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渊忽然觉得这帮人实在不可靠,不过话又说回来,不仅是关陇贵族逐利,朝廷百官谁又不逐利?这一点倒也无可指责。
说到底,除了自己的家族子弟外,还真的很难找到可靠之人,这个道理他李渊明白,洛阳的王世充也明白,估计张铉也明白,只是他没有家族子弟,所以导致他迟迟不敢登基,不得不牺牲朝权而将军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想通这一点,李渊心中稍稍舒服了一点,他回头对窦威道:“回去告诉他们,朕不会食言,但朕更希望他们是真心帮助唐军,有所助才会有所得,但无论如何,朕感谢他们今天的慷慨解囊。”
“微臣一定会转告。”
“去吧!太晚了,窦公辛苦一天,早点休息吧!”
窦威行一礼,慢慢退下去了,李渊却没有了睡意,他走到地图前,久久凝视着荆北地图。(未完待续。)
第1075章 反攻襄阳
次日天不亮,陈叔达亲自作为谈判使者,带着十几名随从骑马赶往江夏和隋军谈判。
与此同时,李世民率领十万大军离开了长安,他们兵分两路,一路三万人由屈突通率领进攻弘农郡,另一路七万大军则由李世民亲自率领南下上洛郡,拉开了征讨王世充的序幕。
整个荆州的局势虽然经过近七天的发展,但依旧处于一种微妙的交战平衡之中,王世大军充已经占领了襄阳郡和竟陵郡,五万大军杀进了南郡,正在围攻江陵城,而李孝恭率领从江夏撤回的两万军队死守江陵,王世充军队死伤惨重,却始终难以攻下江陵。
而江夏的战局却平静得多,隋军只是攻陷了武昌县外围的两座军城,仅有数千人的战争规模,十万大军随即包围武昌县,却围而不打,等待襄阳唐军的到来。
但两万从襄阳郡杀来的唐军却异常谨慎,当武士彟得知隋军并没有攻打武昌县,便猜到了隋军围城打援的战术,将两万军队驻扎在长江北岸的汉口,始终不肯渡江南下。
目前唐军主力所在的武昌县并非后世的武昌县,而是今天黄冈一带,后世的武昌县在隋朝叫做江夏县,它是江夏郡的郡治所在,不过唐朝经略江夏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开采铁矿,所以便将驻兵之地放在了距离铁矿山最近的武昌县,屈突通将武昌县修建得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同时将县城大部分人口迁移去了江夏县,使武昌县变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军城,这完全符合屈突通的要求,因为城内没有平民生活,隋军斥候很难混入城内。
但继任者李神符却很不喜欢武昌县,他更喜欢生活,要有商业,要有大街上的人流往来和热闹喧哗,要有林立次比的酒肆、青楼,这种只有军队而没有色彩的城池令李神符深恶痛绝。
李神符坐镇江夏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官衙迁去江夏县,他专门拨款在江夏县大兴土木,重新在江夏县修建王府和官衙,工期三个月,就在李神符等着官府和官衙完工,他将搬去繁华的江夏县之时,江夏的战争爆发了。
残酷的现实使李神符忽然意识到了武昌县的重要,他立刻打消迁移去江夏县的念头,组织数万大军死守武昌县,好在县城内粮食充足,守一年也没有问题,而且城墙高大坚固,这让李神符稍稍有了点底气。
但武士彟的援军迟迟不来却令他恼怒万分,他不断下令催促武士彟立刻率军渡江前来武昌县,而武士彟则以无船渡河为借口,始终不肯渡江。
武士彟的两万军队驻扎在汉口,这里是汉水进入长江的河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其实武士彟也并不是没有船只,他也有一小队从襄阳驶来的货船队,由六十余艘五百石的货船组成,专门用来运送粮食。
此时,六十余艘货船就停泊在汉口附近的一处湖荡中,两万唐军就驻扎在岸上,汉口没有县城,只有一座不大的军城,只能容纳两千士兵,而两万大军便驻扎在汉水西岸。
军城上,武士彟目光复杂地注视着长江江面,受到战争的影响,江面上空空荡荡,连渔船也没有了,只有几艘隋军的哨船,那是在监视唐军的船只,武士彟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隋军的监控之下。
在武士彟身后站着十几名大将,他们都能感受到武士彟沉重的心情。
形势确实很难令人乐观,他们已得到消息,王世充的军队突袭襄阳,已经占领了襄阳郡,截断了他们的退路,而如果渡江南下,肯定会落入隋军的包围圈而被全歼,可谓前有虎后有狼,令他们进退两难。
这时,大将秦琼上前劝道:“武公,卑职觉得调头杀回襄阳倒是一条路子,至少我们有了借口,就算李神符弹劾武公,武公完全可以把反击王世充搬出来,让李神符无话可说。”
秦琼原是屈突通帐下的得力干将,是李世民亲封的八位骠骑将军之一,属于李世民的嫡系,却被李神符清洗,赶去汉东郡出任地方都尉,手下只有五百郡兵,这次武士彟出兵江夏,便将秦琼召回了大帐,同时被召回军营还有长孙顺德、侯君集和伍云召等大将,而老将殷开山已称病回乡了。
侯君集也劝道:“秦将军说得对,王世充大军已杀去南郡,襄阳郡的兵力并不多,我们正好可以杀过回马枪,如果能将王世充的军队一截两段,还能有利于唐军打通南襄道,武公,这是我们的机会。”
武士彟还是有些踌躇不定,其实他也想杀回襄阳,但他又多少有点忌惮李神符,他知道李神符是天子心腹,一旦李神符将江夏失守的责任栽在他头上,而李孝恭又动不了,最后他武士彟很可能会成为失守江夏的替罪羔羊。
武士彟沉默不语,就在这时,一名士兵上前禀报道:“启禀太守,长安有紧急鸽信送至!”
