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子风流-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显得心情轻松,侃侃而谈:“将那些土官的家眷,全部安置于谅山,这就相当于,将他的所有亲属,全部当成了质子,假若到了地方,有人胆大包天,他的亲族和家眷,甚至是祖产,顷刻之间,便可教他血本无归。流官的好处在于,到任一方,终究是外乡人,而地方上的士绅,断然不会和这流官厮混一起,胡作非为,甚至胆大包天,图谋不轨。可是土官不同,土官是本乡人,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假若他们要擅权,朝廷如何治的住?这个对策,倒是折中,反正谅山于他们到任的地方也是不远,他们隔三差五,总可抽空去谅山看看。同时呢,一旦有变,谅山这边,亦可采取措施。郝卿方才总是说这些人心怀大明、忠肝义胆,这是假话,也是虚词。朕才不信这些土人,对朕有什么感激,对我大明,又怀有什么恩情。得拿捏住他们一点把柄,才是正理。”

    “除此之外,还有征集他们的子弟入亲军,这也是一个法子,碌国公想的,倒是周到。”

    其实这个章程,是郝风楼家书中就曾与郝政商量了好的,不过郝风楼却得故作不知,连忙道:“陛下圣明。”

    朱棣微微一笑:“朕哪里是圣明,这世上,更没有什么圣明之天子,所谓的圣明,只不过是念在祖宗创业维艰,国事艰难,因此勤勉一些,不愿怠政而已,郝风楼,你退下吧,汉王即将出征,你代朕送一送,今儿一清早,他便入宫拜辞了他的母后,哎……朕不愿意他来拜别,不是朕铁石心肠,是朕于心不忍啊。这件事,交给你去办,你与太子同去。”

    郝风楼见朱棣眼眶微红,并不似作为,心中却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就在不久前,是这个人暗示自己,要调派人手,监视汉王,今日又是这个人,为他的儿子泪眼模糊,声音哽咽。

    到底哪一个朱棣是真实,郝风楼分不清,冥冥之中,似乎有个声音在告诉他,眼前这个人,一定不要过份靠近,这个人十分危险。可是有时,郝风楼对这个人,又有几分亲近之心,他喜欢和这个人说话,他直爽,说话并不拐弯抹角,甚至举手抬足之间,总有一股天地唯我的豪气,那爽朗的笑声,使人心生崇敬。

    他那眼眸中所闪动的点点星光,或许不是作假吧。

    哎……

    郝风楼心里轻轻叹口气,不及多想,告辞出去。

    ………………………………………………………………………………………………………………………………………………………………………………

    汉王确实要启程了,日子已经定下,郝风楼于公于私,都该送一送,这一日大清早,他便去北镇府司当了会儿值,近日北镇府司这里,闲人比较多,究其原因,多半是近来厂卫的明争暗斗,锦衣卫这些时日,颇有些力不从心,以至于许多人变得游手好闲起来。

    这种感觉,颇有点大难临头的气氛,固然是亲军,可是朝廷养着你,当然不是让你人浮于事的,可是偏偏你无事可做,一两天还能忍,这么下去,少不得要被人弹劾机构臃肿,少不得要裁撤人手了。

    郝风楼见了,也只能苦笑,其实这些天,倒是有不少人来自己这儿哭诉,好歹他曾任过东城千户,有不少的老部下,都曾抱怨,只不过以郝风楼现在的身份,实在不宜出面。

    虽然是同知,可是其他人都不急,自己急个什么?

    心不在焉的在值房里闲坐片刻,却是有人来报:“大人,指挥使大人有请。”

    郝风楼倒也不觉得意外,长身而起,便赶去纪纲的公房。

    在这儿,竟是来了不少人。

    除了两个同知,还有两个佥事,除此之外,南北镇抚以及经历房的经历也都到了,众人各自落座,而指挥使纪纲则是高高在上。

    郝风楼也是同知,不过他这同知有点尴尬,本来同知是满额的,在编的两个同知都在,可是因为郝风楼立功,圣上心血来潮,便提了郝风楼的级别,这就导致,他虽是同知,可是在北镇府司,办的还是佥事的差。

    另外两个同知大人,对郝风楼也颇有点忌惮,这家伙实在升迁太快,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抢了自己的差遣。

    同行是冤家,这一点是断然不会错的。

    倒是纪纲的态度,显得有几分**,郝风楼升了同知,他倒是显得很是振奋,可是在差遣的安排上,却一直没有做声。

    总而言之,郝同知的待遇是上来了,可是干的,却还是佥事的活,甚至即便是佥事的活,其实也没什么重要,很是清闲,无非就是管顾一下诏狱,查验一下诏狱里的钦犯身份之类。

    见郝风楼到了,大家都露出了笑容,纷纷向郝风楼点头致意,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都是常见,郝风楼也如寻常一般,点头回礼。

