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6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两人迎进来,然后亲手泡上两杯新茶,孟遥这才从岳军脸上将目光转到了陆涛和高志远身上。

    “你们怎么凑到一块了,不是誓言不拿红旗不相见吗,莫非——”

    所谓红旗,是三人之间的戏称,指的是各自的成绩。比如陆涛接手政务院之后,在乔巴山分担了二把手的意识形态工作不久,便誓言要将本年度社会生产总值提升30个百分点。而高志远则豪言,今年要让全蒙古12岁以下的蒙古族少年儿童入学率完成百分之六十以上,同时要让入学后的蒙古族汉字普及率达到标准以上。

    呵呵,像这样的好事,孟遥当然求之不得。这不就是后世的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质文明,两手都要硬嘛。如此好事,如此好人,怎么突然擅离岗位了?

    “这是怎么回事,北极熊果然要在北方四岛动手了吗?”

    陆涛说着,将面前的一张刊登着斯大林接见朱可夫等将领的巨幅照摊开,唾沫星子多少有点四溅的样子。

    孟遥抹了抹脸,转而望向高志远。高志远两眼一瞪,也是将桌上的报纸同样铺开大声喝道:

    “别看我,这报纸上杜鲁门的手指在什么位置,你给我们俩说说。”

    孟遥嘿嘿一笑,揉着鼻子道:

    “这还用我说吗,那边是北方四岛,这边当然就是琉球群岛了,一东一西,一美一苏,不这样联动他们怎么能惊动二位大驾呢?”

    “少跟我们嬉皮笑脸,赶紧的,我们准备如何出招?”

    “如何出招,当然是左右开弓绝不手软啰——”

    一边说着,孟遥一边将陆涛、高志远一手一个拉到巨型沙盘前,眯眼在北方四岛、琉球群岛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群岛之间,来回巡视道:

    “按照我们四人年前召开的战略布局会,以及驻日特遣军和北海舰队两军动员会部署,孙浩波已经回到了他原来海军的位置,现在暂代琉球群岛军政决策大权,手握北海舰队一支驱逐舰编队,一支潜艇支队,另有一个旅的增援海军陆战队,加上琉球自有海陆空驻军,麦克阿瑟占不到便宜。”

    “至于北方四岛,除了择捉岛有我们原来的代表性的一个陆战连,其余三岛都还没有派部队上去。所以,在朱可夫扬言要派军夺岛之前,我想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正式亮出我们原本的真实面目了。”

    陆涛、高志远闻言顿时脸上一喜,异口同声道:

    “这么说,空降军这个旗号,这时候你终于决定正式亮相世界了?嗯,恰如此时,恰如其分,不然不足以吓退一东一西这两个庞然大物哉。”

    “不错,不仅如此,我还要向四人团自请战令,也要为突击营新的开疆拓土大业,做一份我的贡献——”

    乔巴山的声音,不知何时忽然从门外传来,同时霍顿…兰夫那特有的大嗓门也随后响起:

    “营长,还有我,请营长在派出我们那犹如天兵天将般的空降兵出击时,一定也被老夫我投下去,哪怕只给我一个连,我也要跟着大家去南洋开创一番新天地。”

    不用说,乔巴山、霍顿…兰夫看来早已被突击营的南洋战略弄得神魂颠倒,如今在美苏联手出招后,两人再也沉不住气而联袂找来了。

    这是如今新的四人团,于今年制定的最后一个建国前的战略动作。其核心内容,就是在挑逗或者美苏主动开启争端后,立即以“空降军”本来面目,分别在北方四岛和南洋出击,从而吓阻美苏的进一步战略动作,尽可能使历史轨迹还原到原来主线上。

    而针对南洋派出军团,除了大将级别的宗华在南洋诸国中疲于奔命和分身乏术,目前的确尚无一个主帅级别的人物坐镇。也正因为如此,在最近的几次四人团会议中,乔巴山也是几次请缨,自我降格也要求去南方第一军群,哪怕执掌其中的陆军金三角特别集团军(下辖三个独立旅),或者陆军南洋特别集团军(五个独立旅或常设旅),他也愿意。

    这个提议,老实说四人团中的陆涛,倒是颇为意动,而高志远则态度十分不明朗。当然陆涛的出发点,肯定是有他的考虑,乔巴山去了孟遥就不能再轻易过去,而高志远则是更多地徘徊在不愿乔巴山太过涉水军权之上。

    但无论怎样,现在都是到了必须决策的时候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681章、北方四岛

