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本王说说云贵两省的官员,还有石达开的情况吧!”

    “嗻!”

    张凯松知道李卫国问正事了,不敢怠慢,急忙将他所知道的关于石达开的事情全部告诉给李卫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急于在新主子面前邀功示好。

    对于张凯松的小心思,李卫国完全了解,水至清则无鱼,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想横生枝节,尽快掌控云贵才是重要的。至于张凯松这个云贵总督,就先让他做一段时间吧,等以后有时间再换人,现在当务之急是借助张凯松的力量掌控云贵两省,同时对付石达开的太平军精锐。

    “你坚壁清野了?”

    听到张凯松说他在云贵实行坚壁清野战术,即便打不过石达开,却不给石达开留下一粒粮食一枚铜板,如果不是云贵境内的河水流经其他省份,张凯松甚至连河水都想下毒药了。

    “是——是的!”张凯松小心的看着李卫国表情回答,怕说错一个字。

    李卫国惊讶的问道:“你想出来的办法?”

    “是——是的!臣下不懂军事,听说打仗时坚壁清野很管用,反正云贵两省穷的叮当响,老百姓家里也没有值钱的东西,便坚——坚壁清野了。”张凯松弱弱的回答,额头冒出冷汗。

    “想不到你还有些用处,干得好,本王得表扬你!”李卫国顿时笑道。

    张凯松顿时松口气。一副你吓我一跳的表情,旋即堆笑道:“谢王上夸奖,臣下如果能日日聆听王上教诲,将来一定做的更好。”

    李卫国苦笑,这家伙真会顺杆爬,不过他还是值得肯定的,遂点头道:“有进取心就好!只要你有进取心,本王必不会亏待与你!想必你也听说了,本王帐下官员需得清廉,你以前是贪官还是清官本王一律不再追究。但以后作为本王帐下官员。需得洁身自好。”

    见张凯松发呆,李卫国又安慰他道:“你放心,本王帐下实行的是高薪养廉政策,你不会缺钱花的。”

    高薪养廉?

    张凯松只听进去了高薪二字,自动忽略了后面的养廉。不过他还是赶紧点头称是,可不敢造次。

    该问的都问清楚了,李卫国便打发张凯松先回去,向他保证不日便起大军进入云贵,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张凯松高高兴兴的离开了。李卫国立刻召开军事会议,商议进军云贵,围剿石达开一事。

    一干将领们一听要围剿石达开,纷纷摩拳擦掌。而谋士们听说云贵总督实施坚壁清野战术。已经令石达开的部队开始缺粮了,这正是大好机会,可一战而定。

    自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石达开率领二十万太平军精锐西进云贵。一方面是避免去天京救援洪秀全不痛快,另一方面也是为太平天国开辟新的根据地,这点跟李秀成的战略是一致的。之前李秀成就劝说洪秀全放弃天京,可惜洪秀全过惯了奢靡生活,不舍得离开天京,这才导致天京被围。

    不过石达开万万没有想到云贵总督张凯松竟然会用坚壁清野战术,导致太平军攻入云贵后,不得不到处搜刮粮食,却也是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同治三年二月,李卫国亲率四镇吴军进入云贵两省,一边接管云贵各地方军政大权,一边展开对太平军石达开所部的攻击行动。

    一开始石达开所部兵力虽然有二十万,但长时间对付弱小的云贵清军造成太平军十分轻敌,且为了到处找粮食而兵力分散。结果当吴军突然攻入云贵两省后,太平军被打得措手不及,短短两个月时间便损失五万余人。

    石达开震惊无比,急忙收缩兵力,将主力集结于乌江的遵义,企图凭借乌江之险要抗衡吴军。

    然而石达开忽略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剩下十五万大军的粮食,他以为部署两万大军就可以保护住仅有的粮仓了,却没有想到吴军的战斗力之强悍远远超出了石达开的意料范围。

    当年石达开东征时碰到的沪军还在使用笨重的火枪,如今的吴军却全都换装了先进步枪和步兵炮,战斗力相对于以前简直就是瞬间爆表了。

    公元1863年4月,吴军第三十三镇在乌江上游实施强渡成功,并以最快的速度直插太平军后方,突袭了太平军在绥化的粮仓,焚毁了太平军唯一的粮食。

    石达开震惊,他引以为傲的太平军行军速度在吴军面前根本就是小儿科,背着枪弹越野的吴军明显比扛着刀枪的太平军还要快。

    绥化粮仓被焚毁,太平军军心大乱,石达开无奈,只好放弃遵义。

    公元1863年5月,石达开和他的十万太平军被李卫国的吴军一路撵到了大渡河边。对岸是四川地界,尚无清军驻守,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准备次日渡河,结果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

    三日后,四川总督受李卫国邀请,率清军始赶到布防,挡住了太平军过江。

    前有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后面是如狼似虎的吴军主力,石达开多次派兵抢渡都船毁人亡,随后又正面向吴军发起突围,结果全被打了回来,几次突围不成功,反而死伤数万人。