    落座之后,纪纲咳嗽一声,道:“今日叫大家来,是有事要吩咐,近日北镇府司的事,诸位想必也略知一二,老夫也就不多讲了。还是那句老话,眼下是多事之秋,尚需戒急用忍。老夫今日要说的,是另一件事。此番边镇并不太平,陛下命汉王殿下为钦差,代天巡狩九边,汉王殿下,克日便要动身,不过在去之前,已是上书一封,恳请天子准允老夫随同。”

    “殿下之所以这个安排,为的是情治考量,老夫何德何能,岂能当的了什么重任。况且呢,锦衣卫指挥使离京,确实也不妥当。不过汉王既是上书,陛下也已恩准,所以老夫就少不得,要动身一趟了。”

    众人听了,俱都惊愕,连郝风楼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这锦衣卫的职责可是对内,纪纲跟着跑去边镇,这不是吃饱了撑着么?(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四章:马到成功

    便是郝风楼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都指挥使跑去九边做什么?

    不过细细思量,这里头定然有什么内情,只是郝风楼不知道而已。

    想通了这个关节,郝风楼倒是并不以为意了,既然纪纲要瞒着,自己也没有探究的必要。

    不过……这纪纲是特务头子,跟着汉王去了边镇,那么自己派人监视汉王,却是要小心,若是稍微露出马脚,反而是给自己树敌。

    郝风楼甚至有些怀疑,汉王一定要将纪纲带在身边,或许就是为了防范这个。可是随即一想,却又心里否决。道理很简单,汉王表面上鲁莽,却绝不是傻子,这世上敢监视他这皇子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天子,天子要监视你,却莫非还敢反监视不成?假若如此,他这宠幸也就到头了。

    郝风楼正在胡思乱想,纪纲那边已经开始做起安排,他微微一笑,却是突然看向郝风楼道:“郝同知,北镇府司里大家都是各司其职,唯独你最是清闲,本官早有委以重任之意,此番老夫既然动身,那么这司中的事就由你暂代如何?”

    纪纲话音落下,郝风楼的脸有点儿僵了,暂代指挥使?他明明不是指挥使,又暂代什么?这莫非是树大招风?

    果然,其他两个同知已是看向自己,目光之中并没有带太多的善意。

    毕竟他们两个是老资格,在锦衣卫之中都是独当一面的人物。各自都有自己的基本盘,也有自己的靠山,在锦衣卫这种地方。能做到同知,谁都不是省油的灯,以他们的资历,郝风楼显然是他们的晚生后辈,现如今却是自己主持北镇府司,却让他们二人打下手,郝风楼指挥得动么?

    这资历二字听上去似乎没什么特别。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有特殊的涵义,无论你背景如何,没了这个资历就不免被人看轻。若是别人来主持北镇府司便罢,可郝风楼一个毛头小子,自然就不免让两位同知面子上抹不开了。

    郝风楼心中苦笑,看向纪纲。却见纪纲满是善意地看着自己。心里不由怀疑这是纪纲故意给自己使绊子,这差事说上来好听,其实却是吃力不讨好。

    眼下的北镇府司本就是四面楚歌,这个节骨眼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在这内部,各个山头对自己亦是带着不满,对内,郝风楼调动不了这些同知、佥事、镇抚,对外呢。又随时被御使盯着,东厂那边又是如狼似虎。内忧外患,凭郝风楼一个同知,如何料理?

    料理不了就不免被人暗地里笑话,颜面扫地。可一旦要动强,势必造成内部的分裂,外部的倾轧,这是一个苦力活,绝对不是好差事。

    郝风楼面色不动,心里颇有几分怨气,道:“大人太过抬举了,卑下何德何能,岂敢暂代,倒是刘同知……”

    纪纲却是一脸的如沐春风,热情地道:“刘同知有自己的差事,他年纪大,哪里管得过来,反倒是郝同知如今正好清闲,为老夫分忧,亦是理所当然,这件事,老夫就做主了罢,你不必再谦词客套。”

    郝风楼深深地看了纪纲一眼,他大致已经能猜出纪纲的路数了,自己升迁得太快,如今贵为同知,对纪纲来说,已经不再是拉拢的人选,反而还要适当地进行打压,可如何打压呢?自己终究是天子的人,要打压,并没有这样容易,所以纪纲才将这个麻烦推到自己身上,表面上说是他这都指挥使器重自己,而背地里的心思多半却是想让自己栽个跟头。

    若是郝风楼在北镇府司里过于硬气,就不免要得罪几个同知和佥事,此外还有东厂甚至是都察院。可若是郝风楼软弱,就会被下头的人笑话,觉得你这人是个泥菩萨。

    无论哪一个选择对郝风楼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一个人失去了威信,被人看穿了手脚,即便天子有意让自己将来接替纪纲,可是没有足够的威望,下头不服,上头的几个核心人物不肯,多半也只能作罢。

    纪纲这显然是借着这个机会敲打一下自己,使了绊子,偏偏还要一副赏识你的态度。

    郝风楼心里吁了口气,他心知当年纪纲对自己还算不错。可是现如今却已生出忌惮之心,原因无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