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赵-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缟就是鲁缟,说是洛邑白氏就是洛邑白氏,当俺们大梁人都没见世面的么?”

    缟本身是一种丝织品,算是一种常见的衣料,各国各处都有织染,不过因为鲁国的缟最为出名,所以鲁缟便成了最高品级的代名词。这个时代穷人是不少,但是作为大梁这种地方,除了权贵以外的富人并不在少数,即便小富之家,买一点缟绸之类的衣料也是很正常的事。

    然而这个时代商品经济毕竟处于开端时代,市场只有这么大,做同样的生意你赚了我就赚不到,所以除了那些产地有限的商品可以行销天下外,各国都有的东西一般极难卖往他国。

    眼前这场景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肯定又是“同行冤家”的戏码。大梁人经见过世面,一眼便看出本质,更多的人加入了围观的行列,一个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圈已经颇为壮观了。

    “各位有话好好说,俺们这确实是鲁缟,各位要是不信,只管上前验看。”

    卖缟的汉子一脸低声下气,但是说出的话却并没有退让的意思,一边说一边把手里展示用的细绢向那个壮汉递了过去。

    壮汉依然不买账,一把推开那个汉子,从怀里抽出一块绢料向围观的人群一抖,接着高声说道:“各位看看,咱们魏缟哪里比他们什么鲁缟差?他们还卖这么贵,这不是欺咱们魏人么?咱们把他摊子给砸了吧!”

    那个买鲁缟的汉子站稳了身,赶忙又挤了回来,用比那壮汉更高的嗓音喊道:“这位兄弟,话可不能这么说,鲁缟名闻天下自然有它的道理,不然咱们比一比,找几位老先生掂量掂量摸一摸,我这鲁缟若是不比魏缟更轻更细更软,各位再砸我的摊子不迟。”

    壮汉当仁不让,双眼一瞪道:“比就比,兄弟们准备好家伙,待会就叫他们好看!”

    “诺!砸他娘的!”

    一阵轰然应答,壮汉手下那几个人将木棍在手心里砸的“砰砰作响”,已经做好了砸摊子的准备。

    ……

    此时赵胜恰好从这里经过,见了热闹便停下来站在远处看了一会儿。当看到卖鲁缟和卖魏缟的两个汉子肩膀挤着肩膀、互不相让的请围观群众比较货物时,赵胜忍不住“哧”的笑了一声,点头向身旁轻笑不语的蔺相如示意了一下,一行人便转身准备离开。

    与此同时,在围观人群后边一幢商馆大敞的门口,一位白衣袭身的年轻人注视了赵胜片刻,接着轻轻招了招手,将一个随从伴当叫到了身边。

第十二章 街遇(中)

    “几位先生请留步。”

    没等赵胜他们走出多远,突然听见身后传来了一声招呼。众人回头看去,正好看见一个短衣年轻人气喘吁吁的追了上来,还没停稳脚便慌忙拱手拜了下去。

    赵胜不是大梁人,口音有别,所以范雎略略向他看了一眼,便当仁不让的招呼那个年轻人道:“足下何事?”

    年轻人这时候刚刚才直起身来,见范雎问他,连忙一脸谦恭的笑道:“小人不敢,我家店主相请几位先生,不知几位能否移尊步去见一见?”

    赵国公子难道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见的么?范雎微微皱了皱眉头,对他来说,赵胜在大梁的安全就相当于自己的命,自然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早点回去就早点回去,现在突然冒出个身份不明的人要见赵胜,他怎么可能答应?谁知刚笑了笑准备婉言谢绝,赵胜已经笑吟吟的向他摆起了手。

    “范先生,今天闲着也是闲着,咱们不妨去看看。”

    赵胜这是答应了,范雎虽然不情愿,但是却不好阻拦,只得向旁边让了让以便赵胜走在前边。

    向回走了没几步,离那群依然在喧闹围观的人没多远,赵胜就被年轻人领进了一间店铺里,这里是一家买粮的铺子,并没有明显的匾牌,只有大门边一块菱形的黑漆小匾上写着个“谷”字,门店内里宽敞,除了门边上一个小小的柜台,靠墙处摆满了一排排盛放五谷的硕大木桶,看那样子,人来人往的生意当真不错。这里还没等赵胜再细看,那个年轻人又是一阵鞠请,领着他们从后门出去,穿过院子进了一处三联堂的敞厅之中。

    敞厅里摆设极为朴素,除了矮几坐席、铜树灯盏以外再无他物,代替隔墙的粗纱帷幕后边隐约可见一处角门,应该是通往他室的路径。

    厅内主座矮几之后,一个华衣鲜亮的矮胖中年人带着一脸温和笑意俨然正坐,旁边则微鞠着身站着个眉清目秀、大约十三四岁模样的小厮。看见赵胜几个人进门,中年人忙站起身重礼相迎道:“有劳几位先生屈尊俯临,请坐。”

    “多谢。”

    赵胜他们几个人的组合颇为特别,虽然赵胜在五个人中年龄最小,但谁也不可能为了隐瞒身份让他屈尊在一旁陪侍,所以赵胜回了礼往正座上一坐,旁边席上是年介四十的蔺相如,侧后方侍从位置上则是范雎,而苏齐和许历却像两尊铁塔似的直接叉腿站在了赵胜身后。

    中年人眯着眼默望着赵胜他们安坐,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脸上的诧异却掩不住,赵胜只当没有看见,微微地笑了笑道:“不知先生何事相召?”

