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待大人物,不可能一味的强硬,那会导致严重后果。也不能一味服从,那同样会导致严重后果。
秦致远或许有点愤青,但绝对不是中二。
“在巴黎,现在有一种声音,正在鼓吹和德国人谈判。我们要绝对制止这种舆论风向的出现,必须把他们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需要你去做点什么。”克里蒙梭语焉不详,估计又是要秦致远发挥主观能动性。
别以为歪果仁都很直接,他们也一样,当和自身利益相关的时候,所有人都想隔岸观火,然后渔翁得利。
“我能做到什么程度?我需要一个授权。”秦致远并不介意被人当枪使,前提得是有好处可捞。
克里蒙梭和福煦以及利奥泰都看老雷诺。
“一共是四家报社,包括和你关系不错的《费加罗报》,我们需要他们在这段时间内闭嘴,你有什么好办法?”老雷诺出来当恶人。
果然是分工明确,克里蒙梭几个人连话都不说,彻底避开了嫌疑。
或许他们现在应该出去喝一杯更合适。
幸好他们没有表现的如此绝情,否则的话,秦致远就要怀疑这是不是又是一个坑。
“可以把他们收购了吗?”秦致远从根本上想办法。
收购确实是控制舆论的有效途径,只要把这些报社收购,那么就能让普通民众只知道想让他们知道的消息。
“我尝试过。”老雷诺面色阴郁,结果不言自明。
作为一名在法国排名首位的富豪,老雷诺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用钱解决。但这并不容易,总有些事情是金钱无法做到的,特别是当对方的实力和你相差无几的时候。
根据克里蒙梭所说,鼓吹议和的是前总理卡约。卡约能当上总理,背后肯定也有支持者,特别是经济方面的,这样的背景下,那些报社很难被金钱收买。
“关于这个议和,德国人怎么说?”秦致远好奇。
奥匈帝国是个传统的陆权国家,这个国家一向是以德意志帝国为马首是瞻。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奥匈帝国虽然是欧洲传统五大强国,但并没有多少海外殖民地。
奥匈帝国在新世纪后才开始重视海军建设,想要对外扩张,但是放眼一看,全球殖民地已经被英、法瓜分一空,于是奥匈帝国就有了和德国人同样的利益诉求。
在秦致远的印象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好像要到明年才会结束,德国人现在还没到走投无路的时候,因此秦致远很好奇,奥匈帝国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派人来巴黎议和。
“议和的谈判团里并没有德国人。”老雷诺若有所思。
“那么,我们能不能理解为德国人并不知情?”秦致远脑洞大开。
克里蒙梭等人的眼睛突然间亮起来,对啊,德国人真的有可能不知情。
后知后觉?
未必,这些人可都是当世豪杰,他们只是被固定模式束缚了思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178章 想上位
(感谢羊爸天兄弟的月票鼓励,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鱼头继续努力!)
中国有句老话: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西方也有句老话:不想当将军的木匠不是好厨子。
好吧,秦致远并不理解什么西方谚语,他只是觉得,一个30岁的皇帝,有没有任何约束,总是会做出点什么错事才能成长的。
卡尔一世就是这样,他还不到30岁,做事情难免会考虑不周,异想天开。
对于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人来说,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对于一个帝国的皇帝来说,如此草率难免太过轻狂。
当秦致远提及奥匈帝国派往巴黎的议和团队结构的时候,屋内众人都是眼前纷纷一亮。
“我们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德国人。”利奥泰最先跳起来。
利奥泰最直接,他做总督太久了,做事情习惯直来直去,用绝对的实力推平敌人。
“不不不,我们不能如此直接,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隐秘渠道让德国人知道这个消息。”福煦也够腹黑。
“发到报上,把这个消息发到报纸上,自然有人会给德国人通风报信!”克里蒙梭最阴险。
克里蒙梭现在就是一位报业老板,他有一份报纸叫做《囹圄人》。这份报纸的名字最初叫做《自由人报》,创办于1913年,但是于1914年被强制停刊。克里蒙梭毕竟并非常人,过几天转头换面重新开始卖,这下子谁都没有了办法。
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政治流氓。
“在这之前,我们还是要消灭所有的反对声音,让民众的视线集中到强硬的对德态度上。”利奥泰有极强的掌控欲。
言论自由?
