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还不仅仅是这款v2火箭,德国科技人员就连他们的那种传说中的超级火炮,也都囫囵个儿地整体移植到了大型水面舰艇之上。就在昨天黄昏时分,耿乐东就偶然发现,在一艘护航的重型战列舰上面,那种一直以来只闻其名不见其身的超级火炮。赫然便出现在战列舰一侧长长的舰体上。

    由于超级火炮那种特有的极长的变态炮管,所以在将它搬上重型战列舰,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只有战列舰才刚刚符合它的长度和特性需求。

    但即使如此,对重型战列舰的改造,工程、工艺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是巨大而海量的。不过考虑到德国人已在武装列车上进行了无数次的成功试验和定型,他们对重型战列舰的改造看来也不会太过失败的。

    只是这一看上去就是很大目标的超级火炮,就算成功安装到了重型战列舰之上,其用途到底侧重于哪方面,是作战还是试验性质,或者干脆就是与潜艇一样只是运输罢了。…;

    因为从这艘已经算得上凤毛麟角的重型战列舰在编队中的位置来看。它显然并不处于本该有的主力作战的位置,反而倒像是被保护的对象。

    不过这一切说时迟那时快,其实一切都是刹那间,耿乐东他们很快就被潜艇上的德国水兵,强制架入到了潜艇下。

    “够了够了。请马上放开我们——”

    愤怒的耿乐东,依仗着自己特殊的身份。不断地挣扎着、推搡着,好在德国潜艇兵似乎也受到过特别的叮嘱和训练,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很有一些人民子弟兵的风范,而且自始至终都是笑眯眯的模样。

    但笑归笑,他们铁钳一般的双臂,却始终牢牢地放在耿乐东的身上,直到他们认为可以放开的时刻,比如现在。

    现在,各舱水密门恐怕早已各司其职起来,没有特别命令和特殊需要,谁想要到另一个舱室去,恐怕都已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了,更别说再去打探什么。

    唯一没有变化的,依然还是严肃有余的隆美尔,机械地背着双手,在重新获得了自由的耿乐东周围踱步道:

    “耿组长阁下,从现在开始,这里就是你和我唯一可以自由活动的区域。嗯当然,这只是指在潜艇的时间。不过您请放心,我会时刻都陪着您的。”

    “时刻都会陪着我,难道也包括我睡觉的时刻吗?”

    耿乐东故作恐怖地大叫大嚷着,一边快速打量着这艘潜艇的内部设置和整体构造情况。如果按照这个时代潜艇的设计极限,最多不到一周的时间,他们肯定就能再次回到水面上去,不管德国人是否有意对他们隐瞒什么,这一沉一浮的周期,却是怎样都瞒不过他们法眼的。

    哼哼,周期一定,再结合他们的航速,甚至还可以参考天上的星座,海面的洋流,即使德国人什么都不说,他们也可以猜出一个不离十了。

    现在唯一头疼的,还是那个始终都还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的难题:如何向外传递情报。这是亟待破解的大事。

    正自盘算着。隆美尔突然得意地又开始摇头晃脑道:

    “不知耿组长以前是否乘坐过像我们这样高级的潜艇没有,因为贵军的科技与我帝国的科技能力是相差无几的,所以或许耿组长还是有这个幸运的。不过不管您从前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这一次您肯定会发现,像今天我们乘坐的这款高级潜艇,绝对是您从未见识过的。”

    哦,耿乐东听到这里,忽然敏锐地心跳加速起来:

    “这款高级潜艇,隆美尔将军,你的意思是说。这款潜艇,将不是我们曾见过、同时又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某种潜艇,是这个意思吗?”

    隆美尔盯着有所期待的耿乐东,不知为何却忽然矜持起来。眨着眼睛,缓缓地答所非问道:

    “啊,我亲爱的朋友,我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您就能看到您想看到的一切。就像我们的谚语中说的那样,在星光下不要对黎明说三道四。”

    他奶奶的,谁说德国佬都是一群古板的土豆,连谚语都会说了。

    耿乐东十分郁闷地瞪着隆美尔,突然想到这个在现实中复活的家伙。在他们昨天唯一一次放出去的漂流瓶中,竟然成了漏网之鱼,在信中对他的复活和介入到末日计划的情况,怎么就只字未提哩。…;

    嗯,这会不会也是一种蝴蝶效应呢?

