真正是杀招却是在这里等着他。

    太平军突围,全部都是轻装上阵,火炮等重武器都被集中用在攻击吴军第一道防线上了,当成功突破后,太平军自然不会再带着笨重的火炮了,便迅速放弃了所有的火炮,全力向外奔跑突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