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降抗日突击营-第5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日,科布多城失陷。

    从此,外立政权算是正式控制了外蒙古全境。

    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十月革命的浪潮吹到了外蒙古大草原,贫苦牧民出身的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组建了亲苏的“蒙古人民党”。而“蒙古人民党”的军队,随后又在红色苏联的大量武器装备援助下,开始向蒙古全境挺进,展开了所谓国土收复战。但是,由于实力相差悬殊,蒙古人民党于是决定邀请苏联红军入蒙参战。1921年5月,苏联红军进入外蒙古,在买卖城外不仅打败了白俄的恩琴匪帮,而且也同样驱逐了作为自己国土守卫者的北洋军。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在不彻底地击溃了逃窜至蒙古的白俄恩琴匪帮之后,这些所谓的革命者却很快就与在库伦的蒙古上层王公达成了妥协,毫不犹豫地与他们共同组建了联合政府。

    呵呵,格里高利是老毛子也就算了,反正他怎么做都是老毛子,而库伦的乔巴山这些蒙古的革命者,却把腐朽的曾被他们视为革命对象的人物和旗号重新搬出来。不是昏头了就是病急乱投医没辙了,这不是给世界制造笑料吗?

    奶奶的,别忘了蒙古虽然在红色苏联的强力支持下实现了所谓的独立,先是君主立宪。后来干脆成为共和国。虽然苏赫巴特尔和乔巴山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有着强烈的红色苏联味道,但其本身同样也有着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不再是以宗教作为独立的号召,而是要建立“蒙古人自己的国家”。只是不管如何,在反革命的库伦集团之后的蒙古,在1917年还是被中国的北洋政府派兵强行结束了自治这个事实,却是谁也难以回避得了的。

    而且还有一条最值得突击营利用的史实是,民国虽然羸弱。但却占据着历史关键时刻的地利与人和——

    中华民国成立后,其政权虽然由孙中山转到袁世凯的手中,但在袁世凯之后的段祺瑞等历届政府,却罕见地以顽强的民族主义者色彩开始了与沙俄的艰苦谈判。虽然说弱国无外交。但中国的外交官们做出了极大努力,终于迫使沙俄做出让步,承认外蒙古是中国的一部分,条件是在外蒙古实行“自治”。也就是说外蒙古在名义上仍属中国,实际上外蒙古的内政与外交还是掌握在沙俄的手中。不管怎样。在当时的情况下得到这种结果已实属不易。…;

    这一点,大概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能让人欣慰一笑的亮点。因为以卖国、复辟著称于世的袁世凯,可能怎么也没想到在他身后的的嫡系北洋军阀们,竟然会有着血性闪现的一瞬间。在外蒙古即将分离的一刹那尚能冲冠一怒。

    于是,也就有了1919年。主掌中国政局的段祺瑞政府派出得力干将徐树铮,率兵进入外蒙古。接蘀了当时正与外蒙古进行和平谈判的陈毅将军(当时和平谈判已近成功),立即用铁腕政策迫使外蒙古放弃自治,使得外蒙古重新彻底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苏联红军却从那一时期开始。就一直留在了外蒙古。

    这期间,那些在苏俄控制下被剥夺了权力的蒙古上层王公开始醒悟,后悔反抗中国的行为,纷纷逃到中国要求发兵收回蒙古主权,赶走俄国人。但是苏联不断增加驻蒙军队规模,阻挠中国收回外蒙古主权的行动。

    而内乱中的中国,当然既无力也无条件与红色苏联相抗衡,自然也就只能是一次次地丧失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曾经丧失的机会,反倒成了今天突击营可以堂而皇之舀出来以资利用的史实。

    所谓枪打出头鸟,谁让北极熊反而成了现在叫嚣最凶的第一个反对者呢?

    买糕的,连正宗可以喊话和表态的老蒋都还未做任何实质性的外交动作,你一个不相干的北极熊跳这么高,就凭你这些年一直都有驻军吗?

    在接到来自莫斯科的第一封公开抗议电文之后,孟遥反倒心里一块大石彻底落地了。

    老实说,假若克林姆林宫也像老蒋那样来一个闷头葫芦,也许他还真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是好了。其实说心里话,无论是重庆,还是克林姆林宫,在世界范围内也就是这两个集团可以就蒙古问题说三道四。哦当然了,这其中肯定是一个是合法一个是非法的。

    而莫斯科方面叫得越凶,也就越说明了他们的空虚和慌张。

    这,就让孟遥有了可以出手的切入点。

    奶奶的,抬出了都快成了历史垃圾的库伦集团,斯大林身边的高人,全都销声匿迹了吗,这岂不是自己给自己上眼药吗?嗯,话说那场令人闻之色变的大清洗运动,貌似还在酝酿之中吧。

