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伪钞帝国-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早朝。咸丰下旨,命李卫国务必处理好跟美利坚国的事情,并确保英法等列强不介入,否则将严加惩处李卫国。

    兰贵人此时是后宫当红妃子。她拜托大内总管太监指派她身边的太监小春子前往上海宣旨,意在加强跟李卫国的联系。

    几天后,小春子携带圣旨抵达上海。李卫国领旨谢恩,而后将小春子让进衙门后堂。

    “春公公此番前来,路途遥远,一定很辛苦,在下略备薄礼给春公公,还望春公公不要嫌弃!”

    李卫国招招手,自有下人送上来一封十根金条和一万人民币,以及一口大箱子。

    小春子今年不过十六岁,在宫中地位不高,捞不到钱,平日里能有几两银子的赏赐便十分兴奋了,此刻更是第一次见到金条,而且还是十根。

    “这——李大人——这个——奴才——奴才可怎敢收啊!”小春子激动的磕巴起来,他职位低,所以不敢在李卫国面前称咱家,只能称奴才。

    李卫国笑道:“这十根金条和一万人民币是送给春公公的,至于旁边那顶大箱子,则是孝敬给兰贵人的,劳烦春公公了。”

    “哪里哪里,李大人好爽,奴才就不推辞了,先谢过李大人了!”

    小春子顿了顿,指了指那一打人民币问道:“只是这人民币为何物?”

    李卫国笑了笑,当即给小春子解释一番。

    “春公公带着这人民币进京,一路上也方便携带,不日在下就会在京城开一座亚投行分行,春公公若是需要用钱时,只管去银行套现真金白银即可。”

    “奴才多谢李大人了!”小春子再次拜谢,而后把人民币反过来复过去的看,越看越神奇,越看越觉得这人民币纸币真是精美,要比大清宝钞好得多,甚至洋人的纸币也难以媲美,一时间爱不释手。

    李卫国问道:“不知兰贵人此番可有让春公公传话过来?”

    小春子这才想起来临走前兰贵人的交代,险些把正事忘了,顿时吓得一身冷汗,急忙道:“多亏李大人问起,不然奴才把兰贵人的正事给忘了可是死罪了!”

    原来兰贵人有意跟李卫国结盟,兰贵人在大内后宫,随时随地能见到皇上,并且是后宫内唯一能够进出御书房帮皇帝代写奏折的后宫嫔妃。李卫国在外,统率数万兵马,沪军可以说是大清国最精锐的军队,连洋人都能够打败,李卫国将来必然能够成为坐镇一方的总督大员。

    一个在大内,一个在地方,兰贵人和李卫国结成联盟,可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只有这样兰贵人才能借助李卫国手中的实权坐稳后宫,在后宫残酷的宫斗中生存下来。而李卫国也能够借助兰贵人在后宫的地位,套取皇帝的信任,坐稳地方大员。

    这本就是李卫国最想要的结盟,如今兰贵人因为还没有剩下皇子,所以她的地位不高。才能够看的上李卫国的那点实力,甚至主动要求结盟。若是等到兰贵人生下皇子进位贵妃时,那时候的兰贵妃可不是容易巴结的,也不可能看得上李卫国区区一个四品小官。

    李卫国心中大乐,为穿越者的优势感到高兴。

    “请春公公转达兰贵人,就说我李卫国愿意为兰贵人马首是瞻,今后不论自己官位成就高低,定当全力支持兰贵人,助兰贵人一路登上皇后之位。”

    小春子急忙将李卫国的话牢记在心,而后又道:“此番李大人教训洋人一事。肃顺等朝中大臣一直抓着不放,要弹劾大人,要削大人兵权,甚至要治大人于死地。主子说了,她已经暂时劝说住了皇上,但李大人必须得确保美利坚人不会对大清发动战争,否则若真的跟美利坚国打起来,就算兰贵人再怎么求情,皇上也非杀李大人不可了。”

    李卫国笑道:“春公公放心。我李卫国怎可能没事自己找死?美利坚人不必放在心上,我可以保证,美国人绝对不敢跟大清开战。另外,春公公没来这段时间。我已经收回了美国租界,废除了清美望厦条约,英法两国公使也明确表态,不会介入此次事件。他们亦放弃了修改江宁条约和黄埔条约。”

    在李卫国跟美国人彻底翻脸之后,李卫国就想到把事情闹大的好处,国民一直排外仇视洋人。于是李卫国索性直接收回美国租界,废除望厦条约,让国民们全都知道李卫国是爱国的民族英雄,替自己在咸丰面前加分。

    同时,李卫国也考虑到强行收回美国租界和废除望厦条约带来的连锁效应,那就是英法饿三国的态度。显然英法俄三国都会想,他李卫国收回了美国租界,下一个会不会收回英法租界;他李卫国废除了望厦条约,下一个会不会废除江宁条约和黄埔条约;

    当然俄国不在李卫国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俄国利益在北方,跟李卫国的地盘不接壤,所以李卫国不甩俄国人。

    英国公使包令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联合照会李卫国,对此事表示高度重视和深深的担忧。李卫国知道他们担心什么,为了不同时跟英法美三国敌对,李卫国向包令和布尔布隆表示,他只针对美国,不针对英法,江宁条约和黄埔条约依然有效。