“快快拿给我!”
一名士兵上前,将信筒递给了武士彟,武士彟连忙打开,竟然是秦王殿下的手令,他匆匆看了一遍,不由拍了拍额头,“苍天开眼了!”
“武公,是什么消息?”众人围上来问道。
武士彟激动地对众人道:“是秦王殿下手令,令我们立刻回攻襄阳,配合他的大军攻打南襄道。”
这句话引起众人一片欢呼,他们坚决不肯从命南下,终于熬到了结果,武士彟当即下令,“传令全军立刻拔营,杀回襄阳!”
.......
就在武士彟北撤一个时辰后,从汉口发来的紧急鸽信便送到了张铉的面前,张铉正在大帐内和众大将商议攻城之策,罗士信刚说完武昌县的防御情况,一名亲卫便送来了汉口的紧急情报,张铉打开鸽信,心中不由微微一怔,他倒不是武士彟北撤而感到意外,而是他立刻意识到唐军即将发动南襄战役了。
事实上,张铉早就得到长安的情报,唐朝兵分两路进攻洛阳和南襄道,同时派人和自己谈判从荆州撤军问题,只是唐朝使者还没有到来,李世民的战役倒先打响了。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一旦唐军打通了南襄道,将长安和襄阳连为一片,那么唐朝还会不会放弃荆州?
张铉摆摆手对众人道:“商议暂时停止,大家先回去,随时听我的命令。”
众将起身行一礼,便纷纷离开了大帐,房玄龄却留了下来,他看出了张铉心中有事,尤其那封鸽信,一定发生了重大军情。
“殿下,发生了什么事?”房玄龄低声问道。
张铉站在沙盘前,注视着汉口,半晌道:“刚刚得到消息,武士彟的军队调头杀回襄阳了。”
“难道是唐军已开始攻打淅阳郡?”
张铉点了点头,“我也是这样认为,唐军攻打淅阳郡,王世充军队如果顶不住很可能就会从江陵撤军回援,所以李世民需要武士彟截断江陵王世充军队的退路。”
“那殿下打算怎么办?”
“我现在有点为难,坐观唐郑火并是我所乐见,但我又有点担心唐军真的打通南襄道,恐怕他们就不会那么轻易放弃荆州了。”
房玄龄微微一笑,“这一点我倒觉得殿下不用太担心!”(未完待续。)
第1076章 唐使到来
“为什么不用担心?”
“殿下,唐朝图谋洛阳已久,现在机会终于到来,他们岂会轻易放过?从唐军兵分两路便可看出李渊图谋洛阳的布局,一路出潼关攻打弘农郡,一路攻南襄道,最终是从西面和南面包围洛阳,当然,他们也有可能像殿下所说,舍不得放弃荆州,但那就意味着要和北隋在荆州决战,一个是容易到嘴的肥肉,一个是要拼死一战也未必能得到的骨头,殿下觉得李渊会选择谁?”
张铉缓缓点头,他不得不承认房玄龄说得有道理,但为了慎重起见,张铉又道:“我还是决定派战船封锁汉水,防止南襄道的唐军进入荆州。”
房玄龄知道主公是担心控制不住局势,虽然没有必要,但水军封锁汉水还是会让人放心一点,他便笑着点点头道:“微臣支持殿下的决定。”
就在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启禀殿下,江夏县传来消息,唐朝使者已经抵达江夏。”
“是谁为使者?”房玄龄追问道。
“好像是相国陈叔达。”
房玄龄顿时笑道:“陈相国亲自出使荆州,殿下就不用担心唐朝的诚意了,一定是微臣的判断,放弃荆州,专攻洛阳!”
张铉淡淡笑道:“洛阳乃中原图大之地,就这么让给唐朝,我们是不是太慷慨了?”
“殿下从来就没想到把洛阳交给唐朝吧!”
张铉缓缓点头,“逐鹿中原,洛阳这头肥鹿我岂能轻易让人?不过先解决了荆州再说。”
“殿下,微臣愿意前往江夏去迎接陈叔达,和他初步谈一谈荆州的条件。”
“可以,就烦劳军师了。”
两人又商议片刻,房玄龄便先一步离去了,这时,张铉对亲兵令道:“速去请来来将军前来大帐商议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