呵呵!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让那些报纸刊登一些对秦不利的消息,然后秦就可以借题发作,这样或许可以彻底解决问题。”老雷诺献计。
这也不是个好人,而且最狠毒,不出手则以,一出手要命那种。
“啊哈!我们当然应该那样。你们想一下,如果当《费加罗报》的报纸印出来,正准备发行的时候,运载报纸的卡车走到报社门口,报童们围上去准备分发的时候,秦的人神兵天将,把这些违禁品全部拉走!哈哈哈哈……我简直迫不及待的想看卡约的表情。”克里蒙梭哈哈大笑,表现出一切尽在掌握的豪情壮志。
“那么就这样说定了,现在,秦,你在巴黎有多少人?”老雷诺把秦致远定位在执行者的位置上。
执行者,这是个很不错的位置,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位置,再完美的计划,也总要有人去执行。
在场的五个人中,老雷诺是平民,他没有武力基础;福煦现在已经退居二线,他无法调动士兵;利奥泰的人都远在摩洛哥,想帮忙也帮不上;至于克里蒙梭,让他出出主意还行。
秦致远是唯一的人选,这也是连夜把秦致远叫回来的原因。
“我在巴黎有两个连,不到300人,他们并不是执行这种任务的最佳人选。如果非要由我的人执行,我想请诸位等两天,我要从科西嘉岛调些人回来。”秦致远并不推辞,这是好事,有利于提高秦致远在这个小团体中的重要性。
“快点结束你那狗屁倒灶的工作吧,难道你就不能利索一点?”克里蒙梭不满。
克里蒙梭其实是个很专断的人,他性格坚强,从不退缩,认准了一个目标就会坚定不移的完成她。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手段。
在另一个时空中,当克里蒙梭就任法国总理后,他对德国人确实表现出了强硬,同时对国内的反对派也毫不手软。克里蒙梭虽然保留了议会,但是议会必须依照他的意愿进行表决,只要是反对克里蒙梭的人,都被克里蒙梭无情打击,被克里蒙梭称为“失败主义分子”,通通被他逮捕入狱,其中包括前内政部长马尔韦,以及前总理卡约。
看看克里蒙梭对科西嘉岛人的态度,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秦致远都已经使用机枪扫射了,但还是被克里蒙梭认为是“不利索”。
“我会尽量,如果可能,我会尽快结束科西嘉岛上的一切,然后尽快把部队带回巴黎。”秦致远汗颜。
还能说什么呢?当几乎是下一任法国总理都不在乎法国公民的生命的时候,秦致远这个外人如果再说什么“人道主义”,那就是不识抬举。
实际上,在秦致远临来之前,他已经给陈康健下达了作战命令。
没错,就是作战命令。
既然所有听话的科西嘉人都已经迁往法国大陆,那么留下的就都是不听话的,对于这些人,秦致远没有丝毫怜悯。
秦致远的命令是,消灭科西嘉岛所有的不安定分子,也就是说,除了居住在雷霆市和三叉戟市的所有人,都属于科西嘉岛的不安定分子,必须予以消灭。
这种命令不常下,因为这就像是捕鱼的绝户网,不管大的小的都一网打尽。这个命令一经下达,也就表示从现在开始,第一旅士兵如果在雷霆市和三叉戟市的范围之外,只要看到人就必须全部拿下,纵然是拿不下也要全部击毙。
“好的,快点把你的人带回来,听说你的部队很强力,我想看看他们是不是和传言一样。”克里蒙梭期待。
克里蒙梭有资格说这话,因为在十年前,克里蒙梭曾经担任过一届法国总理。正因为如此,利奥泰和福煦才会对克里蒙梭保持尊敬。
“我很好奇,既然雷蒙是坚持对德强硬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成立一届强硬的政府?”秦致远好奇。
也难怪秦致远好奇,和中国政府相比,法国政坛就好像是走马灯,城头变化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1914年世界大战开始到现在,法国已经经历了四位总理,分别是在任六个月的贾斯丁杜美格,在任四天的亚历山大李博,在任16个月的雷内维维亚尼,以及现任的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
差点忘了说,白里安在位至今,差不多也是16个月。
如果白里安在总理的位置上能坚持到这个月底的话。
很明显,并不仅仅是秦致远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当秦致远提出这个问题之后,福煦、利奥泰、老雷诺的目光纷纷集中到克里蒙梭身上。
“关于这个问题,秦,你要保持忍耐。我只能说,路易,请你在陆军部长的位置上坚持一段时间,要相信风雨过后总会出现彩虹;斐迪南,请你在看一段时间的档案,一旦你再次出山,你会成为破茧的彩蝶,绽放旁人无法企及的光彩;还有你路易斯,我知道你想把雷诺集团做成全世界最大的企业,相信我,你有机会。”克里蒙梭挨个发糖。
当克里蒙梭说这些看似没有边际的话的时候,所有人都深信不疑,连秦致远都感觉心神激荡。
听上去,克里蒙梭明天就