    最糟糕的是最后的粮草也用尽了,石达开顿时陷入绝境。

    李卫国想起历史上的石达开就是败在了大渡河,如今竟然在李卫国的参与下还能重演历史,不得不说是奇迹了。

    想到石达开为了手下人活命而接受投降,李卫国心中顿时也生出了降服石达开的想法。

    石达开可是个人才,若是能为我所用,定然能成就更大功绩。

    于是,李卫国派人去找石达开谈判。

    果不其然,石达开如历史上的一样,在得到李卫国保证不杀俘虏的条件后,石达开主动向李卫国投降了。

    石达开于是得以活了下来,他的存在顿时令整个近代中国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是李卫国所没有预料到的。(未完待续。)

第0209章 最倒霉的突围

    残阳如血,古城天京在炮火中颤栗着。

    被湘军和淮军围攻了大半年,城内的太平军已经死伤十几万人,虽然还有十几万人依然再抵抗,但士气已经越来越弱,城破已经是早晚的事情了。

    李鸿章春风得意,身为北洋大臣的他,如今掌控着整个北方的财政大权,虽然奕欣从中作梗令他不能全部调用北方各省钱粮,但比起已经搜刮不出银子的安徽来说,还是得到了不少的,足够支撑淮军继续猛攻天京城了。

    另一边,曾国藩变得越来越急躁,说他不嫉妒李鸿章那是假话,哪个人活着不为了争一张脸面,他曾国藩也是肉眼凡胎,跳不出凡尘。他一开始还能沉住气,但随着淮军屡屡在攻城中占据上风,湘军反而因为财力跟不上,弹药补给越来越困难而令攻势减弱。

    整天听着淮军那边的枪炮声强过自己这边,曾国藩终于也坐不住了,也学着李鸿章去联络英法列强,寻求洋人支持。就算不为了争夺那个王位,也要争一口气,争一个面子。

    李鸿章是跟法**方合作,训练出一支常捷军,里面还有法国士兵,使得战斗力非常强大。曾国藩于是向英国方面寻求帮忙,而英国也对曾国藩控制的湖广地区非常感兴趣,随后在曾国藩的治所汉口设立领事馆,开始跟曾国藩谈判。

    法国支持李鸿章,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在华培植代理人,即为了对抗李卫国,也为了更好的侵华,扩大权益。

    同样,英国也不甘落后,紧随法国步伐。将曾国藩确立为英国在华代理人,开始大力支持湘军。

    英国人显然比法国人有钱,在远东的势力也比法国人强得多。尤其经过三个月的对日战争后,英军攻陷德川幕府首都江户(今东京),洗劫了德川家康皇宫(今东京皇宫),最后为掩盖侵略行径,一把火将延续了几百年的皇宫烧光。

    德川幕府遭到英军重创,最后被迫跟英国签署了《江户条约》,规定将对马岛割让给英国,赔偿英国8400万日元(约合250万英镑)。允许英国在江户设立公使馆,并派兵驻扎,还有开放沿海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人在日本开设工厂、租赁土地、招募工人等等。

    英军在大清输了第二次雅片战争,损失惨重,最终在日本找回了尊严和自信。

    英军打赢了对日战争,一部分兵力需要返回新加坡休整,英国为了省钱,反正英军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便派遣了五千英军加入曾国藩的湘军,一切开销均由曾国藩负责。

    曾国藩可没有那么多银子养活五千英军,不过他不甘心落后于李鸿章,为了封王。他咬咬牙便同意向英国借款,购买英国武器装备,以湖广两省的赋税作保,将五千英军和五千湘军精锐混编成一军。号常胜军。

    就这样,李鸿章有了中法混编的常捷军,曾国藩随后也有了中英混编的常胜军。这两支军队因为有英法两军现役士兵加入,有着丰富的线列步兵作战经验,于是很快都形成了战斗力,并迅速被投放到了进攻天京的战役之中。

    历史上的天京保卫战坚持了好几年,但如今太平军却在天京保卫战中损失惨重,天京城朝不保夕,跟这两支混编军队参战有着直接关系。

    天京城内,天王府内一片惨淡。

    洪秀全此刻面黄肌瘦,眼神已经没了往日的光彩。

    他现在非常后悔,早知道就该听李秀成的话,让城别走。如今被围困在天京城内,一连吃了几个月的窝窝头,令他现在一看见窝窝头就想吐。

    连洪秀全都吃了几个月的窝窝头,可见整个天京城内的粮食已经少到什么地步了。底层的士兵和老百姓如今每天只能以树皮和草根为食物,就这样还不是每个人都能吃得到,每天都有人饿死,经常出现吃死去的太平军士兵的尸体现象,甚至人吃人都有发生,可谓人间惨剧。

    上一世的洪秀全很幸运,因为天京城破是在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