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士兵如潮水般退下来时,大贺咄罗心急如焚,立刻催马上前在撤退的士兵中大喊:“我儿在哪里?”
他声音都喊哑了,却听不见儿子的回应,就在这时,有一名士兵小声道:“小酋长被乱箭射死,压在倒塌的巢车下面了。”
大贺咄罗内心顿时如撕裂般的剧痛,一口血喷了出来,眼前一黑,从马上栽了下去。
一场血腥的攻城战结束了,契丹军阵亡六千人,而隋军士兵也阵亡近两千人,民团伤亡更死伤惨重,双方皆遭重创,但由于契丹军基数大,伤亡虽重也影响不大,而隋军就不行了,未受伤的士兵只剩下五千余人,而未受伤的民团只剩下一万两千人,累计阵亡七千余人,伤兵不计其数,形势对守城隋军不利。
城头上,士兵们正在忙碌地修复投石机和石砲,李春走到城垛前,遥遥注视着远处的契丹军大营,这时,杨善会一瘸一拐走到他身旁,低声道:“能用的投石机已不足三成了,形势对我们很不利。”
李春微微一笑,“我倒觉得形势对契丹人不利。”
“为何?”杨善会不解地问道。
“太守没有发现契丹人的攻城武器快耗尽了吗?”
杨善会心中一动,连忙向契丹大营望去,果然没有看见那些如巨人般的巢车和云梯了,只剩下几架投石机的身影。
他沉吟一下,“这些攻城武器应该是他们临时组装,不会是整体运来。”
“当然是临时组装,不过他们早就全部组装好了,用多少,发出多少,今天这一战,他们将巢车和云梯全部用光了,我估计他们只剩下一些攻城梯,但他们的攻城梯只有两丈五尺,我们城高三丈,对我们构不成威胁。”
“但他们可以将两副梯子绑缚在一起用,上一次他们攻城就是这样使用,还是很有效果。”
“我让铁匠打造了两种专门对付攻城梯的武器,估计今明两天就能完成。”
杨善会脸上终于露出一抹罕见的笑容,他欣然道:“柳城能保住,全仗侍郎之功。”
“哪里!尽力而为罢了。”
这时,杨善会又指着不远处墙角的一具尸体道:“我已经确认了,这名阵亡的小将是契丹大酋长的小儿子,叫做大贺有,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这具尸体和契丹人谈一谈?”
李春想了想到:“谈或许可以,但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契丹分为八部,大贺部是实力最强的部落,它的酋长大贺咄罗便成为契丹各部共同推举的大酋长,大贺咄罗自称松漠可汗。
这次各部酋长都率军跟随大贺咄罗出征辽东,孙敖曹便是契丹第二大部落的酋长,在契丹内地位和大贺咄罗其实是平起平坐,他名为部下,实际上是统领自己的军队,跟随大贺咄罗出征辽东,他只是想分得自己的一份利益。
但今天这一战他的军队阵亡三千余人,令孙敖曹心痛不已,但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眼看要攻下柳城,却被大贺咄罗担心儿子性命而鸣金收兵,使他们最终功亏一篑,孙敖曹恼火万分,他已经不想再打下去了,只想率本部落士兵返回松漠。
孙敖曹独自一人坐在大帐内喝着闷酒,这时,一名大贺咄罗的亲兵士兵在帐门口禀报,“孙酋长,可汗有请。”
“他恢复正常了?”孙敖曹冷冷问道。
“可汗已经从悲痛中走出来了。”
“哼!走出又有什么用。”
孙敖曹重重哼了一声,起身向王帐走去。
王帐内已经济济一堂,众人在窃窃私语议论着什么,而大贺咄罗坐在上位一言不发,脸色阴沉如水,幼子之死固然让他难以承受,但他毕竟是契丹大酋长,他需要维护大贺氏在契丹的统治地位。
孙敖曹走进大帐,躬身行一礼,“卑职参见可汗!”
大贺咄罗一摆手,“就等左都督了,请坐吧!”
