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6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猛然看到蒋百里、宋希濂赫然与朱可夫面对面坐在一起,孟遥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这二位看来也对苏联的战神朱可夫,内心一样充满了复杂的感情呀。瞧他们既紧张又怕掉了国民政府份儿的样子,反而是咱们的田大师长看上去更自然一些。”

    曹飞彪一听马上打趣道:

    “营长你这是明显的不公平语言,跟蒋百里这些人精相比,朱可夫对于田大壮而言顶多也就是印在他自己笔记本上的一个名字罢了,所谓无欲则刚,初生牛犊嘛。”

    孟遥点点头,当然也对自己的话没有多当真,而是马上就将目光集中在了朱可夫脸上,同时让操作手给了他一个特写镜头。

    对突击营所有老人而言,朱可夫这三个字,可就不比国民政府里的任何人那样简单了。可以说除了后世中国传统军事所有范畴之内本来就与前苏联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加上突击营自己就有很多朱可夫的粉丝,所以面对偶像的到来,孟遥当然也不可能如此镇定。

    而最吸引他的,还真的就是朱可夫那一双闻名于各种复杂战场上的电眼,犀利而又隐蔽。

    不过借助先进的科技设备,孟遥很快就发现了这双电眼,几乎是隔几分钟就要溜一次号,让一双本来逼人的眼神变得多少有点暧昧起来。

    “对面角落的那个大鼻子,应该就是约瑟夫赫尔吧,也给他一个镜头。”…;

    孟遥话音刚落,一张兴奋的脸色有些通红的脸庞,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只看了几眼,孟遥立刻发现了看似正在与戴笠谈得兴高采烈的约瑟夫赫尔,其实重点早已不再谈话本身之上,而是也早就开始了他自己的表演。只不过他的表演,却是只做给一个人看的,那就是朱可夫。

    聚精会神地在朱可夫、赫尔两人身上来回看了几个回合之后,孟遥忍不住暗暗骂了一句:

    ,谁说大鼻子、蓝眼睛都是直通通不会使诈的直肠子,这两人不仅都是赫赫有名的战略家,而且还都是炉火纯青的战术家,两人隔空眉来眼去的,恐怕早就彼此交流了多个会合了,也许就连一向自诩为谋略家的蒋百里,现在也一直被人家悄没声地蒙在鼓里吧?

    想到这里,孟遥缓缓从座位上站起身来,直接发出了一道命令:

    “看看咖啡馆附近有哪支负责纠察的宪兵队,叫他们进去随便找个理由搅和一下,然后瞅机会告诉田大壮,让他想办法将朱可夫带到内城,在我们与他们摊牌之前,尽量不要再让双方、不,是包括重庆在内的三方接触。”

    这时,马路遥忽然从指挥中心打来电话,说是穆思华提前半天从欧洲赶了回来,现在正与奉命集结于此的各路相关人马座谈。

    于是很快,孟遥也带着曹飞彪迅速赶回了设在内城刚刚竣工投入使用的指挥中心。

    应该说,对于这次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主动来访,同时还顺带捎上了老蒋也“屈尊而来”的惊人既成事实,以至于恰好与各国早就已经开始成行的各路政治、经济访问团、商务团的纷至沓来,无巧不成书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了,那么,突击营当然也就不能不顺势而为甚至还要为此推波助澜,以便让这个正在发酵中的“朝圣般的趋势”,真正向着孟遥期待中的那种亚洲版的“雅尔塔会议”甚至“波茨坦公告”那般趁热打铁地持续发展下去。

    也只有这样,突击营也才可能从中顺势而为浑水摸鱼,从而为自己在蒙古乃至在战后的全球范围谋取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最佳结果。

    在全面分析和掌握了美苏等大国在战后的各自战略定位和底限之后,孟遥也随之召开了多次有各方军政大佬参加的务虚会,这一次则是最后的务实会,突击营当前几乎所有方方面面的负责人都将到场,商议并最终确定一个突击营自己的摊牌底限,以便在晚间开始的中美苏会谈中讨价还价。

    当然了,由于一切都还只是在孟遥自己的想象当中,所以根本无法确认会谈的走向和美苏将从哪个方向切入。所以,务实会开到傍晚时分,在深谙国际事务的穆思华最终建议下,突击营最后确定了一个红线:

    倘若美苏在蒙古一事上联手并得到重庆的默许,那么孟遥将立刻抛出一个类似于英联邦式的租界法案,以打擦边球的方法坐实突击营在蒙古的事实存在。

    但孟遥没有想到,他们其实远远低估了突击营当前在国际事务中的隐形威慑作用。

    务实会接近尾声时,值守的外事秘书吕贵打来了一个令所有人惊喜不已的电话:约瑟夫赫尔以及朱可夫,前后相差不到一刻钟时间,亲自提出要在中美苏三方正式会谈前能够与孟遥有一个一对一的秘密会谈。…;