    “通知岳军,从今天开始,让我们的《民族复兴报》蒙文版、英文版、俄文版,开辟一个以沙皇为背景的大讨论专栏,重金邀请一些文人墨客和世界知名学者,从纯学术方面专门讲一讲红色苏联社会改革中对东方阵营的领土论述。待条件成熟后,立刻放开所有言论,同时组织突击营所有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的大学生,展开广泛的后续大讨论、大争鸣和大游行。”

    啊,大游行呀,这会不会搞成了难以掌控的群众性的大运动啊。

    话说随着建国蒙古这一历史时刻的正式来临,分居多时的孟遥、陆涛和高志远三大突击营巨头,此刻终于又重新“破镜重圆”多日了。

    作为后世而来者,对大游行这三个字有着天然的过度敏感性。

    孟遥一下子就笑了:“运动本身并没有什么坏处嘛,不要一听到它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没有运动,世界人民又如何晓得我们伟大的导师列宁同志,曾经对我们灾难深重的中国深情地说过,要把沙皇掠夺的亚洲土地还给亚洲人民,他还说,当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后,蒙古将自然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陆涛也一下笑了:“孟遥,你这点有些太恶毒了吧,是不是想彻底搞臭某个人,说他完全背弃了列宁的诺言,甚至还杀掉了曾经对列宁的讲话有过记载的一位国防部副部长,然后拒不承认贵为革命导师曾经说过的话。而从此在苏联再也听不到要归还蒙古的声音。而苏联军队,从此还一直赖在蒙古不走,直到1986年”

    高志远也笑了起来:“陆涛,你也不是好人,说什么1986年。在倡导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苏联开始宣布从蒙古撤军,1992年苏联红军全部撤出蒙古。可是1992年之后,苏联这个名词,却从此成了一个历史,呵呵。”

    三人幸灾乐祸的笑声,不知不觉感染了很多在场的人。

    “还有很重要的第二点,告诉岳军,与此同时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北洋大将徐树铮将军,要让我们的文人墨客和艺术工作者,不吝溢美之词,有血有肉地将我们的这一位独特的民族英雄,成功地塑造在我们的字里行间直至人们的心中。”

    孟遥说的徐树铮,其实早在十多年前突击营的“路线之争”上,当时的他对这位曾经兵发蒙古的北洋大将就已经赞誉有加。

    从去年开始,未雨绸缪,突击营在蒙古开建的每一座新城,在规划中的第一条都被强制性地将“徐树铮城市雕像”写入了每一座新城的城市蓝图中。有了这些雕塑,新闻媒体自然也就有了发挥想象的实体,文人墨客也就有了抒发情怀的载体,莘莘学子自然也就少不了这一堂可贵的爱国教育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573章、核捆绑

    立国——这个向世界的公开通电是发出去了,但对于一个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立锥之地的武装力量而言,这样的通电不说是与虎谋皮,至少对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政治势力或集团来说,又绝对是一份檄文,甚至是一个裸的向全世界政治家公开挑战的邀战书。

    重庆的老蒋就不用说了,延安的诸多领袖也正在彻夜商谈,而克里姆林宫在迫不及待地对突击营这个《立国通电并告世界书》第一个做出政治反应之后,似乎已经对这样仓促应战有所幡然醒悟,竟又回复到一片静默之中去了。

    倒是已呈风雨飘摇之势的德国,居然在苟延残喘中发出了一份通电,字里行间极尽溢美之词和欢呼之意,令人哭笑不得而又疑窦丛生。

    不是吗?以美国和英国为首的西方盟军,和以红色苏联为首的红色军团已经于今日在德国境内,胜利完成会师,曾经强大到随意横扫欧洲的第三帝团,此刻只能龟缩于柏林及其首都防线这一狭小战场。而发生在帝国内部的倒戈和对希特勒的暗杀活动此起彼伏,小胡子怎么可能还有闲心和精力,来配合突击营玩这些政治手腕的把戏。

    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有人在李代桃僵,并以此大做文章,然后借此来一个嫁祸于人,借刀杀人。

    就在全世界目光紧紧盯在这份莫名其妙出现。并以“第三帝国元首”落款的公开通电之上。并等待和预测着后续可能的有关双方进一步动作时,突击营的第二步行动,果然还是按计划开始了。

    在铺天盖地的立国观礼邀请函上,被邀请的国家哭笑不得,名字没有出现在邀请名单上的国家,同样尴尬地哭笑不得。

    时值世界格局即将重新洗牌的紧要关口,算不得超级大国、但任何一个有实力的国家或政治集团却一定不会在心中去小觑于它的突击营,自横空出世以来虽然不时吸引着世界目光,挑动着世界神经,但总体上还是在世界规则之内循规蹈矩地偶尔胡闹着。折腾着,戏耍着。

    既然在规则之内,不是太出格大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十年如一日,正当大家习以为常了突击营的这种小事不断、大事没有的处事风格。谁能料到突然有一天突击营竟然一下子闹出了这么大一个动静来——

    立国,建国。这是开玩笑的吗?

    可是谁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