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战图-第8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一群群战马率先奔过后,后面速度稍慢的人群也出现在谷口,不用主将下令,密集的箭矢射向仓皇逃来突厥士兵,前面士兵躲闪不及,一百余人纷纷中箭倒地,发出凄厉的哭喊声,后面士兵吓得纷纷调头逃回山谷。

    但此时山谷内已是烈焰滔天,不仅所有的房舍和树木被吞没,甚至山崖上的藤蔓也被没有两团没有落下的竹笼大火点燃,整个山谷内火光冲天,连天空都映红了,不少突厥士兵已被大火吞没了,活活烧死在山谷各处。

    这时,突厥千夫长挥刀对堵住谷口的最后两百余名手下大吼道:“不冲出去,大家都要烧死在这里,杀出去!”

    突厥士兵本能求生的意志被点燃了,他们拔出战刀大吼,不顾一切向山谷外冲去,尽管一片片士兵被箭矢射倒,但还是有一百多人冲出了谷口,刘兰成喝令道:“包围他们,一个不留,统统杀死!”

    隋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这些突厥士兵,尽管突厥士兵骁勇善战,此时为了生存更加拼死激战,但他们遇到的却是北隋军精锐中的精锐,个个盔明甲亮,手执锐利的战刀和精钢短槊,且兵力数倍于他们。

    只片刻,一百多名突围出来的突厥士兵全部被杀死,突厥千夫长也被刘兰成亲手劈掉了脑袋,至此,五百三十八名突厥士兵全部被北隋风雷军歼灭。

    凌敬和王蜀站在城头,凝视向东南方向被映红的天空,火光中卷出滚滚浓烟,守城士兵们窃窃私语,都猜测是哪里发生了火灾。

    “参军,他们能敌得过突厥骑兵吗?”

    凌敬负手微微笑道:“齐王殿下只派这支军队来围剿突厥骑兵自有他的道理,虽然他们只有一千余人,可就算万余敌军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他们在夷陵道上曾经拖住了五万唐军二十天,郡丞觉得他们会敌不过五百突厥人吗?”

    王蜀点点头苦笑道:“我险些忘记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风雷军了,关心则乱啊!”

    “放心吧!明天会有好消息传来。”

    ......

    熊熊烈火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渐渐熄灭,开始有士兵浑身浇透了水进入山谷内查看情况,山谷外的战报早已清点完毕,山谷外隋军射死杀死了四百三十五人,缴获了近四百匹极为雄健的战马,但和他们的预计还是有些出入,战马摔伤或者被射死约八十匹,还有五十匹左右战马的缺口,另外士兵人数也少一百余人。

    这让刘兰成多少有点担心,偏偏所有的突厥士兵在昨晚都被杀死,他们无法得到口供,只能等大火熄灭后去山谷内现场探查了。

    刘兰成派了五批三百名士兵进入山谷内探查,山谷内极热,士兵们只能短暂停留,最多半个时辰便大汗淋漓地跑出来,然后又是一批士兵进去,这样,五批士兵轮换进入,到傍晚时,结果终于出来。

    一名校尉向刘兰成禀报道:“启禀将军,我们在山谷内发现了九十九具烧焦的尸体,另外在马厩里发现了四十八具战马的骸骨。”

    刘兰成心中略略计算一下,战马数量和人的数量基本上都能合上了,那就说明所有的突厥骑兵都在这里,或许有几人外出未归,但已经不影响大局,刘兰成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又问道:“有没有发现文书信件之类的东西?”

    校尉摇摇头,“没有发现,所有房屋都被烧成了白地,不可能存在了。”

    刘兰成心中多少有点遗憾,如果能搜到对方的文书信件,或许他们能得知突厥的南侵部署,他只得站起身,对士兵们令道:“收拾山谷,军队返回益都县!”

    就在这时,一名骑兵飞奔而来,抱拳高声道:“启禀将军,李将军在山口抓住了两名回纥商人,经审问,他们正是突厥细作。”

    二月初,空气中已经略略有了一丝温暖的气息,虽然幽州各地的河流尚未完全解冻,但贴耳在冰盖上,已经能隐隐听见冰下潺潺流水声,积雪消退,玉树琼枝不见了晶莹,露出了树枝原本的黑色,这一切都预示着再过十几天,幽州的早春也即将来临。

    在安乐郡略有点泥泞的官道上,一支两千人的骑兵正列队行军,虽然是骑兵,但队伍并没有疾奔,而是在官道上缓缓而行,在镶嵌有金边的青龙赤旗下,头戴金盔、身着铁甲的齐王张铉正在思考着什么,身体随着战马的行走微微晃动着。

