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奕欣和英法两国公使臭味相投。瞬间成了亲密朋友,开始相互勾结起来。

    借师助剿,这是奕欣提出来的新战术。意在削弱李卫国在剿灭太平军一事上的影响力。同时,奕欣也开始向列强大规模借款,规模高达一千万英镑,这笔钱并不给曾国藩的湘军,也不给李鸿章的淮军,更不用提李卫国了,借款全额用在满蒙清军身上,大量装备火器。

    因为在奕欣看来,李卫国早晚要反,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汉人,根本靠不住,与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奕欣的小算盘敲得很响,李卫国很快就知道了,为此李卫国单独照会了英法两国公使,表明了他的立场。

    “你们可以随便借借款给清政府,不过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不管你们借给他们多少钱,将来别想让我替他们还钱给你们。”

    英法两国公使对视一眼,都感觉到李卫国的态度之坚决,他们不是不知道李卫国准备造反,所以一起问道:“吴王殿下,谢谢你的忠告,我们会向上级转达的。”

    李卫国冷声道:“你们不要理解错了,这不是忠告,而是警告!”

    面对李卫国的强势,英法两国公使弱弱的离开了,迅速将李卫国的原话上报给英法两国政府。

    最终,英法两国政府考虑到不刺激李卫国,暂时放弃了向清政府贷款一千万的计划,不过他们还是耍了手段,让一些英法商人以个人名义向清政府提供三百万英镑的贷款。

    对于英法两国的小动作,李卫国并不阻止,反正他是不会还钱的,就让英法两国的钱到时候都打水漂吧。

    另一边,湘军、淮军已经跟太平军杀红了眼,双方仇深似海,只能以血来洗刷。

    曾国藩和李鸿章也得知了李卫国大规模扩军的消息,虽然都对此事非常担心,但想管也管不了,只能惊叹李卫国财力雄厚,一下子扩充二十五万军队,加上各种武器装备和人员培训费用,至少需要两千万两银子,这对于曾国藩和李鸿章来说,就算他们把安徽和湖南刮地三尺,也拿不出来这么多银子来。

    这就是差距啊!

    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感慨万千,发出一声惊叹,对李卫国真是羡慕嫉妒恨到极点了。

    对于曾国藩和李鸿章来说,他们现在最差的就是钱,只要有钱,他们可以跟列强买到各种武器装备,只要有钱,他们可以在国内随便扩充百万大军。

    然而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李卫国的横空出世,严重刺激了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因为人都是有攀比心的,历史上的二人围剿太平军时,最大规模也不过十五万军队,其中配备洋枪洋炮的军队只有五万人,而如今却被李卫国的强大军事实力影响。被牵着鼻子走,逼得他们不得不大规模扩充军队,装备洋枪洋炮,这对于没有任何工业而言的湘军和淮军,意味着只能花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冤枉钱才能弄到更多的军火,耗光了他们的钱财,使得如今的安徽和湖南二省的老百姓一贫如洗,很难再榨出银子了。

    所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眼看着李卫国挥金如土,却只有羡慕的份了。

    不过,曾国藩和李鸿章手底下还是有不少能人的。他们向以前的沪军现在的吴军学习,学习各种经典战术,虽然他们得不得真正的机会,但用来对付太平军已经足够了。

    四月的时候,湘军和太平军血战安庆,最终太平军战败,湘军攻入安庆。由于湘军缺饷,曾国藩不得不下令屠城三日,允许士兵洗劫百姓。充作军资。

    同时,曾国藩也感叹现代战争的消耗太过巨大,一场安庆激战,竟然耗光了一大半湘军军火储备。要知道那可是曾国藩攒了五年的家底,当初迟迟不全力围剿太平军,就攒下这点家底,结果一场大战下来。就消耗如此巨大。

    太平军的抵抗超出了曾国藩的估计,一个安全都如此困难,更何况是天京了。于是曾国藩在部将的建议下。在安庆建立军械所,向英法列强借款购买机器设备,效仿李卫国的江南制造局,开始自行生产武器和吙药,补充消耗。

    另一边,李鸿章的淮军也发生了大变化,帐下左宗棠向李鸿章提议模仿吴军建立一支新型部队,完全放弃冷兵器,全部使用先进火器。

    李鸿章听从了左宗棠的建议,眼下最强大的新型军队莫过于在淞沪会战中大出风头的沪军,也就是现在的吴军或者称华东军了。可惜李鸿章知道李卫国不可能帮他,与其去上海见李卫国受辱,不如派人跟英法列强联系,由于英法列强已经根据北京和约可以在华设立公使馆,所以双方见面也就方便了。

    很快,李鸿章跟英法领事谈判,最终因为帐下军官们都不喜欢曾经侵略过他们的英国,因而选择跟法国合作,完全按照法军标准来建立一支新式军队。

    法军方面的代表是法军舰队司令勒伯勒东、法国驻上海领事日意格,他们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指示,帮助李鸿章来抗衡李卫国,就像当初法国支持美国南军筹备内战一样,他们故技重施,也想让大清帝国长期内战下去。