    包令和布尔布隆当然不会轻易相信李卫国,作为被委派到大清来的特权公使,他们都是英法两国的政治精英,少不得威胁李卫国一番,想要吓唬一下李卫国。

    然而,李卫国直接说出了英法两国此时正在克里米亚跟俄国人死磕的事情,英法两国根本没精力在远东开辟战场,如果英法两国强行为美国人出头的话,恐怕清帝国会倒向沙俄。

    包令和布尔布隆都是非常惊讶,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李卫国竟然知道克里米亚战争爆发一事,对欧洲情况了如指掌,甚至很多地方都比他们这两个驻华公使知道的都多。

    李卫国虽然也在恐吓包令和布尔布隆,但他的话是事实,若英法真的替美国人出头,清帝国同时对抗英法美三国,肯定会向俄国求援,远东将陷入另外一场大战之中,因此包令和布尔布隆只好屈服,表明不帮着美国,甚至放弃修改江宁条约和黄埔条约,为的就是不想过分刺激清帝国,怕清帝国倒向俄国。

    小春子虽然没有完全听明白,但也能理解几分,大致知道李卫国对美国人下死手,不但收回了之前被美国人强行在上海开辟的租界,更是废除了望厦条约,而英法竟然选择中立,甚至放弃了修改条约,这可一直是咸丰皇帝的心病之一,如今竟然被李卫国办成了,真是难以置信。

    “李大人放心,奴才一定把大人的原话带回去,此番怕是李大人定当高升了,奴才提前祝贺李大人了!”

    李卫国笑了笑,道:“升官我到是没指望,别降我的职砍我脑袋就好了。”

    说到这里,李卫国取出一份写好的奏折,交给小春子,委托他回京后交给恭亲王奕欣。

    这是一份弹劾两江总督怡良和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的奏折,上面写满了怡良干涉沪军军务差点引发沪军哗变,吉尔杭阿强逼上海士绅商贾和普通老百姓捐款。导致上海商业罢市,老百姓怨声载道,差点引起民变。

    李卫国要求朝廷治怡良和吉尔杭阿的罪,实际上就是逼朝廷把他们两个罢免或者调离上海,不让他们再来李卫国的地盘干涉李卫国做事。

    小春子顿时领命,因急着回去复命,所以当天就离开上海返回京城。

    几天后,小春子回京,将李卫国的奏折交给奕欣。然后回宫复命,将李卫国的话和礼物带给兰贵人。

    第二日早朝上。奕欣将奏折递给咸丰,咸丰先是在兰贵人哪里听了关于李卫国的不少好话,此刻又得知李卫国不但收回了美国租界、废除了望厦条约,更是让英法两国局外中立不干涉,还迫使英法放弃修改江宁条约和黄埔条约。前者扬了大清国威,后者更是让咸丰高兴,因为他正头疼英法两国三天两头的要求修改条约,两广总督叶名琛已经多次拒绝英法公使照会,将英法要修改条约的事情上报给咸丰。使得咸丰一直很头疼,如今李卫国给解决了问题,咸丰顿时大喜。

    所以,当咸丰一看到李卫国弹劾两江总督怡良和江苏巡抚吉尔杭阿的奏折时。主观的就认为怡良和吉尔杭阿不对,当即下旨革了他们二人的职,打入天牢。

    “皇上,此事只是李卫国一面之词。不可草率决定,应将怡良和吉尔杭阿调回京详查,在做圣裁。”

    肃顺急忙出来求情。毕竟怡良和吉尔杭阿都是他的人,一旦牵连出来可不是闹着玩的,那叫结党营私,犯皇家忌讳。

    至于肃顺为何没有直接替怡良和吉尔杭阿反驳李卫国弹劾之事,那是因为肃顺太清楚怡良和吉尔杭阿这两人是什么货色了,这种事情八成是真的,所以没敢出头反驳,怕引火烧身,毕竟朝堂上还有一个死对头奕欣在哪虎视眈眈,肃顺不得不小小形式,防止被奕欣抓住机会攻击他。

    咸丰见肃顺求情,也觉得有点道理,于是同意。

    “诸位爱卿,李卫国立下这么多功劳,你们觉得朕该如何赏赐他?”

    一听咸丰要赏赐,肃顺一派人全都闭嘴,一脸不高兴。

    奕欣则最兴奋了,他立即说道:“启禀皇兄,臣弟觉得两江总督怡良和江苏巡抚吉尔杭阿行为不端,有失官员体统,他们离职回京后,两江三省无人节制,如今洪贼在江西势大,两江三省万万不可空缺,臣弟以为可升李卫国为两江总督,以表其功劳,激励三军将士奋勇杀敌,早日扫平叛军。”

    咸丰正在高兴的头上,当即点头,正要同意时,肃顺一看不妙,吓一跳,急忙跳出来阻止。

    “万万不可!李卫国才多大,还不到及冠之年就让他当两江总督,实在是笑话。再说了,李卫国之前担任七品县令不满两年就迁四品苏松太兵备道员,这已经不和朝廷升迁之法度,如今他担任苏松太兵备道同样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