    这真是瞌睡就有人递枕头,喜出望外的孟遥当机立断,立刻命人将第一个提出申请的美国特使约瑟夫赫尔送到了自己面前。

    在一番寒暄之后,一个更大的“礼物”直接飞到了孟遥面前。

    “孟将军,我们都是聪明人,而且眼下这里几乎成了除欧洲之外最热闹、也可以是最烫手的地区之一,雄狮、河马甚至连蚂蚁都跑来了,来干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

    约瑟夫赫尔说着,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孟遥,将一份文件郑重其事地摊开放在了孟遥的手边:

    “这是由美国总统亲笔签署的一份草案,孟将军阅后,倘若签下自己的名字,那么这份文件将立刻生效,同时我敢断言,这必将是二战后第一份具有全球意义的双边关系中的模范协约。”

    哦,孟遥不动声色的观察着同样紧绷着面皮的赫尔,不知为何,心中突然划过一丝洞若观火的火花,随即心中一动,嘴里便不经意地随口来了一句:

    “既然贵使一再强调时间的紧迫,那么就请赫尔先生代劳,直接告诉我贵国总统的意思如何?”

    一丝恼怒瞬间划过赫尔的眼眸,但很快便被老奸巨猾的职业性微笑给掩盖了。紧接着,那双一直盯着孟遥的眼睛忽然耷拉了下去,一只苍白的手随即拿起了文件。

    孟遥见状,不觉也在心里长出一口气。看来,自己还是赌赢了。

    只要赫尔拿起文件宣读,至少有一个胜利那是板上钉钉了。这就是战后的世界秩序重建,作为老大的美国已经算上了突击营一份。

    如果这一点赌对了,还扯什么租借法案?

    “孟将军,敝国总统在此有三个条件需要得到突击营满足,同时在拿到孟将军亲笔签署后,我们就可以在后续就战后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和协商了。这第一呢,我国希望突击营永久驻军蒙古,至于以何种方式驻军则是突击营自己的事情,因为这十分符合美国利益。”

    ;

第618章、脚踏两只船

    孟遥怎么也没想到,美国佬的这第一个条件,简直就是自己投怀送抱的美人一般如此熨帖和善解人意。,若不是亲耳听见,他还真的怀疑杜鲁门是不是也跟他们一样,一名爱国者直接穿越到了美国总统的宝座上去了。

    当然这不过是一笑罢了。其实孟遥马上就想明白了过来:

    美国人这个看似为突击营量身定做的所谓条件,其实是包藏了许多机心于其中的。首先这块纯内陆国度,本身已是中苏两国争夺的焦点和宗主国,美国插手几率几近于无。现在有了突击营这个异数,正好成为美国人不用花一分钱就能完成制衡苏联,并牵制其往欧洲发展、蔓延和输出国际共产思想,这种顺水人情不做白不做。

    孟遥摸出红星牌香烟,礼节性递给赫尔一支,然后笑眯眯地说道:

    “唔,贵国总统阁下看来的确是真诚的,并且是用心了的,这第一条听上去就不错。那么,就请特使先生继续吧。”

    话说经过突击营无数烟民多年的共同努力,一种完全可以媲美云烟系列的制式卷烟,终于在去年试制成功。所以,孟遥现在也终于梦想成真,真正可以享受到特供香烟的**待遇了。

    而且从约瑟夫赫尔两眼冒光地盯着香烟看的架势判断,这家伙显然不仅也是一名资深烟民,而且看来对突击营的这款卷烟是十分的上心。

    呵呵,这也不奇怪不是吗?凡突击营出品,必属佳品。更何况这款卷烟,现在欧洲是最抢手的一种烤烟。

    “我很高兴将军能这么说,这说明我们之间的合作已经迈开了美好的第一步。所以这第二个条件嘛,就是敝国有意在重庆政府主导下的战后中国,全面提升两国之间的关系。那么这其中,就有一些可能的现实性的改变,或者说敝国总统有意将战后中国的走向,能够纳入到美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之中,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希望我们的有些可能令将军不快的做法,能够得到将军的理解,最低限度是保持沉默。”

    听到这里,孟遥的眼前忽然划过两个人的面庞:一个是戴笠,一个就是两年后的李宗仁。

    很显然,历史传言中的美国在中国另选代理人的事件,看来的确也不都是子虚乌有的。嗯,有必要再敲打一下看看。

    “赫尔先生,你的这番话有些叫人费解,可以说的再进一步吗?”。

    “当然孟将军,只要您有兴趣,我十分愿意为此效劳——”

    赫尔很绅士地说着,竟然又挺直了一点腰身道:

    “孟将军现在可以说是中国三个最有权力的人其中之一,我想对于全世界的这个共识,将军是不会有什么疑义的吧?不少字”

    “说下去,不过这个好像与您的第二个问题无关。”

    “将军且听我耐心说完,将军既然是三个最有权力的人,那么想必也不会回避这个事实,那就是当前的国共两党之未来走向,前景实在堪忧呀。远的皖南事变就不说了,近的继上党战役之后两党更是摩擦不断,纷争连连。所以敝国总统判断,在彻底击败日本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