    在他返回中都二十天后,又一次来到了安乐郡,刘兰成率领风雷军于半个月前在北海郡全歼了五百余名突厥骑兵,消除了严重威胁北隋腹地的一大隐患,同时抓住了两名突厥商人。

    通过严格审问,他们得到了突厥军队的一些最初计划,处罗确实准备在去年秋天突袭河北,他们选择的突破点正是北虎谷而并非刘武周控制的马邑道,毕竟北隋军在飞狐陉东端屯有重兵,突厥骑兵未必能杀进上谷郡,但北虎谷就要容易得多,这条传统的商道已经有数百年没有遭遇战争,如果大军突袭,可以杀北隋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情报便证实了张铉之前的担忧,尽管并北之战改变了突厥的计划,但并不能证明突厥大军就不会从北虎谷再次南下,张铉又想到了辽东,假如突厥杀到辽东,再从临榆关南下,那时隋军又怎么防御?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从这件事张铉便深深体会到汉朝抗击匈奴人为什么最终选择主动出击,单纯防御必然会处处挨打,游牧骑兵的高度机动性使中原军队很难摸透他们的进攻路线,唯有击胡骑于国门之外才是最好的防御。

    痛定思痛,张铉暗暗下定决心,度过这次难关后他们不能再继续被动,如果国力允许,他们也须主动出击,将突厥人彻底打残,即使统一天下会被推迟,他也在所不惜。(未完待续。)

第931章 草原异动(上)

    经过二十余天三万士兵的紧急建造,北虎谷的关隘已经初现雏形,完成了九成的进度,很远就能看见巨大巍峨的城墙,高高矗立在北虎谷最窄之处,这令张铉极为欢欣鼓舞,北虎谷关隘进展如此之快是张铉没有想到,他甚至顾不得休息,一到关城便在苏定方和李春的陪同下登上城头视察。

    修建北虎谷关城原本是由麦孟才和太守李翼负责,张铉在李春到来后又进行了调整,麦孟才转而去负责卢龙塞城墙的加高加宽,而北虎谷关城则改由苏定方和李春负责,事实证明这个决策的正确,苏定方对军队控制有力,效率极高,再加上李春天才而巧妙的设计,使这座关城仅用了二十天便初见雏形,堪称一大奇迹。

    城墙外,苏定方指着底部一座拱桥,由衷地赞叹道:“李尚书对城关的底部的策划俨如神来之笔,既解决了鲍丘水的穿城问题,又大大节约的工程量,加快建造速度,卑职心服口服!”

    张铉也注意到了,城墙底部竟是一座月牙形的扁拱桥,只有半人高,下方装有手腕粗的锋利钢刺,冰层已经凿开,冰冷清澈的河水从桥下哗哗流过,张铉又蹲下看了片刻,问道:“人可以钻过去吗?”

    李春捋须笑道:“人贴着河底是可以潜水过去,但战马过不去,没有战马,突厥军队还有什么战斗力?”

    这个创造性的想法令张铉点头称赞,“李尚书说得不错,突厥军队人马一体,没有了战马,突厥士兵什么都不是。”

    他又看了看高耸的城墙,有点担心地问道:“下面的拱桥可承受得起上方如此沉重的墙体?”

    李春连忙道:“殿下有所不知,微臣充分利用了互市仓库中的生铁,用生铁在城墙内做一个铁架,下面有八根粗壮的铁桩支撑,实际是铁架在支撑墙体,微臣不敢保证十年无恙,但至少能保证五年之内不会坍塌,三年后我们可以重修这座关城,那时微臣再用一年的时间来细细修建,便可以做到数百年安全无恙。”

    张铉笑了笑,“只要能保证一年不塌,我们的计划就可实现了。”

    这时,张铉忽然发现这座一里长的关隘竟然没有城门,他不由有些奇怪地问道:“城门在哪里?”

    “殿下,城门在最东面,只有七尺宽,刚能容纳一辆马车通过,不过现在已经用一百余块巨石封死,等战争结束后,我们把巨石拖开,商队就能通过了。”

    张铉点点头,他转身登上五丈高的城头,这便相当于后世的五层楼高,登高望远,可以看到十余里之外,视野顿时变得开阔。

    虽然突厥在几年前曾收纳了万余名中原逃民,其中也有部分工匠,他们给突厥带去了攻城武器的制造方法,在制弓技术上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随着北隋的强势崛起,使得大量河北优秀工匠投奔青州而并非突厥,突厥的技术进步还是有限,五丈高的城墙使突厥军队很难攻打。

    “殿下给这座城关起个名字吧!”

    李春微微笑道:“城关已经快建成,却还没有名字,朝廷那边也不好备案。”

    张铉想了想道:“这条商道既然叫做北虎谷,那么就叫虎谷关吧!”

    李春和苏定方连连称好,李春笑道:“微臣明天就安排人制备关名,还恳请殿下赐墨宝一幅。”

    张铉的书法虽然一般,但勉强可以见人,更关键是关名他若不题词,那谁敢越俎代庖?张铉便点了点头,答应了李春的请求。

    这时,张铉忽然看见一里外有一道矮墙,这让他有点意外,当时他是担心城关在突厥大军到来前来不及修建完成,所以才决定先用泥袋筑一道矮墙,但现在城关已经九层完工,那道矮墙其实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但居然已经修建完成了。

    “那道矮墙是几时修建完成?”张铉指着远处的矮墙问道。

    李春连忙道:“回禀殿下,矮墙是三天前修建完成,我们只用了不到五天,参与修建的人数也不过千人,没有影响虎谷关的修建。”

    “是用泥袋吗?”

    李春摇摇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