    “足下不是大梁人?”

    口音并不是那么好改的,赵胜一开口,中年人脸上更显诧异。

    “噢。”范雎一直注意着中年人的表情,听他问出这样一句话,便不动声色的接道,“我家少主是赵国邯郸人,家中贩马为业,这次带西席蔺先生来我们大梁是奉家主之命前来送马的。”

    “正是,敝家偏居北锤,终日与胡人打交道,名声不赫。近日才通过范先生接了大梁这边一单生意。呵呵,自然不敢与洛邑白氏相比。”

    蔺相如听了范雎的“介绍”,跟着又是一番添油加醋,把话圆了个滴水不漏。他的话明确点出中年人的身份虽然多少显得有点不敬,但是中年人脸上还是露出了得色。

    中年人彻底释然,看苏齐和许历也顺眼了许多。如今世道不安,商贾出远门谁不雇请几个武夫保护?想到这里,他捋着淡淡的胡须笑道:“先生谬赞了。在下并不是白氏家人,只是早年师从白圭先生,后来先生辞世,在下便留在大梁替白家打理些生意。”说到这里,中年人便抛下蔺相如直接招呼上了赵胜,“不知足下如何称呼?”

    洛邑白氏在当世确实很出名,已经辞世的老家主白圭早年从仕,在各国都当过大夫,在魏惠王时代甚至高居过魏相之位,后来辞官从商经营有道,没多少年就靠贩卖粮食积攒出了诺大家业,活着的时候便已经被人与陶朱公范蠡并提,在各国的影响力并不仅仅是商贾那么简单。如今白圭虽然死了,但白家的影响力却依然巨大,魏秦齐各国私底下的许多交涉都是通过他们暗中斡旋。;

    先秦时候有“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制度,各国公族王族出了五服就要改氏(姓和氏是两码事,姓大氏小,氏是姓的小分支,后世所谓的姓在先秦时其实大多是氏,比如孔子先祖为宋国公族,所以所谓“姓孔”其实应该说“氏孔”,孔子的姓为“子”,再比如屈原先祖为楚国王族,屈也只是氏),所以赵也好,韩也好,魏也好,田也好都是极其敏感的字,赵胜见中年人自承身份后问上了自己,当然不能实话实说,便随口胡诌道:“先生客气了,在下姓吕。”

    “吕?!”中年人双眉一扬,突然之间表现出了极度的亲热,身子微微向前一倾笑道,“实在是幸会,在下吕方,是卫国人,这样说来咱们乃是同宗了,邯郸吕氏……嗯,如果细论,说不准还能续上谱牒……”

    天下竟然有这么巧的事,随便胡诌一句居然遇上了正主。赵胜正琢磨着怎么对付过去,对面的吕方似乎感觉如果真续上同宗辈分上不好称呼,忙又住了口,侧转回头笑呵呵的向身旁那个小厮招呼道:“不韦,还不快来拜见。”

    “诺,吕不韦拜见宗兄。”

    那个小厮反应很快,听见吩咐,连忙鞠身一拜,没用吕方多交代便把亲戚关系坐实了。

    吕不韦?他以后不就是个大商人么,原来渊源在这里……虽然蔺相如、范雎他们绝不会想到面前这个貌不惊人的小孩将来会对历史造成什么样的恐怖影响,但赵胜却极其不自在的挪动了一下身子,然而假戏真做也得有个真做的样子,只得起身装作惊喜的样子还了一礼道:“原来是濮阳同宗,幸会幸会。”

    吕方一听这话更是亲热了几分,挥挥手让吕不韦退到一边,再说出来的话已经有点大包大揽:“呵呵,既然是同宗,在下万事自然责无旁贷。足下今后在大梁要是有什么难决的事只管来找在下就是了。在下虽然不才,在大梁各处倒还有些面子,即便是魏国别处多少也能说上些话的。”

    “那在下这里便先行谢过了。”

    古代人都有极重的亲缘地域观念,赵胜深知吕方这些话绝对不是随口客套,也清楚为了吕不韦,也为了赵国的命运,自己今后有必要紧紧拉住吕方,但是很明显的是现在已经不适宜继续纠缠姓什么,只得客气了一句赶忙把话题岔到了一边。

    “不知先生招在下来为了何事?”

    “噢。”吕方像是刚刚想起来似地捋了捋胡子,一脸歉意的道,“刚才……嗯,刚才在下在门外看见足下驻足远观,面上神情颇让在下不解,所以才命人相请,以求解惑。”

    吕方这样说已经是客气的了,赵胜刚才那声笑很明显是在笑话那帮“业余演员”演技拙劣,吕方把他请来自然是觉得他能够一眼看穿,必然不是寻常人。生意人最讲究的就是从细微处发现商机,如果赵胜能有什么独到见解,必然会对他很有帮助,所以才把赵胜请了过来。

    赵胜不以为意的笑了笑道:“先生让人当街喧闹引人注意,虽然有些效果,但若是被明眼人看去,不怕惹人笑话么?”

    赵胜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