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5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出于各种考虑;孟遥还是花了大把金钱和气力方才将此事的影响;降低到了微乎其微的地步。

    蒋经国作为未来的统帅;将这次突击营之行的最后一个活动安排在地位极其敏感的第一近卫师;真可谓是一石多鸟呀。现在;孟遥才隐隐地感到了一丝王者的杀气;正像一股淡淡的迷雾缓缓逼来。

    呵呵;我们的这位携同志;到底还是按耐不住性子;想亮一亮作为王者的獠牙;看一看效果。也好呀;过过招;练练手;虽然都知道分寸无伤大雅;但另一位公子呢?

    想到这里;孟遥马上微微一笑;转头对马路遥说道:

    “你马上去查一查;包括沿途他们停留的各个城市;除了携的这些要求之外;还有没其他人提什么额外的请求和希望。”

    马路遥答应着离去后。作为家宴总负责人的另一位秘书张海鹰。这才逮着机会赶紧高声宣布宴会开始。呵呵;瞧这一头的汗水;还有滴答滴答作响的时针;时间过得可真快呀;饭点都超时多长时间了。

    很快;一场多达千人的盛宴就在院内院外铺展开来。

    这架势;想想吧;上千张嘴一起大嚼特嚼;上千双手一伸一缩;近百张饭桌碟子、盘子送进送出。酒香肉香随风飘扬;直看得人人食指大动;舌尖生津;欲罢不能。

    随着一圈圈敬酒的儿郎来来去去。马路遥不知何时终于一头大汗地回来了;挤在人群中附耳对孟遥说了一句;孟遥一听;起身便向外走去。

    谁都没想到;蒋经国与毛岸英竟然比他们自己上报的返回时间;整整提前了一天回到了蒙古主基地。

    而原因呢;仅仅是两人偶尔的一次争论;最终一下子变成了涉及到国共双方立场的大辩题;使得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一起:立刻返回主基地;拿出自己最有力的证据。打倒对方。

    孟遥赶到两人住地时;论战已在毛岸英的九号贵宾楼展开。

    原来的安排;因为考虑到两人的特殊身份和背景;孟遥指示接待办将两人及其随访团刻意分开进行了安排;没想到最后两人还是以这种方式搞到了一起。要知道;蒋经国所住的12号贵宾楼;驱车都要一刻钟呐。

    进了楼;里面的警卫人员全部都换上了双方各自随团而来的警卫小分队。当然这也仅仅限于此地。

    孟遥一进去;入眼就是双方警卫战士在大斗急眼的场景。虽然不是谈不上剑拔弩张;但彼此眼睛里的火药味十足。甚至连个矮、块头不足的都自觉地退到了大哥后面;生怕为自己这边丢了脸面。…;

    还好孟遥也早已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躯;硬生生将一身爆笑憋回去;然后目不斜视地直接推门而入。与此同时;耳畔便传来了一声慷慨激昂的铿锵陈词:

    “你若不信。我可以给你公开我的一份绝密笔记——”

    “日寇的那场所谓一号作战;想来你也一定不陌生吧?1944年4月。日军动员兵力50余万;在纵贯中国南北的大片中国国土上;我们先后为此发起了中原会战、湖南会战、桂柳会战;以反制日寇这个一号战役。日军先后攻占河南、湖南、广西和广东部分地区。其中;湖南会战自5月底打到9月初;持续3个多月;是我们抗战以来将士浴血奋战时间最久、最顽强的一次战役。”

    “以此次战役为例;你来看看我们自己的军队与日寇之间的战斗力;到底差距有多大吧。”

    “此役;我们先后投入16个军;40多个师;约35——38万人。而日寇则先后投入10个师团;约25——28万人。双方伤亡人数;据日军方面的统计;中国方面死亡66468人;被俘27447人;伤病132485人;合计226400人;日军伤、亡6万多人。而我们自己的军令部统计呢;伤、亡90557人(死49370人);日军伤、亡66809人。日军伤、亡人数;双方公布的数字接近。而伤、亡人数则出入较大。日军方面公布的数字;包括了伤、病、俘、亡;中队损失过半。国民政府公布的数字;则不含病、俘;仅伤、亡两项;也已占参战人数的25。不可否认;为了战场的准确性;显然日寇的统计要更为确切一些;尽管我们有其鼓舞抗战民心乃至获取二战国际地位之考量;这数字依然还是出入颇大。”

    “同时;我们在1944年前后对兵力的配置;也能从侧面证明日寇的统计要更为准确一些。”

    “谁都知道;抗战初期;日军装备完整;训练精良;常常以1个大队(营);就敢于出战中队1个师(3团)或1个旅(2团)。”

    “还记得《华盛顿邮报》《美国自由人报》《大公报》等国内外大报曾经报道的耻辱战例吗?猖狂一时的日寇第一军;在山西有过一军独战中队30个军的记录。抗战后期;中队的战斗力更趋下降。据国民政府军令部1944年统计;第一战区敌我兵力之比是14:100;第二战区是13:100;第三战区是20:100。平均起来;中队要六七个人才能抵抗一个日本鬼子。”