    第二天,带着一脸神秘莫测的隆美尔轻轻来到耿乐东的面前,在随行的两个潜艇兵的简单交接之后,随后亲自引领着到了一处隐秘的舱门,并亲自动手在上面鼓捣了一番,方才示意所有的水兵全部离开。

    有门。耿乐东见状马上心里就是一喜。

    果然当所有人都离去之后,隆美尔这才大力拉开沉重的舱门,首先将耿乐东一把送了进去,然后自己一弯腰也跟着钻了进去。

    刚一进舱门,耿乐东就发现空间极其逼仄。而且给人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

    不过,等到两人都挤了进来。随着一声莫名其妙的机械转动声响之后,似乎有一条自动传送带便被启动起来,同时载着他们向着某处开始缓缓运动。

    很快,随着空间的变换和时间的推移,耿乐东只感觉眼前越来越宽敞,越来越明亮,而且目光所及之处也不再是冰冷无情的铁壁,定睛望去,竟赫然是一些鲜红明艳的鱼类,仿佛就在身边不停地游来游去。

    更奇特的是,一些似乎看上去触手可及的珊瑚及其珊瑚礁,以及生长在礁类周围的各种海藻一边荡漾着,一边享受着鱼儿在其间的穿梭往来。

    不知不觉,耿乐东一时间惊呆了。

    “隆美尔将军,如果方便的话,您能告诉我现在的潜航深度吗?对,不需要您说其他的,我不想您为难。”

    谁知,隆美尔却晃晃脑袋得意地一耸肩膀道:

    “不亲爱的朋友,既然我们让您看到了这些,我们所有的一切对您将都是毫无保留的。现在的潜航深度160米,航速8节,您还有问题吗?”

    耿乐东半信半疑地看着得意洋洋的隆美尔,忽然掉过头盯着外面的海底景色试探道:

    “既然如此,那么就请告诉我,这种可以透视的强化玻璃钢材,贵方是何时成功研制出来并已实际运用到潜艇之上的。另外,这种水下探视照明装置,贵方又是如何解决诸如颗粒物辨析照射、光谱分散与聚集等技术难题,倘若不是过于牵涉技术数据,可否解答一二?”

    事实上,海底透视潜望技术以及探照聚光的应用,虽然算不上多么了不得的技术革命,但真正成熟大量应用到民用范畴之后,那也得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单凭这两项科技,德国人又领先了世界至少十年光阴。

    当然这种技术,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被科学猜想而为世界所广泛熟知。

    但真正令人震惊的是,这种1869年就出现在法国科学思想界的超前科幻猜想,原本只能存在于文艺作品中的东西,竟然在今天能够被德国人真实地克隆在军事领域,并能够如此成功地成熟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好吧,说“克隆”绝对是恰如其分的。

    而凡尔纳半世纪前给我们讲述和展现的这种场景,到底是什么呢?他说的那艘名叫鹦鹉螺号的科幻潜艇,与现在耿乐东乘坐的这艘德国人的潜艇又有何异同呢?

    1866年,在世界的许多海域,很多人都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同时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怪物的战舰反被怪物追逐,并遭到“海怪”的凶猛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尼德?兰落水,被“海怪”所救。…;

    这个所谓的“海怪”,就是后来被世人所熟知的那艘“鹦鹉螺号”潜艇。

    而这艘潜艇的主人,正是同样被世人熟知的尼摩。

    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他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动植物来生活。

    而这种只需要海洋本身资源就能畅行无阻于任何大洋之上的科技,自然也就成了尼摩最大的秘密。

    也正为如此,阿龙纳斯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

    从此,阿龙纳斯一行人在尼摩的带领下,不仅遇到了无数美景,同时也经历了许多惊险奇遇,比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连接在金属梯子上的闪电挡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可以自制的人工闪电。

    比如在大西洋鹦鹉螺号被章鱼所困扰,他们拿斧头和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在北大西洋鹦鹉螺号遇到一艘英国驱逐舰的炮轰而鹦鹉螺号未使用任何武器,仅仅以脊背之上的冲角就把强大的驱逐舰击沉。

    请注意,这里提到的事件,暗示的就是科技等级之间的代差。

    然而直到最后,阿龙纳斯才最终知道,神秘的尼摩船长,其实并不是孤独地生活在世上,他始终都与大陆保持着某种神秘联系,并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隆美尔现在故意说出这个充满了科学力量、科学猜想和科学符号的故事,他到底想暗示什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577章、美国大兵在海南岛上

    在靠近突击营向全世界公开指定的“非交战区国际安全水域”遇袭后,金凯德和他的所谓太平洋西南特混舰队在这个本应“十分安全”的海区,又足足折腾了数天光阴,方才在不知从何处赶来的黄老邪亲自率领的一支舰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