孙敖曹在自己位子上坐下,大贺咄罗缓缓看了众人一眼,轻轻咳嗽一声,大帐内立刻安静下来。
“我们围攻柳城已经七天了,虽然我们损失惨重,但对方也一样伤亡不小,只要我们再继续猛攻城池,相信很快就会攻下”
大贺咄罗见所有人都低着头一声不吭,他心中不悦,目光落在高开道身上,“我想高将军已经跃跃欲试了,我今天就准备把攻城的机会让给高将军。”
高开道脸色一变,连忙道:“卑职愿意效力,只是卑职兵力太少,恐怕凭我一己之力难以攻下城池。”
“我知道,苏将军的军队也会和你并肩作战。”
大贺咄罗知道自己犯下的错误,所以他也不好意思再让其他契丹部落去攻城,当然,他自己的大贺部军队也不想使用,便转而逼迫高开道和苏支的军队攻城。
苏支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冷冷道:“只怕攻城武器不够了。”
“我当然知道攻城武器数量不足,但苏将军第一次攻城时不也是用攻城梯吗?还攻上了城头,我们攻城梯足够。”
“我们当时是将两副攻城绑缚在一起用,但柳城城墙是弧形,前端钩子很难钩住,非常危险”
大贺咄罗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打仗当然有危险,不要再解释了,今天就由苏将军和高将军攻城,我会亲自擂鼓为你们助威。”
苏支无奈,只得又道:“我们攻城,但请可汗把攻城槌给我们使用。”
“可以!”大贺咄罗很痛快地答应了,只要奚人肯卖命,他何惜几架攻城槌。
其余契丹大将见不用他门攻城了,原本一肚子的不满也稍稍平息下来,孙敖曹也暗暗冷哼一声,他本来想抨击大贺咄罗的愚蠢撤军,让大贺部的军队去攻城,现在既然对方知趣,他也不再吭声了。(未完待续。)
第694章 血战柳城(六)
休整三天后,契丹大营的鼓声再次敲响,又一次攻城开始了,由于北城外布满了淬毒的蒺藜刺和陷足坑,而东西两边地表坑洼不平,攻城梯难以支撑,所以契丹大军的攻城依然集中在南面。
隋军已经将所有的投石机都集中到了南面,还剩下七十余架可以使用,另外还有床弩石砲,但没有了巢车和云梯,石砲的作用已经不大了,隋军索性弃之不用,集中兵力使用弩箭。
望着远方开始迅速集结的契丹大军,杨善会对段先达和卢赤峰二人道:“对方的云梯、投石机和巢车都没有了,只有攻城梯和攻城槌,攻城槌我们不惧,主要对付攻城梯,李侍郎交给大家的武器,这两天可操练了?”
两人一起躬身道:“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队伍,已经能熟练使用了。”
“好!我们能否守住城池,就在今天的一战了。”
这时,远处浩浩荡荡的契丹大军向南城杀来,尽管一次次惨痛的教训,契丹人也变得聪明起来,想到了很多对付隋军蒺藜刺和陷足坑的土办法,他们砍下数千株大树,用树枝和木板铺出了几条道路。
另外他们将枝繁叶茂的树冠放在大车上,让牛拉着前进,这样便形成了一道道树墙,用来抵御投石机和床弩的攻击,士兵便躲在树墙背后,虽然这样的奔行速度会减慢,但效果却出来了,削弱了隋军投石机和床弩的攻击力。
一块块巨石呼啸砸来,轰地砸在地上,顿时尘土飞扬,巨石翻滚,其中一块巨石撞翻了牛车,巨大的树冠将后面的士兵压在下面,受惊的牛挣脱了绳索,发疯般地在战场上奔跑。
尽管巨大的树冠确实有效地削弱了隋军的投石作用,但在渐渐靠近城墙之时,树冠和牛车反而会成为进攻的妨碍,所以当牛车驶出投石机的攻击范围时,契丹士兵纷纷从树冠后奔出,铺天盖地向城墙奔去。
这时,城头一声梆子响起,城上士兵万箭齐发,密集的箭矢如暴风骤雨般射向奔袭而来的契丹士兵,一片片的士兵中箭摔倒,数千名契丹士兵也开始向城头射箭反击,双方箭矢形成了一片密集的箭网。
一架架攻城梯轰然搭上城头,前段的铁钩钩住了城头墙砖,契丹士兵举着盾牌向上攀爬,城头滚木礌石砸下,不断有攻城士兵惨叫着从梯上摔落,落入下方的壕沟,但契丹士兵眼睛已经杀红,不顾生死地向上攀爬。
这时,两名手执大斧的士兵冲到攻城梯旁,挥斧向梯子劈去,这种斧子是采用陌刀的包钢锻打法制成,异常锋利,只用了几斧头便将梯子前端劈断,铁钩和梯子分开了,另外几名民团士兵从侧面用铁链飞爪勾住了攻城梯,奋力拉拽梯子,同时几名士兵用钢叉向外推,攻城梯渐渐倾斜,最后轰然翻倒,梯上的二十几名士兵发出一串惨叫声,翻滚落地,大多摔入壕沟之中。
这便是李春用来对付攻城梯的办法,简单且实用,斧、叉、爪三种武器同时使用,另外飞爪是用铁链控制,敌军士兵挥刀也无法砍断,关键是配合,只要三组士兵配合默契,只片刻便可以破掉一架攻城梯。
随着一架架攻城梯被隋军士兵轻易破掉,进攻士兵极为不利,高开道急得大喊:“攻城槌上!”
五架攻城槌开始出现在战场上,这种攻城槌就象一座座移动的扁长型亭子,长三丈,宽一丈,高一丈五尺,上面有木制的人字斜顶,铺裹上生牛皮,不怕火烧,下面有四个巨大的轮子,中间便用铁链挂着的攻城槌,攻城槌是用巨木制成,长约三丈,水桶粗细,前端削尖并安装有生铁撞头,由士兵拉拽攻城槌撞城。
巨型攻城槌一击有万斤之力,但今天这种攻城槌属于大型攻城槌,还不算巨无霸型,每一击至少有三千斤的撞力。
攻城槌前期由健牛拉拽前行,靠近城墙时便改用士兵推行,每一架攻城槌需要两百名士兵操纵,可攻城墙和城门。
在使用攻城器械方面,高开道要比契丹人有经验,他早看出柳城城门是用生铁铸成,可抗万斤重击,他们这种攻城槌没有效果,而且对方吊桥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