    “中队共有320个师;在中国战场的日军约40个师;比例是8:1。就连徐永昌这样的老将都认为;这样的敌我力量对比;在水田山地尚可应付几日;一到平地;便多不能支持。何应钦总长在拟定军队减编方案时;其着眼点亦大致以中队1个师对日军1个联队的比例编制。考虑到抗战后期军队编制的缺额;徐永昌甚至认为;战时各师实际兵力平均还要往下打七折。而日军师团分甲、乙、丙三种;人数为一万多人至二万余人不等。一个师团内辖三至四个联队。依此推之;1944年国民党军与在华日军兵力的实际比例约为3:1。”

    “也就是说;我们的士兵要杀一个日本士兵究竟有多难;要付多少代价呢?这里我可以给毛先生在透露一个最新绝密数据;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截止到今天日寇以日暮西山的即将胜利时刻;我们作战消耗已超过3227926人;其中阵亡1328501人;负伤1769299人;失踪130126人;因病消耗合计937559人;其中死亡422479人;残废191644人;逃亡323436人。两项合计为4165485人。”

    “可毛先生知道有多少日寇被歼灭呢?目前没有准确的数字。但我们情报机关搞回来的数字;参考小日本自己的战报;包括各种战损、伤病、失踪总的统计数字;大致在40。46(不包括东北)——45。5万人之间。总长何应钦则认为当在48万人适宜。”

    “现在;不知你毛先生还要坚持你的意见吗;甚至还要跟我提你们的百团大战?不怕给你泄密;堪称我们唯一完美战例的台儿庄大捷;那也是我们十个年轻的士兵才能换来一个小鬼子的结果。”

    “而且;我还要提醒毛先生的是;这十个换一个的绝对数字;还将突击营这个因素也考虑了进来。假若剔除孟将军这支武装所起到的作用;那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

    ( )

    …… 广告位:728901 ……》   。。

第605章、用心

    堂堂一个蒋公子也搞怪,硬是血淋淋的拿自己的伤疤说事,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还是另有什么图谋呢?

    孟遥十分及时地拦住了门口警卫,驻足用心听了半晌,终于听出了两大公子将自己关在屋内论战的主题,竟然是连后世历史学家都没有一个定论的问题。网。。呵呵,开战之初一个小队鬼子兵敢追着一个团甚至一个师的屁股打,这可不是什么稀罕事。可稀罕的是,蒋公子却是自揭伤疤。

    嗯,既然蒋公子一再强调中队与小鬼子基本是一个换十个的正方论断,那么毛公子显然就是不承认这个论断的反方喽。

    或许在他的思想中,是一回事,八路军、新四军又是另一回事。

    但不管是何方,就这个议题而言似乎都过于沉重和残酷,而且也多少有点不合时宜,毕竟,虽然胜利在望,可抗战终究是还未结束。只是嘴皮官司,却弄得两兄弟不快,总之不美气呀。

    想到此,孟遥终于一伸手推开了大门。

    “啊,孟将军,您、您怎么来了?”

    看到是孟遥亲自出现在眼前,闻声而动的两大公子,马上自动地结束了论战,齐齐地迎上前来。

    孟遥只做不知,一脸笑容地道:

    “听闻两位公子提前返程,想到这大概应是二公子在我突击营最后的行程,所以特地看看看二位。怎么样。在我谢光宗坦克连可有收获?”

    蒋经国、毛岸英一听。顿时换上了一脸兴奋,连连直拍脑门道:

    “孟将军,岂止是收获呀,简直就是大开眼界,目不暇接啊!”

    两人异口同声地痛快大呼一声,方才彼此歉意地笑了笑。也是呀,两人都抢着说,结果是谁都说不清楚。

    或许是几天来两人已达成了某种默契,毛岸英伸手示意了一下,蒋经国立刻就跟上道:

    “孟将军。这几天我和毛先生都要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不知道怎样感谢您毫无保留地对我们放开坦克连这样无私的胸怀,以及如此周到的安排。老实说,倘若您能再进一步。不要多,只需派出一辆击败苏军的那种坦克,到我们装甲部队中走一遭,我敢说——”

    听到这里,未等蒋经国把话说完,孟遥一抬手拦住了他的话头。

    亏得两人都算得上是这次冲突战的亲历者,对t59改型最新式坦克战力不可谓不知。这样的一辆坦克,可以说堪比任何一支军队坦克部队一个坦克团甚至一个旅的战力。呵呵,就这样玩似的开一个团甚至一个旅过去,算什么?

    不过。也许让重庆和延安都没有想到的是,孟遥还真是如蒋经国之愿准备了这个动议,而且不是一辆,是整整一个谢光宗连。

    当然可以想象的到,该连届时将会一分为二,正好一边两辆。

    至于为什么在抗战收官之局最后时刻多此一举,个中缘由,孟遥却是对任何人都没有说。

    “蒋公子、毛公子,我看还是请蒋鼎文、陈赓两位将军也进来,我有话说。”

    蒋鼎文、陈赓一进来。各自看了一眼自己这边的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