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6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批准的缘由,当初宋希濂一提出来,孟遥几乎想都没想便大笔一挥签字通过了。老实说,这个名为“学习突击营基层作战恳谈会”的样式,竟然能出自宋希濂之口,还真是大大出乎孟遥意料之外。呵呵,说句不该说的话,如果老蒋早一点这么做,他兵败如山倒之时的那个“划江而治”的梦,也许还真有那么一点点希望。当然了,历史不可假设,而且还有李宗仁插上的那一杠子,老蒋的这个天还是无论如何都反不了的。

    恳谈会一直持续到了凌晨过后,虽然灯火通明,但却异常的安静。偶尔有低低的人声传出,但却都是娓娓道来,款款而谈的语风,竟然没有惊动多少人。

    紧接着,在今晚有些特别皎洁的月光下,宋希濂又连夜走访和拜会了迎宾楼第七大院和第九大院。这两个大院,集中住着的分别是来自组团而来的欧洲代表团,以及来自亚洲但却基本是各扫门前雪的一些代表团。

    也因为上述原因,在很多代表团门前,宋希濂基本上人家连门都没有让进,有的甚至只是客气地接下了他的拜帖,便咣当一声闭门谢客了。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宋希濂背后的王朝,早已是如秋风扫落叶般的凋敝之势,谁会在正眼瞧他们一眼呢?

    等到返回自己的住地,三号大院会客厅内,却赫然坐着陈赓。

    看到灯光下的陈赓,依然是神采奕奕毫无倦意,睁着一双探询的目光紧盯着自己,宋希濂虽然略感诧异,但还是下意识地掂了掂手里的收获,多少有些得意地迎了上去。

    话说孟遥一开始就将两家不共戴天的对手放到一个院子,虽然有点出人意料,但也还在情理之中。

    最让人唏嘘的是,在这些日子彼此间的不便中,很多人似乎慢慢地悟出了孟遥藏在心底的那一份用心:一号、二号院子住着的没有一张洋面孔,全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这其中的意思,还用名言吗?

    “这么晚了还没睡,看来一定是在等我了,呵呵。”

    宋希濂说着,看了看大厅中的沙发,颇有意味地紧跟了一句:“如果想谈的话,我们是就在这里呢,还是去你或者我的房间?”

    陈赓指了指沙发,一屁股坐了下去:

    “就这里吧,反正24小时都有服务,我请客,每人一杯咖啡,一份点心,如何?”

    宋希濂一笑,也是扑通一声坐了下去,但手里还是紧紧抱着他怀里的一沓资料,嘴里却突然扔出了一句似乎已经很久远的话来:

    “好啊,穷棒子终于翻了身,既然兜里有了俩钱,今天我索性反过来搞一次打土豪好了。”

    话音未落,陈赓周围呼啦啦站起一圈人来,怒视着宋希濂纷纷大声呼喝道:

    “你说什么,宋将军,请不要忘了你的身份。”

    “都给我坐下,这是什么地方,能大声喧哗吗?”

    陈赓却毫不为意地摆摆手,手里却出其不意地抓过了宋希濂手中最上面的一张纸,低头一看,顿时就是一声惊呼:

    “老宋,参加恳谈会的番号怎么都是南洋的,天呐,你肯定还没来得及看吧,大中华区北越联邦,缅甸(掸)联邦,马来北海岸联邦,琉球联邦,印尼爪哇岛联邦……这、这旗号真的这么快就亮出来了!”(未完待续。。)

第685章、历史时刻

    “这位先生,你走错队伍了,请严格按分配给你的方阵队伍和路线走,否则万一你因此而失踪,我方可以概不负责。”

    听到这声异常严厉的呵斥,一个正在东张西望的白人吓了一跳,顿时定睛一看,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邻近的另外一个方阵中,举目望去,全是一张张陌生而又兴奋的棕黄色面孔,顿时惊恐地停下来脚步。

    这是乌兰巴托最主要的一条大街,从乌兰巴托国际机场一直通向联邦政府政务院议政大楼群落,全程长达15公里,是目前蒙古乃至整个东北亚最繁华、也最现代的一条集商业、文化、餐饮和贸易之大成的综合性街道兼主要交通干道,两旁不仅有原来的游牧民族风格的各式建筑、毡包和摊点,更有看上去簇新而时髦的具有浓郁汉民族风格的商铺、酒店、超市和各种建筑,也间杂着有一些哥特式和斯拉夫民族风格的欧美建筑群落。

    而今天的这条街道,不仅张灯结彩,旌旗招摇,而且在接近议政大楼的数千米距离,便实现了戒严。此刻,宽阔的大街上,正整齐划一地走着各种各样的队伍,依次秩序井然地徐徐向前方的议政大楼前的人民广场汇聚。

    很显然,这将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的庆典。因为,除了一队队武装到牙齿的突击营士兵方阵,骑兵方阵,装甲突击方阵,在他们后面。同时还走着前来参加庆典的无数国际友人。