    苏联《红星报》在原来蒙古的乔巴山时代,曾经有一支强大的驻库伦编辑记者队伍,除了总部占有一座极其宏伟的大楼之外,在各盟还有记者分站。突击营以步步为营的“新城联建”战术成功拿下蒙古全境后,孟遥便下令将这座蒙古人的首都名称由库伦改成了乌兰巴托,但其首都地位却没有完全保住,只是成了蒙古人民联邦政务院的所在地,而位于那片方圆一百多公里的塞外江南绵延大山之中,原来的突击营蒙古基地依然还是最高军事统帅部所在地,所以现在人们基本上将当前的蒙古以地理划分,将蒙古形象地称之为南蒙古和北蒙古。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红星报》以及《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法兰西日报》等美英法苏国的报纸,方才得以在北蒙古首府乌兰巴托继续留存。而南蒙古首府蒙古基地,他们却至今都没有一家申请获得批准入驻。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原来老蒋亲自找孟遥要的一个记者站名额,老毛亲自点名派驻的一个名额,以及孟遥出于平衡和消息输出考虑而特批的几个名额,目前在外界津津乐道的蒙古基地,分别驻有这几个与突击营有着特殊关系的中外记者站:

    已经算是台…湾的《中央日报》,已经随大军渡过长江并在南京建立了第一个南方记者站的《新华日报》,持有极大民主精神和民粹思想的《大公报》、《申报》,然后就是战前德国的《德意志报》。

    而谢尔科夫作为苏联声名卓著的军报《红星报》驻外记者站名义上的站长。实则暗中是有双重身份的:笔头还算过硬的编辑记者,以及少校军衔的军中契卡。

    同时,作为有幸没有在蒙古改变了主人的前提下得以继续留在原地的外国记者站。在敏锐地觉察到近两天突击营非同寻常的军事调动之际,让谢尔科夫又是高兴又是惊疑的是,就在他为情报传递和解析头痛时,突击营新闻宣传局的那个局长岳军,突然亲自出面将他们这些外国记者头头脑脑全部请了过来。

    来后也没多的废话,直接宣布突击营将史无前例地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实兵空降作战演习,而他们这些外国记者。将作为特邀嘉宾随军观摩。

    这一下,谢尔科夫一下子彻底放心地裂开大嘴笑了起来:这意味着,他可以不加掩饰地将情报陆陆续续送回国内了。

    很快。身在莫斯科的云强,在契尔柯夫的邀请下,立刻会同谢尔科夫派回来的《红星报》一名记者,连同相关的《消息报》《苏维埃日报》等官方大报的头头脑脑。一起赶到了克里姆林宫。

    在看上去十分愤怒的斯大林身旁。站在面似沉水的朱可夫。

    为期一周的突击营空降大演习。每一个精彩瞬间,以及每一处值得记录的战术要点,都被清晰地记录在无数的照片上,如今正分门别类地一一摊开在众人眼前。

    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在最后惊讶地瞪大了自己的双眼。

    因为他们发现,照片的背景,正是这些日子以来他们最高统帅一直都在高调宣称要派兵拿回的北方四岛。

    看着照片上杀气腾腾的突击营战士特写,每个人都不自禁地握起了拳头。

    混蛋。这些可恶的中国佬,为什么不再是那些清朝的辫子军。民国的双枪兵,而是一个个恶魔般的杀手?他们空降了下去,转眼又全部撤了回去,他们这是在示威吗?

    是的,现在可以确定他们得确是在公开示威、示强。因为,这是从朱可夫元帅口中,当场说出来的话。

    “同志们,这是我刚刚向斯大林同志作出的个人意见,北方四岛还是北方四岛,除了择捉岛驻有突击营一个陆战连之外,那里的军事存在,并没有因为突击营这一次的空降大演习而改变。但是,正是这种看似不改变的改变,才是孟遥最阴险的地方。空降作战,虽然在大国之间已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但对突击营而言,当前的确还是无人可与之在空降作战领域匹敌,所以——”

    接下来的停顿,在场的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就是所谓无声胜有声,不说也罢。

    斯大林看到这里,随即也是冷目环视了好一圈,方才咬着烟斗问道:

    “说说吧,叫你们来,不是看你们一脸沉重的样子。突击营这一手,明显是战略吓阻,但朱可夫同志也说的一语中的,你们有别的补充吗?”

    云强沉思了半晌,举手示意道:

    “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同志,以及诸位在座的同志,其实要论对突击营的仇恨程度,应该无人比我更恨不能明日就消灭了突击营。但是这里面牵涉太大,又事关我国家最高利益,而且美国人看似在这次事件中与我联手,实则包藏祸心,与突击营相比犹有过之。所以我个人认为,既然突击营突然亮出这一手令人震惊的空降战力,我们不如正好顺水推舟,将计就计,然后不动声色地就让美国人冲到了最前面。”

    听到这里,契尔柯夫也是马上一脸动容地举手发言道:

    “我非常赞同云强同志的主张,斯大林同志,结合我们在白宫的内线情报,以及近日不断被送过来的朝鲜金日成的那个全面作战大纲,我们与美国人在朝鲜半岛正面交锋的时刻,很可能已经迫在眉睫了。所以,我们实在不宜再树强敌于我一侧,尤其是像突击营这样的强敌。”

    这时,朱可夫突然插进话来,但却是两眼望着同样在又是震怒又是沉思模样中的斯大林身上:

    “斯大林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