    于是,双方相互勾结起来,在扬州募集士兵,以法国洋枪洋炮进行装备,聘用法**官教练。

    由于李鸿章财力有限,最终军队规模只有三千人,其中法军500人,由左宗棠亲自率领,号称“常捷军”,也称“花头勇”、“花勇”、“黄勇”、“信义军”、“中法混合军”等。由勒伯勒东亲自担任军事顾问,李鸿章的江北大营供给军饷,配合淮军与太平军作战。

    情报迅速飞到李卫国的办工桌上,对于常捷军的大名,李卫国还是知道的,左宗棠亲自率领下,日后平定了新疆叛乱,功勋卓著,是一支战斗力非常强的军队。

    “迅速掌握常捷军的一切情报,包括他们的装备、人员训练情况、各级军官的详细资料!”

    李卫国迅速下达了命令,吩咐中华神盾局负责调查,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如临大敌一般。

    这时,两江布政使李鸿藻自外面进来,见礼之后,向李卫国禀报道:“王上,关于香港接收和善后问题的谈判已经跟英国方面谈妥了,他们同意我们去接管香港岛,关于在港英国人的资产,我们出价200万人民币进行收购。”

    “这个条件还可以,应该是英国人大放血了吧?”李卫国笑道,英国人苦心经营香港岛近二十多年,一直把香港岛当做侵华的跳板大力进行建设,住宅、银行、工厂、商店应有尽有,将香港岛从一个小渔村建成一座人口几十万的大城市,投入的资金何止200万人民币,几千万人民币都是少算了。

    李鸿藻笑道:“英国人不得不屈服,不然王上的大军一到,他们连两百万都得不到,这个账他们算的很清楚。”

    随后,李鸿藻续道:“另外,我们也派人去澳门了,不过葡萄牙政府对我们提出的条件不答应。”

    李卫国立刻道:“不用再跟他们谈了!一个小小的葡萄牙而已,本王留着它有大用。”

    李鸿藻顿时会意,笑道:“王上是准备假道伐號了吗?听吴大人说,南征大军已经集结完毕,王上是准备亲征吗?”

    “这个吴庸,好歹也是总参谋长,这说话是够泄密标准了。”李卫国笑了笑,没有责怪,对李鸿藻他已经当做嫡系了,没必要隐瞒。

    他续道:“这一次是吞并福建和两广,如果有可能连云南和贵州也一并拿下,要对付两广、云贵和闽浙三个总督,非本王亲自出马其他人根本镇不住他们,弄不好恐怕会坏了大事。”

    “王上所虑甚是!”李鸿藻赞同,反问道:“不过您王驾亲征,朝廷那边该如何答复?”

    李卫国说道:“本王已经请旨意朝廷设立南北洋通商大臣,南洋大臣自然由本王担任,这样本王就有借口吞并华南和西南五省了。”

    “王上英明!”李鸿藻称赞道:“不知北洋大臣会是谁?要知道那可是超出总督级别的重要位置,王上有人选了吗?”

    李卫国点点头,笑道:“当然有,本王已经请奏,提议李鸿章!”

    “李鸿章?”李鸿藻惊讶道:“怎么是他?他可是王上将来的敌人?”

    李卫国神秘一笑,解释道:“你不必担心,本王选李鸿章是有目的的。现在曾国藩和李鸿章可谓铁板一块,虽然本王不惧他们联合,但如果能将他们分开,各个击破,也省去诸多麻烦不是?”

    李鸿藻略有明悟,问道:“王上是让李鸿章当北洋大臣,骑到曾国藩头上?这固然是好计策,可李鸿章毕竟是曾国藩的学生,他们的师生关系很融洽,恐怕效果不大。”

    李卫国微微一笑,说道:“他们俩有基情,难道他们的手下们也会那么想吗?”

    李鸿藻彻底明悟,佩服无比,躬身道:“王上英明,好一招釜底抽薪,不愁湘军和淮军内讧了。”(未完待续。)

第0207章 吞并东南五省

    “噗……”

    扬州江北大营军帐内,李鸿章将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表情震惊。

    “恭喜大人,朝廷已经下旨封大人为北洋通商大臣!”

    周馥等一干幕僚纷纷向李鸿章道贺,看他们的表情自然是无比喜悦,因为北洋通商大臣权利之大让人咋舌,已经超越了总督的限制,包括对外交涉、通商、海防事务,还负责办理招商、电报、煤矿、铁路以及训练北洋海陆军、统辖海关关税等事务,集军、政、商、外交各大权利与一身。

    李鸿章毕竟年轻,表情顿时有些呆滞,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他一时间感觉脑洞不够用了,兴奋的有些要窒息。

    不过高兴过后,李鸿章渐渐觉得不对劲起来,如果说奕欣要拉拢他,那也不至于把北洋大臣一职给他。

    很快,来龙去脉被搞清楚了,得知是李卫国保举李鸿章担任北洋大臣的,两宫皇太后自然得给面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