    在人头攒动的上空,不时飞过两两编组的武直掠过,偶尔还有低沉的战机轰鸣声隐隐响起。不觉平添了更加庄严肃穆的氛围。

    面对这样激动人心的场面,即使是事不关己的客人,也是在一脸的惊诧中不时闪过既羡慕又兴奋的复杂表情来。

    就像现在这位走错了队伍的老兄,还好他不是上错了床。

    “噢上帝,快帮帮我少尉先生,我的人都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这可怎么办了。我的大使会宰了我的。”

    负责路旁警戒的突击营少尉冷冷地伸出手道:

    “不管你是谁,先给我在这儿等着,一步都不要乱跑。好了。现在还记得你脖子上的那个牌子吗,你把它弄哪儿去了,拿出来让我看看就知道了。”

    哦,这位仁兄这时才恍然大悟地拍拍自己额头。上下其手摸了半天。这样从裤兜里摸出了他的代表证。

    “你这位先生可真行,竟然拿我们的证件这么不当回事。”

    少尉说着,两眼闪过一道精光,随后伸指命令道:

    “马丁先生是吧,你们澳洲访问团早在一刻钟前都过去了,为了你的安全和我们的秩序,你暂时被我警戒组管制,就在这儿等着吧。”

    像这样的插曲。在长长的这条大街上不时还在上演着。

    而孟遥当然是早早就在覃五柄的警卫班护卫下,由马路遥指引着来到了议政大楼主会厅。进去一看。他才发现比他来得早的大有人在:

    老伙计陆涛,如今已是一身肥膘,笑呵呵地抖着脸上的肥肉,不时地回头与他的秘书说着什么。

    呵呵,话说这家伙绕着蒙古边疆走了一圈,将基层政权最挠头的问题都基本解决了一个七七八八,一年多的奔波和辛劳,不仅没有让这家伙掉肉,反而还又长了几斤,气得吴美娟这位大医生,每晚都要使劲在他腰上掐几下才罢休。

    曾经的空军大校,如今赫然名列突击营四大巨头的高志远,这一年也没闲着,琉球群岛和北海道来回跑了好多趟,总算搞定了属于他的任务和职责范围,最后又可怜巴巴地在东京、台北、乌兰巴托和北京飞来飞去,虽说各地的官僚机构绝不敢给他脸色看,但他要完成的工作却不是任何一方都能独立促成的。

    呵呵,现在总算尘埃落定,一直让孟遥在心底惴惴不安的北海道地位问题,琉球群岛主权问题,海南榆林海军基地租借问题,以及上海崇明岛空军基地遗留问题,唐…县大本营去留问题,今年终于有了最后的定论。

    高志远这家伙,功莫大焉。

    最后就是这个又矮又胖的老东西乔巴山同志了。嘿嘿,老实说孟遥最开始在他投身过来时并不喜欢他,甚至在心底还有点隐隐的排斥心理。

    但自从这老东西坐上了突击营实打实的副统帅位置,竟然迸发出一身惊人的动力和能量,不仅没有给孟遥和整个突击营添乱和痛捅娄子,而且还主动大包大揽,孤身深入到起义过来的原蒙古人民军各个部队当中,也不知他使出了什么手段,在大半年时间,最后在总政治部配合下,所有旧部全部焕发出新生的光芒,就连最后按规定复原的那些蒙古官兵,都安安静静而又心满意足地返回了各自的家乡。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在这个老东西又主动请缨要去南洋进行堪称艰苦卓绝的大调研、大协调,但同时又是事关突击营大战略的大政方针,孟遥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放行了。

    而事实证明,乔巴山果然就是乔巴山,他的工作能力和热情,一旦用对了地方,成绩绝对是令人刮目相看的。

    不过这个老东西,装起13点来那也绝对是大师级的。

    瞧瞧他现在正襟危坐的样子,看来绝对是把自己当成了突击营四大巨头中的主力阵容,眯眼望着四周人山人海的庆祝场面,一对肥硕的臂膀不时激动地撑着座椅,不知道要做什么好了的扭来扭去。而当身后坐着时刻准备伺候的秘书,殷勤地躬身想问时,这老东西却又哼哼哈哈地对着人家瞪眼好一通呵斥。

    当然了,他的那一双老辣的目光。却始终不离在他左侧的一张空椅子上。

    不用问,这当然就老子的位置啰。

    孟遥笑眯眯地走过去,故意拍了拍椅背上的真皮套子。顿时就把左右三个人全部惊动了起来:

    “遥子,我一来就知道你肯定又要迟到。”

    “孟遥呀,你总算来了,呵呵。”

    “哎哟孟遥同志,就等你了,快快就坐,马上就等你宣布庆典开始。”

    说话间。四周早就涌过来一堆人,孟遥两眼一扫,顿时也是惊喜连连地大叫不已着。喊出了一串串名字:

    “啊哈,你个黄老邪,怎么舍得从你的那些破军舰上岸来呢?傅晓冲,西疆局面大好。你当为首功。严志。你的陆军第二集团军横在北疆,还有你俩,扎噶尔、巴达尔扈,你们两支部队钳形防御,算是让老毛子硬是找不到下口的位置,同样也是大功一件啊。”

    “杨茂明你个狗东西跑什么,还有你黎天,两人都成了北海道诸侯了。回来也没说去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